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71章 高喊自由貿易

進入五月份後,海藍汽車一年一度的發佈會即將發佈之前。

海藍汽車的CEO包永言出現在了歐洲西班牙,隨後和當地的官員以及合作企業的高管們參與了海藍汽車西班牙工廠的投產儀式。

“海藍汽車一如既往的力爭爲歐洲的消費者帶來更好的產品,引領進入智能出行時代!”

“這家工廠將會投產世界上最先進的智能電動車,它將會擁有頂級的L4級別的輔助駕駛系統,擁有最頂級的固態電池,並且所有投產的車型都根據歐洲市場進行調整,以其符合更加符合歐洲消費者的需求!”

“這家工廠擁有最頂級的製造技術,初期的年產能夠達到十五萬輛,未來我們還將會把這家工廠的產能進一步擴充到每年二十萬輛!”

“這將會是歐洲地區裡最先進,規模最大的智能電動車工廠!”

“這同樣也將會爲當地帶來超過五千個直接就業崗位,並帶動超過三萬個間接就業崗位!”

“海藍汽車,始終高度重視歐洲,將會在現在以及未來爲人們帶來最頂級的高科技智能電動車,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

包永言在投產儀式上,面對當地的公衆以及媒體們,反覆強調工廠的先進,給歐洲消費者帶來的便利,給當地帶來的就業崗位!

絕口不提這座工廠只是一個純組裝工廠……海藍汽車不在這裡生產電池、電機、激光雷達等核心零部件。

甚至很多歐洲企業提供的核心零部件,如轉向,制動等傳統車輛也使用的核心子系統……其實都不是在歐洲生產。

這些子系統雖然是歐洲企業提供,但是實際上是歐洲企業設立在華夏的工廠裡生產,然後再裝船出口到歐洲西班牙,最後在這裡組裝……而這可不是徐申學要求的,而是這些歐洲企業的自行選擇。

至於理由,其實也很簡單,因爲這些歐洲企業提供的核心零配件,哪怕是在華夏生產再運過來,算上運費和關稅後,依舊比他們在歐洲當地生產更便宜……更賺錢。

根據徐申學在汽車產業上和歐洲財團達成的一系列合作協議內容……面向歐洲出口的海藍汽車,必須要有百分之三十的硬件比例要向歐洲企業採購。

但是這些歐洲企業直接把這些訂單放在了華夏工廠生產……這和徐申學可沒啥關係。

並不是每一家財團都會和徐申學一樣,乾點啥都會考慮就業,考慮內需經濟的。

大部分財團都是很純粹的資本屬性……賺錢就行,至於錢怎麼來並不重要。

當然,雖然核心零部件都是從國內進口運過來,但是其他一些非核心零部件,比如車體框架等東西都是在當地製造或採購。

海藍汽車的西班牙工廠,是一家基於徐申學和當地財團合作,利益交換的產物!

對於海藍汽車而言,西班牙工廠以及之前已經小規模投產的匈牙利工廠,讓海藍汽車徹底打開了歐盟市場,不用再面臨著額外的關稅以及其他懲罰性的禁止措施,比如反傾銷之類的。

後續這兩家工廠生產的海藍汽車,可以在歐盟市場裡暢行無阻的銷售!

同時海藍汽車還獲得每年一定數量的進口汽車關稅豁免……這部分主要針對不在歐洲當地組裝生產的部分高端車型,如海藍SEC,海藍MEV,海藍SLC等車型,這種高端車型本來銷量就少,是不可能在歐洲當地也專門開個生產線的,只能以整車出口的方式進行銷售。

作爲交換,歐洲方面德法爲主的財團獲得了這兩個海藍組裝工廠生產的海藍汽車的部分零配件訂單,佔比大概百分之三十左右,並獲得海藍汽車面的大量電動車專利付費授權……順帶一提,海藍汽車在電動車裡佈局比較早,弄出來了很多專屬專利,這些專利也是很有價值的。

想要獲得海藍汽車的這些專利,要麼拿出來自己的高價值專利來交換。

要麼就付出額外的利益來進行交換……比如市場換專利授權。

同時,徐申學還答應了向歐洲汽車企業進向他們提供核心零配件,主要是電池供應,主要是半固態電池、磷酸鐵鋰電池;

車規級芯片的供應,主要是EYEQ芯片、PX芯片以及其他諸多車規級輔助芯片,激光雷達,車規級高清攝像頭等諸多零配件。

而西班牙和匈牙利當地,則是獲得了組裝工廠的就業以及稅收。

諸多利益交換下來,打通了海藍汽車前往歐洲市場的諸多障礙。

而且對於徐申學而言,不僅僅打通了歐洲汽車市場,更是讓自己的汽車產業鏈更加深入歐洲地區……大量出售先進電池和芯片,這等於在供應鏈上掌控住了話語權。

以後要是有什麼變化,對方翻臉之前,就要考慮供應鏈會不會斷掉導致停產了。

沒有了電池和算力芯片,車規輔助芯片……還生產個毛線的電動車,別說電動車了,沒有了EYEQ輔助駕駛系統,對方稍微高端一點的燃油車都得停產!

因爲全球範圍內的燃油車上使用的各種輔助駕駛功能,具體表現爲車道保持,剎車輔助、自適應巡航、定速巡航等功能,都是清一色建立在智雲集團的EYEQ輔助駕駛系統上的!

不管是寶馬還是奔馳奧迪,又或者是本田豐田大衆,通用凱迪拉克,現代……統統都是用EYEQ系統。

智雲集團在這一領域的壟斷,其實比服務器GPU領域裡的壟斷程度都更高……服務器GPU好歹還有個AMD充當代替品,必要時候也能硬著頭皮用。

但是在輔助駕駛領域裡,暫時可沒有代替品!

什麼,你說還有個PX芯片平臺,你可以自行研究輔助駕駛技術……不好意思,PX芯片平臺也是智雲集團的。

人家智雲集團自家玩左右手互搏呢。

當然,現在這些汽車廠商以及部分半導體廠商也在試圖改變這種情況,高通嘗試在做車規級算力芯片,部分車企也在自行研發芯片,但是這需要時間。

目前只有特斯拉做的比較成功,做出來了自己的算力芯片……但是特斯拉自己做出來算力芯片性能比不上PX芯片,所以特斯拉是兩種芯片一起用。

而其他廠商嘛,暫時還搞不出來。

就以上這幾點,都還沒有說上更核心,更上游的一些東西呢……比如製造鋰電池所需要各種礦物,典型的鋰礦!

徐申學手底下的柳河投資旗下的五六家礦物企業,掌控全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鋰礦產能,同時掌控了其他部分必要礦產……說給你斷供也就給你斷供了。

然後還有國內掌控的稀土……準確的說是稀土裡提煉出來的稀有金屬,這方面雖然不是掌控在徐申學手裡,但是真有什麼事了,分分鐘就能卡國外廠商的脖子。

只不過,這些事情目前就沒有必要拿出來說了……拿出來說嚇著小朋友就不好了。

還是繼續鼓吹全球自由貿易吧!

現在的徐申學,是堅定的全球自由貿易鼓吹者。

經常在一些公開場合裡鼓吹全球自由貿易……反倒是歐洲,美國,印度等其他國家的部分人,則是對自由貿易憂心忡忡。

爲什麼?

因爲徐申學的各項產業足夠牛逼,只要對方敢開放市場,他就有把握吃下對方的市場。

而對方沒有把握抵禦智雲集團,海藍汽車的大量頂級產品的劇烈衝擊……一旦開放就會導致大量產業暴死。

所以,自由貿易這東西也是隨著時代而不斷變化的。

以前是歐美國家高喊自由貿易,現在輪到華夏高喊自由貿易!

——————

包永言在歐洲參加了海藍汽車西班牙工廠的投產儀式,隨後又前往了匈牙利工廠進行視察。

順帶還參加了幾場汽車論壇,高層會議,接受記者採訪甚至上當地的電視臺節目接受訪談。

在這些公開場合裡,包永言一直都在鼓吹‘智能出行’這個關鍵詞,說自動駕駛,說固態電池,說海藍汽車給歐洲人帶來的各種好處!

在德國的時候,包永言在面對記者問及,海藍汽車有沒有在德國投資建廠計劃的時候。

包永言表示了肯定:德國作爲歐洲也是全球範圍內的汽車大國,我們海藍汽車同樣想要在這裡耕耘,未來如果有機會,我們也會考慮在德國投資建廠。

同時還拿出來智雲集團在德國的半導體工廠作爲例子,以強調自家老闆徐申學對德國的看好,而海藍汽車也是徐申學的產業,同樣對德國看好。

德國半導體工廠,是智雲集團在海外唯一的一個大規模半導體工廠……該工廠也是目前歐洲僅有的大規模,高技術半導體工廠!

有智雲德國半導體工廠的先例在,包永言認爲海藍汽車未來也能夠效仿這一例子在德國進行投資。

當然,說的都是如果……未來的事,誰也說不清!

如果未來徐申學和德國這邊的財團達成了新的合作協議,進行了新的利益交換的話,那麼也是有可能在德國投資建廠的……只是這個可能性比較小。

德國這地方,因爲製造成本高昂……人家德國自己的汽車零配件廠商都跑路了,海藍汽車還跑過去,純粹是找虐!

不過在外頭,自然是能畫餅就畫餅,能鼓吹就鼓吹……包永言偶爾接受印度媒體的採訪時,都一樣會表示對印度市場的看好,說未來有可能會去印度投資建廠呢!

而實際上海藍汽車永遠都不會跑去印度投資建廠,哪怕只是個組裝廠……那破地方太奇葩了,饒是海藍汽車各種牛逼,真敢進去的話,也是站著進去,躺著出來。

沒必要去找虐啊!

——————

包永言的歐洲之旅,不僅僅是爲了主持西班牙工廠投產,更多的還是爲了給即將上市的新一代海藍汽車進行宣傳造勢。

因爲五月中旬,海藍汽車將會召開有可能是汽車歷史上最重要的發佈會:發佈搭載固態電池的一系列車型!

不僅僅包永言,最近一段時間裡海藍汽車的其他多個高級副總裁也陸續前往海外多個市場,名義上是去視察當地的工廠,考察市場,但實際上接著各種公開場合,不斷的輸出智能出行、固態電池、L4級別的自動駕駛等概念。

就連在美國都不例外……海藍汽車的北美大區總裁,具體負責米特品牌,墨西哥工廠運營的高管,攜帶著米特品牌的幾款車型前往了美國的一個汽車博覽會,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大談特談智能出行,固態電池,自動駕駛等概念。

後兩者好說,而前面的‘智能出行’這個概念,是海藍汽車最近半年裡大力鼓吹的一個新概念。

要讓出行更加智能,更加方便……具體體現下來其實就是自動駕駛,再加上車內的高度智能化。

一些宣傳影片裡,展現的場景是:一個人上班的牛馬下班後,直接來到公司門口,海藍汽車就無人駕駛自動出現在他身前,他上車後在後排座位坐下閉目休息,車內的智能助理自動調整適合的溫度和溼度,並向他通報,處理個人事務,並提前打開家裡的一些空調等等設備。

海藍汽車自動啓動穿梭在大街小巷上,然後平穩抵達家門口,牛馬下車進門,海藍汽車自行關上車門,然後前往一旁的車庫,熄燈!

開車……不存在的!

按照海藍汽車對未來的設想,人們根本不需要開車!

海藍汽車所展現的這種智能出行的場景……它可不是虛幻的,而是正兒八經真實存在的。

海藍汽車的L4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再加上和智雲集團的智能家居系統聯繫起來,是真的能夠做到宣傳片上展現的那樣的……

智能出行概念,是今年海藍汽車重點營銷,宣傳的概念!

所以最近幾個月裡,海藍汽車的諸多高管們在公開場合裡不斷的鼓吹這一概念!

智能出行,固態電池,再加上L4自動駕駛技術,就是今年海藍汽車的重點營銷工作。

也是今年海藍汽車發佈會的重點營銷概念!

五月十六日,深城海藍汽車總部!

大量的汽車業內的人士,媒體人士,合作企業,供應商代表,還有部分獲得抽獎獲得門票的海藍汽車用戶粉絲……然後還有哪裡熱度就去哪裡的大量自媒體博主們。

他們齊齊雲集其中海藍汽車總部。

準備圍觀海藍汽車的重磅發佈會……誰都知道海藍汽車今年要全面推行固態電池,雖然消息已經是老消息了,但是依舊非常吸引人的眼球。

比如具體搭載在什麼車型上,售價如何,續航如何等等都是很多人所關注的信息。

雖然之前海藍汽車在去年的時候,已經發布了全球範圍內首款,也是目前爲止僅有的一款搭載固態電池的汽車海藍SR3。但是海藍SR3是超跑啊,理論上低配一百大幾萬就能買到手,但實際上根本沒有低配,都是高配賣,一輛下來國內都得百多萬,而國外很多國家一般針對這種奢侈車型普遍實施高關稅,價格就更貴了……極少人能夠買得起。

再說了,海藍SR3這種超跑只是玩具,不適合作爲商務車型,也不適合作爲家庭車型,更不適合作爲日常代步使用……

這也是超跑車型的通用缺陷:雖然價格昂貴,但是貴並不是它銷量低的核心理由,主要還是不實用,就連裝逼價值也一般般,也就少數二代三代們喜歡玩,大部分有錢人其實不玩超跑……

有錢人們,更喜歡購買海藍SLC,海藍SEV,奔馳S系列,奔馳大G,寶馬七系列,X5這些看起來比較常規,兼顧實用化的豪華車型!!

簡單來說,海藍SR3和普通人沒啥關係!

普通人羣體,哪怕是高收入羣體想要用上固態電池的電動車,也需要等海藍汽車發佈各類普通車型才能買上。

而今天,海藍汽車要發佈的車型裡,就是屬於這種性質!

大量觀衆雲集的時候,徐申學也提前一步到了海藍汽車總部,不過今年的發佈會,徐申學並不會親自主持,而是交給了包永言主持。

徐申學主持發佈會也是有講究的,除了每年智雲集團的旗艦級發佈會每年雷打不動親自主持外,其他的發佈會都是看情況。

一般來說,有什麼重大技術突破的發佈會,他纔會親自主持。

比如去年的海藍汽車和智雲集團機器人的聯合發佈會,面向全球首次發佈固態電池,徐申學就親自主持了。

今年的春季發佈會,發佈全新一代的虛擬設備,其中有著影響極大的Yun VW L1青春版……別看這東西便宜並且性能拉胯,但是戰略地位極爲重要,所以徐申學也親自主持。

其他時候,常規的新款產品發佈徐申學一般都不親自主持了。

海藍汽車今年的發佈會雖然重要,但是核心的固態電池在去年的時候,徐申學已經親自主持發佈過了,今年只是大規模應用而已,所以徐申學也不管了,讓包永言去處理。

時間來到傍晚時分,發佈會正式開啓!

包永言在臺上開始主持發佈會,先是重點對外宣佈了海藍汽車旗下各系列車型的改進款。

從海藍SLC,到海藍SEV,海藍SEC這三款豪華車型,這三款車型全系列應用固態電池。

再到中端定位的海藍SLMC,海藍MEV,然後是入門級轎車海藍YEV!

這些車型除了常規的升級改款外,則是在高配車型上應用固態電池了。

其中的海藍SLMC在應用固態電池後,其頂配長續航四驅版本,綜合續航能夠達到一千三百公里,當然……這個版本的價格也非常規,選配4.2輔助駕駛系統,即第二代L4級別自動駕駛系統後,售價達到了驚人的七十五萬。

再一次刷新了海藍SLMC這款車型的價格!

主要是現在的固態電池還太貴了,同等重量下是兩倍多半固態電池的成本呢!

以往七百多公里續航的頂配海藍SLMC,加L4自動駕駛後,售價大概在五十五萬……如今採用固態電池續航增加一千三百公里,就等於是多出來了十多萬的電池成本,把這部分成本加起來,可不就是七十多萬了嘛!

當代的電動車裡,一輛車的成本超過百分之五十都是電池成本,而在長續航固態電池版本里,這個比例還會進一步增加到百分之六十甚至更高。

具體取決於你塞進去多少電池……

除了這種頂配一千三百公里續航的頂配版本外,海藍SLMC還有價格比較親民的固態電池版本!

續航八百公里的高配版,售價是五十八萬……這是對比之前七百多公里的半固態電池版本的。

而更低續航的六百公里版本以及續航五百公里版本,則是繼續採用半固態電池!

人們經常說海藍SLMC三十五萬落地……其實一般說的就是這個五百多公里,雙驅,搭載標配L3輔助駕駛的版本。

一分錢一分貨嘛!

海藍汽車不可能用三十萬的價格,賣給消費者一輛搭載固態電池,上千公里續航,還給四驅和L4自動駕駛的海藍SLMC的……這樣海藍汽車自己得虧死。

除了海藍SLMC外,海藍MEV以及海藍YEV也都有固態電池版本,同樣只在高配版本里纔有。

其中最便宜的是海藍YEV的七百公里續航版本,這個版本的海藍YEV搭載一個小型固態電池,而價格則是要四十多萬,也不算便宜。

至於二十多萬的海藍YEV,自然是繼續用半固態電池的。

包永言在臺上介紹著這些現有車型的升級版後,又向現場發佈了海藍汽車精心準備了兩年之久的海藍HEV!

海藍汽車家族最新的車型,也是最後一款拼圖:入門級中型SUV!

按照包永言的話來說,這款SUV,是海藍汽車過去多年的汽車技術集大成的作品,使用了大量的先進技術用來降低成本,提升品質。

嗯,說白了其實就是利用了大量的成熟技術以降低成本。

這款車的大量核心技術,基本就是照搬了海藍YEV這款車型的,就連零配件都是高度通用化,動力系統這些核心的東西基本都是同一套。

不過雖然看起來核心技術是老東西,但是同樣也代表著成熟和穩定,以及最重要的是成本能夠控制下來。

最重要的是,這款車便宜!

國內售價的補貼後價格,只需要二十七萬……是海藍汽車裡SUV車型裡最便宜的一款。

這個價格,足以讓很多普通家庭也下決心購買了……雖然之前還有一個同價位,甚至更便宜的海藍YEV。

但是海藍YEV是轎車,而很多消費者,尤其是國內的消費者更喜歡SUV,尤其是空間比較大,看起來比較高大威猛的SUV。

這也是海藍HEV,並沒有做成緊湊型SUV,而是尺寸比較大,做成了中型SUV的緣故……沒辦法,國人就喜歡尺寸更大的SUV。

同時海外的很多消費者也喜歡這種比較大的SUV,如北美市場,南美市場……甚至就連歐洲市場的人,其實也喜歡大車……

只不過發達國家裡的大尺寸車型都是中高端車型,價格更貴,很多人買不起而已……這一點在燃油車領域裡體現的更加明顯。

而海藍汽車不一樣,他們的所有車型都是中大型尺寸……就連入門級的海藍YEV轎車,都是B級轎車……而現在的海藍HEV同樣也是中型SUV。

倒是新品牌,主打中低端市場的艾拉品牌,搞了一些緊湊車型……降低成本。

但是在海藍品牌以及被戲稱爲海藍汽車換標,專注北美市場的‘米特’品牌裡,則是沒有緊湊車型,清一色的中大型車型。

海藍汽車,對海藍HEV這款車型還是比較重視的,雖然定位是入門級中型SUV,算是海藍品牌裡的低價車型,但是對走量的野心很大。

所以在很多方面也是良心比較充足,高配車型裡也有四驅系統,最高車速能夠達到兩百五十公里,L3輔助駕駛系統,高配車型同樣也配給固態電池,最大續航可以達到七百公里,價格只需要四十二萬。

性價比可以說給足了!

什麼,消費者想要一千多公里續航,還想要L4級別的自動駕駛的SUV?

請看海藍MEV……完美符合需求!

高配固態電池可以達到一千二百公里續航,高度智能化的實時四驅動力分配系統,智能化底盤升降技術以及其他一大堆高技術,再搭配頂級的第二代L4自動駕駛的海藍MEV,七十八萬就能拿下。

一場海藍汽車的新發佈會,又引起了諸多的議論……而諸多議論裡,很多普通人對此是比較有意見的。

海藍汽車的各車型裡,固態電池版本的太貴了……

搭載固態電池的諸多車型裡,最便宜的海藍YEV都要四十萬……海藍HEV是四十二萬。

海藍SLMC則是要五十六萬,海藍MEV更是要六十萬。

太貴!

普通人家庭根本買不起!

他們更想要的其實是二十五萬的海藍YEV入門級車型,也搭載固態電池……哪怕續航低一些,有個四五百公里也是可以接受的。

海藍汽車不是吹噓說,同等電池容量下,固態電池和半固態電池成本差不多嘛……我不要你更多的續航,你給我個小固態電池同樣的續航就行了啊。

這樣你成本不增加,而我們能夠獲得更加安全的固態電池!

可惜的是,這種事目前無法實現……因爲海藍汽車的固態電池產能不足,今年滿打滿算也就只能滿足百萬輛車的固態電池需求。

要想讓全部海藍品牌車型都用上,估計最早也要到明年甚至後年了。

至於艾拉子品牌,這個車型在很多年裡都不可能使用固態電池的。

固態電池的產能建設成本太大,同時受到原材料供應,製造設備等侷限,按照海藍汽車的計劃,一年擴充百萬輛的產能都非常困難,更多的就不可能了。

其中的幾種新型的核心原材料的產能,尤其是固態電池的固態電解質,負極的金屬碳材料。

這兩種關鍵材料也不是海藍汽車自己說了算,而是仙女山控股那邊說了算……那是人家仙女山控股的產品。

但是仙女山控股擴產這兩種新型的核心材料,難度可比海藍汽車直接造電池難多了!

尤其是金屬碳材料的製備,可是當代地球上最頂級的工業技術,需要用到一大堆頂級設備、頂級工藝的,其技術難度並不會比製造用於七納米甚至五納米工藝的半導體耗材容易多少。

這一環扣一環,也導致了最終的固態電池的產能比較低,並且想要大幅度增長比較困難。

想要大幅度增加產能,需要最上游的稀有金屬、頂級製造設備、原料的產能也同步增加……就算以華夏裡強悍的工業基礎底蘊,也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夠搞定的事。

這說的還是依託華夏的完善工業基礎底蘊呢,但凡換個國家根本搞不出來。

因爲幾種最核心的原材料,尤其是固態電解質以及作爲負極的金屬碳材料生產不出來,還搞個毛線的固態電池。

就算是能夠搞出來這兩種核心材料,不好意思,裡頭用到的好幾種稀有金屬他們也沒有……照樣沒用。

華夏掌控了絕大部分稀土提煉出來的稀有金屬呢……不是我們稀土礦多,而是我們的提煉技術足夠牛逼,外國人開採的稀土礦物都得賣給我們,然後讓我們來進行提煉……

固態電池在這一整個產業鏈,其實都是屬於下游終端產品了……國外的競爭對手們光盯著固態電池本身,其實都沒啥用!

哪怕是海藍汽車把混合氧化聚合物固態電池的技術,免費公佈出去,都不可能有第二個國家能夠造的出來。

他們沒那能力,更沒這個基礎。

要啥沒啥,就想要搞海藍汽車的這個混合氧化聚合物固態電池,咋不上天啊……

這也是頂級技術產品的特性,進入門檻非常高!

隨著技術的持續推進,仙女山控股,智雲集團,海藍汽車在各自產業鏈的技術優勢,供應鏈優勢也越來越明顯……而這種優勢也不是一天兩天積累起來的。

是徐申學帶著上百萬的技術研發人員在過去十年裡逐步累積起來的!

同時徐申學的成功,其實也是依託了國內數十年積累的工業技術以及教育體系培養出來的大量頂級人才……沒有這些工業基礎,沒有數以百萬計的工程師,徐申學空有科研系統也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成功,從來都不是偶然的,更不是單獨存在的!

280.第280章 發佈顯卡以及收購英偉達200.第200章 小疆初代無人機第453章 智雲供應鏈:保你不虧第537章 四星半導體的尷尬第430章 趙立全考察297.第297章 S14,奇蹟出現了第205章 給世界的禮物‘S11pro’發佈185.第185章 智雲空間第498章 高級副總裁的野心!第459章 YCL51超導量子計算機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300.第300章 樸素的商業競爭第10章 立身之本137.第137章 智雲科技大廈284.第284章 三年三百億第17章 瘋狂的人才第413章 印度也要罰款智雲284.第284章 三年三百億第566章 乞丐版虛擬設備的巨大震撼!第473章 活生生的非人類:徐申學第372章 X1試驗戰鬥機收費第571章 高喊自由貿易第455章 賣坦克的銀河安保294.第294章 制裁和衝突333.第333章 是這個世界瘋了?還是我瘋了?第585章 三百億美元的天價GPU74.第74章 售罄314.第314章 白龍航天飛機第367章 五百億收入的商城160.第160章 國產光刻機的曙光第443章 智雲嚴選,值得信賴第45章 智雲C1樣機291.第291章 體量過於龐大,啥都要搞的智雲第576章 五百億美元的超級訂單!第446章 來自威酷電子的壓力128.第128章 上市前戰略投資第414章 世界一流的底氣313.第313章 六百二十五倍的領先。259.第259章 自研盤古電腦以及X86計劃第381章 抱團出海69.第69章 爆炸預售第25章 三品牌戰略91.第91章 給世界一個小小的震撼第518章 七納米產能困局第373章 X1飛機待命首飛第560章 黃金時代269.第269章 歷史首款百萬國產豪車:海藍SEV發佈第377章 英特爾的擔憂110.第110章 新機全球營銷策略第235章 瘋狂的海藍SEC第536章 上月球開採氦三165.第165章 智雲依賴癥第215章 卷著卷著就把進口手機卷死了第59章 發佈會奇蹟降臨人間第58章 千億大佬齊聚發佈會190.第190章 首款國產雙核芯片273.第273章 鋪天蓋地的智雲:全球的轟動爆火第376章 人造超級科學家計劃第24章 靈活的底線295.第295章 S14量產以及對等制裁319.第319章 看個發佈會而已,咋就成網絡蝗蟲了?第560章 黃金時代第204章 高通的危機第211章 挖角頂級芯片專家樑鬆(68K)319.第319章 看個發佈會而已,咋就成網絡蝗蟲了?第517章 電池行業的動盪以及5G時代304.第304章 先進智能無人機作戰系統274.第274章 歡迎來看大煙花第225章 天價AI芯片第492章 Yun VW發佈143.第143章 S10項目第497章 錢漢的虛擬空間初體驗第543章 小小的雲朵:頂級白富美!281.第281章 智雲入職日第432章 最好的打壓就是傾銷第514章 擬真機器人102.第102章 鋁合金機身突破第45章 智雲C1樣機第56章 空中飛人第562章 爲什麼徐申學能獲得成功?第359章 震撼首飛以及 載人無人機計劃282.第282章 王華在加州296.第296章 退市計劃以及全面屏幕手機297.第297章 S14,奇蹟出現了121.第121章 小藍髮布上市第359章 震撼首飛以及 載人無人機計劃第343章 到底是救命藥,還是奪命藥?第526章 席婉清的夢境117.第117章 S9發佈會(三)第396章 你敢用我就敢賣第430章 趙立全考察第563章 旅行和無人出租車第27章 新品牌智雲84.第84章 訂單爆炸(第十二更)256.第256章 南門商業空間站計劃第456章 春節家宴第533章 開創歷史的三萬億美元市值!第401章 市場換利益187.第187章 三千億美元279.第279章 他們急了
280.第280章 發佈顯卡以及收購英偉達200.第200章 小疆初代無人機第453章 智雲供應鏈:保你不虧第537章 四星半導體的尷尬第430章 趙立全考察297.第297章 S14,奇蹟出現了第205章 給世界的禮物‘S11pro’發佈185.第185章 智雲空間第498章 高級副總裁的野心!第459章 YCL51超導量子計算機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300.第300章 樸素的商業競爭第10章 立身之本137.第137章 智雲科技大廈284.第284章 三年三百億第17章 瘋狂的人才第413章 印度也要罰款智雲284.第284章 三年三百億第566章 乞丐版虛擬設備的巨大震撼!第473章 活生生的非人類:徐申學第372章 X1試驗戰鬥機收費第571章 高喊自由貿易第455章 賣坦克的銀河安保294.第294章 制裁和衝突333.第333章 是這個世界瘋了?還是我瘋了?第585章 三百億美元的天價GPU74.第74章 售罄314.第314章 白龍航天飛機第367章 五百億收入的商城160.第160章 國產光刻機的曙光第443章 智雲嚴選,值得信賴第45章 智雲C1樣機291.第291章 體量過於龐大,啥都要搞的智雲第576章 五百億美元的超級訂單!第446章 來自威酷電子的壓力128.第128章 上市前戰略投資第414章 世界一流的底氣313.第313章 六百二十五倍的領先。259.第259章 自研盤古電腦以及X86計劃第381章 抱團出海69.第69章 爆炸預售第25章 三品牌戰略91.第91章 給世界一個小小的震撼第518章 七納米產能困局第373章 X1飛機待命首飛第560章 黃金時代269.第269章 歷史首款百萬國產豪車:海藍SEV發佈第377章 英特爾的擔憂110.第110章 新機全球營銷策略第235章 瘋狂的海藍SEC第536章 上月球開採氦三165.第165章 智雲依賴癥第215章 卷著卷著就把進口手機卷死了第59章 發佈會奇蹟降臨人間第58章 千億大佬齊聚發佈會190.第190章 首款國產雙核芯片273.第273章 鋪天蓋地的智雲:全球的轟動爆火第376章 人造超級科學家計劃第24章 靈活的底線295.第295章 S14量產以及對等制裁319.第319章 看個發佈會而已,咋就成網絡蝗蟲了?第560章 黃金時代第204章 高通的危機第211章 挖角頂級芯片專家樑鬆(68K)319.第319章 看個發佈會而已,咋就成網絡蝗蟲了?第517章 電池行業的動盪以及5G時代304.第304章 先進智能無人機作戰系統274.第274章 歡迎來看大煙花第225章 天價AI芯片第492章 Yun VW發佈143.第143章 S10項目第497章 錢漢的虛擬空間初體驗第543章 小小的雲朵:頂級白富美!281.第281章 智雲入職日第432章 最好的打壓就是傾銷第514章 擬真機器人102.第102章 鋁合金機身突破第45章 智雲C1樣機第56章 空中飛人第562章 爲什麼徐申學能獲得成功?第359章 震撼首飛以及 載人無人機計劃282.第282章 王華在加州296.第296章 退市計劃以及全面屏幕手機297.第297章 S14,奇蹟出現了121.第121章 小藍髮布上市第359章 震撼首飛以及 載人無人機計劃第343章 到底是救命藥,還是奪命藥?第526章 席婉清的夢境117.第117章 S9發佈會(三)第396章 你敢用我就敢賣第430章 趙立全考察第563章 旅行和無人出租車第27章 新品牌智雲84.第84章 訂單爆炸(第十二更)256.第256章 南門商業空間站計劃第456章 春節家宴第533章 開創歷史的三萬億美元市值!第401章 市場換利益187.第187章 三千億美元279.第279章 他們急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安县| 康平县| 武隆县| 兴宁市| 西畴县| 海南省| 舞钢市| 宁乡县| 宁远县| 全南县| 泉州市| 晋城| 当阳市| 突泉县| 澜沧| 昭觉县| 岳阳县| 灵石县| 和林格尔县| 河西区| 安顺市| 霍山县| 夏河县| 利辛县| 耒阳市| 沅陵县| 蓬溪县| 临夏市| 平乡县| 集贤县| 九江市| 兴业县| 雅江县| 高密市| 日土县| 壤塘县| 绥宁县| 宿松县| 龙海市| 抚远县| 建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