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59章 篝火晚會

鄭安平聽了管仲明的話,感到自己真是井底之蛙。想不到小小華陽城下四家車行,平時見了誰都低三下四,竟然是這般背景。他又忽然想到唐叔,那個一身窮酸、像個苦力一樣的人,不也是開車行的嗎?甚至滎陽城中,也有無數的車行。

他問管仲明道:“奈何車行必得巨賈、豪傑而後可?”

管仲明道:“時天下紛亂,豪傑並起。財貨千里而求利,非巨賈其孰爲?非豪傑其孰能?”

鄭安平問道:“如先生者,能領車行否?”

管仲明道:“微庶但營店鋪,難知車行之事!前所言者,皆道聽途說,非可爲憑。”

鄭安平道:“先生之東,其有車行乎?”

管仲明道:“敝東營業,遍於天下,想必與車行有涉。至於業車行與否,實不知也?!?

鄭安平道:“滎陽唐叔,行形猥瑣,似非鉅富,然亦業車行,何也?”

管仲明道:“滎陽,故鄭京城,天下之都會也,與陳、陶並稱。今雖屬韓,而力難及;四方諸侯、乃至豪傑並起,各立門戶。滎陽城中,車行無數,皆各方有力者所營也。唐叔則不然,不依於商,專業車行,名盛一方;業輸運十年,曾未失手,堪爲神奇。然其行不出滎陽,徑不過三百,亦爲一奇。人皆傳言,其爲一方豪傑,故不得出其地也。非如巨賈,求財四方。”

鄭安平道:“先生亦頗知滎陽唐叔乎?”

管仲明道:“滎陽,洛陽之門戶也。洛陽與滎陽,正一而二,二而一,難可分也。洛陽業商,非經滎陽則難能也。故頗知滎陽之狀?!?

在鄭安平的追問下,管仲明把他知道的滎陽的勢力分佈,其間合縱連橫之勢,一一詳言。不過所言皆爲鄭安平所不知,只得強記下來,並不理解。大體說來,各國勢力均插手滎陽,建立了自己的地盤;各大商家也都在滎陽有自己的業務。商家與諸侯或合作,或鬥爭,形成了幾大集團(具體的鄭安平也搞不清),在這些大勢力發展的縫隙間,也有中小商業發展的餘地。管仲明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雖然自己在管邑還算混得好的,但自己的東家在滎陽根本沒有分號,凡所需一切,都由洛陽各分號自己到滎陽辦理——這也造成管仲明對滎陽的表面情況十分熟悉。

篝火的火焰開始暗淡下去。曹包過來請示,現在就過橋燒荒?鄭安平點頭同意。於是五人加上五旺和五兒,各從就近的火堆裡找了一根燒得比較旺的樹枝,舉著過了橋,曹包還大聲招呼著那些獨立火堆邊的小孩,一齊過河燒個大的??赡苁鞘孪茸隽斯ぷ?,那些火堆旁十幾個半大的小孩,也從火堆中撿了樹枝,跟在五人後面。

曹包試了風向,引人來到西北面上風口,大致在一片荒草的中央,招呼著大家分散站立,把火種扔在草叢中。十多個火種漸漸點燃了荒草。曹包招呼著用點燃的火種繼續向上風處前進,又點燃一片。如此一塊塊前進,火勢越來越大,直到廢城以東的整個區域被完全點燃。五旺和五兒和那幫孩子好像已經打成一片,十分主動照顧他們,清點著人數,確保沒有人被拉下;而那些孩子也很服他們管。

在熊熊的火焰中,曹包等人領著孩子們,穿越了廢城,從另一處橋過了河,重新回到火堆旁。

孩子們過橋以後,他們的母親焦急地候在河邊,不時叫罵著自己不聽話的孩子,或者說著“玩夠了,該回來了”,一直到火焰完全淹沒了衆人的身影。今見衆人從另一座橋上回來,都一擁而上,各自領回自己孩子,有些還照頭打了幾下。

由於幾片草地先後點燃,火勢相當猛烈,火焰騰起多高,一些火星竟然落進廢城裡,點燃了城裡的幾片草場。這下曹包嚇得臉色都變了:城裡要是燒起來,那堆巨大木柱可就要遭殃了。曹包一聲尖叫,跑過河去,衆人也趕緊衝了回去,仔細一看,好在城內地方廣大,木材都放在城南的地基上,而火勢主要限於城北,只燒了東北角的一小塊地方,並未蔓延,這才放下心來。但還不敢走,直到城外的火焰完全熄滅,纔敢離開。這時月亮已經過了中天,火堆邊已經有人離開,人不那麼密集了。

留在火堆邊的多數是青壯年男女,沒有了長輩們投注的眼神,他們也顯得更有活力。到這個點還不困的孩子都是十幾歲的半大孩子,他們不分家族,聚在一個火堆旁,五旺鼓動他們明天和自己一起去撿石頭,但五兒嘲笑他,說他只懂得幹農活,一點也不會玩,——他讓孩子們和自己玩相撲。雖然有孩子對此很感興趣,但是由於五兒到底比他們歲數都大,而且明顯個高體壯,因此都不敢上,反而慫恿著五旺上去,和五兒較量一番。

五旺是個矮敦的體型,從來不知道相撲爲何物。五兒眉飛色舞地解釋,五旺才明白,原來相撲就是摔跤打架。原想著打架誰不會,就上了手,不想連五兒的衣角都沒摸到,就被撂了兩個跟頭;氣急了,揮著拳頭上去打,被五兒東一轉,西一轉,又是兩個跟頭;只能氣鼓鼓地回到火堆邊坐下。鄭安平看到這一邊發生的相撲,問粟兄道:“汝所教者?”

粟兄道:“吾安能爲此,蓋鄉里所學矣?!?

鄭安平道:“汝鄉有爲此者?”

粟兄道:“鄉里舊俗,鄉飲之際,少年相撲爲戲,冠者得賜衣食等物。故多能爲?!?

犬兄笑道:“粟兄幼時,必能爲之!”

粟兄道:“吾幼時力強,多以力勝;非如此子,能以巧勝也。”

小四道:“粟兄復此子,欲以力田乎,欲以爲武耶?”

粟兄道:“此吾幼弟,不得不顧?;虻闷湟猓艿蒙嫛!?

小四道:“吾觀粟兄,雖雲復臣力田。但得其田,恐如弟一般拋荒無著矣?!?

鄭安平道:“四兄亦不願力田乎?”

小四道:“吾等五人,實願力田者,或但鄭兄一人矣。曹先生,必無其志;犬兄,半心半意;粟兄與吾,實無其志。吾等四百畝,盡歸於鄭兄,田畝所獲,其餘諸兄,吾不敢言,吾則一粟不敢取,亦盡歸於兄。吾但耕吾份田,得其衣食可也?!?

鄭安平道:“若其耕也,奈何取不足之份田,而不取百畝之田乎?”

小四道:“吾之份田,熟田也;但除草澆水澆糞,盡足用矣。管邑之田,生田也,早晚多少事宜,乃得其獲!”

犬兄道:“吾之份田,已託他人。吾將耕於管畝?!?

粟兄道:“吾弟雖無意農畝,然終無所廢;一應農計,粗粗知之。吾亦相機助之,百畝之地,不足耕也?!?

小四道:“諸兄既皆願力耕,弟亦不敢後。若得百畝,豐歉亦當獲之。”

鄭安平道:“吾等之份田,足其衣食也。不可廢之。管邑之田,裕其用也。吾等五人,孤身至於管邑,一應所需,皆仰於人。若不足用,焉得立威!是故必富而足用也。”

小四忽然道:“吾等議論不已,曹先生何不發一言?”

曹包道:“管令之計,乃與君上不謀而合,吾心暗敬重,不敢復言也。君上亦言,其所耕者,一粟不入大梁,盡歸於管?!?

小四道:“曹先生寧勿取百畝而耕乎!”

曹包道:“臣乃布衣,不入社籍,非如諸公,身居貴位,能得其畝。雖欲耕之,奈無籍何!”

小四撇撇嘴,對曹包的託辭表示不屑,但由於也是事實,不好多說什麼。

鄭安平心中暗想,大凡出來闖江湖的,大約對耕田都不怎麼上心吧。像自己這樣出來當了十年武卒,還熱心於耕種的,只能算是個異類了。

他見曹包向著他說話,便想著也爲曹包表表功,問道:“先生所營車行之事,奈何?”

曹包道:“臣往滎陽,見過唐叔,唐叔一聽即允。惟新設車行,非一家所辦,容寬限十日,十日之後,便約同儕共至議之。少不得再擾管令一飯!”

鄭安平道:“何足道之,理所應當。四兄主驛站,曹先生主車行,粟兄主緝盜,犬兄與吾主力田。吾五人各有主司,危難時相濟相助,必得管邑之治,且庶,且富!”

曹包道:“謹奉命!”

鄭安平道:“吾等皆武人,不擅文采。上下文書之時,尚勞先生親爲?!?

曹包道:“謹奉教!”

鄭安平道:“十日之後,與唐叔等議定,先生可親往大梁,以吾等所議,報於君上,以求其教!”

曹包道:“上計之事,非比尋常,願管令親往!”

鄭安平道:“非吾不敢任事,然不及先生思慮精純,恐有不周,難遂君意?!?

曹包見鄭安平說得誠懇,便道:“敬喏!”

篝火漸漸暗淡下去,青壯年們也都收拾起餐具,呼喚著自己家的孩子,準備回去睡覺了。管仲明招呼自己的族人,打了水,將火堆一一澆滅。

第42章 失機第338章 祭壇第305章 再遇秦軍第233章 次日再戰第171章 信用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165章 破臉第178章 驚訊第192章 信陵君門客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287章 世事難料第183章 陰險狡詐信陵君第124章 華陽城第221章 除警第55章 段子幹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263章 密議第261章 秦箭第44章 入城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297章 會魏齊第274章 大梁之狀第107章? 一身擔之第140章 糶於啓封第59章 拜將第175章 車氏之奇第260章 議連衡第312章 孰爲背盟第225章 建議夜襲第80章 司馬堂第144章 訪老第219章 夜襲第260章 議連衡第253章 大梁通啓封第14章 定計第25章 仲嶽第286章 陳公之說第47章 龍陽君第54章 賣王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11章 離城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146章 黃人張氏第54章 賣王第225章 建議夜襲第358章 夜聚第295章 示警第189章 各方動作第82章 出城第199章 歸華陽第76章 敬賢之道第235章 貴公子第89章 壯行第348章 管仲明第77章 聚兵第16章 巡哨第11章 離城第160章 青樓老丈第224章 司莽授機第45章 回朝第344章 神蹟第266章 吳子之道第262章 傷營第329章 豕三入驛第14章 定計第86章 尉府第140章 糶於啓封第274章 大梁之狀第144章 訪老第69章 芒氏大子第113章 計糧第90章 整頓軍務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303章 韓襲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129章 草舍第154章 博學的家老第89章 壯行第182章 爭武卒第58章 藍田玉第37章 點兵第294章 陰謀第90章 整頓軍務第191章 左右爲難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239章 伯階外室第175章 車氏之奇第31章 陷城(二)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19章 邂逅第303章 韓襲第219章 夜襲第168章 夜襲第348章 管仲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汇区| 西畴县| 东乌珠穆沁旗| 马尔康县| 资源县| 讷河市| 临湘市| 岫岩| 宜丰县| 高平市| 陇西县| 舟山市| 垫江县| 黑河市| 枣阳市| 巴塘县| 邹城市| 哈巴河县| 保定市| 上饶市| 增城市| 若尔盖县| 鄂托克前旗| 内黄县| 大竹县| 阿合奇县| 贵南县| 定兴县| 阿克陶县| 建始县| 东辽县| 财经| 嘉黎县| 兴山县| 宁夏| 刚察县| 宜君县| 承德市| 腾冲县| 温州市| 黔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