天天看小說

第13章 絕境(上)

大軍已經以每日百多裡的速度走了三日,距離幽州城已經不遠。

謝慕華敲了敲腿,這每天在馬背上顛簸十來個鐘頭,可真不是個滋味。好歹算是快到幽州城了,苦難的日子終於要熬到頭了。謝慕華盤算的很清楚,先鋒大軍就在幽州南門駐紮下來,等待趙光義的大軍到來。

至於駐守城外的耶律斜軫、耶律學古,謝慕華纔不想去碰他們。怎麼著?嫌自己命長是嗎?

“聖旨到……”一聲尖銳的呼叫拖得長長的。

前隊的孔守正,趙德昭也趕了過來。一名太監高舉著聖旨,身後跟著一隊神衛軍的騎兵護送著他。

衆人拜伏在地。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遼國南院大王耶律斜軫率衆拒我王師於得勝口,不肯歸降。朕命先鋒大將傅潛、孔守正引兩萬精兵,限兩日之內取得勝口,率軍堅守……”

謝慕華越聽心裡越涼,這到底是怎麼了?歷史上這幽州之戰可不是這麼打的!是,宋軍是和耶律斜軫在城外交戰,但那是趙光義親自指揮的,兩軍交戰各有勝負,斜軫依然佔據得勝口。爲後來耶律沙和耶律休哥的援軍贏得了直抵幽州城下的條件。

爲什麼這個重擔會交在他謝慕華的肩膀上?這仗能打嗎?

謝慕華一斜眼看到跪在身前的趙德昭,頓時瞭然。好一招借刀殺人之計,趙光義這是一石二鳥,如果他們真的能拿下得勝口,自然是爲大宋圍城打援創造了先決條件。

但是耶律斜軫手下是一萬騎兵,並且是大遼國最精銳的皮室軍。這兩萬步卒如何去和一萬皮室軍對抗?這道命令就是要趙德昭去送死!

孔守正一勇之夫,又是太祖皇帝的舊將;傅潛臨敵退縮,讓趙光義失了顏面;自己是個海外歸子,在朝中無權無勢;而趙德昭是最直接能威脅到趙光義皇位的人。這幾個人死就死了,趙光義可一點也不心疼。

就算耶律斜軫沒有殺死趙德昭,趙光義也大可以找個藉口,把這幾個敗軍之將斬了。從此高枕無憂。就憑趙廷美和趙德芳那兩個紈絝子弟,這輩子也別想威脅到趙光義的皇位。歷史早就說得明明白白,趙德昭、趙廷美、趙德芳這三人,在不久的將來,或自殺,或暴斃,或流放……趙光義對付自己人倒很是心狠手辣啊……

謝慕華心裡更是冰涼一片,這幾日來,趙光義對他恩寵有加,又是加官進爵,又是御賜尚方寶劍,讓謝慕華隱隱約約覺得這個皇帝還是不錯的。沒想到趙光義狠毒至此,居然用兩萬精銳的性命,借遼國名將的手,爲自己的皇位掃清障礙。

我命由我不由天,更不由皇帝……

謝慕華謝過皇恩,接過聖旨!那名太監正是趙光義身邊的近侍,叫做張海英,年約三十多歲,此時和謝慕華四目相對,似乎也有些不忍,當下拱手道:“武功郡王、謝大人,多多保重……”

張海英帶著神衛軍的士卒絕塵而去。

謝慕華一扭頭,卻看到趙德昭也看向自己,不由得微微一笑。趙德昭避過謝慕華的目光,說道:“孔將軍,傅將軍,不如待會來我帳中商議一下,如何攻打得勝口?”

孔守正、傅潛兩人抱拳答應,立即轉身離開,各自歸隊去部署隊伍。

趙德昭眉頭緊鎖,卻低聲向謝慕華說道:“連累你了!”

這兩人都是聰明人,一語點到即可。謝慕華舉目望去,這四野一馬平川,遠處道路兩側還有幾棵稀稀落落的樹木,燕趙大地正值盛夏,卻顯得蕭瑟無比,那排著長長隊伍的大宋先鋒,也不知還有幾人能回鄉!

謝慕華胸口豪氣陡升,馬鞭倒轉,鞭梢指著北方:“武功郡王!我們可沒輸呢!”

趙德昭不再言語,輕輕提動繮繩,緩緩向前馳去。

謝慕華長長的吐了口氣,也難怪趙德昭不看好這番戰役的前景。之前趙光義攻打太原之時,耶律沙率軍來援,被郭進大敗在石嶺關,耶律敵烈和他的五個兒子、就連耶律沙自己的兒子都戰死陣中。本來郭進能大獲全勝,斬了耶律沙的首級。偏偏南院大王耶律斜軫引一軍殺到,用強弓硬弩逼退宋軍,硬是把耶律沙救了回去。

斜軫此人用兵如神,尤其善於判斷戰場局勢。不到有可勝之機,寧可坐視友軍覆滅也絕不出擊。此人堅忍果斷,手下一萬皮室軍是遼國最精銳的軍隊,又是騎兵。偏偏得勝口地勢險要,斜軫的騎兵居高臨下,衝下來就是幽州之外的一馬平川。據險而守的話,別說是兩萬步卒,就算再給謝慕華兩萬人也未必能打得下來得勝口。

“得勝口啊得勝口!到底是我得勝,還是耶律斜軫得勝?”

謝慕華喃喃念道。

八姐九妹縱馬跟在謝慕華的身後,她們兩對這些宮廷內部的鬥爭並不瞭解,但是看著趙德昭、謝慕華都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也知道眼下的形勢並不樂觀。但她們畢竟是將門虎女,皇上來了軍令,那就拿命去拼唄。要是打不下得勝口,大不了就把命送在那得了!馬革裹屍,正是征戰沙場的最好歸宿。

謝慕華轉過頭看著九妹:“你和你姐姐走吧,回代州去!”

“爲什麼?”九妹不過才十六歲,正是最青春年少的時代。

謝慕華苦笑一聲,他是君命在身,不得不去。這兩個丫頭還沒明白是怎麼回事呢!謝慕華不由得想起了後世古龍先生的小說裡一句很經典的話:不怕死的往往都是年輕人,他們最喜歡的就是拼命,越是年紀大的人越知道生命的可貴!

戰爭從來都是男人的事情,就算是在一千年後的戰爭中,交戰雙方也恪守著不殺平民和女兵的原則。打了十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只不過誤殺了五名越南女兵而已!

八姐的銀槍按在馬鞍上。她不像九妹這麼衝動,那雙美麗的大眼睛盯著謝慕華:“我們也有軍令在身,要護得武功郡王和你的周全!走?打完這一仗再說吧!”

謝慕華看著這對倔強的姐妹花,莫名其妙的想起了在山西時佘太君的那句:我保證,在楊家人沒死之前,你必然不會倒下!

這一場幽州之戰,從自己接到攻下得勝口的軍令開始,就完全變了個走向,再不是謝慕華熟知的歷史!

得勝口,在幽州以北九十里,在後世位於北京昌平天壽山西北,謝慕華還曾經來這裡遊玩過。不想,穿越之後,居然要領著一支軍馬奪下這河北險關。

這裡地勢險要,是北方遼軍援救幽燕的必經之路。耶律斜軫貴爲南院大王,卻不駐紮在南京幽州,而是自領一萬皮室軍,親自駐守得勝口。此地的戰略意義不言而喻。

謝慕華、趙德昭已經帶領宋軍先鋒抵達青沙河,這裡位於幽州城北二十里,遙遙與北伐大軍呼應。大宋禁軍連夜趕路,終於在六月二十二日拂曉時分抵達幽州城下。幽州守軍早已四門緊閉,戒備森嚴。

趙光義親率大軍兵臨幽州,沿襲攻打太原之法,分兵四路。

大將宋偓率領兩萬大軍駐紮在幽州南門外。

崔彥進領兩萬大軍準備攻打幽州北門。

劉遇領軍萬餘,駐守在幽州東面,隨時準備配合南北兩路大軍攻城。

孟元喆率萬餘將士,在西面圍困幽州,與其他三路圍城大軍遙相呼應。

監軍謝慕華、武功郡王趙德昭、先鋒大將傅潛、孔守正率兩萬精銳離開大軍,直奔幽州城北。這一支軍,趙光義下了嚴令,務必要在二十四日大軍攻城之前攻佔得勝口,擊敗耶律斜軫。

趙光義親自帶領十萬大軍,坐鎮中軍。幽州城外旌旗密佈,人喊馬嘶,二十萬大軍,數十萬民夫將偌大幽州城圍得水泄不通。

這幽州是河北雄城,歷來兵家必爭之地。幽州城牆全長三十六裡,城厚五米,城高十米,是遼國五京中最堅固最雄偉的南京。幽州城易守難攻,幽州太守是漢人大臣韓德讓,此人智勇雙全,是難得的人才。城內還有一萬八千多遼軍,大多是漢軍和渤海國的族軍。雖然戰鬥力不能和皮室軍,宮帳軍同日而語,但是死守不出的話,想要攻下幽州,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趙光義命人勸降韓德讓。不料韓德讓回書僅僅兩個字——“不降”。他在幽州城早有準備,沿城牆一線埋下不少罈子,日夜命人監聽,防止宋軍挖地道進入幽州。滾石、檑木、火油、強弓硬弩……一應守城器械應有盡有。

幽州城,風雨飄搖!

大戰,一觸即發。

謝慕華的營帳內,一盞油燈已經快燃到了盡頭。謝慕華一面換著燈芯,一邊說道:“各位,已經坐了快一個時辰了。我請大家來,是商議如何攻取得勝口的,不是看大家在這練坐禪的!”

營帳裡的氣氛有些沉悶。帳中除了趙德昭和兩位先鋒大將傅潛、孔守正之外,楊延昭、楊延彬兄弟也分坐下首左右兩側。

“謝監軍,這有什麼商議的?皇上既然下了嚴令,爲臣者唯有盡力死戰。依我看,從軍中精選兩千精銳士卒,我孔守正親自帶隊……”

謝慕華急忙搖了搖手,制止了孔守正再說下去。這漢子的確不負勇將之名,但是他也只有個勇字而已,一點有建設性的意見都提不出來。

跟耶律斜軫硬拼?也虧孔守正說得出來,那皮室軍是能硬拼的嗎?且不說戰鬥力如何,人家皮室軍是一萬騎兵,又是拱衛遼主的最精銳軍隊。訓練精良、以逸待勞。居高臨下一個衝鋒,只怕這兩萬宋軍就只有挨宰的份了。

傅潛幸災樂禍的看了孔守正一眼,抱拳道:“有武功郡王和謝監軍在此,末將謹遵兩位監軍大人的吩咐,水裡水裡去,火裡火裡去!”

傅潛倒是滑頭,謝慕華瞇起眼睛看著一副忠勇模樣的傅潛,這種人真不應該做武將啊,爲官之道在他手裡實在是太純熟了。一句話就把責任輕輕鬆鬆的卸給謝慕華和趙德昭,打輸了,那是監軍安排的。打贏了,功勞簿上也少不了他傅潛的名字!

只可惜,這傢伙一點政治嗅覺都沒有,到現在還矇在鼓裡。在座的所有人都是趙光義的棄子……

趙德昭攤開地圖,指著幽州以北:“我軍位於青沙河,據斥候回報,遼將耶律學古領三千部族軍,在我軍右側十里外紮營。而耶律斜軫親自引五千兵馬……”趙德昭嘆了口氣:“這些都是遼國最精銳的皮室軍,在我軍左側駐紮。兩支遼軍遙相呼應,隱隱對我軍形成夾擊之勢!青沙河一線一馬平川,最利於騎兵衝擊,我軍……”

趙德昭頓了頓,沒有說下去。但是每個人都聽得出來他的意思,在這樣的地形,以不到兩萬、疲勞至極的步兵和八千精銳遼國騎兵作戰,跟自殺沒有多大區別!

偏偏趙光義嚴令先鋒大軍,不但要擊退耶律斜軫,還要在兩天之內拿下得勝口……

謝慕華忽然想起後世看過的一個電影《不可能之任務》。

“兩位楊將軍,不知你們有何見解?”謝慕華側向楊家兄弟。

“末將人微言輕,不敢妄議!”楊延昭急忙起身施禮道。

謝慕華臉色一板,“呯”的一聲,一拳砸在擺著地圖的小案子上,油燈也搖晃起來,火苗不住吞吐,襯得謝慕華的臉色更是嚴厲無比!

“楊延昭,沒想到啊,你楊家自負忠勇報國。如今你不過二十歲年紀就已經學會明哲保身了……”謝慕華的話裡充滿了諷刺的意味:“說啊,是你不會打仗?還是你怕承擔責任,有話不敢說?”

楊家兄弟的臉漲的通紅,謝慕華這一番話比指著鼻子破口大罵更要他們難受。離開代州之前,佘太君千叮嚀萬囑咐,到了皇上面前,一定要謹小慎微。楊家是北漢降將,在大宋立足未穩,要是被人抓住把柄,彈劾上去,只怕將來全家死無葬身之地。但是楊家從上兩代開始,就一直與契丹遼國作戰,悍勇無比,契丹人畏懼的稱楊繼業爲“楊無敵”,這份榮耀早已深深種在楊家子弟的心中。

趙德昭卻是心裡通明,請將不如激將。他也知道北漢楊家是將門世家,楊繼業更是當代名將,楊延昭和楊延彬這兩人雖然年輕,卻是智勇雙全,聲名遠播。不是傅潛、孔守正這樣的一勇之夫可比的。

眼下大敵當前,有此二人出謀劃策,比孔守正之流強得太多了。

謝慕華看著楊家兄弟已經怒火中燒,卻依舊不依不饒:“要是沒話說,就請出去。我這兒是要人來商議破敵大計,不是叫人來閒聊的!”

楊延彬再也坐不住了,長身立起,雙拳緊抱:“謝監軍,我楊家子弟個個自幼熟讀兵書,十餘歲就在戰場上和契丹人廝殺。要說與契丹人作戰,我楊家誇口第二,料想沒人敢自稱第一!”

謝慕華見好就收,翹起二郎腿,笑瞇瞇的看著楊延彬:“好,你倒是說說,如今這仗該怎麼打?”

楊延彬踏前一步,指著案子上的地圖:“青沙河一帶無險可依,若是和皮室軍硬碰的話,必敗無疑……”

傅潛、孔守正齊聲喝道:“大膽!”

————————

俺又來求票了,有票的捧個票場,沒票的收藏一下,呵呵!

第3章 和親求援第63章 西北決戰(十一)第10章 沙河之戰(下)第40章 博弈第5章 狼狽至極第37章 欺行霸市第59章 大宋鴛鴦陣第17章 我是老臣我怕誰第57章 西北決戰(五)第18章 愛酒如命的蘇易簡第47章 遼國來使第51章 竟然是她?第82章 迷亂第3章 外敵當前第4章 遭遇戰第22章 小太歲第24章 再戰青沙河(中)第81章 春宵閣第69章 驚變第4章 風月東京第17章 草料場第7章 身臨險境第54章 袖珍回回炮第64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2章 人生有風險,投胎需謹慎第6章 扮豬吃老虎第60章 醫術學堂第101章 援軍第34章 告御狀第47章 決戰前夕(六)第44章 許王遇難第92章 就地正法第1章 萬事有我第43章 暫時的別離第14章 虛假夜襲第29章 狙殺第44章 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第72章 表明心跡第74章 除夕(三)第104章 半壁江山第59章 大宋的硬拳頭第15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2章 官逼民反第32章 脫難第36章 混戰第14章 張齊賢彈劾第22章 巷戰第8章 一觸即發第90章 窩裡反第24章 羣議第61章 西北決戰(九)第26章 造兵工署第30章 東京惡少第66章 後院起火第22章 幽州之戰(下)第67章 扒皮實草第94章 高麗第106章 三管齊下第13章 卿本佳人第45章 東京之亂第69章 驚變第55章 一招制敵第2章 起兵造反第19章 何時輪到高麗人?第24章 公審大會(下)第32章 勸降第46章 決戰前夕(五)第74章 奇襲九州第107章 獻土第42章 決戰前夕(一)第99章 請罪第28章 自立皇號的平將門第31章 攔路喊冤第77章 除夕(六)第4章 鋌而走險第61章 鬼門關上走一遭第61章 清君側正大統第42章 決戰前夕(一)第5章 惹是生非第89章 孤身犯險第12章 人生有風險,投胎需謹慎第48章 決戰前夕(七)第46章 破敵之計第36章 順水推舟第43章 半部論語治天下第12章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48章 七郎定軍心第11章 彈劾第20章 退軍第48章 決戰前夕(七)第27章 固州之變第84章 朝會第46章 毛遂自薦第6章 金銀財寶第75章 搶灘登陸第48章 決戰前夕(七)第8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25章 跟我走吧第30章 東京惡少
第3章 和親求援第63章 西北決戰(十一)第10章 沙河之戰(下)第40章 博弈第5章 狼狽至極第37章 欺行霸市第59章 大宋鴛鴦陣第17章 我是老臣我怕誰第57章 西北決戰(五)第18章 愛酒如命的蘇易簡第47章 遼國來使第51章 竟然是她?第82章 迷亂第3章 外敵當前第4章 遭遇戰第22章 小太歲第24章 再戰青沙河(中)第81章 春宵閣第69章 驚變第4章 風月東京第17章 草料場第7章 身臨險境第54章 袖珍回回炮第64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2章 人生有風險,投胎需謹慎第6章 扮豬吃老虎第60章 醫術學堂第101章 援軍第34章 告御狀第47章 決戰前夕(六)第44章 許王遇難第92章 就地正法第1章 萬事有我第43章 暫時的別離第14章 虛假夜襲第29章 狙殺第44章 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第72章 表明心跡第74章 除夕(三)第104章 半壁江山第59章 大宋的硬拳頭第15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2章 官逼民反第32章 脫難第36章 混戰第14章 張齊賢彈劾第22章 巷戰第8章 一觸即發第90章 窩裡反第24章 羣議第61章 西北決戰(九)第26章 造兵工署第30章 東京惡少第66章 後院起火第22章 幽州之戰(下)第67章 扒皮實草第94章 高麗第106章 三管齊下第13章 卿本佳人第45章 東京之亂第69章 驚變第55章 一招制敵第2章 起兵造反第19章 何時輪到高麗人?第24章 公審大會(下)第32章 勸降第46章 決戰前夕(五)第74章 奇襲九州第107章 獻土第42章 決戰前夕(一)第99章 請罪第28章 自立皇號的平將門第31章 攔路喊冤第77章 除夕(六)第4章 鋌而走險第61章 鬼門關上走一遭第61章 清君側正大統第42章 決戰前夕(一)第5章 惹是生非第89章 孤身犯險第12章 人生有風險,投胎需謹慎第48章 決戰前夕(七)第46章 破敵之計第36章 順水推舟第43章 半部論語治天下第12章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48章 七郎定軍心第11章 彈劾第20章 退軍第48章 決戰前夕(七)第27章 固州之變第84章 朝會第46章 毛遂自薦第6章 金銀財寶第75章 搶灘登陸第48章 決戰前夕(七)第8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25章 跟我走吧第30章 東京惡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枝江市| 嘉善县| 临颍县| 镇宁| 白沙| 栾城县| 富蕴县| 加查县| 常宁市| 杭锦旗| 镇平县| 白朗县| 高邑县| 乌兰察布市| 汾阳市| 兰坪| 宁波市| 银川市| 中阳县| 商丘市| 保山市| 苏尼特左旗| 佛山市| 理塘县| 施秉县| 苗栗市| 瑞昌市| 龙山县| 黔江区| 武穴市| 乐陵市| 胶南市| 环江| 天柱县| 龙州县| 合江县| 南江县| 合水县| 开平市| 哈巴河县| 望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