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初代AI無人機算法
七月下旬的這一段時間裡,海藍汽車再一次搶奪了諸多的新聞頭條,只不過並不是什麼好事情,更多的還是各種友商抹黑的負面新聞,一度讓海藍汽車陷入了輿論危機。
好在海藍汽車的公關部門行動快速,通過一連串的攪混水,爆出其他友商的黑料,再通過一些其他熱點新聞,尤其是明星出軌的新聞轉移視線。
最後把事態給控制了下來。
這一事件,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海藍汽車正式走上了諸多傳統汽車廠商的對立面……三十六萬起步的海藍SLMC,這款主打家庭,兼帶科幻屬性的中型轎車成爲了一大票汽車廠商裡的競爭對手。
但是同樣的,這也讓更多人看到了智能電動車的巨大潛在市場,吸引更多資金的投入。
同時一大堆傳統汽車廠商也開始了積極轉型戰略,陸續打造自己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比如隔壁的廣城汽車,就大力展開了純電汽車平臺的開發,不出意外的話,明年他們就會在自主品牌旗下推出純電車輛。
其他國內一些傳統汽車廠商也都有類似的計劃。
不過做的最好的依舊是比亞迪,他們主打的中低端電動車做的還行,銷量也有好幾萬輛……
當然,距離海藍汽車依舊是差距太大了……人家海藍汽車年銷量都七八十萬,明年都奔著上百萬去了,但是比亞迪的電動車,包括插混在內的銷量都不怎麼樂觀。
至於國內其他的新能源車就更不行了,一大堆騙補貼的各種老頭樂混雜其中,一個個說起來銷量似乎都很高,但是市面上也沒見到幾輛,有心人仔細一查就會發現……這些騙補貼的老頭樂都在汽車墳場裡待著呢。
所以國內做所謂新能源的廠商,得把這些騙補貼搞老頭樂的廠商給去除掉。
除了傳統汽車廠商外,還有一些力量值得注意,那就是一些背後有著大資本,尤其是互聯網企業所投資的所謂新勢力廠商,如小彭,未來,裡想,微馬,諾託,領跑等。
這些新勢力廠商都是看到徐申學搞智能電動車,搞出來了海藍汽車後,一個個大資本跟著投入其中,然後搞出來的汽車廠商……這些新勢力廠商花錢特別狠,然後是互聯網的創業思維去做汽車,其中自然有撲街的也有做的好的。
但是總體來說,還是有效的促進了國內電動車的快速發展。
不過,他們目前基本都沒有汽車牌照,需要和傳統汽車廠商進行合作造車……所以和海藍汽車還是區別極大的。
海藍汽車在成立沒有多久,甚至連車都還沒有造出來的時候,就已經獲得了汽車牌照。
全球各汽車廠商,包括其他行業的一些資本,看著海藍汽車全球大賣,銷量一年比一年高,一個個都忍不住,陸續開啓了各自的電動車計劃。
但是……他們目前來說也只是做電動車而已,頂多就是帶一些輔助駕駛功能,和海藍汽車的自動駕駛是有極大區別的。
目前市面上最先進的汽車算力芯片,就是智雲半導體旗下的Mobileye公司的EYEQ3系列芯片了,但是算力很有限,該方案只提供單枚0.256TOPS的算力,只能用於最基本的L2級別的輔助駕駛,也就是車道保持,自適應巡航這些功能。
同時智雲半導體旗下的英偉達公司,也在去年向市場發佈了Drive PX車規級算力平臺,而這一套系統,可以提供12TOPS的算力。
特斯拉的最新智能駕駛平臺,也就是FSD,其硬件系統,也就是WH2.0,就是基於英偉達的這一套系統做的,不出意外的話今年應該就能夠搭載在他們的新車型上。
其他車企的話,主要還是採用智雲半導體的EYEQ3平臺爲主,主要做一些輔助駕駛……因爲這一套系統,智雲半導體是直接提供一整套純視覺解決方案的,連算法都直接封裝進去然後提供給客戶,汽車廠商拿回去自己裝在車裡,做一做適配就行了。
很多傳統車廠商都是這麼搞的。
而那些所謂的新勢力汽車廠商也不例外……至少目前是這樣的。
這也是他們的電動車,只是電動車……但是海藍汽車的電動車,卻是智能電動車的緣故。
兩者之間的差距,從車規級算力芯片的算力差距就能看的出來……0.0256TOPS和數十甚至一百多TOPS的差距。
這些算力差距,再加上基於AI技術訓練出來的自動駕駛算法,足以讓他們的表現天差地別。
同樣,這也是海藍汽車在全球受到追捧的核心因素之一……人家海藍汽車可不是吹牛,而是真的能自動駕駛。
爲什麼全球範圍,有那麼多有錢人購買海藍汽車啊,可不僅僅因爲它是電動車,更是因爲它的自動駕駛技術。
而這一點,是其他汽車廠商,甭管是什麼新勢力,還是傳統汽車廠商都無法比肩的。
甚至就連目前的特斯拉,也是連海藍汽車的車尾燈都看不見……這也是特斯拉下定決心自研車規級算力芯片的緣故,靠買,是買不到最先進的車規級算力芯片的。
人家徐申學根本不對外出售最先進的EYQ系列芯片,也就是海藍汽車和智雲半導體合作研發的芯片。
但是有這種決心,更有這種技術的汽車廠商,也就只有一個特斯拉了,其他的都不行。
車規級算力芯片,再搭配AI訓練搞自動駕駛算法……這一整套投入太大,對技術要求太高,常規意義上的汽車廠商,包括那些所謂的新勢力其實玩不轉。
諸多種種,也導致了16年的當下里,真正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依舊只有海藍汽車,其他的所謂新能源也好,智駕也罷,又或者是什麼電動車,總之都是清一色的L2級別。
但是話又說回來,其實對於國內的中低端市場而言,智能駕駛這一塊其實也無所謂的。
國內的中低端電動車市場,核心訴求並不是智能駕駛,就十幾二十萬的車,也沒人指望它能自動駕駛,它敢自動駕駛,車主也不放心讓它開。
這個極爲的電動車市場,核心訴求是更低的跑車成本,也就是省油。
然後再加上一些亂七八糟的各種高配置,比如冰箱彩電,加熱座椅之類的配置。
所以這一階段裡的中低端電動車,其實主要市場並不是在普通的個人購買客戶羣體,而是在大量的網約車,出租車市場。
這些靠著拉客吃飯的網約車司機們,纔是電動車的最大客戶。
這年頭如果用電動車跑網約車,很賺錢的……用電動車跑網約車,一個月下來油錢都能省下來大幾千甚至上萬,而這些都是多餘的利潤,跑得勤快一些,一年多甚至都能把車錢給賺回來了。
而這一塊市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