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章 蓮心

長孫笑遲一笑:“我和你嫂子不便再回江南,又不大習慣北方的氣候,因此想到了四川。路過這裡的時候覺得風景不錯,因此尋了塊地方,臨水結起小廬定居下來。”

常思豪瞧了一眼窗外的河流,點點頭:“這裡倒是清幽得很。”水顏香端來一個托盤,將酒壺酒杯、一碟茴香豆和一碟涼拌芛絲擱在桌上,笑道:“你們先喝著,鍋裡燉著肉,一會兒就好。”李雙吉心花怒放:“這麼快就燉上啦?”水顏香一愣,隨即明白,掩口失笑,轉向丈夫道:“我把他放了。”長孫笑遲點了點頭。水顏香笑吟吟地:“以後每隔幾天,他還是照常送酒來,不過其中一桶,卻是白饒的。”長孫笑遲微笑道:“你倒會精打細算,要他來個買一送一。”水顏香道:“過日子不易。你們男人出手大方,我們做女人的,只好仔細些囉。”一笑轉身而去。

長孫笑遲見常思豪聽了這話微感錯愕,似不明其中所指,便道:“賢弟見笑。女人家麼,總不免有些小氣。”常思豪忽然想起原因,笑道:“三十萬兩銀子白白送人,換做是我,只怕要天天肉疼。”長孫笑遲哈哈大笑。常思豪道:“大哥可知如今的局勢?”

長孫笑遲笑容迅速淡去,伸掌攔道:“江湖上的事,不要再和我說了。”說著拿起壺來替他斟酒。

常思豪沒想到剛說一句就被封了門,不甘地將身子向前壓近:“沈綠死了。”

長孫笑遲眼神微僵,杯麪酒水溢出少許。

過了好一會兒,他恢復過來,擱下酒壺,緩緩道:“伯山在聚豪閣擴充壯大的過程中,經過無數戰局洗禮,是和我並肩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佼者。其策劃之有方、執行之得力、爲人之誠篤,遍視閣中,無人可出其右。聚豪閣今日之局面,他雖不是出力最多,卻是最用心的一個。”說著輕輕一嘆,捏起杯子,將酒灑在地板之上。

常思豪聽得黯然,道:“他的死,我有責任。”當下將朱情、江晚如何潛入東廠、在宴上如何用測字來暗示拉攏自己、如何對俞大猷、戚繼光二將動手失敗,沈綠又如何率聚豪四帝來解救二人,最後死在秦絕響劍下等詳情述說一遍。

最後道:“皇上這邊也有勵精圖治之心,只要九邊安定,國內不起紛爭,大明就有希望。東廠一戰已使聚豪閣的問題全面顯露出來,掩也掩不住了。而今遊勝閒、燕凌雲兩位老劍客已經重出江湖,一旦率古田軍打起義旗兵變,局面必難控制,大哥,這件事你可不能不管。”

瞧著他那憂意滿懷的模樣,長孫笑遲反而笑了,復將空杯斟滿,說道:“怎麼,你也想把大明的希望,像海瑞一樣,寄託在誰的‘一振作間’?”

常思豪搖頭:“天下不是他一個人的,也不是他一個人能管得過來的。但是隻要國內形勢穩定,我們就可以騰出手來先扳倒徐階,然後推行新政。”

長孫笑遲道:“新政?是鄭盟主那些治國的方子麼?”常思豪道:“正是。”長孫笑遲道:“兄弟,哥哥說話可能不大好聽,你對國家政事瞭解多少?鄭盟主的思路看似與變法不同,比較溫和,但是在利益面前,無論誰都是溫和不起來的。那些保守勢力怎會任由你們去重量土地、遣散自己的佃農?花錢買來的官,又怎會甘心因考覈不良而丟掉?至於六部、內閣等高層,只因無事可做才閒議紛紛,相互攻擊擠兌。一旦正事來了,他們既不會辦、更辦不好,所以便行‘推、拖、拉’,壓下大事,不睬小事,不大不小的,含混了事。你們要清官場,溫和辦不成事,一改成激烈的,便會引起全面騷動和反彈,打擊一個,他們就相互救援;打擊一片,他們就抱成死團,俗話講法不責衆,真亂起來就是神仙也沒辦法,何況你們要的不是亂呢。”

常思豪聽得直勾勾發愣,道:“這麼說,還得照江晚的法子?”

長孫笑遲道:“我原也以爲這條路是對的,後來想通,便覺不然。因爲政權無論怎樣重建,執掌政權的還是人。換得了朝廷,換得了官員,卻換不了人性。人心是最不穩固的東西,尤其與權力粘合在一處,良心也會變成野心,純樸也會變得貪婪。所以暴力重建的天下,也仍是換湯不換藥而已。”

常思豪一時沒了主意,喃喃道:“那……那該怎麼辦纔好?”

長孫笑遲一笑:“你來問我,我也沒有答案。既然沒有答案,何妨‘由它去’呢?天下太大,百姓太多,咱們不是神仙,也不該有救世的心態,只要照顧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對這場生命有了交待。”

常思豪失神半晌,猛地搖頭,說道:“不!你說的這些,都是預測,沒有實際去做,又怎知最後的結果?鄭盟主一定想到過這些,但他還是在不遺餘力地去做,因爲……因爲……”他眼睛不住轉動著,急切間尋找不出好的措詞來。

長孫笑遲道:“因爲事在人爲?”

“不錯!”常思豪道:“事在人爲!因爲不去做,就不知道是對是錯,就永遠不知道結果如何!”

長孫笑遲沉默不語。

常思豪從懷中掏出那本薄薄的《逍遙遊》,扣在桌上推過去,長孫笑遲看背頁上寫著一首小詩,正是無肝的筆跡,讀到“何須背囊篷帳?想要就去遠行”這兩句,心中會意,不由愣住。常思豪道:“大哥,看詩中之意,想必你也猜到了。三個月前她老人家已經離開了西苑,現如今大概已經變成了一位流浪的老人,就生活、行走在這茫茫天地之間。她對你我沒有養育之恩,可是她對兒子那份愛護,相信你我都能感受得到。你能在她老人家面前一個頭磕在地上,管她叫一聲孃親,說明你也是個有情有義、有血有肉的人。鄭盟主說過,‘人活在這生我養我的世上,就要給這世界一點回報。’天地是我父母,人間就是咱的家園,咱們確實不是神仙,可是神仙面對人間的疾苦只是眼睜睜地瞧著不來管一管,那麼這種神仙,便也不值一看!”

長孫笑遲眼簾垂低,屋中光線暗了下來,令他臉色變得深重如刻。

“曾幾何時,我和你的想法也差不許多。可是……唉……”他深深籲出這口氣,向窗外滾卷而來的陰雲瞧去,喃喃道:“又在醞釀著雨勢了。”望了一會兒,神思迴轉,說道:“其實天下大勢便如這天氣一般,風雨雷電,都是平常。天相併非因人而施,卻總有人想要求風祈雨。人總是力圖改變些什麼,卻最多不過是把事物換個位置、變個性狀罷了。大公無親,何來父母?天下一如,何必家邦?百姓各有活路,歷史滾滾前行,你我又何必窮勞心計,多此一舉?”

常思豪皺著眉連連擺手:“你學問太大,說的東西小弟一概聽不明白。我就知道自己以前又渴又餓,有口飯吃心裡就高興。我還知道,天下還有很多人沒漁可打,沒地可種,我就想讓他們有漁打、有地種,有飯吃,這想法不算過分吧?可現在的問題是,聚豪閣要在江南起事,自己人打自己人,內耗嚴重不說,還會引得西藏、土蠻、韃靼、瓦剌一齊來攻,那豈是鬧著玩的?”

長孫笑遲問道:“你怎知聚豪閣要起事?”常思豪道:“這還用說麼?遊老劍客、燕老劍客重出江湖,而且帶人到近京……咦?”他忽然察覺不對,問道:“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長孫笑遲不慌不忙地道:“你會這麼想,是因爲你對遊老劍客根本不瞭解。相反,有他老人家出山,局面恐怕倒要趨於穩定了。”常思豪奇怪:“那是爲何?”

水顏香端來菜餚,長孫笑遲幫忙將盤子擺在桌上,道:“小香,你也一起來吧。”伸出手去纔想起來,屋裡只兩張藤椅,自己和常思豪坐著,倒沒她的地方。水顏香笑道:“你們說你們的,我在旁邊把酒便了。”說著提起壺來,給常思豪滿酒道:“叔叔請。”見常思豪也不稱謝,眼睛仍瞧著長孫笑遲等待下文,她微微一笑,擱下酒壺,刻意做了副端莊樣子,侍立在丈夫背後。

長孫笑遲道:“遊老劍客當年和二十二路英雄上廬山之事,你可聽過?”

常思豪點頭:“聽過。就是因爲小山上人說了這事,我才改道來的四川。他說當時遊老劍客還很年青,因爲傾慕研雲仙子王美尼,所以加入了那場剿滅白蓮教的戰役。結果研雲仙子卻喜歡上了唐將飛,他才黯然歸隱洞庭。”

長孫笑遲笑道:“上人這玩笑開的,可是不小啊。”

“玩笑?”常思豪口中重複著這兩字,隱隱感覺不妙。長孫笑遲道:“遊老當年確是對研雲仙子有情,不過卻不是爲了她才上的廬山,而是因爲遊老本身就是白蓮教的人。”常思豪大奇:“什麼?他是白蓮教的人?那爲什麼反而和外人聯手,去殺自己人?”

長孫笑遲道:“這說起來,話就長了。”

白蓮教是東晉時,由淨土宗祖師慧遠在江西廬山東林寺邀十八位高賢共同建立。一開始便致力於普化清信之士,讓他們不削髮“在家出家”。因教義簡潔,稱“唸佛即可成佛”,入手方便,發展越來越快,規模也越來越大。到得元朝,教中有人暗中聯絡豪傑,爲抗元事業出力不少,漸漸有了武裝。然而在大明建國以後,太祖朱元璋爲求穩定,竭力打擊各種教門,使得白蓮教大傷元氣,同時也埋下了仇恨的種子。一二百年下來,他們在民間已經形成一個反明的主要力量。

聽他講到此處,常思豪立刻有所覺悟,問道:“遊老身在白蓮反白蓮,是不是因爲他不願反明?”

“不錯。”長孫笑遲道:“白蓮教中一向不缺乏賢人雅士,甚至可以說,他們之中有很多人都是當時各界的精英。遊老當時年輕,受朋友之邀而加入,因其武功人才非比尋常,在教中的職位也是水漲船高。可是,他卻漸漸發現教中高層走的方向極偏,遠非教旨中宣稱的那樣,因此產生了許多的摩擦,後來演變成一起無可挽回 的事件,這個時候,他已經是欲退不能了。最後白蓮小明王下令將他當做叛教者剷除,遊老這才隻身遠避,他擔心白蓮教起義作亂,使得天下生靈塗炭,重陷刀兵,所以聯合了九門十三派,率領二十二路英雄上廬山,回來端掉了白蓮教的總壇。”

常思豪點頭:“原來如此。”心想:“小山上人單單強調研雲仙子的作用,是不曉內情,還是刻意爲之?”

長孫笑遲道:“白蓮教的小明王、三聖母、十四劍雄這些首領、骨幹死後,剩下一個大攤子無人管理,因此遊老和剩下的三位白蓮劍雄便接了手。”常思豪打斷道:“你剛纔不說十四劍雄都死了麼?”長孫笑遲一笑:“白蓮劍雄一共十八位,便是仿當年建教時的十八高賢所設,在教中地位僅在三聖母之下。遊老也是其中之一,其餘的三位劍雄,便是西涼大劍燕凌雲、槍聖姬向榮和雲南三怪之一的‘不吃豬肉’李摸雷。他們三人心思都與遊老一樣,因此都是同一陣營。”常思豪心想:“敢情燕凌雲也是白蓮教人?說他信佛,那我可是打死也不信。”

只聽長孫笑遲繼續道:“遊老那個時候已經萌發了離開江湖之念,接手白蓮教也是無奈之舉,收整一下混亂的局面後,就將手中一切事務交給了姬向榮,自己推夢江湖,歸隱洞庭。在姬、燕、李三位前輩的統領下,白蓮教門徒教衆恪守教規,服從國法,一直安定無事,然而他們不動,有人卻不能不拔這顆眼中盯。”

常思豪心想白蓮教不再反明,那自然是江湖上有利益之爭,問道:“是聚豪閣?”

第三章 老鼠的尿第三章 逗你玩第八章 度我第一章 驕子第五章 輕吟第十章 官子第八章 鬥嘴第七章 府中劇變第七章 兩條船第十章 慈親第二章 聽戲第五章 見聞第十章 發難第八章 故園第一章 後浪第十章 傻與福第八章 雙虛夢第四章 試探第三章 廠衛第十章 漠上狂沙第九章 秦門逆子第二章 身秘第六章 棄劍第九章 陣營第九章 破綻第二章 時不我待第一章 支援第二章 天威第四章 百騎衝營第六章 老傢伙第二章 笑面呵人第十章 零音師太第二章 哪吒下凡第五章 有種第十章 沙上牆第七章 解圍第六章 癡子第八章 波譎雲詭第五章 攤牌第八章 鬥嘴第二章 排場第四章 同盟第一章 怯拉車第六章 別太虛第九章 埋伏陣第十章 暗陷第九章 真心話第三章 評戲第十章 放手第十章 襟抱第五章 渾人第五章 渾人第九章 戰書迷霧第八章 再聚恆山第八章 寫詞第八章 水雲間第二章 劍家雄者第六章 應該的第六章 鋼刀子第九章 花紅第五章 腹劍第三章 廠衛第四章 少年意氣第三章 老鼠的尿第十章 夜探敵營第八章 煤球雞蛋第八章 龍城在望第八章 爲了誰第八章 遭譖第六章 滿腹疑雲第七章 陰謀詭計第八章 故園第八章 上鉤第一章 發落第二章 尋香第六章 唱曲第八章 遭譖第七章 祝由之術第六章 御狀第六章 鋼刀子第八章 我的家庭第九章 羣情激昂第七章 釜底抽薪第九章 至誠勇士第六章 棄劍第九章 公義第四章 深情如許第一章 聖意第三章 人生起落第五章 重逢第三章 老鼠的尿第三章 看劍第一章 江湖無趣第九章 道不同第九章 奇景奇事第十章 身家第八章 再聚恆山第八章 計中計第六章 鋼刀子第四章 料敵
第三章 老鼠的尿第三章 逗你玩第八章 度我第一章 驕子第五章 輕吟第十章 官子第八章 鬥嘴第七章 府中劇變第七章 兩條船第十章 慈親第二章 聽戲第五章 見聞第十章 發難第八章 故園第一章 後浪第十章 傻與福第八章 雙虛夢第四章 試探第三章 廠衛第十章 漠上狂沙第九章 秦門逆子第二章 身秘第六章 棄劍第九章 陣營第九章 破綻第二章 時不我待第一章 支援第二章 天威第四章 百騎衝營第六章 老傢伙第二章 笑面呵人第十章 零音師太第二章 哪吒下凡第五章 有種第十章 沙上牆第七章 解圍第六章 癡子第八章 波譎雲詭第五章 攤牌第八章 鬥嘴第二章 排場第四章 同盟第一章 怯拉車第六章 別太虛第九章 埋伏陣第十章 暗陷第九章 真心話第三章 評戲第十章 放手第十章 襟抱第五章 渾人第五章 渾人第九章 戰書迷霧第八章 再聚恆山第八章 寫詞第八章 水雲間第二章 劍家雄者第六章 應該的第六章 鋼刀子第九章 花紅第五章 腹劍第三章 廠衛第四章 少年意氣第三章 老鼠的尿第十章 夜探敵營第八章 煤球雞蛋第八章 龍城在望第八章 爲了誰第八章 遭譖第六章 滿腹疑雲第七章 陰謀詭計第八章 故園第八章 上鉤第一章 發落第二章 尋香第六章 唱曲第八章 遭譖第七章 祝由之術第六章 御狀第六章 鋼刀子第八章 我的家庭第九章 羣情激昂第七章 釜底抽薪第九章 至誠勇士第六章 棄劍第九章 公義第四章 深情如許第一章 聖意第三章 人生起落第五章 重逢第三章 老鼠的尿第三章 看劍第一章 江湖無趣第九章 道不同第九章 奇景奇事第十章 身家第八章 再聚恆山第八章 計中計第六章 鋼刀子第四章 料敵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汾市| 扬州市| 新蔡县| 宁德市| 山东| 固镇县| 朔州市| 巴里| 天峻县| 金昌市| 红原县| 平定县| 息烽县| 突泉县| 漳州市| 双城市| 北安市| 彩票| 休宁县| 名山县| 民丰县| 博罗县| 桂阳县| 岱山县| 临武县| 科技| 灯塔市| 呼和浩特市| 石渠县| 太白县| 西宁市| 岚皋县| 子长县| 武功县| 阳谷县| 鄢陵县| 辽中县| 扬中市| 南丰县| 郧西县| 余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