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章 我是朱由校?

朱宇是個二十一世紀的研究生,這天他在苦思冥想一個數學題,不幸腦力透支過度,被擡進了醫院。

躺在病牀上的朱宇,眼前一陣模糊,意識恍惚了不知道多久,當他的視線恢復正常的時候。驚恐的發現,自己竟然穿著一身龍袍,站在祭壇之上。周圍全是穿著官服和一些不認識的制服的傢伙。

“皇上,祭天典禮已經完成了,該起駕回皇極門接受百官叩拜了。”邊上有個穿著太監服飾的傢伙,對朱宇說道。

祭天?祭什麼天?

皇上?

老子成皇帝了?

朱宇震驚的看相左右,百官肅穆,左右林立,全都注視著他。朱宇頓時有一種想屎的衝動,自己可是冒牌貨啊!要是被發現了,會不會被大卸八塊?

想到這個可怕的結果,朱宇渾身一哆嗦。接著他在太監的攙扶下上了車駕,一路回到了皇宮。

朱宇仔細一看,這不就是後世的天安門麼?

看來自己真的穿越了,只是不知道穿越到了哪個朝代,朱宇仔細一觀察,沒發現什麼清宮劇裡面的辮子和黑色的官服。

作爲一個理科研究生,朱宇雖然不太瞭解歷史,但還是具備一定常識的,明清兩代定都北京,不是清代那自然就是明代了。

只是不知道自己穿越到了明代什麼時期,朱宇內心忐忑。隨後皇帝鑾駕進入了太極門,也就是後世的太和門。一羣太監奏禮樂,隨後朱宇在兩名太監的攙扶下,坐上了無數人夢寐以求的龍椅,隨後接受百官朝拜。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百官跪地,山呼萬歲。朱宇有些不知所措左右看了看,對邊上太監問道:“那個,我,朕是什麼年號?”

“皇上,您是改元天啓,今年還是泰昌元年,明年就是天啓元年。”邊上的太監回答道。

天啓!

朱宇聽到這兩個字後,不由瞪大雙眼,儘管不太熟悉歷史,但天啓皇帝還是知道的,天啓皇帝朱由校,不正是那個出了名的木匠皇帝嗎?

傳說中的一代昏君,寵幸魏忠賢,以至於禍害朝綱什麼的。後來好像是因爲太過**,繼位七年就駕崩了,年僅二十一歲。

天吶!老子怎麼會穿越到天啓皇帝身上。這豈不是意味著,自己只有七年的時間可以活?駕崩後就是朱由檢繼位,改元崇禎,隨後再過十幾年,北京被李自成攻破,明亡,隨後滿清入關。

“皇上,快讓衆臣平身。”邊上的太監見皇帝神遊物外,連忙拉了拉他的袖子,對朱宇提醒道。

“哦,哦!”朱宇連忙回過神來,對著跪在下面的文武百官大聲說道:“平身。”

“謝皇上。”百官隨即起身。

這一天是朱由校正式登基的日子,卻不想變成了二十一世紀穿越而來的朱宇,成爲了皇帝的朱宇內心既有些惶恐,怕自己被拆穿,緊接著又有些興奮。

自己是皇帝嘛!誰敢拆穿自己啊?只要自己多看少說,應該沒什麼問題。

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大明已經大廈將傾,自己應該吸取教訓,不能讓魏忠賢弄出閹黨,必須重用東林黨人,應該大明就不會滅亡。剛剛穿越而來的朱宇,自然不清楚東林黨纔是真正的禍害。

“從今天開始,我就是朱由校了。哥堂堂一個穿越者,只要不犯低級錯誤,大明還能滅亡了不成?”朱宇信心滿滿,同時決定將自己的名字隱藏到記憶深處。

西貝朱由校,隨即開始了自己的皇帝生涯。

剛繼位的朱由校,開始熟悉周圍的環境。

很快朱由校就知道了身邊兩個太監的名字,一個叫李進忠,是他的心腹太監。另外一個叫王安,是繼位一個月就駕崩的朱常洛留下的心腹太監。李進忠如今是司禮監秉筆太監,而王安則是司禮監掌印太監。

自己的起居,則是由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負責,偷偷問了一下小太監,才知道這女人竟然就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客氏。

客氏是朱由校的奶孃,史書上記載,客氏和魏忠賢在宮中對食,同時和皇帝有曖昧的關係。

可是朱由校卻沒有發現任何曖昧的地方,客氏每天勤勤懇懇的照顧著他的起居,極爲盡心。

魏忠賢呢?

“李進忠,宮內有沒有一個叫魏忠賢的太監?”朱由校這天晚上睡在乾清宮東暖閣,對身邊的這個三十多歲的太監李進忠問道。

李進忠愣了半響,說道:“啓稟皇上,奴才就是魏忠賢,不過這是奴才進宮前的名字。”

朱由校有些驚駭的看了看李進忠,完全沒想到這個李進忠就是未來可能害死自己的魏忠賢。

“你是幾歲進宮的?”朱由校回過神來,對李進忠試探道。

“奴才五歲就進宮了,後來在宮內學堂讀了八年。”李進忠回答道,朱由校聽了不由一愣,怎麼和後世流傳的不一樣?

後世普遍流傳,魏忠賢是半路進宮,進宮前是個地痞流氓,因爲賭博輸光了錢,沒辦法才進宮的。而且沒有任何文化,進宮後還留有半個睪丸。

貌似這歷史描述的客氏及魏忠賢,並不是很正確啊!一時間朱由校有些凌亂和迷茫,這是怎麼回事啊?

想了一晚上,沒想明白。

第二天,朱由校開始仔細體驗宮內生活。結果發現,自己的三餐並不奢華,基本上都是三菜一湯,完全沒有皇帝的逼格。

“王安,朕的三餐怎麼如此寒酸?”朱由校不樂意了,明代的中國應該是很富裕的,怎麼皇帝的三餐和普通富人一樣。相比清代皇帝,特別是慈禧老妖婆的伙食,那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啓稟皇上,內帑已經沒有多少銀子了。”王安對朱由校說道,內帑就是明代皇帝的小金庫,國庫則叫太倉庫,是戶部管的。

“不會吧!沒錢了?”朱由校一臉不相信,不是有傳言李自成攻入北京,從內帑中搜出了幾千萬兩白銀麼?

“皇上,真沒錢了。不到一個多月,兩皇駕崩,兩皇登基。登基大典,以及皇陵修建,還有皇極殿之前失火焚燬,此時正在重建,這些都花費巨大。如今內帑只剩下不到三萬兩銀子了,連皇極殿重修的錢都不夠了。”王安說道:“所以還請皇上先節儉些時日,待太倉庫提些銀子。”

“我,我日啊!”朱由校心中鬱悶,簡直就是無語了,哪有皇帝窮成這模樣的!朱由校突然想起了史書上的一句話——明亡,亡於財政破產。

這讓朱由校瞬間明悟,看來要挽救明王朝,必先改善財政。只要自己注意點養生,別死在女人肚皮上,再改善一下財政,應該就不會成爲末代皇帝了吧!

想到這裡,朱由校第二天早朝的時候,早早就起牀了,洗漱一番之後便前往皇極門接受百官朝見。

第56章 天家蠻橫第376章 榜樣的作用第275章 暴雨第366章 繁榮的北方市場第338章 有刺客第263章 刁民又造反了第104章 驛站隱患第228章 殖民朝鮮第265章 這波不虧第371章 己巳京查第81章 遊擊準備第324章 進攻西域第339章 福王反了第404章 水泥公司第50章 鐵匠皇帝第198章 持續的動作第328章 皆大歡喜第89章 擠兌風波(一)第57章 皇帝還是強盜第350章 秘而不宣第134章 撞上鐵板84章 沒分段第118章 漕運改革第156章 人口爆炸第304章 南洋大開發浪潮第190章 厲兵秣馬第91章 山西票號第155章 戶籍改革第200章 徹底被封鎖的建奴第82章 遊擊進行時(一)第82章 遊擊進行時(一)第142章 攻城準備第392章 矛盾公開第221章 又反了第310章 打擊海盜第61章 全是算計第247章 年底的大明第110章 誰更倒黴?第112章 慘遭爆菊昨天章節重複抱歉解決方案第372章 新規格,新標準第152章 規劃工業區第417章 驚人的變化第12章 最賺錢的行業第40章 撥亂反正第159章 壓榨勞動力第265章 這波不虧第180章 拉下神壇第7章 天價玻璃第158章 抗旱神器第423章 大掃蕩第362章 佔領河內第126章 工人炸鍋第416章 開戰前夕第271章 殖民呂宋第323章 火熱的拍賣會第376章 榜樣的作用第8章 整頓內廷第127章 沈潅的野望第48章 建造高爐111章 排版沒分段第364章 沒落的科舉第260章 蒸汽機上架感言第161章 管理變動第264章 查抄鹽商第391章 士紳一體納稅第144章 持續消耗第227章 干預朝鮮(二)第126章 工人炸鍋第162章 多重保險第96章 擼的就是你第132章 建奴快瘋了第293章 整頓政策第150章 三省總督第216章 談判條件第68章 二十萬石第218章 開發臺灣第183章 北上海上航線第275章 暴雨第365章 統一的市場第137章 入賬千萬第456章 謀反密報第265章 這波不虧第336章 瓜分戰爭紅利第57章 皇帝還是強盜84章 沒分段第266章 皇權號下水第4章 鏡子裡的商機第344章 蒙古局勢變化第198章 持續的動作第227章 干預朝鮮(二)第379章 訪問中美洲第27章 佈局遼東第453章 南非黃金第87章 廉價鋼鐵第284章 中央集權第265章 這波不虧第354章 生產力大爆發第399章 鐵路時代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闵行区| 泽库县| 祁东县| 互助| 信阳市| 茌平县| 彭水| 潢川县| 红桥区| 长子县| 安图县| 时尚| 泸定县| 方正县| 崇明县| 舞钢市| 塘沽区| 高陵县| 类乌齐县| 曲靖市| 临泽县| 镇平县| 体育| 谢通门县| 海阳市| 黄山市| 南靖县| 扶绥县| 连州市| 洛南县| 来凤县| 日土县| 定结县| 闵行区| 金塔县| 郴州市| 龙胜| 孟州市| 波密县| 密山市| 上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