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零八節 步入世界的中心

事實證明,要想有一個從容的出擊時機,自己的後方一定要穩定。

儘管全世界都在反對英國發動的對布爾人的戰爭,可英國依然能夠順利的進行這場戰爭,布爾人沒有像美國人那樣,在得到歐洲的同情之後,藉助歐洲的力量獲得一個獨立的海外白人國家地位。

主要原因不是布爾人不夠強大,布爾人的表現,比當年的美國人要好的多。主要原因是英國比當年的英國強的多,而且英國人比當年更團結,更支持這場戰爭,從平民到精英,都在擁護戰爭。

中國現在在英德之間開始變得超然,其實也是這種原因,短短五六年時間,國際國內局勢變化,尤其是國內局勢的變化,讓中國可以向外投射更大的力量,也讓中華明帝國這個名字,更加的響亮。

從1894年開始,經過五年多的內政調整,付出了每年一億兩財政補貼的情況下,北方在政府機構上,在行政效率上,都已經跟南方抹平了差距,儘管交通等基礎設施還有巨大的差距,但提高的效率已經是成倍的改變。

結果就是,北方不但沒有出現任何大規模的動盪情況,渡過初期的不適應之後,開始進入一個經濟快速增長,政治高度穩定的時期。

這種結果在預料之中也在情理之外,統一之後北方會取得快速發展是大家能夠想象的,但發展的這麼快速,是大家沒有預料到的。

其實不難理解,南北方政治分割了三十多年,在則三十多年中,南方完成了工業積累,儘管工業水平始終趕不上西方最發達國家,但卻始終在吸引著新技術在南方擴散,不用專門去引進,大把西方工業家主動將最新的技術帶到大明,他們希望能在大明市場上取得成功,諾貝爾是這樣,西門子是這樣,施耐德退出又進入,嘗過了上億人口的大市場之後,在歐洲各國的狹小領域中拼殺實在是提不起興趣。

所以大明擁有了設計能力跟不上英國,但仿製英國最先進軍艦卻沒什麼壓力的能力,擁有了無法發明出美德電子產品,但又能很快引進模仿的能力,可以說在創造技術領域,大明還有所欠缺,但在運用技術層面,已經沒什麼障礙。

這種毫無障礙的學習和接受西方技術的能力,加上龐大的市場,爆發出來的力量,是超乎想象的,可以說,德國需要改造傳統行業,並努力經營化工和電力等新行業才能讓本國工業實力超過老派發達國家英國,大明只需要引入新技術改造老技術這一個辦法,就能輕鬆超過其他國家。

因爲其他歐洲國家可以成自己是大國,稱自己是強國,稱自己是世界性帝國,但唯有中國人有資格稱呼自己爲巨國,後世沒人在乎自己的國家規模,甚至有人認爲中國人少一半,會更發達,可實際上,正是這種規模,纔是西方永遠無法模仿中國的獨特優勢。

大明統一全國之後,這種規模優勢更是被大大的加強了,從一億多人的規模,變成了四億多人的規模。

南方已經發展出來的引入西方技術的能力,加上北方龐大的人口、資源規模,誕生出的力量,遠超任何專家的預料。

一開始大家看到的是北方落後經濟造成的貧窮,認爲三億多北方人買不起南方的產品,認爲國家反而要背上巨大的包袱。

可沒人看到正是這種差距,其實在經濟上,反而是一種巨大的空間,對南方而言,北方是巨大的投資空間,而南方的鉅額投資,大大改善了北方的經濟構成,造就了更大的市場。

日本歷史上,在經過甲午戰爭之後十年,工業和經濟水平翻了一倍,經歷日俄戰爭十年之後,工業和經濟實力又翻了一倍,一戰之後,翻了不止一倍。原因何在?

巨大的市場空間!

甲午戰爭之後,日本攫取了朝鮮的市場,但事實上一直到二戰之前,日本在朝鮮的財政上都是淨投入,在臺灣殖民地也是淨投入,甚至一度讓日本政府萌生賣掉臺灣,買主都找好了,價錢都談好了,法國願意以一千兩百萬法郎接手,是兒玉源太郎強硬反對,主動去做臺灣總督,才保住了臺灣殖民地。

大明統一全國之後,在北方確實是淨投入,但這種投入的成本被政府承擔了,對民間經濟而言,得到的是巨大的投資領域,龐大的市場和原料產地,以及更加廉價的勞動力,這些經濟要素結合起來,爆發的必然是高速增長的經濟。

根據中國工部和戶部的統計,五年之內,中國的工礦業和整體經濟都翻了一番,因爲大明統一中國,帶來的增長空間,要比日本甲午戰爭後佔有朝鮮,日俄戰爭後得到東北的空間更大。

統一之後,光是通往山西的鐵路,就修建了從天津到太原的鐵路。從河南進入長治盆地連接太原,最後進入大同的鐵路。還有從太原通往西安的鐵路。貫穿長江流域的鐵路,就有南北兩條沿岸鐵路。

北岸從南通連接揚州、巢湖、安慶,溝通了大運河和淮河地區,連通漢口、荊州、宜昌,溝通了漢江地區,經過奉節、廣安進入重慶,溝通了嘉陵江地區,然後沿著沱江地區的內江、資陽連通成都。

南岸從上海出發,經過蘇錫常地區,進入南京,連通南岸的蕪湖、池州,一路都是江南繁華地區,接著進入九江,溝通了贛江流域,進入鄂州、岳陽,溝通了湘江流域,進入荊州南岸,同樣溝通了漢江流域,之後由宜都、巴東等地進入四川,過萬州、忠縣、涪陵連通重慶,繼續往南連接江津、瀘州到達敘州(宜賓),之後從岷江地區的樂山、眉山進入成都。

進入四川這個佔中國人口十分之一的省份,經濟利益顯著,光是修築鐵路帶來的效益,就保證了兩條鐵路的正常運轉,成爲繼廣九鐵路之後,運營效益最好的鐵路,甚至比京漢、京滬兩條鐵路的效益都更顯著,因爲蜀道難,四川人更依賴鐵路。

除了鐵路這樣的設施,還有其他的基建改善,比如沿海各大港口,煙臺啓動了新的深水良港改造,歷史上1930年代纔開始擴建,現在提前了三十年;還有天津、海州(連雲港),同樣是重點港口建設。新建的港口和開放口岸還有北直隸的滄州、山東的東營、日照。

內河水運是另一項重點,最北的遼河,經過疏通整治,讓千噸駁船可以直達鐵嶺,改造了盤錦、新民等河港;中間的黃河流域,雖然在後世河運很不發達,但在這個時代,黃河上可是能夠通行幾百噸的輪船的,通航能力比大運河總是強很多,經過疏通之後,三百噸輪船可以通到開封;重點區域還是長江流域,沿江改善了三十多個大型河港,上百個中型河港,小型碼頭則是民間經營管理。

基礎建設還包括通水、通電等設施。通水電等技術設施,帶來的效益提升同樣巨大,甚至讓北方地區在電氣化上迅速跟南方看齊,北方手工業也第一時間趕上了電氣化的浪潮。

通過大規模基礎設施,改善了商業環境,光是繁榮傳統產業帶來效率提升,每年就有十個以上的百分點增加;這些效率提升吸引了鉅額民間投資,投資直接帶來的效益就是巨大的,投資、收益和帶來的附加效率提升加起來,超過了百分之二十,結果帶來的就是每年百分之十五的經濟增長率,五年經濟翻番。

根據主要經濟指標來看,這是中國經濟史上最可觀的一輪增長,而且具有國際意義。

因爲從鐵路修建這個最重要的標誌來看,中國已經開始接近美國,成爲國家經濟最大的拉動力之一了,同樣的拉動力還有俄國。

從年起,俄國出現其資本主義歷史上最可觀的一次高漲。從年,俄國鋪設了22600公里的鐵路。頓巴斯的煤、巴庫的石油、南方的冶金業發展迅速。到90年代末,俄國的生鐵和鋼產量已超過法國而居世界第五位,鐵路線的長度僅次於美國。

在這一輪增長週期中,美國依然是世界發動機引擎,一場大明和美國的戰爭,不但沒有影響到美國的發展速度,反而因爲戰爭而造成的戰後重建,給美國提供了相當大的投資空間,從1894年開始,五年間美國新建和修復的鐵路里程高達八萬公里,是俄國的四倍。在戰爭刺激下,鋼鐵生產激增,戰後助推了經濟重建,美國鋼產量高達兩千萬噸,大部分鐵都被煉成了鋼,價格從三十年前的120美元降到了13美元一噸,近十倍的降價幅度,意味著近十倍的效率提升。

統一後的中國增長毫不遜色,同樣因爲戰爭作用,大明戰前鋼產量就翻了一倍,從戰前的500萬噸生鐵和100萬噸鋼材,增長到了1000萬噸生鐵和500萬噸鋼材。戰後鋼產量大部分轉爲了工業建設,統一後的國家,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投資,新建的鐵路里程達到了六萬公里,是之前大明鐵路里程的三倍。造船能力大幅度提升,超過法國,僅次於英國和德國位居第三。

可以說,這輪經濟增長,就是美國、中國和俄國帶動的,中國經濟邁上了一個新高度,從世界經濟的邊緣,開始進入世界經濟的核心區域。

只是依然有所差別,美國這一輪經濟增長,鐵路雖然還是主要帶動力,但電力工業,鋼鐵工業,已經開始跟鐵路工業平分秋色,同時新興的汽車製造業也開始發力。大明和俄國,則還是以鐵路修築爲主要帶動力,電力、鋼鐵開始發展,汽車業還沒有萌芽。

可即便如此,儘管還沒有全面引領世界發展,僅僅是第二排,但依然摸到了世界經濟的中心區域,摸到了漫長曆史上長期處於的地位。

讓世界開始重視的同時,也開始感到威脅。

威脅會帶來防範,威脅也會帶來拉攏。

合理運用這種西方世界感受到的威脅,可以打破他們的防範,同時讓自己處在一個極爲有利的位置上。

這些都是外交工作要做的。

外交官們越來越能純屬的掌握這些優勢,說白了還是當年李鴻章領悟的以夷制夷,問題是不同的國力註定了李鴻章的失敗,因爲他沒有領悟到另一句話,叫做弱國無外交。

只有強國才能主動尋找外交利益,因爲只有強國,纔有能力推行自己的世界政策。

第八百一十八節 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第八百零二節 東亞火藥桶第七百五十九節 阿拉斯加的總督第五百八十八節 天國從此不太平第五百九十節 大明棉紡業困境第三百五十六節 雷霆手段第八百一十三節 瓜分西屬殖民地第39節 嫌疑人第一百四十五節 名揚三縣第三百五十四節 忠王九千歲第七十一節 敵國外患者第七百零八節 順化會戰 3第四百五十二節 李秀成三打上海第三百零三節 一封信第七百一十六節 利益分享第二百九十六節 控制廣東 1第五百八十八節 天國從此不太平第十七節 取信(1)第七百八十一節 拒和遷都再戰第三百八十五節 進京城第六百八十節 備戰第八十一節 參戰第三百九十三節 最後的罪惡之城第三百七十一節 勞務輸出及移民公司第四百五十一節 克虜伯大炮與鐵甲艦第六十一節 十萬百姓十萬兵第八百二十一節 加利福尼亞危機第四十九節 勝利第三百七十一節 勞務輸出及移民公司第九十八節 虛張聲勢第六十七節 發大財了第六百七十六節 新明英商約第一百一十七節 茶葉危機第一百四十六節 誰不服我打誰第七百七十七節 倫敦和談 2第六百三十六節 明法全面合作關係第五百五十七節 柔情宰相俾斯麥第六百零四節 唯一責任政府第二百九十七節 控制廣東 2第三百五十二節 洪天王復生第三百一十節 引入競爭第七百零九節 新加坡談判第四百三十四節 兵工廠大掌櫃第一百二十三節 瑞典顧問團第三百零八節 外交獨立第二百零五節 八旗打八旗第三百五十八節 大任務第一百九十節 朱敬倫出山第二十一節 取信(5)第三百六十六節 徐榮村的大買賣第七百七十九節 昏君混臣第四十八節 捨身第六百三十六節 明法全面合作關係第四十八節 捨身第五百九十五節 太平洋鐵路的命運第五百九十九節 丁戌奇荒第五百七十五節 赫德的改變第七百三十五節 請洪秀全幫個忙第一百七十四節 背信棄義第六百九十七節 明越兄弟同盟條約第四節 如何處置第四百一十六節 克虜伯大炮第七百零四節 順化戰役 3第九十一節 疲敵戰術第五百八十三節 改革的實質第八十六節 英軍也喜歡鴉爿第六百九十一節 抗法保皇運動第八十六節 英軍也喜歡鴉爿第一百一十四節 與清廷劃清界限第九十六節 騙來的城池第二十三節 墨琴第四百一十七節 引入種子第八十三節 皆驚第三百一十九節 新顧問第九十四節 全靠演技 1第六百零一節 攪屎棍子第三百八十三節 工業革命種子 1第三百八十四節 工業革命種子 2第三百五十六節 雷霆手段第五百八十節 議割臺灣第五百五十二節 太平軍北伐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麼事第六百五十節 軍隊有思想了第五百九十九節 丁戌奇荒第一百三十三節 借美國說事第兩百零一節 主心骨第五百七十八節 大事件之臺灣問題 1第八百一十九節 用的只是這個身份第八百二十七節 馬德里陰雲第39節 嫌疑人第一百零五節 種子已經種下第七百二十二節 瓜分南洋會議第六百三十五節 法國的困境第五百七十七節 大事件之越南問題 2第三百二十六節 美軍顧問第三百九十九節 貿易談判 1第七百七十六節 倫敦和談 1第六百四十一節 琉球滅亡
第八百一十八節 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第八百零二節 東亞火藥桶第七百五十九節 阿拉斯加的總督第五百八十八節 天國從此不太平第五百九十節 大明棉紡業困境第三百五十六節 雷霆手段第八百一十三節 瓜分西屬殖民地第39節 嫌疑人第一百四十五節 名揚三縣第三百五十四節 忠王九千歲第七十一節 敵國外患者第七百零八節 順化會戰 3第四百五十二節 李秀成三打上海第三百零三節 一封信第七百一十六節 利益分享第二百九十六節 控制廣東 1第五百八十八節 天國從此不太平第十七節 取信(1)第七百八十一節 拒和遷都再戰第三百八十五節 進京城第六百八十節 備戰第八十一節 參戰第三百九十三節 最後的罪惡之城第三百七十一節 勞務輸出及移民公司第四百五十一節 克虜伯大炮與鐵甲艦第六十一節 十萬百姓十萬兵第八百二十一節 加利福尼亞危機第四十九節 勝利第三百七十一節 勞務輸出及移民公司第九十八節 虛張聲勢第六十七節 發大財了第六百七十六節 新明英商約第一百一十七節 茶葉危機第一百四十六節 誰不服我打誰第七百七十七節 倫敦和談 2第六百三十六節 明法全面合作關係第五百五十七節 柔情宰相俾斯麥第六百零四節 唯一責任政府第二百九十七節 控制廣東 2第三百五十二節 洪天王復生第三百一十節 引入競爭第七百零九節 新加坡談判第四百三十四節 兵工廠大掌櫃第一百二十三節 瑞典顧問團第三百零八節 外交獨立第二百零五節 八旗打八旗第三百五十八節 大任務第一百九十節 朱敬倫出山第二十一節 取信(5)第三百六十六節 徐榮村的大買賣第七百七十九節 昏君混臣第四十八節 捨身第六百三十六節 明法全面合作關係第四十八節 捨身第五百九十五節 太平洋鐵路的命運第五百九十九節 丁戌奇荒第五百七十五節 赫德的改變第七百三十五節 請洪秀全幫個忙第一百七十四節 背信棄義第六百九十七節 明越兄弟同盟條約第四節 如何處置第四百一十六節 克虜伯大炮第七百零四節 順化戰役 3第九十一節 疲敵戰術第五百八十三節 改革的實質第八十六節 英軍也喜歡鴉爿第六百九十一節 抗法保皇運動第八十六節 英軍也喜歡鴉爿第一百一十四節 與清廷劃清界限第九十六節 騙來的城池第二十三節 墨琴第四百一十七節 引入種子第八十三節 皆驚第三百一十九節 新顧問第九十四節 全靠演技 1第六百零一節 攪屎棍子第三百八十三節 工業革命種子 1第三百八十四節 工業革命種子 2第三百五十六節 雷霆手段第五百八十節 議割臺灣第五百五十二節 太平軍北伐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麼事第六百五十節 軍隊有思想了第五百九十九節 丁戌奇荒第一百三十三節 借美國說事第兩百零一節 主心骨第五百七十八節 大事件之臺灣問題 1第八百一十九節 用的只是這個身份第八百二十七節 馬德里陰雲第39節 嫌疑人第一百零五節 種子已經種下第七百二十二節 瓜分南洋會議第六百三十五節 法國的困境第五百七十七節 大事件之越南問題 2第三百二十六節 美軍顧問第三百九十九節 貿易談判 1第七百七十六節 倫敦和談 1第六百四十一節 琉球滅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始县| 通榆县| 柳江县| 新干县| 永善县| 南开区| 鄂尔多斯市| 宜良县| 东台市| 仙桃市| 赫章县| 贵南县| 陈巴尔虎旗| 武穴市| 厦门市| 连江县| 荣昌县| 黄冈市| 黑河市| 郯城县| 长垣县| 长乐市| 喀喇沁旗| 彩票| 南丹县| 东至县| 静安区| 镇康县| 灌云县| 九寨沟县| 金堂县| 九江市| 祁连县| 光泽县| 秦安县| 平江县| 福清市| 大渡口区| 正蓝旗| 余干县| 陆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