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9章 姜星火的試探

第179章 姜星火的試探

密室內寂靜無聲。

本來,遷都問題在所有人的心裡,都是一個必錯的選擇題!

怎麼選,都是錯!

選了北京爲都城,就會讓南方尾大不掉,面臨運糧的巨大難題。

選了南京爲都城,就會面臨南北分裂,北方邊防無法解決的問題。

但是姜星火今天卻告訴他們,這個選擇題的答案很簡單,只要有能夠實時通訊的【千里傳文】出現,把選項拆開就好了。

手握軍權、政務決定權、司法決定權的皇帝坐鎮北京,而太子坐鎮南京。

事實上在朱棣的心中,爲了解決南北割裂的問題,也是打算立了太子後,與太子一南一北。

朱棣覺得,至於姜星火所說的【鐵馬】,遠沒有【千里傳文】重要。

在朱棣看來,就算是不能實現【鐵馬】,也只是有點小瑕疵而已,北方的經濟弱勢又不是一年兩年了,而是三五百年,一時半會兒改變不了也沒什麼。

畢竟,北方的錢袋子癟,但是刀把子硬啊!

朱棣想來,只要自己的基本盤不動搖,軍權在自己手裡,沒錢都是小事,辦法總是有的。

“肯定可以,但不是現在。”

朱高煦跟朱棣待在一起,很容易改變朱棣的想法,但朱高熾跟朱棣待在一起,就起不到這個作用。

“你先起來吧。”

路漫漫其修遠兮,姜星火和朱棣在未來“既合作又對抗”的關係,在此時儼然便已紮根生出了苗頭。

原因很簡單,如果朱棣是一個接受不了任何對他權力有影響的事物的皇帝,那麼想要改造大明,根本無從談起!

但如果成爲制度,那麼“後世皇權”就會遭到太子的威脅,這是朱棣所不允許的。

“陛下,而且最重要的是,胡化了數百年的北方,等不了這二三十年了!準備遷都,勢在必行!”

鄭和忽然皺起了眉頭,是不是有哪裡不太對勁?

但提議是不錯,可偏偏這時,空氣都陷入了詭異的沉默。

相當程度上無視是否順風順水,在這個時代是多麼逆天的能力?

我大明水師,天下無敵啊!

等等。

話題就是朱高煦自己帶跑偏的。

——事實沒差別,不代表名義沒差別!

朱棣可以一時這麼做,那是因爲他信得過自己的好大兒,好大兒能勝任處理政務,他自己不擅長處理政務,這些條件缺一不可。

哪怕這種分權,在事實上已經持續了四年之久。

朱高煦老老實實地複述了一遍。

這也是姜星火的提議,第一次被朱棣在心裡完全否決。

姜星火能不能手搓蒸汽機?

當然可以,在第六世,姜星火就從一個普通工人幹起,在實業救國時期的各個化學、機械工廠裡摸爬滾打,最終靠著自己的智慧與能力,自己開了幾家化學和機械相關的工廠,併爲抗倭運動提供物資支持。

至於事實情況有沒有李尚書說的這麼嚇人,能不能等這二三十年,李至剛自己也不好說。

但是。

這些都是他畫得大餅,目的就是測試一下大明帝國高層對他的容忍度。

姜星火認真思忖了一番,回答道:“或許在未來的幾年後,你就能看到大明的人自己發明創造的【鐵馬】出現。”

君主專制的時代,沒有皇帝的支持,改造個屁的大明。

事實上這麼執行,可以!

“剛纔講到了陸權、海權、國際權力,政治是經濟的延續,戰爭則是政治的延續,國際權力,便是某個國家可以從戰爭、政治、經濟等等角度,全方位影響其他國家的能力,而其中最根本的、最持久的,則是經濟利益。”

而沒有朱棣的支持,姜星火是改造不了大明的。

“陛下,兒臣反對!!!”

聽了這話,朱高煦也呆了呆。

至於以後什麼限制皇權,那都是留給幾百年後的種子。

若是鐵馬能驅動船隻,那麼大明船隻的性能,馬上就能獲得巨大的提升。

鄭和不是傻子。

“姜先生是說海運成本?”朱高煦試探問道。

後世各種影視劇所美化的帝王,絕不是他們原本的形象。

那麼自己就必須挑逗一下皇權了,如果朱棣接受不了,一刀宰了他,那姜星火沒話說。

所以說,姜星火把這些一反常態的、超前的東西拿出來說事,目的就是爲了通過畫大餅,來測試大明帝國高層對他提議的容忍度。

而博弈和試探的結果,姜星火不出意外的話,也會過段時間就得到答案。

雖然這威脅不到朱棣的皇權,但會威脅後世兒孫的皇權,朱棣不打算多此一舉。

鄭和問道:“姜先生,你說的這個【鐵馬】,真的能造出來嗎?”

正是因爲有這些特殊條件,所以這種事實上的‘皇帝-太子’分權,絕不可以成爲制度!

如果姜星火這麼公然挑逗皇權,朱棣都不殺他,那就說明朱棣對於他的容忍和重視,達到了姜星火改造大明所需的程度。

鄭和也跟著補充道:“還說經濟利益的核心是貨物運輸的時間和數量,以及討論漢唐控制西域商路爲什麼最後都失敗了。”

朱棣只管軍權、司法決策權、政務決策權,抓著這三項最爲重要的權力,其他都放給了朱高熾。

朱高熾從任何角度看,都不可能去同意姜星火關於‘皇帝-太子’分權的想法!

否則,朱棣會怎麼想?

太子還沒當上呢,就琢磨著分朕的權柄了?

近代工業的東西,諸如內燃機之類的當然就別指望了,那玩意根本不是個人能手搓出來的。

“兒臣覺得或許如唐宋元舊制,設立南北兩京,甚至四京、五京,都沒有問題。”

所以說,遷都這件事,很重要,但絕沒有急迫到一朝一夕就得解決的時候,根本不是短期能解決的,靠得就是朝廷給政策,然後用時間慢慢彌合。

姜星火所說的‘皇帝-太子’分權,分別鎮守南京和北京,北京的皇帝掌握軍權、司法決定權、政務決定權,南京的太子處理日常政務,可以事實上這麼做,但絕不能成爲制度。

“伱們說的很不錯。”姜星火讚許道:“而漢唐失敗的這個原因,其實我們剛纔關於漕運和海運的討論中,就已經得出結論了。”

引導與建立體系的意義,遠大於自己手搓。

“那【千里傳文】呢?”鄭和更進一步問道。

顯然,道德底線靈活的李尚書,眼見皇帝的態度有所變化,還是打算重新堅持一下自己的政治主張,那就是遷都北京。

至於鄭和

他一直在學著螺旋槳的樣子搖花手。

反正就是個名分的事情,沒有就不留麻煩。

對於未來,朱棣的設想其實也有跟朱高熾透露過,朱棣去北京籌備征伐漠北,南京政務留給朱高熾處理。

“皇帝-太子分鎮南北京,確實不能成爲國朝制度,或許兩三代人可以,但往後,必然會出現問題。”

朱高煦最關心的,是太子!

朱高煦之所以表現得這麼激動,就是因爲他知道姜先生的講課內容被父皇竊聽了。

朱棣和好大兒分權無所謂,因爲沒有兵權的好大兒威脅不到自己的皇權。

鄭和點了點頭,心中暗暗藏下了幾許期待。

如果後世皇帝信不過太子呢?如果太子不擅長處理政務呢?如果皇帝隨朱元璋這個老祖宗特別喜歡處理政務呢?

燕軍打進南京城後,這種模式依然在持續。

否則別說是謫仙人,就是天上仙人下來,朱棣都敢拔刀。

但是,姜星火對於攀科技樹的態度,還是一如既往。

這,既是朱棣的霸氣,也是他的利益根基所在。

是朱高煦非要拿大明定都南京後,考慮遷都又放棄這件事來說事的。

眼下皇權專制對於支持他改造大明,纔是更有利的。

那爲啥朱高熾沒法如此“雙贏”,原因很簡單,朱高煦跟朱棣更親啊。

這跟姜星火說的沒差別。

皇帝能忍,對他夠重視,姜星火才能把理論落地,去做實事。

隨後,又聽了幾人的意見。

對於朱棣這種狠人來說,他爲了獲得姜星火獨一無二的知識,可以容忍姜星火言談無忌,也可以給予其足夠的尊敬和地位,但這些有個前提。

這也是姜星火與朱棣,在無形中的博弈和試探。

人與人的想法各不相同。

朱棣在心底給出了結論。

反正李至剛琢磨著,北方胡化嚴重,南北割裂這件事,是當務之急嗎?

朱棣除了圖新鮮的時候勤政了一段時間,其他時間,都是朱高熾在負責政務。

弊端遠遠大於利益的事情,傻子才做。

換句話說,姜星火之所以拿這些短時間做不到的事情說事,一反他之前嚴謹推演的態度,根源便在於此。

還是之前的那套底層邏輯。

即便是出獄後,姜星火還是認爲用環境去倒逼人,用生產力去逼生產關係,纔是正確的路子。

從小在軍營這種文化荒漠長大的朱高煦,是非常崇拜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姜先生的,所以哪怕姜星火提出了在他看來完全是天方夜譚的【鐵馬】、【千里傳文】,朱高煦還是覺得是完全有可能出現的事物。

事實上,這便是封建帝王根深蒂固的統治屬性所在。

對於牆內的朱高煦來說,他倒還真沒那麼多亂七八糟的心思。

但不管怎麼說,手搓西歐中古時代(公元500-1500)到第二次工業革命(公元1870-1914)這三百多年裡,一部分科技點的能力,姜星火還是有的。

大明這個時代,仍舊處於封建王朝社會的中晚期階段。

因爲鄭和很清楚,這些壓根就跟他沒關係,他最好也不要參與進去,否則沒好處還惹得一身騷。

而姜先生的這個‘皇帝-太子’分權的提議,對他來講,是利益最大化的提議!

爲什麼?

如果立儲之爭成功,朱高煦當上了太子,那麼他就可以早早地獨掌半個大明的權柄,這不爽嗎?

如果立儲之爭失敗,朱高煦沒當上太子,那麼他也可以跟著朱棣待在北京,近水樓臺先得月,沒準時間一長,父皇又改變心意了呢。

說是,那也是,因爲這關係到了大明的統一,現在南北矛盾很深刻。

對啊,話題什麼時候跑偏到這裡了?

好在最近幾個月隨著詔獄生活戒除酒色、多讀書、作息規律,朱高煦的大腦清明瞭許多,他很快就回憶起了跑偏之前的內容。

而自己的學生,就是二皇子朱高煦!

自己講給朱高煦的內容,朱棣很有可能會知道。

日子過得久了,南北割裂,自然也就彌合了。

像他這種人,無論是哪個皇帝上位都會用的,參與進立儲之爭,對鄭和來說也不會獲得什麼更多的利益。

姜星火對此也能大約揣測到,反正不管是‘皇帝-太子’分權,亦或是【鐵馬】【千里傳文】。

政治政策的問題,鄭和反而關心不多。

——————

說不是,那也確實不是,因爲都割裂了好幾百年了,只要不發生遊牧民族再次南下中原,那也就只能南北湊合著一起過。

超前一些的有線電報這種東西,如果有最基礎的工業體系支持,多花時間(20-30年),多砸金錢(幾百上千萬兩白銀),南京到北京的一條主要線路還是能建出來的。

朱棣喟嘆一聲:“二三十年,實在是太遠了先不說姜先生所謂的【千里傳文】是否真的存在,即便存在,恐怕到時候對於彌合南北,也起不到效果了。”

儲君之爭,隨著朱高煦即將出獄,儼然便是即將掀起的波瀾。

“姜先生。”鄭和的紅臉有些怪異,“咱們的話題,是怎麼跑到這上邊來的?”

wωω_t t k a n_¢ o

把事實上落到制度上,不行!

那一世的結局,是作爲明面上工廠主,暗地裡特殊工作者的姜星火,面對必死結局,點燃了自己工廠生產的炸藥,被子彈擊斃後,進入倒計時的炸藥也帶走了工廠和工廠裡的所有人。

改造大明,無論是思想還是器物,方方面面都會對朱棣現有的權力體系和權力結構造成影響。

實在不行,就加大稅警總團的力度,有刀把子還收不上稅怎麼的?

不可能的。

姜星火坦承答道:“順利的話有可能二三十年,不順利的話也有可能有生之年都出現不了。”

鄭和對姜星火提出用鐵馬驅動船隻的想法,非常著迷。

“但兒臣反對‘皇帝與太子分鎮南北兩京’的提議!不論兒臣是否是太子,兒臣都反對這個提議!”

只是有些事情對朱棣有很大利益,有些事情有利益的同時會稍有弊端。

靖難時期,朱棣麾下的所有政務,基本都是朱高熾處理的,遞給朱棣的,通常都是簡報和處理意見,朱棣也通常不會反駁朱高熾的政務處理意見。

方值此時,禮部尚書李至剛忽然大膽開口。

——因爲姜星火知道自己被大明帝國高層注意上了。

朱高熾大聲說道,此時他的額頭已是滲出汗水,他掙扎著從椅子上站起來,又掙扎著跪倒在地。

作爲一個帝國最高統治者,朱棣最關心的,永遠是皇權。

那就是姜星火不能威脅到他的皇權。

非是基於這個目的,姜星火是不會把現在做不到的、時間跨度多達二三十年才能實現的事情,拿出來說事的。

朱棣也隨之陷入了思索。

說來慚愧。

這不符合他的風格。

既然覺得有可能出現,那基於此提出的‘皇帝-太子’南北都城分權,朱高煦也完全沒有意識到其中的彎彎繞,都只是懵懵懂懂有個念頭一閃而逝。

如果朱棣連這點基於歷史做的推演政策都接受不了,要對姜星火動刀,那後續也不用改造什麼了,因爲改造任何東西,都會招致朱棣的反對。

朱棣最終也做出了否決態度。

“便是如此!”

姜星火肯定道:“經濟利益的核心是貨物運輸的時間和數量,海運或者說水運,天然就比陸運的時間要快,數量要多,因爲水運的船隻可以借風借水,陸運只能靠運輸者的腿。”

“那麼我們很容易就能得出一個結論,漢唐控制西域商路失敗,就是因爲陸路長距離運輸不可取.反過來說,水運長距離運輸,是完全可取的,所以跟陸權論還有一個相對應的理論。”

“那就是海權論!”

(本章完)

第519章 盡心第46章 憑什麼要苦一苦百姓?!第146章 密室暴露第474章 求見第129章 地理決定論:華夏與日本第304章 飯否第151章 ‘倭寇分銀’博弈模型第52章 沒有吸血蟲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第389章 殺招第90章 絕境第329章 刺殺第80章 朱高煦:亡國俺也修黃河!第470章 出兵第35章 “明堡宗”是誰?!第340章 拂袖【第一更求月票!】第191章 月下論天文第169章 姜先生還缺學生不?第378章 反轉第74章 上架感言第417章 兩線【感謝金主“壺中日月,袖裡乾第51章 人奴役人,就是錯的第174章 《國運論》第417章 兩線【感謝金主“壺中日月,袖裡乾第565章 證券第329章 刺殺出獄後劇情的調查問卷第400章 反擊第547章 市舶第27章 臣有辦法第295章 磊落第122章 炸鍋!被背刺的夏原吉第137章 不要讓任何人知道第404章 階段第422章 攻克第216章 《國家管理學》【求月票!】第455章 圈套第479章 鋼材第125章 道衍屠龍第一刀第130章 大河文明與集權體制第517章 心性第571章 終章第339章 火種第143章 《漢書·高後傳》第541章 仇讎第465章 諸事第423章 地道第141章 收到女裝的足利義滿第363章 地獄【7K大章求月票!】第381章 講學第499章 舊港第445章 嬗變第415章 救命【求月票!】第374章 于謙【七月求月票!】第546章 弒君第117章 天竺 呂宋很近啊!第498章 新始第434章 作態第134章 岳飛是民族英雄嗎?第96章 你管這叫增產仙方?第373章 徐家第344章 弒神【結婚了74k大章慶祝】七月更新計劃兼求票!第79章 變鈔就能接著玩?真香啊!第231章 海的那邊有玉米【求月票!】第160章 巴羅-李嘉圖等價第17章 天人清且安第301章 科學第421章 開戰第278章 授業【第二更求月票!】第211章 荀子的尷尬地位【求月票!】第327章 馭龍第305章 二女第389章 殺招第343章 炸湖【第四更求月票!】第435——436章 抉擇第511章 論戰第401章 期貨【11萬字求月票!】第492章 禮物第205章 父與子【求月票!】第320章 拔刀第209章 吾乃人皇,而非天子【求月票!】第152章 大明亡於沒錢第102章 棄嬰 宗族 土豪第264章 推牆而出【求月票!】第558章 傾向第494章 周王第387章 溫茶第31章 接著奏樂,接著舞第537章 告別第560章 北上第82章 扯一個彌天大謊!第530章 撤軍第262章 屠龍刀【求月票!】第307章 實驗第357章 對策【二合一求月票!】第492章 禮物第277章 傳道【第一更求月票!】第299章 發聵第197章 有請卡文迪許【求月票!】
第519章 盡心第46章 憑什麼要苦一苦百姓?!第146章 密室暴露第474章 求見第129章 地理決定論:華夏與日本第304章 飯否第151章 ‘倭寇分銀’博弈模型第52章 沒有吸血蟲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第389章 殺招第90章 絕境第329章 刺殺第80章 朱高煦:亡國俺也修黃河!第470章 出兵第35章 “明堡宗”是誰?!第340章 拂袖【第一更求月票!】第191章 月下論天文第169章 姜先生還缺學生不?第378章 反轉第74章 上架感言第417章 兩線【感謝金主“壺中日月,袖裡乾第51章 人奴役人,就是錯的第174章 《國運論》第417章 兩線【感謝金主“壺中日月,袖裡乾第565章 證券第329章 刺殺出獄後劇情的調查問卷第400章 反擊第547章 市舶第27章 臣有辦法第295章 磊落第122章 炸鍋!被背刺的夏原吉第137章 不要讓任何人知道第404章 階段第422章 攻克第216章 《國家管理學》【求月票!】第455章 圈套第479章 鋼材第125章 道衍屠龍第一刀第130章 大河文明與集權體制第517章 心性第571章 終章第339章 火種第143章 《漢書·高後傳》第541章 仇讎第465章 諸事第423章 地道第141章 收到女裝的足利義滿第363章 地獄【7K大章求月票!】第381章 講學第499章 舊港第445章 嬗變第415章 救命【求月票!】第374章 于謙【七月求月票!】第546章 弒君第117章 天竺 呂宋很近啊!第498章 新始第434章 作態第134章 岳飛是民族英雄嗎?第96章 你管這叫增產仙方?第373章 徐家第344章 弒神【結婚了74k大章慶祝】七月更新計劃兼求票!第79章 變鈔就能接著玩?真香啊!第231章 海的那邊有玉米【求月票!】第160章 巴羅-李嘉圖等價第17章 天人清且安第301章 科學第421章 開戰第278章 授業【第二更求月票!】第211章 荀子的尷尬地位【求月票!】第327章 馭龍第305章 二女第389章 殺招第343章 炸湖【第四更求月票!】第435——436章 抉擇第511章 論戰第401章 期貨【11萬字求月票!】第492章 禮物第205章 父與子【求月票!】第320章 拔刀第209章 吾乃人皇,而非天子【求月票!】第152章 大明亡於沒錢第102章 棄嬰 宗族 土豪第264章 推牆而出【求月票!】第558章 傾向第494章 周王第387章 溫茶第31章 接著奏樂,接著舞第537章 告別第560章 北上第82章 扯一個彌天大謊!第530章 撤軍第262章 屠龍刀【求月票!】第307章 實驗第357章 對策【二合一求月票!】第492章 禮物第277章 傳道【第一更求月票!】第299章 發聵第197章 有請卡文迪許【求月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木林县| 南部县| 石阡县| 定结县| 延津县| 睢宁县| 芷江| 龙里县| 东阳市| 伊宁市| 池州市| 阳西县| 江川县| 白山市| 安阳县| 民丰县| 绥滨县| 嵊州市| 久治县| 济宁市| 镇雄县| 深州市| 沐川县| 白银市| 平陆县| 新乡市| 郑州市| 吴川市| 鹤山市| 菏泽市| 肇州县| 体育| 鹿泉市| 马鞍山市| 修武县| 永安市| 海门市| 安塞县| 白银市| 苍山县| 宣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