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三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上)

楊賀之對張韶說的是:“下官於城外循撫諸部,聞說賀蘭延年佯於城東築營,而兵已趁夜東去。下官急赴城東,見城東雖有若干鮮卑胡騎駐留,而估算其人數,留者不到千騎,少了三千餘騎!下官求見賀蘭延年,被幾個鮮卑小率百般尋辭推脫,終究是未能見著於他!”

楊賀之的這番彙報,算是個“簡報”,限於緊急的程度,一些東西他沒有時間細說。

比如那個“聞說”,告訴他此事的,不是定西軍的將士,而是牽羊擔酒、特地跑來慰問“王師”,以向定西示好的廣牧縣外的唐人豪強。

又比如“估算其人數,留者不到千騎”,事實上,城東鮮卑騎兵的駐地上,樹立的旗幟、點燃的篝火著實許多,如只從旗幟、篝火判斷,大概得有三四千騎,這個數目恰好與賀蘭延年帶來的部隊人數相當;但楊賀之是個機靈、心細的,通過數次強行接近其駐地之腹心地域,卻撥開了這層迷霧,從中察到了真相,得出了留者其實不足千騎的判斷。

再又比如他求見賀蘭延年時,阻擋他的那幾個鮮卑小率的“推脫”之辭,先說賀蘭延年正在忙於軍務,繼而又說發現了溫石蘭的殘部,賀蘭延年打算調兵去追,等等好幾個的藉口,有的藉口,像“發現溫石蘭的殘部”,簡直荒唐之極,據賀蘭文悅之前的說法,溫石蘭於漠中兵敗之後,便向西逃竄而去了,又如何會於此刻在廣牧城外發現其蹤?一聽便知是敷衍之語。

張韶定住心神,目光找到了賀蘭文悅,徐徐說道:“貴軍已往東去了麼?”

賀蘭文悅訝然,不答反問,說道:“將軍此話何意?”

“賀蘭大人到現在還沒進城,貴軍東去的部隊,是不是他親自率帶的?”

“將軍,我不明白你的話是什麼意思?”

張韶緊緊盯著賀蘭文悅,觀察他臉上的神情變化,說道:“貴軍忽往東去,是要去哪裡?”

賀蘭文悅鎮靜得很,一本正經地說道:“將軍,什麼是我軍忽往東去?我軍現明明就在城東,哪裡來的東去?我不懂你的話。將軍到底何意,還請明示。”

張韶知從他這裡是問不出了,便向楊賀之、張龜使了個眼色。

楊賀之拉著張龜,兩人出到堂外。

楊賀之把聽來的情況又對張龜說了一遍。

張龜頓時震驚,略作忖思,立刻命值守的親兵把趙染干找來。

不多時,趙染干來到。

院中不但有張韶的親兵,也有賀蘭文悅帶來的鮮卑精卒,張龜故意大聲對趙染干說道:“慶功宴就將舉行,賀蘭大人尚未入城。你現在去城東,務必把賀蘭大人趕緊請來!”放低了聲音,說道,“聞報有不少的拓跋騎兵似已離城,往東去了,你去到城東,切將此事探明真假!”

趙染干應命,便帶了幾個隨從,出城前去請賀蘭延年。

卻是爲何找趙染干去驗證、查實此事的真假?如前文所述,鐵弗匈奴與拓跋鮮卑因爲佔據的地盤鄰近之故,兩下於早年間結爲過姻親,趙染干的母親就是來自拓跋部,他的弟弟趙孤塗現且猶在拓跋部中寄住,是以,趙染干與拓跋鮮卑的貴族們大多相知,這是一個緣故;再一個,賀蘭延年是匈奴人,趙染干是鐵弗匈奴人,鐵弗,指的是父系爲匈奴者,也即是說,他兩個族屬近類,兩個緣故結合,楊賀之求見賀蘭延年,鮮卑人可以隨便找藉口推脫,趙染干身爲鐵弗匈奴部大率而今第一位的繼承人,他求見賀蘭延年的話,鮮卑人就沒法胡亂推拒了。

張龜沒有回到堂上。

在趙染干離開後,他負手院中,勾著頭,瘸著腿,拐來拐去的來回踱步。

楊賀之放慢腳步,跟在他的身邊,輕聲說道:“張公,鮮卑騎分兵東去的事情,料來不會是假。張公覺得,他們往東去,會不會是爲了……?”

張龜的年紀比楊賀之大不少,如今在楊賀之這類的後來之秀面前,他憑藉著他從附於莘邇微時的資歷和歷年來爲莘邇立下的功勞,與傅喬等一樣,也已是混到了“公”的尊稱。——卻好在他不是和尚,時下對名僧的慣例尊稱,是在其姓或其名之後,加一個“師”或“公”字,姓後、或者加個師字也就罷了,若是在其名之後加個公字,在莘邇聽來,怕就未免不雅了。

廣牧的東邊,沿黃河行百里,是朔方郡的郡治朔方縣;朔方縣再往東百餘里,是河陰縣;河陰縣再往東,即是代北了。賀蘭延年如果真的是分兵東去,那麼他的目的很明顯,只能是一個,便是抓住啖高被擒、朔方秦軍主力覆滅的良機,搶在定西軍之前,奪下朔方、河陰兩縣。

張龜喃喃說道:“賀蘭延年若果親率騎東去,首先當然不可能是爲了返回代北,如此,他就只能是欲搶佔朔方、河陰!朔方、河陰如被其奪據,我軍雖得廣牧,然朔方郡不能爲我有矣!”

朔方郡囊括了黃河“幾”字形的整個上端,號爲河套者是也,佔地頗廣,東西長約六百里,而從朔方郡西部的邊界到廣牧縣,東西長才二百里而已,換言之,若是東邊的朔方、河陰等縣被拓跋鮮卑佔據,那麼就等同於朔方郡的大部分地界都落入到了拓跋倍斤的手裡。

定西與朔方之間,本就有千里漠海爲隔,補給、後援困難,要想長期的駐軍於此,勢必就十分依賴從本地獲取給養,若是朔方郡的多半部分地區再被拓跋部得到,則只憑西端的廣牧、臨戎等寥寥三兩縣城,地瘠民少,且胡牧佔民之多數,定西顯然就會更加難以在朔方立足了。

楊賀之說道:“事急矣!張公可有良策以對?”

急切間,張龜想不到什麼好辦法,問楊賀之,說道:“君有何策?”

楊賀之知道此事的時間早,在入城來向張韶稟報此事的路上,他就在考慮對策,倒是已有了主意。他說道:“賀之有上下兩策。”

“上下兩策?”

“是。”

張龜顧不上“上下兩策”的這話有些耳熟,急忙問道:“上策是何?”

“我軍入朔方不久,竺圓融就派了兩個土著弟子過來,爲我軍嚮導。賀之聽說他原是隴地高僧,此人應是可用。他現在朔方縣,可以馬上遣使,星夜趕赴朔方,示警於他,命他組織人手,守禦朔方縣;同時,遣兵東向,爭取在賀蘭延年部打下朔方之前,到達朔方!此爲上策。”

竺圓融,便是之前高充出使朔方,見趙宴荔時,隨行帶去的那個定西高僧。他與道智是師兄弟的關係,一心發揚佛教,後來在趙染干的邀請下,留在了朔方。再後來,定西招攬趙染干,竺圓融於其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不過,在趙染干接受定西招攬,率部投定西時,竺圓融沒有跟著趙染干回定西,仍是留了下來。朔方縣是朔方郡的郡治,民口多,唐人的富紳、胡人的豪酋也多,縣之所在的位置也較爲居朔方郡之中,宜於傳教,他現下就在朔方縣。

張韶率部進入朔方郡後,竺圓融派了兩個本地出身的弟子過來,說是給他做嚮導,但其本意,卻是人人皆能看明,與其說是做嚮導,不如說他是在表明心意,表示他依舊心在定西。

“竺圓融?”

楊賀之說道:“竺圓融居朔方數年,今於朔方,名望高遠。賀之從他的那兩個弟子處聽聞,朔方縣內的唐人大姓、胡人酋率,不少都是他的信徒。若是他肯從令,聚集縣中的唐、胡勇壯守禦城池,以賀之度料,多不敢說,至少還是能守上個一兩天的,足可等到我大軍趕到了。”

楊賀之說竺圓融“今於朔方,名望高遠”,這話不錯。靠著精湛的佛學學問和從西域僧人那裡學來的“法術”,竺圓融的名望在朔方郡可以說是日隆,信徒甚多。若是他肯遵從張韶的命令,組織人手守禦朔方縣的話,大概還真能守上些許時段。

張龜點了點頭,問道:“下策是何?”

“即刻遣兵東去,追趕賀蘭延年部!此下策是也。”

賀蘭延年部都是輕騎,行速快,便是現在就派兵追趕,一則也不易追上他們,二來,賀蘭延年留在城東的那些剩餘部隊,亦有可能會在賀蘭文悅的帶領下,對定西的追兵進行騷擾、截擊等活動,這就會進一步地延遲定西部隊的行軍速度,使之越發追趕不上。

因有這兩條弊端,所以此策是下策。

聽完楊賀之的兩策,張龜有了決斷,說道:“卿上策佳!你即回堂內,將此上策獻於將軍!派去朔方縣示警、傳令的人,也不必選別人了,就使融師的那兩個弟子去!立即去!連夜去!”

楊賀之應諾,便回堂中,把自己的計策私語與張韶。

張龜在院中繼續等候趙染干。

……

廣牧城東。

夜色暗淡,一支三千來人的胡人輕騎,沿著黃河的河道,向百里外的朔方縣疾馳奔行。

第九章 被動化主動 兩個老實人第二十二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四)第十四章 沙海等閒度 鮮卑直真郎第一章 元光塊壘積 麴爽奏設州第二十八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四)第二十一章 黃榮駁氾議 勃野使拓跋(下)第七章 從容定軍心 十日守如年第三章 隴西急如火 太后芳心喜第十七章 錄事悔小氣 鮮少名爲京第二十五章 不可亂正統 遺策滅賀渾第二十章 瑰麗朱陽殿 太后如神人第二十九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三)第十二章 君長公事重 大力一見故第二十四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下)第二十三章 莘邇情仁厚 蒲茂降尊號第六十三章 麴侯飲符水 阿恭誠可愛第四十八章 麴爽大出兵 馬糞薰元光第十二章 平羅忠孝愚 元光計高明第二十九章 且失徵虜信 鮮少真矛盾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宮中天子怒第四十九章 寧遠突圍出 西鎮爭可汗第三章 羊髦投門謁 唐艾上佳士第十三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下)第三十四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二)第三十四章 何人吾可謀 無處不青山第二十四章 後宅刀兵動 客舍訪客多第三十五章 勃野感君恩 元光生畏懼第十四章 一日訪三人 宴荔將起兵第三十八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上)第三十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四)第二十三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中)第二十一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三)第四十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八)第三十一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七)第四章 贈君葡萄酒 臨臺閱軍訓第三十七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五)第三十九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下)第十二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六)第五十章 膽壯自作餌 勿延襲敵營第十六章 豪牧羊馬萬 應徙多貧困第三十一章 度牒束僧侶 鐵券約鮮卑準備開下一卷,構思一下章節概要,明天更第十四章 權錄三府事 備設六部制第三十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四)第二十五章 報與左氏知 金城郎將任第二十五章 報與左氏知 金城郎將任第三章 別與正途異 勳官十二等第三十二章 氾賈交書劾 左氏憐張妻第六章 曹田非良將 襄武四面敵第十九章 大力耿直人 進退定軍令第五十三章 請做獅子王 羅什願從行第三十一章 有錢始做人 好大的猴膽第五十二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三)第二十一章 河北看三人 寢宮問二女第三十三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下)第十七章 安崇護軍商 健兒授舒望第十三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上)第二十二章 伴君如伴虎 攻敵攻不備第一章 僧誠止募兵 建武督秦州第三十三章 張渾不離朝 龜有上下策第五章 逐客顯督威 收胡系霸業第三十二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中)第一章 晉見四時宮 道過都督府第十一章 茍雄索司隸 孟朗忍爲國第十三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上)第六十二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中)第六章 麴球贈胡將 遣人請道智第三十八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上)第五十五章 洲上敕勒歌 堂中哄人言第四十二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三)第四十四章 擇將選麴爽 投書謁蒲英第五十四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中)第十四章 權錄三府事 備設六部制第四十四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五)第三十四章 何人吾可謀 無處不青山第十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四)第四章 將勇難當弩 他是因你死第五十二章 火燒連天地 三軍盡拜服第五十五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六)第七章 勃野如秀木 令狐真龍身第三十二章 氾賈交書劾 左氏憐張妻第八章 舒望連戰勝 麴球突圍出第三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下)第四十七章 夏夷本一脈 相爭在人心第十一章 寶刀贈豪傑 督郵酬解憂第四十八章 和尚顯神通 府君禪理深第二十四章 後宅刀兵動 客舍訪客多第六章 選使說宴荔 擇將援鐵弗第五十三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上)第二十二章 伴君如伴虎 攻敵攻不備第十四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中)第五十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上)第十五章 打通士庶塹 挽袖振夫綱第五十一章 唐艾識孟計 茍雄斬姚國(三)第五章 逐客顯督威 收胡系霸業第二十七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三)第四十四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五)第六十二章 地上有些滑 可斷阿瓜根第四十八章 和尚顯神通 府君禪理深第二十三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阳县| 长子县| 南丰县| 旬阳县| 娄底市| 浙江省| 襄汾县| 东莞市| 仙居县| 伊宁市| 民权县| 康保县| 缙云县| 衡东县| 化隆| 雷州市| 民丰县| 锡林郭勒盟| 德庆县| 桂阳县| 罗城| 通江县| 三江| 竹北市| 金平| 海淀区| 西安市| 莎车县| 葵青区| 隆昌县| 十堰市| 闽侯县| 阿克陶县| 呼图壁县| 思南县| 华容县| 抚顺县| 革吉县| 蒲城县| 五大连池市| 岳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