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0章 犯我大宋者,必誅之

“有事啓奏……無事退朝……”

趙德昭今天的心情的確不錯,手中接到謝慕華從江南東路的捷報,看得趙德昭龍顏大悅,沒想到用謝慕華和楊延彬等人去江南東路倒是一招妙棋,這幾人將江南最爲魚腩的廂軍變成了虎狼之師,趙德昭還打算讓禁軍在江南里也選拔一些人才,改變一下現在禁軍大多是京東河北兩路人把持的局面。

“皇上,臣有本要奏!”

趙德昭定睛一看,卻是禮部尚書胡明德。趙德昭沉聲道:“說!”

胡明德捧著節笏,走出班列,朗聲說道:“江南東路安撫使謝慕華呈報禮部,在江寧府貢舉考試中,有一名何光逢爲人替考,敗壞朝廷科舉,罪大惡極。禮部已經決定何光逢與那串謀的學子,終身不得考取功名,然後交予江寧府查辦。只不過……”胡明德擡眼看了看趙德昭,接著說道:“謝慕華又將一折呈報禮部,說是天下學子苦讀不易,朝廷現在的科舉考試,若是學子會試不合格,便要重新從舉人考起,實在是爲難了這些學子。不如……不如……謝大人說,不如將舉人身份定下來,凡是能考取舉人的,終身就有參加會試的資格,免於繁瑣考試之苦。”

胡明德此言一出,滿堂譁然。科舉考試自從隋唐開始到現在,一直都是如此,若是考不上進士,那就還是秀才,要接著去考舉人,考上了才能參加第二次會試。這已經在那些讀書人的心中成了金科玉律。可是謝慕華這一次沒有直接跟趙德昭說,而是按照規矩,把自己的對科舉的意見提交禮部,由禮部上報朝廷,雖然言論是大膽了一些,卻沒有越軌之處。

趙德昭皺了皺眉頭:“胡卿家,覺得如何?”

胡明德沉聲道:“科舉考試,數百年來都是這個考法,那些考不上會試的學子,再考一次舉人也是爲了磨練他們,古人云,天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這些朕都知道,只不過謝卿家說的也有道理,科舉選材,如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會試取士不過百多人,天下學子不亞百萬。萬中選一自然是良才,但是朕心中也覺得,那些考不上會試的,又要再考舉人……再考會試,也實在是爲難了他們……可是改變舊制,牽涉甚大,還是要諸位卿家替朕多想想纔好!”趙德昭緩緩的說道。

其實朝中官員一半都參加過科舉,那種競爭的慘烈,他們也是深有體會。所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實在是一點也不過分。趙普躬著身,緩步出列說道:“皇上,若是保留舉人的身份,是否只作爲參加會試的資格?還是要將舉人身份也列入可以爲官的功名之一,這一點倒是要好生斟酌一番。以老臣看來,舉人身份若是保留的話,單單作爲參加會試的資格,倒也無可厚非!”

趙德昭不禁有些好笑,難得趙普開口支持謝慕華的建議,便點頭道:“說得是,禮部好生琢磨一下,這件事既然是有利於天下讀書人,便值得去做!大宋一向厚待讀書人,朝廷的恩惠要讓天下士子都明白!”

“皇上聖明!”諸位大臣齊聲說道。

趙德昭舉起手中的奏摺,臉色漸漸變得嚴肅:“之前一夥盜匪從兩浙路登陸,一路燒殺掠強,居然一直殺到了江南東路。兩浙路數萬廂軍難道是白拿軍餉的麼?鎮守兩浙路的禁軍又去了哪裡?大宋的水師爲何不封鎖海岸,叫那些盜匪大搖大擺的登陸上岸,禍害大宋百姓?兩浙路這次將朕的臉都丟光了……”

呂端快步走了出來:“皇上息怒,大宋海岸綿延數千裡,水師有限,也不能完全防禦,偶爾有漏網之魚,並非是水師之過。但是上了岸之後,卻能掀起如此波瀾,實在是讓人觸目驚心。臣以爲,兩浙路安撫司要嚴辦,兩浙路的廂軍要重建!皇上大可以選拔優秀將才統率兩浙路安撫司,以護大宋東南海防!”

趙德昭卻不知道,謝慕華已經派人偷偷的先和呂端打了個招呼,這次的事情,在呂端看起來也是頗爲嚴重,他知道江南廂軍軍紀敗壞,但是沒想到居然已經到了這樣的程度,兩千廂軍被寥寥盜匪打的落花流水,簡直鬧出了天大的笑話。所以呂端也一力表示要支持更換兩浙路的軍務。

“呂卿家,你可有什麼合適的人選?”趙德昭問道。

安撫司不比尋常機構,在地方上,安撫司就是一方鎮守,若是首腦昏庸,手下自然是一盤散沙。兩浙路也是大宋的賦稅重要來源,要是這兒出了亂了,或者是被那些海盜食髓知味,將來一而再再而三的騷擾,朝廷也頗爲擔憂。趙德昭自然不希望這兒出什麼問題,但是一時間找個合適的人去彈壓兩浙路也不容易,須知北部邊防對著遼國,是時刻也懈怠不得。西邊涼州靈州那裡,局勢也不容樂觀。西南剛剛平定,無論是交趾還是大理,也需要良將坐鎮。當年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做的是漂亮,但是也造成了趙德昭想要用人的時候捉襟見肘。重文輕武的弊端正在此處,須知一個國家,沒有足夠對稱的武力,就什麼都談不上!

呂端也是聰慧之人,笑道:“皇上,朝廷處處用人,微臣實在不知道該從何處抽調人手!”

“趙卿家,你說呢?”趙德昭扭過頭來,看著趙普。

趙普也是一陣爲難,況且兩浙路現任的安撫司,算起來跟趙普這一系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要是自己舉出一人來代替他的話,將來的面子上只怕是不好看。而且做到安撫司這個位置,牽一髮則動全身,並非僅僅革除一位安撫使就能解決,下邊的許多軍官只怕也要動一動。趙普無奈,搖了搖頭:“老臣不知!”

趙德昭冷哼一聲:“一問三不知,謝卿家已經說了,江南東路和兩浙路就是近鄰。他也不辭勞苦,願意肩負兩地的防務。朕就命江南東路安撫使謝慕華兼代兩浙路安撫使好了,待有合適的人選,朕再讓他退位讓賢!”

趙普心中一驚:“皇上,這可使不得啊!”

“讓你們舉薦人才,你們舉薦不出來,朕讓謝慕華暫代,你們又不同意。那好,兩浙路的安撫使到底誰去,你們給個人選出來啊!”趙德昭發了脾氣。

趙普心中叫苦,要是平素舉薦的話,就算是舉二百人出來也不在話下。但是兩浙路剛剛丟了人,現在要去的,必須是大將之才,趙普認識的那些有大將之才的,要麼就是老頭子,年輕的吧,基本都和謝慕華那一系混在一起了,像呼延家,曹家,楊家的後人,實在的爲難的很,只得低頭道:“皇上息怒!”

趙德昭怒氣不減:“這件事就這麼定了,兩浙路往北直到京東路,給朕加強海防,若是放了海盜上岸,一查到底。還有,這次謝慕華將那些日本人扒皮實草,地方上有些摺子到了朕的面前,說謝慕華殘暴不堪,實在不是忠臣。朕看他就是個忠臣,那些日本人殺朕的子民,在朕的土地上爲非作歹,難道要朕派出欽差大臣去將他們請到東京城來,好酒好菜的招待了,再準備大船將他們送回日本,就是有德之人了?這件事……謝卿家的手段是毒辣了點,但是這麼做也未嘗不可。當年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將匈奴人遠逐,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何等豪邁!朕今日也有言在此,犯我大宋者,必誅之!”

堂下衆臣不敢反駁,齊聲稱道:“皇上英明!”

一場早朝就這麼散去了,趙普緩緩的走出宮門,上了官轎。現在謝慕華人不在東京,可是手下寇準和王旦將升遷之路把握的死死的,不僅如此,這些日子來反而更加讓趙德昭信任。這樣的日子久了,將來相公的位置便要讓給謝慕華了吧!趙普不禁冷笑一聲,保留舉人身份,收買天下士子之心。手握兩浙路和江南東路,把握大宋財稅重地。謝慕華果然是好手段,但是趙普和王溥也不是省油的燈。須知趙德昭的皇后可是王溥的女兒,枕頭風一吹起來,任誰也受不了的……

趙普明白,趙德昭並不是傻子,他只是剛剛做皇帝,還擺脫不了自己當武功郡王時候的脾氣,一個帝王又怎麼能允許自己的臣子,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來收買士子人心,手握江南兵權呢?既然現在趙德昭還沒有找到自己的定位,就讓王皇后好好提點提點趙德昭好了!

謝慕華啊謝慕華,你就可勁的折騰吧!反正你現在的權越大,將來被猜忌的就越重,盧多遜就是最好的例子!趙普的臉上露出一絲深沉的笑容,坐在搖晃的官轎裡,緩緩行去,揭開牀簾朝外望去,雄偉恢弘的皇宮已經遠遠的在身後了……做官,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第44章 決戰前夕(三)第36章 混戰第86章 政治這玩意第39章 水至清則無魚第14章 虛假夜襲第2章 起兵造反第13章 突擊第10章 一彎明月掛枝頭後記第37章 增援第15章 奪命戰法(上)第60章 一戰定乾坤第101章 援軍第39章 水至清則無魚第49章 奪勢第43章 失蹤已久第34章 拉一派打一派第56章 德妃第37章 增援第23章 再戰青沙河(上)第2章 二女爭夫第66章 後院起火第43章 決戰前夕(二)第57章 各懷鬼胎第86章 政治這玩意第18章 最後一招第21章 幽州之戰(上)第17章 攻城第6章 真真假假第10章 內憂外患第10章 內憂外患第2章 夜襲第3章 夏日春色第22章 小太歲第30章 真相第20章 談判第26章 呀滅碟第20章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56章 迫敵決戰第44章 牆頭草,隨風倒第82章 伏誅第48章 大同第31章 漢人家園第25章 一路順風第66章 後院起火第8章 一觸即發第73章 除夕(二)後記第18章 最後一招第76章 除夕(五)第9章 命門第66章 後院起火第39章 誰利用誰?第88章 交心第29章 天下武功出中原第21章 太后寢宮第25章 一路順風第39章 誰利用誰?第24章 再戰青沙河(中)第94章 高麗第20章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47章 兩國相爭第10章 沙河之戰(下)第30章 得手第21章 賞罰分明第61章 西北決戰(九)第69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88章 交心第22章 巷戰第40章 平秀正的請求第41章 首議第16章 貴客臨門第28章 無毒不丈夫第37章 鬼門關第16章 貴客臨門第52章 決戰前夕(十一)第70章 多事之秋第62章 過來洗澡第26章 二選一第32章 江寧夜宴第2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105章 到底是誰的?第10章 反間計第40章 博弈第6章 扮豬吃老虎第33章 一路煙塵第85章 刺殺第4章 鋌而走險第22章 削藩第58章 兵敗如山倒第52章 意在大羅城第53章 求封第91章 法爲何用?第9章 清遠軍城第15章 以你爲榮第57章 一問定終身第52章 決戰前夕(十一)第92章 交代第55章 不可錯過的時機第29章 北院大王(下)
第44章 決戰前夕(三)第36章 混戰第86章 政治這玩意第39章 水至清則無魚第14章 虛假夜襲第2章 起兵造反第13章 突擊第10章 一彎明月掛枝頭後記第37章 增援第15章 奪命戰法(上)第60章 一戰定乾坤第101章 援軍第39章 水至清則無魚第49章 奪勢第43章 失蹤已久第34章 拉一派打一派第56章 德妃第37章 增援第23章 再戰青沙河(上)第2章 二女爭夫第66章 後院起火第43章 決戰前夕(二)第57章 各懷鬼胎第86章 政治這玩意第18章 最後一招第21章 幽州之戰(上)第17章 攻城第6章 真真假假第10章 內憂外患第10章 內憂外患第2章 夜襲第3章 夏日春色第22章 小太歲第30章 真相第20章 談判第26章 呀滅碟第20章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56章 迫敵決戰第44章 牆頭草,隨風倒第82章 伏誅第48章 大同第31章 漢人家園第25章 一路順風第66章 後院起火第8章 一觸即發第73章 除夕(二)後記第18章 最後一招第76章 除夕(五)第9章 命門第66章 後院起火第39章 誰利用誰?第88章 交心第29章 天下武功出中原第21章 太后寢宮第25章 一路順風第39章 誰利用誰?第24章 再戰青沙河(中)第94章 高麗第20章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47章 兩國相爭第10章 沙河之戰(下)第30章 得手第21章 賞罰分明第61章 西北決戰(九)第69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88章 交心第22章 巷戰第40章 平秀正的請求第41章 首議第16章 貴客臨門第28章 無毒不丈夫第37章 鬼門關第16章 貴客臨門第52章 決戰前夕(十一)第70章 多事之秋第62章 過來洗澡第26章 二選一第32章 江寧夜宴第2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105章 到底是誰的?第10章 反間計第40章 博弈第6章 扮豬吃老虎第33章 一路煙塵第85章 刺殺第4章 鋌而走險第22章 削藩第58章 兵敗如山倒第52章 意在大羅城第53章 求封第91章 法爲何用?第9章 清遠軍城第15章 以你爲榮第57章 一問定終身第52章 決戰前夕(十一)第92章 交代第55章 不可錯過的時機第29章 北院大王(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江市| 长顺县| 嵩明县| 永康市| 屯留县| 衡东县| 海伦市| 资讯 | 浮山县| 卢龙县| 榆林市| 孟州市| 固始县| 沛县| 陆川县| 大冶市| 密云县| 山西省| 柏乡县| 吉水县| 甘孜| 万宁市| 龙门县| 政和县| 盐津县| 嘉祥县| 青海省| 海丰县| 长垣县| 香港| 永城市| 松江区| 永清县| 绵阳市| 定远县| 乃东县| 澳门| 二手房| 依安县| 石屏县| 华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