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74章 銀河製藥登頂

第474章 銀河製藥登頂

七月初,一則新聞突然在國內互聯網裡爆紅,迅速登上了諸多內容平臺的熱搜前列。

這是一份分析機構統計的全球主要醫療領域的企業的營收報告,並列出了當年度的全球前十大藥企。

榜單上的其他九家公司就很正常了,都是久負盛名,在全球範圍內都享受卓越聲譽的全球性藥企,而且都是清一色的上市企業。

但是在這份榜單裡,卻是有一家非上市公司,這公司還非常年輕,創立至今也不過數年而已。

同時這也是唯一一家華夏藥企!

最後,該公司直接名列全球藥企營收第一,以誇張的五百六十億美元營收,力壓其他藥企成爲了全球營收最強的藥企!

它就是‘銀河製藥’!

在這份報告裡,銀河製藥依靠‘希羅克達’這一款廣譜抗癌藥物,在17年裡瘋狂獲得了超過五百三十億美元的營收,再加上過去一兩年收購了國內外的十多家藥企或醫療設備廠商,這部分收購企業也貢獻了大概三十億美元營收。

最終,銀河製藥依靠五百六十億美元的營收成爲了全球第一藥企!

當然,這個營收是第三方統計機構分析整理出來的猜測數據,並不是銀河製藥自己公佈出來的數據……銀河製藥乃是一家非公司,同時還是屬於非常獨特的銀河生命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並不對外披露詳細的財務報告。

所以外人對銀河製藥在過去的一年裡,到底賺了多少錢並沒有一個太過準確的概念。

人們都知道銀河製藥旗下的希羅克達火爆全球,已經陸續登陸了全球一百多個國家,並且已經在數十個國家或地區里正式獲批上市,但是具體營收多少人家銀河製藥不說,外人也不知道啊!

如今,有第三方的分析機構通過蒐集整理大量資料,推測出來了銀河製藥的營收至少在五百六百億美元以上,這讓人們對了銀河製藥一個更加清楚,同時也是極爲震撼的認知。

希羅克達竟然如此誇張,而銀河製藥竟然這麼賺錢?

而事實上,的確如此……甚至第三方的預估數據還要更低一些,實際上徐申學收到的銀河製藥的財務報告裡,該公司在去年的營收已經超過了六百億美元。

希羅克達這款超級藥王,在各國市場上大殺四方,根本就沒有對手!

在現有的十六種癌癥適應癥裡,該藥就是首選用藥!

此外,在部分研究性醫院裡,已經有不少醫生也會展開研究,把希羅克達用於其他癌癥患者,部分癌癥也能夠獲得療效!

甚至,還有會非適應癥的其他癌癥類型的癌癥患者,也會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方式,乾脆自行購買希羅克達服用,其中有一些還真的有效。

希羅克達目前的十六種適應癥,只是希羅克達之前的臨牀實驗裡被證明有效的實驗而已,而希羅克達自己本身也在進行更多針對其他癌癥類型的臨牀實驗,只不過臨牀實驗的結果需要時間而已。

搞到現在,希羅克達甚至成爲了幾乎所有癌癥心目中的聖藥……實際上它並不是,在銀河製藥自己的臨牀實驗裡,已經證明了希羅克達對很多種的癌癥並沒有什麼明顯的療效。

同時其臨牀上實驗也證明了,希羅克達對中央神經系統腫瘤沒有絲毫效果,實驗患者服用該藥後,沒有絲毫的改善情況……

鱗癌類型的癌癥,則是存在著差異化,部分癌癥有效果,但是部分沒有效果,很難解釋爲什麼。

最後對於淋巴瘤類型的癌癥,效果也差強人意,只對其中的少數癌癥有一定效果,但是對大部分淋巴瘤類癌癥並沒有明顯療效。

目前來說,按照銀河製藥展開的這兩年的臨牀實驗研究裡,發現希羅克達對腺癌類型的癌癥效果最好,前期的十六種適應癥也是清一色的腺癌類型,同時很多研究型的醫生進行的臨牀實驗裡,也是針對非適應癥腺癌爲主。

都是癌癥,但是爲什麼對不同病理的癌癥,存在治療效果差異,有的有效果,有的沒有,甚至對同一種病理的不同癌癥,都存在治療效果差異……對此,銀河製藥的研究人員迄今而至,依舊無法解釋這一情況!

但是不管怎麼說,希羅克達依舊是目前全球裡效果最好,適應性最廣的一款抗癌藥物。

而這也導致了希羅克達去年開始,陸續在全球一百多個國家上市銷售後賣爆了。

不同地區裡,一個療程,即一盒三十粒的希羅克達,醫保內售價數萬美元不等,醫保外價格則是更貴,有的地方甚至超過十萬美元。

具體醫保外價格,這個要和銀河製藥和當地的醫療保險公司的價格談判。

而醫保外價格,則是看當地的關稅,經營成本這些。

如此昂貴的藥物,銷量又這麼大,這也就導致了單款藥物在全球瘋狂賣出去了五百多億美元。

進而把銀河製藥,直接推上了全球第一藥企的寶座……當然,這個第一隻是單純指營收,實際上在企業員工數量,產品數量,業內影響力等等諸多方面其實都還跟不上的。

畢竟銀河製藥,極度依賴希羅克達這一款藥物,其他藥物或醫療設備的營收非常小,全部加起來也才三十億美元左右……而且基本都是收購來的企業所貢獻的營收。

從企業經營角度來看,這種營收結構是不健康的,甚至是極度危險的,一旦希羅克達出現了什麼問題,或者迎來了同樣的廣譜抗癌藥的競爭對手,營收就會迅速腰斬,進而導致企業崩盤。

對此,徐申學去年的時候就給銀河製藥敲定了多元化發展的道路……研發更多類型的新藥,仿製一些市場需求大的專利過期藥物,同時展開醫療設備,耗材等領域的研究。

銀河製藥去年,瘋狂收購了十多家不同類型藥企或醫療設備企業,也是基於這個戰略。

如今看來,效果有一些,但是不大。

銀河製藥方面的CEO方玉林道:“去年的時候,我們一邊自行展開諸多研究項目,一邊通過收購現有的企業,接管他們的市場以及研究項目,累計已經展開了一百多個重點項目,研發開支在去年的時候達到了一百二十億美元,佔據營收支出的百分之二十。”

“但是因爲時間比較短,短時間內還沒有出現太明顯的研發成果!”

“但是前景還是有的,尤其是在醫療設備領域,我們的MRI設備項目組,利用了智雲那邊的超導材料技術優勢,在去年的時候花費了二十多億美元收購了國內的一家MRI醫療設備廠商,隨後我們對該子公司進行了整頓,並新投入了二十億美元的資金用於研發!”

“目前我們的MRI項目的研發進度比較順利,預計今年秋天就能夠向市場推出來了全新一代的改進型3.0T核磁共振系統。”

核磁共振設備裡經常用多少T來代表多少技術水平,不用深究,可以簡單理解爲多少代!

“新的3.0T系統採用了智雲集團旗下的KT120超導材料,其零下一百二十度的超導特性,能夠讓我們的核磁共振系統的後續運行成本優於其他其他廠商的產品。”

“同時我們還大幅度優化了供應鏈,引入了大量仙女山控股,柳河投資旗下的部分供應鏈企業,在質量控制,成像質量以及製造成本上都得到了比較大幅度的提升!”

“這一套的3.0T核磁共振系統,在技術上已經做到了國際一流水平,但是我們的成本更低,售價也會更低,性價比會非常好,其市場前景會非常良好!”

“同時,我們也把這一系列的技術進步,新材料逐步應用在其他成熟平臺上,如1.5T的核磁共振系統,以提升性能的同時降低成本,具備更好的性價比!”

“上述的1.5T以及3.0T的核磁共振系統,也是目前核磁共振市場上的主流設備,國內外需求量非常大,我們預計後續出貨量會比較大!”

“除了對成熟產品的技術升級改進外,我們的研發團隊也在研發5.0T核磁共振系統以及7.0核磁共振系統!”

“技術部門的反饋是,目前5.0T核磁共振系統不存在什麼實際性的技術難題,目前雖需要做的是系統的設計以及整合,這需要一些時間,我們預計在明年就能夠拿出來商用品!”

“同時我們還在展開最前沿的7.0T核磁共振系統的研究,這方面有些技術難度,但是我們的科學家表示同樣不會有什麼不可跨越的技術難度,只是系統的設計和整合更加複雜並麻煩,所需要的更多一些,也許兩年,三年就應該能夠拿出來首臺樣機!”

“當然,考慮到未來7.0T乃至5.0T的核磁共振系統因爲價格昂貴的因素,只能用於醫療科研領域以及少部分醫療實際應用,預計銷量不會太大,所以目前我們的主要研發力量還是集中在1.5T還有3.0T這兩個項目上!”

“畢竟這兩個級別的核磁共振系統纔是市場主流,合起來能夠佔據百分之九十九的市場份額!”

“而這方面,我們是有極大的技術優勢的,首先,我們使用的是智雲集團獨家供應的KT120超導材料,我們已經和智雲集團簽署了在覈磁共振設備領域裡的KT120材料的獨家使用權協議,這種材料能夠讓我們的核磁共振設備獲得更好的性能,更低的運行成本!”

核磁共振是非常耗能的,比如比較常見的1.5T核磁共振系統,要產生1.5特斯拉的磁場,這就需要超導材料在超導情況下產生強大的磁場。

而超導材料需要極低溫才能夠獲得超導狀態,而維持低溫,就需要功率強悍的製冷系統,或者說散熱系統……其實都一個意思。

而衆所周知,製冷或散熱系統其實很耗電的,大家夏天常用的空調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而核磁共振需要維持超低溫,這散熱系統是非常耗電的。

而KT120材料帶來的好處,就是不需要那麼低的超導溫度,散熱系統負擔壓力沒那麼大……說白了,可以節省電費!

別覺得節省電費似乎不太行,核磁共振一開起來,每天電費都得一千五左右,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按照十年使用壽命來算,電費都得五六百萬。

而一臺1.5T的核磁共振,價格也就千萬左右。

所以如果能夠節省電費,按照十年使用壽命來算,能夠節省兩三百萬的話,那麼也能夠具備相當大的性價比優勢。

方玉林繼續道:“當然,更加重要的是我們還運用了人工智能技術,對圖像進行深入的處理,以獲得更加清晰的圖像!”

“此外,作爲配套服務,我們公司近期將會向市場推出一項全新的人工智能判別核磁共振圖像的技術,我們正在收集大量的核磁共振的圖像資料以及判別資料,以對我們的圖像醫療人工智能系統進行訓練,訓練完成後,我們的醫療人工智能系統,能夠對核磁共振圖像的人工智能識別,爲專業醫療人員提供輔助性的建議!”

“這一套系統,我們將會在後續搭配我們的核磁共振系統一起推向市場,這一塊上預計能夠爲我們我們的核磁共振設備帶來額外的技術性優勢!”

方玉林說到這裡的時候,重點解釋起來了銀河製藥在醫療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

“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我們認爲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裡也會掀起一番新的技術革命,這一點在Yun AI以及GTAI的陸續大規模應用都能夠看的出來。”

“我們公司,現在也在今年年初新發布的GTAI3的基礎上,開始部署訓練我們的醫療人工智能!”

“我們預測,醫療人工智能系統,將會爲我們公司提供新的營收增長!”

“當然,大量醫療數據的收集以及後續訓練也需要時間以及成本,我們已經和國內的五十多家大型醫療進行了合作,以收集進行訓練!”

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其實早就有了,智雲集團發佈了Yun AI後,就有很多人會向Yun AI諮詢相關的醫療問題,Yun AI也會根據自己蒐集整理的資料給予參考性的回答。

但是Yun Ai雖然系統強大,然而它畢竟是一個大型的通用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上所蒐集並訓練的資料也都是一些公開資料,受限於其訓練用的醫療資料的侷限性,其醫療數據是不充分的,不嚴謹的。 人工智能的算法再好,也得有充分的數據來進行訓練啊……你都不給資料讓它學習,它怎麼會啊!

再者,Yun AI作爲一款模仿人類思考的人工智能,有時候會‘太聰明’……聰明到會編造假的東西哄騙用戶!

這就是人工智能領域裡的‘幻覺’……目前的Yun AI以及GTAI這兩款智雲集團的大型生成式AI,都具有或多或少的幻覺,就連谷狗他們自己搞的性能不太行的人工智能,也具備這種特性。

具體表現爲,它爲了邏輯自洽,會自行誇大,甚至編造各種參考資料,數據。

這是用來的數據、模型結構以及底層算法的問題……智雲集團的在人工智能領域裡的底層算法技術再厲害,模型結構做的再好,也得依賴大量蒐集整理的數據來訓練人工智能模型!

這個問題展開來說就比較複雜了,只能說是目前技術條件下,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一個通用的缺陷。

所以,用Yun AI這種通用大型生成式AI,直接當醫生用是不靠譜的……尤其是用戶反覆詢問,質疑它的時候,它往往會改變最初的推理結果。

但是,銀河製藥的人,依舊看到了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裡的應用價值。

先是搞了一個圖像醫療人工智能,用來判讀核磁共振等醫療圖像,現在則是準備進一步擴大到其他領域,判斷分析各種醫療信息,然後給醫生一個參考性的分析結果。

這種專業的醫療人工智能,也不是面向普通人的,而是面向醫院以及醫生的,爲的是給醫生減輕工作量,提升醫療診療的準確性,給醫生查缺補漏使用。

這也是人工智能在各行各業的普遍應用第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

人工智能,遠遠不是Yun AI這種超大型的通用生成式AI這麼簡單,實際上在很多行業,乃至傳統制造業裡都能夠獲得大量的應用。

有一些製造業企業,都已經開始陸續自行部署GTAI這種開源的人工智能,然後用他們自己的數據進行訓練,訓練後用來協助他們企業內部的工作流程,減輕工作量。

這也是很多企業,哪怕是一些看似和人工智能沒啥關係的傳統制造業,都採購APO2600顯卡,組建組建的小型服務器GPU,然後部署本地GTAI3的緣故!

智雲集團旗下的APO顯卡,雖然大頭都是賣給那些大型的高科技企業,尤其是互聯網企業,但是也有相當多一部分APO顯卡被各行各業的企業所購買,用來部署他們內部使用的GTAI3。

這也是智雲集團當初選擇開源GTAI的核心理由…不開源的話,這些企業也沒辦法部署本地的人工智能啊,不部署本地人工智能,他們也沒辦法得到高度專業化,適合他們自己使用的人工智能啊,單純的接入Yun AI,是沒辦法解決這些問題的。

他們只能自行部署本地化的GTAI3來解決這些問題。

而這樣一來,APO顯卡的市場需求量就更大了。

開源GTAI系列人工智能,然後趁機賣顯卡,這是智雲集團這幾年在人工智能領域裡的核心部署,也被外界稱之爲最近幾年智雲集團裡最成功的一次商業戰略!

靠著開源GTAI,智雲集團硬生生的給自己額外創造了每年至少三百億美元的APO顯卡營收!

而銀河製藥,也是在這種大浪潮下,開始大規模採購APO顯卡,然後部署GTAI3,隨後訓練他們自己的專業醫療人工智能,並視爲下一階段銀河製藥的重要發展方向。

徐申學對銀河製藥在覈磁共振設備領域以及醫療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方向上,還是比較認同的。

方玉林見徐申學心情不錯,也彙報了銀河製藥在其他領域的一些發展,比如專利過期藥物的仿製,常規醫療耗材上。

“仿製藥的市場還是比較大的,我們在這方面的投入也比較大,嘗試通過質量的提升,品牌的加層來獲得市場,這部分主要是做國產中高端市場爲主,不去和國內的仿製藥拼殺低端市場!”

徐申學對仿製藥還是比較關注的,畢竟前沿的東西雖然好,然而普通人日常所需要的各類仿製藥其實徐申學更注重。

“還是我以前說的,仿製藥這一塊要做好,給消費者一個靠譜的選擇!”

“還有耗材領域也要做好一些,儘可能的把一些進口耗材的價格打下來!”

“做企業嘛,賺錢的核心業務要重視,但是一些承擔社會責任的業務也要做!”

“賺錢,靠希羅克達,未來的一些新研藥,新耗材就足夠我們吃飽了,而仿製藥和常見的耗材,甚至設備都可以當成社會責任業務來做,維持一定的盈利就行,不要吃相太難看!”

“還有,不要去卷什麼低端市場,國內藥企普遍缺乏資金和技術,都指望著這些低端市場活著,我們這個體量,就不要去瞎參合了。”

銀河製藥,一年營收幾百億美元,研發投入上百億美元呢,這個級別的營收和研發投入,放在全球上也是第一名啊。

這種體量的巨型企業如果放下身段,去做什麼低端市場,很容易導致市場劇烈動盪的……逼得一大羣中低端藥企破產的。

當然,銀河製藥要是真的這麼幹,自己也得虧死!

就那些低端市場,也撐不起來銀河製藥一年數百億美元的營收以及上百億美元的研發投入啊。

方玉林聽到這話,也是不由得感嘆,自家老闆真的不是一般的商人啊……普通商人,哪裡會說什麼責任感,不要去擠佔中小企業的活路這種事啊,都恨不得賺的越多越好。

尤其是一些體量比較大的企業,利用自身的技術以及資本優勢,橫掃中小企業,奪取更多的市場那都是非常常見的商業策略。

但是自家的這個老闆,偏偏就不這麼幹!

不僅僅在醫療領域裡如此,在其他領域裡也差不多……尤其是在智能終端領域裡,徐申學手握智雲集團以及威酷電子兩大核心企業,他要是真的下定決心大幅度壟斷智能終端市場,是有一定的可能性把國內的其他智能終端企業給活生生擠死的。

但是他就不這麼幹……相反,他幾乎敞開了向國內的其他智能終端廠商供應各種零配件。

旗下的W系列手機SOC,內存芯片,閃存芯片,屏幕這些核心零配件,產能滿足自用之餘,剩餘產能基本上給錢就賣,從不卡人脖子。

不過方玉林不理解也很正常……徐申學從來都不是做某個單獨的業務或產品,他一直都是做產業鏈的。

在半導體,智能終端,智能電動車領域一向來如此!

在醫療領域裡,因爲算是剛起步,所以還沒有來得及展開,同時醫療產業也不太好搞大規模的產業鏈模式。

畢竟他也不搞連鎖醫院……

他只是去年的時候,投資搞了個私營醫院,但是這個醫院本身也不是爲了做醫療產業,更不是爲了賺錢。

單純是爲了給自己以及家人,集團高層這些人提供一個更好的醫療環境!

此外也是利用自己的科研系統,在醫療領域裡給一些科研人員弄點科研名額,搞一搞醫療領域的科研,看看能不能推動醫療領域的進一步發展。

所以這個徐申學手底下的私營醫院,嚴格來講,是一家研究型醫院,搞醫療領域的科研爲主,提供醫療服務只是順帶,日常診療服務只是爲了培養頂級醫生以及爲科研項目收集提供科研素材而已!

醫療領域並不算是徐申學的事業版圖重點,甚至連主要業務板塊都算不上,銀河製藥那只是意外……如果沒有意外搞出來的希羅克達,他甚至都沒有搞藥企的打算。

他單純是爲了希羅克達這一款藥,搞出來一個銀河製藥……算是爲了一碟醋包了一盤餃子。

在醫療沾邊的,被徐申學重視的領域其實是生命健康領域,也就是銀河生命……奔著延長壽命,重返青春去的。

不僅僅徐申學如此,地球上的其他諸多超級富豪們也如此!

銀河生命,雖然歸屬徐申學擁有,但是早些年的出資人可都是一大羣超級富豪!

哪怕是現在,每年也在吸納不少超級富豪們的捐獻資金!

哪怕是和徐申學打生打死的財團競爭對手們,每年都會捐錢給銀河生命……

畢竟,他們可以討厭徐申學,也可以質疑徐申學的人品,但是真心沒辦法質疑徐申學的能力!

所以明明是競爭對手,甚至都知道未來如果銀河生命真搞出來了什麼了不得的成果,徐申學會用這個成果拿捏,威脅他們……但是他們依舊心甘情願的每年都捐錢給銀河生命。

因爲他們覺得,這地球上如果還有誰能夠帶領企業在生命健康領域裡突破未知的核心技術,讓人活得更久,甚至長生不老……那麼徐申學就是概率最大的那一個!

到時候如果徐申學違背協議,不願意讓他們也用上這技術,那就搶啊……誰手底下還沒幾家安保公司啊!

但是,搶的前提是先把東西給做出來……而徐申學是最有可能做出來這種技術的人!

所以,他們每年依舊捐錢!

這就是銀河生命的奇特之處了……它明明是徐申學控制下的企業,但是每年都能獲得全球各地頂級財團,源源不斷的資金捐獻。

同時再在各地也都能廣泛的各種研究資源的支持。

這也導致了銀河生命的研究團隊,也是徐申學手底下各企業裡國際化程度最高的一個企業,有著大量來自不同國家的科研人員。

對此,徐申學也是樂於見成,反正生命健康領域都是要搞的,而且難度極高,漫長的未來裡都看不到實際性的希望。

如此情況下,有其他財團出錢一起搞,那也挺好的。

至於未來真有什麼成果,要不要用成果威脅對方,搞談判之類,以後再說吧!

就和其他財團負責人的想法一樣,以後先不管,先把東西做出來再說……東西做出來了,才能談得上利益分配,談判,甚至爭奪這種事。

現在還是大家齊心協力一起搞著吧!

如此,也就導致了銀河生命這個極其特殊的企業的出現。

而銀河生命的誕生,又導致了銀河安保以及銀河製藥這兩家公司的出現,只不過經過當年的切割後,現在的銀河安保現在已和銀河生命沒啥直接關係了,演變爲徐申學手底下的個人控制的安保企業了。

(本章完)

第499章 虛擬遊戲的幫派之戰第531章 瘋癲的虛擬遊戲玩家第235章 瘋狂的海藍SEC第30章 捲起來的挖人大戰第340章 抗癌神藥轟動全球第487章 體驗虛擬設備330.第330章 全球最好的老闆第552章 王華的考察第390章 除了貴沒有缺點第522章 全球過半算力第355章 無人機表演148.第148章 S10發佈前夕第437章 王華回國第545章 超級富豪們的震驚:ARE78項目第549章 月球基地計劃啓動90.第90章 未來旗艦機第525章 席婉清的煩惱第353章 初代AI無人機算法250.第250章 海藍SEC開啓交付(萬字大章)第64章 憂心忡忡的友商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420章 間諜在行動!第455章 賣坦克的銀河安保第59章 發佈會奇蹟降臨人間第40章 他們沒得選第47章 第一的名頭他要定了第495章 全球虛擬直播134.第134章 站著進去躺著出來327.第327章 黯淡的水果6S,水果的危機第409章 真正的龐然大物柳河投資第50章 品牌定位以及定價第519章 大浪潮和生死危機153.第153章 老闆們都用智雲169.第169章 敲鐘上市和電動車第23章 手機行業的殘酷278.第278章 生機勃勃的年代160.第160章 國產光刻機的曙光第447章 智能電動車的浪潮以及混亂186.第186章 萬衆期待191.第191章 A計劃第501章 王林徒的歐洲視察之旅第206章 S11 Pro發佈會上的照片第58章 千億大佬齊聚發佈會第422章 都在忽悠197.第197章 真正的備份方案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第420章 間諜在行動!第370章 嚇傻人的機器人發佈會2.第2章 高頻機海戰術187.第187章 三千億美元154.第154章 智雲平替:小藍MAX174.第174章 視察海藍汽車308.第308章 瘋狂的退市以及上市第23章 手機行業的殘酷第582章 小藍汽車發佈會上的震撼無人機煙火第8章 電商渠道的機會第546章 慷慨的超級富豪們第211章 挖角頂級芯片專家樑鬆(68K)第34章 爲了五百萬獎金拼了第67章 82億估值融資245.第245章 舉國之力的產物337.第337章 別無選擇69.第69章 爆炸預售第354章 歐美的破防第205章 給世界的禮物‘S11pro’發佈第346章 智雲的文化輸出149.第149章 S10發佈會(一)324.第324章 這個世界太瘋狂第11章 小藍手機150.第150章 S10發佈會(二)第510章 眼高於頂的智雲人第532章 比砸錢智雲就沒怕過誰第206章 S11 Pro發佈會上的照片第470章 蟻蜂無人機系統第592章 外星人造物?256.第256章 南門商業空間站計劃第64章 憂心忡忡的友商第29章 入駐新辦公室第52章 合作軟件廠商第55章 相親進行時273.第273章 鋪天蓋地的智雲:全球的轟動爆火244.第244章 跨國企業304.第304章 先進智能無人機作戰系統第42章 李秘書194.第194章 跨國企業109.第109章 旗艦機樣機定型第350章 進退兩難的美FDA170.第170章 全球第一高科技公司第62章 開放生態以及C1 Pro第516章 時代 承諾以及拋棄第552章 王華的考察第1章 自主微創新第445章 驚人市值以及國內資本計劃247.第247章 智雲史上最拉跨的產品145.第145章 春季發佈會第211章 挖角頂級芯片專家樑鬆(68K)第592章 外星人造物?第582章 小藍汽車發佈會上的震撼無人機煙火第424章 制裁:百分百汽車關稅113.第113章 七月十六日
第499章 虛擬遊戲的幫派之戰第531章 瘋癲的虛擬遊戲玩家第235章 瘋狂的海藍SEC第30章 捲起來的挖人大戰第340章 抗癌神藥轟動全球第487章 體驗虛擬設備330.第330章 全球最好的老闆第552章 王華的考察第390章 除了貴沒有缺點第522章 全球過半算力第355章 無人機表演148.第148章 S10發佈前夕第437章 王華回國第545章 超級富豪們的震驚:ARE78項目第549章 月球基地計劃啓動90.第90章 未來旗艦機第525章 席婉清的煩惱第353章 初代AI無人機算法250.第250章 海藍SEC開啓交付(萬字大章)第64章 憂心忡忡的友商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420章 間諜在行動!第455章 賣坦克的銀河安保第59章 發佈會奇蹟降臨人間第40章 他們沒得選第47章 第一的名頭他要定了第495章 全球虛擬直播134.第134章 站著進去躺著出來327.第327章 黯淡的水果6S,水果的危機第409章 真正的龐然大物柳河投資第50章 品牌定位以及定價第519章 大浪潮和生死危機153.第153章 老闆們都用智雲169.第169章 敲鐘上市和電動車第23章 手機行業的殘酷278.第278章 生機勃勃的年代160.第160章 國產光刻機的曙光第447章 智能電動車的浪潮以及混亂186.第186章 萬衆期待191.第191章 A計劃第501章 王林徒的歐洲視察之旅第206章 S11 Pro發佈會上的照片第58章 千億大佬齊聚發佈會第422章 都在忽悠197.第197章 真正的備份方案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第420章 間諜在行動!第370章 嚇傻人的機器人發佈會2.第2章 高頻機海戰術187.第187章 三千億美元154.第154章 智雲平替:小藍MAX174.第174章 視察海藍汽車308.第308章 瘋狂的退市以及上市第23章 手機行業的殘酷第582章 小藍汽車發佈會上的震撼無人機煙火第8章 電商渠道的機會第546章 慷慨的超級富豪們第211章 挖角頂級芯片專家樑鬆(68K)第34章 爲了五百萬獎金拼了第67章 82億估值融資245.第245章 舉國之力的產物337.第337章 別無選擇69.第69章 爆炸預售第354章 歐美的破防第205章 給世界的禮物‘S11pro’發佈第346章 智雲的文化輸出149.第149章 S10發佈會(一)324.第324章 這個世界太瘋狂第11章 小藍手機150.第150章 S10發佈會(二)第510章 眼高於頂的智雲人第532章 比砸錢智雲就沒怕過誰第206章 S11 Pro發佈會上的照片第470章 蟻蜂無人機系統第592章 外星人造物?256.第256章 南門商業空間站計劃第64章 憂心忡忡的友商第29章 入駐新辦公室第52章 合作軟件廠商第55章 相親進行時273.第273章 鋪天蓋地的智雲:全球的轟動爆火244.第244章 跨國企業304.第304章 先進智能無人機作戰系統第42章 李秘書194.第194章 跨國企業109.第109章 旗艦機樣機定型第350章 進退兩難的美FDA170.第170章 全球第一高科技公司第62章 開放生態以及C1 Pro第516章 時代 承諾以及拋棄第552章 王華的考察第1章 自主微創新第445章 驚人市值以及國內資本計劃247.第247章 智雲史上最拉跨的產品145.第145章 春季發佈會第211章 挖角頂級芯片專家樑鬆(68K)第592章 外星人造物?第582章 小藍汽車發佈會上的震撼無人機煙火第424章 制裁:百分百汽車關稅113.第113章 七月十六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南省| 永靖县| 屏山县| 阳信县| 灵武市| 固始县| 池州市| 德保县| 江安县| 东源县| 奉节县| 从江县| 广南县| 景宁| 荔波县| 临邑县| 绩溪县| 吉木乃县| 兰坪| 和静县| 南投县| 纳雍县| 襄樊市| 新昌县| 玛沁县| 新田县| 上虞市| 彭阳县| 尉氏县| 莒南县| 万载县| 新晃| 大田县| 崇文区| 濮阳市| 北京市| 海安县| 乐至县| 鄂伦春自治旗| 曲麻莱县| 武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