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章 公審大會(中)

從集英殿出來,謝慕華隨著呼延贊沿著花木翠綠的幽徑一路朝宮外走去,人還在宮中。可是謝慕華卻想到了他從大理國帶回來的烏族楊剛正。

謝慕華記得清清楚楚,昨夜楊剛正對自己說的那番話:“謝大人,您和皇上之間的信任是從幽州開始就鍛造出來的。這個信任就是大人的護身符,來日上朝之後,這件事,無論誰說,大人都不要開口,等著皇上定奪好了。”

楊剛正的確是個人才啊,可惜他是烏族人,謝慕華已經(jīng)下定了決心,無論如何要將楊剛正收心。可是楊剛正念念不忘回到洱海,自己就這麼強留又能留他到幾時?現(xiàn)在楊剛正跟隨自己回到大宋,是因爲只有他在自己的身邊,謝慕華纔會吩咐大理國的駐軍護著已經(jīng)不成氣候的烏族,免得楊氏宗族被段氏窮追猛打,斬草除根。段氏第一次推翻楊氏,是因爲力不能及,才放過了楊氏,沒有一個帝王能容忍自己的子民叛亂兩次,哪怕他只不過是區(qū)區(qū)大理國的國王。

走到宮門外,五郎早已備好了馬,外邊還停著兩頂轎子,謝慕華一看,居然是自己的兩位夫人都在宮門外相候。一看謝慕華出來,兩人都忍不住走了過來,荊兒上戰(zhàn)場的時候都沒見她怕過,居然眼圈紅紅的,像是剛剛哭過。而八姐也比她好不到哪去。

這裡到底是大庭廣衆(zhòng),身後不知道多少官員排著隊從皇宮出來,謝慕華也不敢和她們太親熱,免得被御史臺那些老夫子抓著把柄大做文章,到時候好像謝慕華當街抱了抱自己的老婆就國將不國了似的。於是揮揮手示意五郎命人把馬牽走,兩女走到謝慕華的身前,卻扭扭捏捏的不知道該說什麼好,謝慕華笑道:“我不是沒事麼,有什麼好擔心的?”

荊兒吐了吐舌頭,那嬌俏的樣子叫謝慕華看得心中一動。只聽荊兒輕聲說道:“聽說我爹在文德殿將兩位御史大人打得鼻青臉腫,真有這回事?”

謝慕華嚴肅的點點頭:“唉,靠山王只有一個女婿,不護著我可是不行啊。”

荊兒心花怒放,正要拉著謝慕華一起上自己的轎子,八姐忽然開口道:“官人,奴家有話對你說。”

謝慕華一愣,一直以來八姐都是比較含蓄的那種女生,很少主動在三人中作出爭寵的行爲。今天居然直接開口說有事,那就是要自己上她的轎子了?看她的樣子只怕是真的有事,謝慕華也不好拂了荊兒,便笑道:“既然有話要說,咱們?nèi)艘埠镁枚紱]有散步了,就去州橋走走可好,看看有沒有上等的胭脂水粉,官人給你們買上一些。”

兩女充滿敵意的眼神相互望了一眼,隨即一左一右夾住了謝慕華朝東邊走去。五郎便帶著侍衛(wèi)遠遠的跟著,這次五郎可學了乖,在謝慕華等人的前方也多安排了幾個侍衛(wèi),若是再有人跳出來磕頭喊萬歲的話,五郎保證那廝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就被打倒在地,再踩上一腳。

八姐低聲說道:“今日一早六哥便來府中說追查那失心瘋的事,奴家就對他提起,說皇上有意將柴郡主許配給六哥,不過六哥卻一口拒絕了。”

“呃?”謝慕華頓時一愣,居然有這種事情,眼瞅著寇準是偏移了歷史的軌道,十有八九是當不了許仲宣的女婿了,可是楊六郎和柴郡主流傳千年的佳話也要毀在自己的手中不成?謝慕華急忙問道:“爲什麼?”

八姐輕笑一聲:“六哥早已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他不肯娶,自然是有心上人了。”

“誰?”謝慕華馬上來了好奇心,是何方女子如此有本事,能和柴郡主搶丈夫。

八姐幽幽的說道:“官人,你可記得當初你在代州之外遇到楊家車馬的時候,其中有三輛馬車,一輛是我娘乘坐,一輛給了九妹,還有一輛你可知道坐的是誰?”

謝慕華想得頭疼也沒想起來那車裡是誰,依稀記得那車裡的人就算是楊家兵將和劉繼軒的部下打得血流成河的時候也沒有離開馬車。當時謝慕華就有些疑惑,可是卻怎麼也沒想到那人是誰,當即問道:“那人是誰?”

八姐卻沒有說話,伸出白玉般的柔夷,握住了謝慕華的手,春蔥般的手指卻在謝慕華的掌心畫了幾個字——大漢公主。

大漢公主?是劉繼元的妹妹還是女兒?謝慕華可不敢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這麼問。這時已經(jīng)走過了御街,日上三竿之時,路上行人很多。這些老百姓看到一男兩女衣著華麗,男的器宇不凡,女的明豔動人,都暗讚一聲真是郎才女貌。可再看前後十餘名身穿號衣的禁軍護衛(wèi)隨行,卻又不敢放肆,自動讓在路邊,讓謝慕華等人先走。

荊兒半天沒說上話,沒好氣的斥道:“以爲我看不到麼,你的手指頭在官人手上畫來畫去,畫什麼?”

謝慕華急忙說道:“荊兒,既然不久就要去江南了,那裡的胭脂水粉只怕要比東京城的好許多。咱們?nèi)ツ窃儋I,今日不如買些東京的特產(chǎn),去了江南也好送給同僚。”

一說到買東西,那是女人的天性,荊兒很快就被州橋兩邊琳瑯滿目的商品吸引住了,大包小包買的不亦樂乎,胭脂水粉還不知道江南的怎麼樣,先買著再說。綾羅綢緞自然也要買的,想起來謝慕華的身子較弱,看到人蔘燕窩何首烏自然也是要買的……只苦了那一隊親衛(wèi),個個大包小包的扛著……

謝慕華苦笑一聲,難怪六郎還不完婚,想必這位大漢的公主在太原城破之時就躲去了楊家。事後劉繼元投降之時,大夥兒只怕都以爲這位公主已經(jīng)在亂軍中死了。六郎或許是自幼就見過這位公主,如今公主住在楊家,兩人朝夕相對有些感情也不奇怪。可是楊延昭到底是楊繼業(yè)的兒子,要他不聲不響的成婚根本就不可能。楊家娶媳婦也是大事,到時候各方來訪的賓客,說不定就有人知道這是大漢的公主。楊家是降將,家中又藏著大漢的公主,萬一被人告一個有不臣之心,那就是跳到黃河也洗不乾淨了。

但是楊延昭也是牛脾氣,他對八姐說,若是不能娶了大漢的公主,他就不要老婆了。這話別人只怕也就是說說而已,可換做楊延昭那樣的臭脾氣,說到就一定能做到了。

謝慕華趁著荊兒興高采烈的在挑絲綢的時候,低聲問道:“怎麼辦?”

八姐白了他一眼:“官人才華過人,這樣的事情自然是讓官人去想辦法。我們婦道人家哪裡有什麼主意……”

難啊!謝慕華想到在趙德昭面前把胸脯拍得砰砰響,現(xiàn)在就鬱悶的簡直想一頭扎進州河裡。

正經(jīng)事總是要先辦的,籌備了一個月之後,首次大宋公審大會終於可以在禁軍校場舉行了。老百姓得到消息,今天是皇帝親審,皇帝長什麼樣,穿什麼衣服,帶什麼帽子,可真沒幾個老百姓知道,一得了消息,全東京城萬人空巷,不知道多少人發(fā)了瘋一般的要去校場看熱鬧去。呼延贊足足動用了一萬多殿前司的禁軍在校場維持秩序,楊延昭帶著五千馬軍司的騎兵時刻警戒,一旦有什麼異動,立刻衝散人羣。

大理寺的官員和刑部的官員知道今天自己只不過是陪襯而已,況且還有一大羣皇親國戚在排著隊陪審,所以很自覺的選了最下邊的位置。午時之後,皇帝的御駕便來到校場了,遠遠的看到黃傘蓋出現(xiàn),無數(shù)百姓就不由自主的跪了下來,山呼萬歲,喊聲震天。趙德昭頗爲自得的看著自己的子民,臉上不禁露出微笑,這就是萬民之上的感覺……

今天的陪審團陣容極其強大,樞密使曹彬、樞密副使謝慕華、兵部尚書呂端、同平章事趙普、參知政事宋琪……無數(shù)朝中大員坐鎮(zhèn)陪審,其中居然還有一位女陪審員,這就是被趙德昭一封詔書從華陽招來準備給她相親的柴榮的五公主,當今的柴郡主……

謝慕華一眼看到柴郡主,心裡就嘆息,只見她秀髮飄然,長裙曳地,雪白的裹裙上一條繡金絲帶隨風而動,勾勒出曲線嬌媚的身材和盈盈一握的纖腰,她美目流轉(zhuǎn)之處,眼波盪漾,風情萬種,瑤鼻櫻脣,眉若細柳,實在是極爲出衆(zhòng)的絕色佳麗,謝慕華見過的女子之中也不過是小周後能和她一比。不由得暗罵楊延昭沒眼光,放著這麼一個千嬌百媚的女子不要,娶什麼大漢公主,不知道已經(jīng)見過了柴郡主的楊延昭是不是後悔了?

其實在場的許多官員都是和謝慕華一樣的心思,可是大夥兒都知道,這是柴榮的幼女,是大宋的郡主。這位女子若是不嫁人也就算了,嫁人的話也是政治聯(lián)姻,反正輪到誰也是輪不到自己了,多看兩眼也就算了。

趙德昭端坐在點將臺正中,接受萬民朝拜,皇帝陛下一坐下,整個校場近十萬軍民頓時鴉雀無聲,靜悄悄的看著趙德昭。

“帶犯官張詠……”

“帶犯官張詠……”

外邊的侍衛(wèi)一個個將皇帝的聖諭傳了出去。

人馬分開之處,只見一個高大魁梧的漢子身穿白色囚衣,身上帶著枷鎖,腳上還掛著腳鐐,在十六名帶刀侍衛(wèi)的嚴密看管下,一步步朝點將臺前走去。

謝慕華暗忖,正主兒來了,好戲就要開鑼……

第29章 新皇第17章 突襲第18章 固定馬鐙第24章 上朝第16章 留一口氣第33章 一路煙塵第25章 洞房花燭第46章 保人連坐第9章 公主歸國第27章 重逢第2章 夜襲第59章 大宋鴛鴦陣第71章 野心不小第21章 太后寢宮第62章 西北決戰(zhàn)(十)第92章 交代第24章 公審大會(下)第8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50章 決戰(zhàn)前夕(九)第32章 絕對的服從第49章 看穿敵計第9章 抗旨不從第16章 收降第10章 內(nèi)憂外患第34章 告御狀第32章 勸降第45章 東京之亂第82章 迷亂第63章 偷龍轉(zhuǎn)鳳第47章 兩國相爭第40章 博弈第72章 除夕(一)第15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11章 一場秀第16章 迫你一戰(zhàn)第90章 風平浪靜第95章 曲水宴第15章 以你爲榮第62章 最後一支宋軍第1章 定計第62章 西北決戰(zhàn)(十)第92章 交代第55章 西北決戰(zhàn)(三)第44章 決戰(zhàn)前夕(三)第4章 大路朝天各走半邊第4章 大路朝天各走半邊第3章 聖旨賜婚第55章 殺了他最好第78章 擡棺告狀第92章 就地正法第22章 幽州之戰(zhàn)(下)第29章 假私濟公第2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4章 風月東京第13章 突擊第12章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11章 再回得勝口第22章 削藩第41章 曖昧的迷離第44章 許王遇難第103章 仁川登陸第53章 十日戰(zhàn)(四)第84章 不想你死第93章 座談風呂第10章 沙河之戰(zhàn)(下)第27章 火藥作坊第17章 草料場第9章 抗旨不從第48章 大同第3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5章 立志第25章 欽差大臣第43章 半部論語治天下第56章 德妃第28章 北院大王(上)第13章 禍根第4章 遭遇戰(zhàn)第9章 清遠軍城第29章 新皇第83章 擁立第40章 你死我亡第6章 扮豬吃老虎第30章 得手第36章 混戰(zhàn)第37章 高粱河(下)第91章 法爲何用?第21章 出乎意料第26章 聖旨第12章 人生有風險,投胎需謹慎第57章 一問定終身第68章 逼朕第29章 新皇第46章 毛遂自薦第42章 決戰(zhàn)前夕(一)第93章 座談風呂第51章 決戰(zhàn)前夕(十)第82章 迷亂第31章 攔路喊冤第46章 論功行賞第50章 決戰(zhàn)前夕(九)
第29章 新皇第17章 突襲第18章 固定馬鐙第24章 上朝第16章 留一口氣第33章 一路煙塵第25章 洞房花燭第46章 保人連坐第9章 公主歸國第27章 重逢第2章 夜襲第59章 大宋鴛鴦陣第71章 野心不小第21章 太后寢宮第62章 西北決戰(zhàn)(十)第92章 交代第24章 公審大會(下)第8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50章 決戰(zhàn)前夕(九)第32章 絕對的服從第49章 看穿敵計第9章 抗旨不從第16章 收降第10章 內(nèi)憂外患第34章 告御狀第32章 勸降第45章 東京之亂第82章 迷亂第63章 偷龍轉(zhuǎn)鳳第47章 兩國相爭第40章 博弈第72章 除夕(一)第15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11章 一場秀第16章 迫你一戰(zhàn)第90章 風平浪靜第95章 曲水宴第15章 以你爲榮第62章 最後一支宋軍第1章 定計第62章 西北決戰(zhàn)(十)第92章 交代第55章 西北決戰(zhàn)(三)第44章 決戰(zhàn)前夕(三)第4章 大路朝天各走半邊第4章 大路朝天各走半邊第3章 聖旨賜婚第55章 殺了他最好第78章 擡棺告狀第92章 就地正法第22章 幽州之戰(zhàn)(下)第29章 假私濟公第2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4章 風月東京第13章 突擊第12章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11章 再回得勝口第22章 削藩第41章 曖昧的迷離第44章 許王遇難第103章 仁川登陸第53章 十日戰(zhàn)(四)第84章 不想你死第93章 座談風呂第10章 沙河之戰(zhàn)(下)第27章 火藥作坊第17章 草料場第9章 抗旨不從第48章 大同第3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5章 立志第25章 欽差大臣第43章 半部論語治天下第56章 德妃第28章 北院大王(上)第13章 禍根第4章 遭遇戰(zhàn)第9章 清遠軍城第29章 新皇第83章 擁立第40章 你死我亡第6章 扮豬吃老虎第30章 得手第36章 混戰(zhàn)第37章 高粱河(下)第91章 法爲何用?第21章 出乎意料第26章 聖旨第12章 人生有風險,投胎需謹慎第57章 一問定終身第68章 逼朕第29章 新皇第46章 毛遂自薦第42章 決戰(zhàn)前夕(一)第93章 座談風呂第51章 決戰(zhàn)前夕(十)第82章 迷亂第31章 攔路喊冤第46章 論功行賞第50章 決戰(zhàn)前夕(九)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胜县| 上虞市| 东光县| 三台县| 巴南区| 安义县| 广平县| 北流市| 虎林市| 抚顺县| 凤冈县| 双江| 广南县| 启东市| 柳江县| 达日县| 福建省| 南皮县| 陵川县| 无为县| 镇远县| 达孜县| 克山县| 佛学| 郯城县| 南岸区| 内乡县| 汝阳县| 花垣县| 保康县| 会泽县| 正安县| 申扎县| 资溪县| 齐齐哈尔市| 静宁县| 花垣县| 穆棱市| 宣威市| 沭阳县| 扶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