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兵於大宮

兩天後,一場盛大的祭祀儀式在鄭國的宗廟石室中進行。

鄭莊公親率羣臣奉祀,祀以太牢。

這是此時諸侯祭祀祖宗的最高禮節(jié)。

《國語·楚語》中,楚昭王問觀射父祭祀禮節(jié),觀射父所謂“天子舉以大牢,祀以會;諸侯舉以特牛,祀以太牢。”

意思就是天子平常開趴體,宴請諸侯,用太牢禮,即殺豬、牛、羊來款待諸侯,祀祖則用三份太牢。

諸侯平常開趴體,用特牛禮,即殺一頭牛用以款待賓客,祀祖時則用一太牢。

鄭莊公雖然偶爾有僭越,但是在祭祀用禮這樣的大事上卻是規(guī)規(guī)矩矩,不敢有絲毫逾越之舉。

原因很簡單,像樂舞之類的,逾越就逾越了,即便周天子知道了也最多生一頓悶氣,其他諸侯對此也不以爲意,說不定還會學(xué)著偷偷欣賞一下。

但是,祭祀就不一樣了,若是逾規(guī)用天子的祭祀,這不是明擺著有代周自立的心嗎,這樣做不但天子不會答應(yīng),其他諸侯也不會答應(yīng)。

說到底,此時的王室雖然弱,但是實力還是有的,也就僅次於當世的幾個大國而已。

而且在幾個大國之間還有一定的號召力。

所以,打擦邊球可以,但是千萬別觸及底線。

像春秋末期,夫差敢接受魯國的百牢之禮,在此時是不可能存在的。

誰敢,誰死,絕對沒有任何例外!

鄭忽持大鉞,原繁持小鉞以衛(wèi)鄭莊公左右,祭足、高渠彌等人亦持劍護衛(wèi)。

入廟,泄駕奉以明水,公子呂牽牲,巫祝曰:“鄭之三世孫寤生,揚先君明德,信其道德,謀明輔和,奮庸建業(yè),匡佐周室,協(xié)理萬邦,黎庶以安,天子嘉之,賜以彤弓,其章顯聞,是以告祖,以慰在天!”

鄭莊公再拜稽首,曰:“不肖孫寤生受天明命,視政,非有尹、周之德,惟以兢兢,得天不棄,嘉此彤弓,非褒朕躬,實以不忘祖宗夾輔之功也!”

緊接著,鄭莊公又再拜稽首。

於是,宗廟裡響起了《天保》之曲。

天保定爾,亦孔之固。

俾爾單厚,何福不除?

俾爾多益,以莫不庶。

天保定爾,俾爾戩穀。

罄無不宜,受天百祿。

降爾遐福,維日不足。

天保定爾,以莫不興。

如山如阜,如岡如陵。

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吉蠲爲?zhàn)劊怯眯⑾怼?

禴祠烝嘗,於公先王。

君曰卜爾,萬壽無疆。

神之吊矣,詒爾多福。

民之質(zhì)矣,日用飲食。

羣黎百姓,遍爲爾德。

如月之恆,如日之升。

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

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

這是鄭忽在鄭國罕見的聽到一首拍周王室馬屁的樂歌。

這首樂歌的中心思想就是周王室受上天保佑,王位永固,國祚萬萬年。

爲什麼會奏這一曲,其實鄭忽也能理解,周王剛賜彤弓,就開始搞僭越,這不就明擺著不把周王室放眼裡面嗎,既然不放眼裡了,那彤弓還有個屁用,既然彤弓沒屁用了,這麼點小事就擺個這麼大的場面告祖,這不是典型的欺騙祖宗嗎?

所以……

……

午時,告廟儀式終於告一段落,其實這次告廟分兩部分,前一部分向祖宗獻彤弓,後一部分向祖宗告以征伐蘇子國事宜。

告廟結(jié)束後,鄭莊公開始召集此次征伐蘇子國的將領(lǐng)。

鄭忽此次帥師出征的作爲主將,自然是一馬當先,其後有祭仲、祝聃、暇叔盈等人。

於是,鄭忽在宗廟中具實向鄭莊公彙報了此次的征伐路線和計劃。

此次伐蘇子國,大軍出新鄭,經(jīng)制邑渡黃河,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撲溫邑,不待其援軍到來,便以最快的速度攻佔溫邑。

再在溫邑分兵兩路,一路由祭仲率領(lǐng)向東北,滅州邑,然後直奔欑茅邑。

另一路由鄭忽自將,滅絺後直攻原、樊二邑。

兩路軍分別取得勝利後,再會獵於陘邑,之後伐草中戎及驪戎,取臺谷之惡金而還。

這個計劃,鄭忽這兩天已經(jīng)在心中推演了好幾遍。

所謂擒賊先擒王,只要把這幾個與鄭國過不去的城邑打服,其他的自然不敢生出任何的反抗之心。

鄭莊公對於鄭忽的這個計劃表示贊同,祭仲等人亦沒有異議。

當然了,這只是大的方面,具體的細節(jié)要臨事才能隨機應(yīng)變。

計劃已經(jīng)確定,接下來自然就是向士卒分發(fā)兵器,作出徵前的準備工作。

……

“大軍開撥!”

隨著鄭忽的一聲令下,將近八千人的大軍開始從新鄭出發(fā)。

假命伐宋時,鄭莊公命人制作的代天以討不臣的“蝥弧”大旗在整個大軍隊伍前隨風(fēng)飄動,獵獵作響。

其餘鏽著“鄭”字的大旗亦在整個隊伍中隨風(fēng)搖擺。

祭仲在中軍爲鄭忽親駕馬車。

車馬走在被凍的硬梆梆的路面上,馬不時的打個噴嚏,哈出一縷白煙。

天寒地凍,時辰也已不早。

剛出新鄭郊外,鄭忽便下達了加快行軍的命令。

中原地區(qū)的冬天本就極冷,尤其是臨近晚上,溫差更大,用後世的專業(yè)術(shù)語來說,這叫溫帶大陸性氣候。

所以,今天晚上大軍務(wù)必趕到鄶邑。

不然的話,大軍中必有因此而凍傷者。

這可不是鬧著玩的,三軍剛出徵就遇到這種狀況,天知道會對士氣的打擊有多大。

冬天本來就不利於行軍,鄭忽若不能將大軍擰成一股繩,可以確定,這次出征基本上就是無功而返。

鄭忽看著駕車的祭仲,心說“他這一把老骨頭,別再交代在這了!”

祭仲並不知鄭忽所想,依舊專心爲鄭忽駕著車。

“天大寒,祭大夫如有不適,不妨讓暇大夫駕車罷!”

鄭忽不得不關(guān)心一句。

暇叔盈爲鄭忽車右,此時亦關(guān)切的道:“世子所言極是!”

倒是祭仲風(fēng)輕雲(yún)淡“世子關(guān)切之心,臣知之矣,謹謝之!不過,臣還未老朽,無妨,無妨!”

鄭忽聞言,無奈的笑了笑“既如此,那便依祭大夫之言!”

祭仲的重要性,鄭忽可是明白著呢,更別說,他們二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算是翁婿關(guān)係。

所以,必要的關(guān)心還是需要的。

……

第三百二十一章 虢公退盟第一百七十八章 新鄭君臣盡歡顏第一百五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五十七章 執(zhí)訊獲醜(2)第五十七章 執(zhí)訊獲醜(2)第三十四章 宴飲(2)第一百零三章 大儺儀第二百七十三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三百二十四章 各人的想法第一百一十一章 變化第八十五章 收尾第六十六章 薄言還歸(4)第九十三章 人盡夫也第一百六十六章 假道滅狄之計!第二百四十四章 無禮於王室第十章 告廟第三百二十八章 融合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勝而勝第二百五十章 威嚴掃地第二百四十章 我無罪第九十一章 新鄭事(2)第一百六十四章 陘人第九十八章 如周朝正(3)第二百五十八章 絕曲沃而入翼第二十四章 管夷吾(四千字大章)第二百九十六章 得意而不忘形第三百一十二章 將執(zhí)晉國之政第七十章 初次交鋒(3)第二百零一章 勝負猶在兩可之間第八十八章 將歸鄭第二百五十五章 罰酒三杯第三百一十八章 反鄭忽同盟第一百二十六章 莫急於盜賊(4)第一百三十三章 豺狼之性第二百零一章 勝負猶在兩可之間第二百三十六章 將戰(zhàn)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宣而戰(zhàn)第十六章 軍令狀第一百八十四章 被調(diào)戲了第二百零一章 勝負猶在兩可之間第一百九十一章 無題第一百零四章 宴飲一二事第二百一十二章 日日撞亡國之鐘第九十九章 如周朝正 (4)第三百零五章 君其圖之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命難言第二百四十二章 施壓第一百四十章 進擊的工匠第一百四十七章 論送禮的學(xué)問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國君臣的反應(yīng)第八十九章 歸鄭途中第二百八十七章 搶班奪權(quán)的序幕(續(xù))第八十章 收割之時(5)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倨後恭第三百二十一章 虢公退盟第二百八十六章 搶班奪權(quán)的序幕第一百二十二章 娛樂產(chǎn)業(yè)第二百六十九章 竊晉之路的開始第二百七十章 小子侯的期待第二百一十章 待價而沽第一百二十七章 莫急於盜賊(5)第二百零二章 諸侯混戰(zhàn)第八十八章 將歸鄭第一百七十一章 薄伐北狄(續(xù))第六章 爭次第二百七十三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二十六章 殺還是不殺第二百一十二章 日日撞亡國之鐘第七十六章 收割之時(1)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面旗幟第二百六十章 有個好爹第一百一十六章 邀請第一百四十四章 一家不舉,全族連坐第二十二章 長葛(3)第六十七章 初至上蔡第二百六十一章 趙公明的推測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宣而戰(zhàn)(續(xù))第一百四十七章 論送禮的學(xué)問第二百零一章 勝負猶在兩可之間第三百章 進第一百一十七章 聽訟第七章 歸國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始奪權(quán)第二十一章 長葛(2)第二百四十六章 天子震怒第三百一十六章 鄭莊公的打算第八十六章 抉擇第一百一十七章 聽訟第二百四十四章 無禮於王室第一百二十六章 莫急於盜賊(4)第二百九十八章 莊公訪晉第五十六章 執(zhí)訊獲醜(1)第二百四十九章 力微休負重第一百一十二章 民心可用第二十三章 臨時憲法第二百零四章 不戰(zhàn)何待第一百六十五章 合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民心可用第一百七十八章 新鄭君臣盡歡顏第二百八十五章 託孤
第三百二十一章 虢公退盟第一百七十八章 新鄭君臣盡歡顏第一百五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五十七章 執(zhí)訊獲醜(2)第五十七章 執(zhí)訊獲醜(2)第三十四章 宴飲(2)第一百零三章 大儺儀第二百七十三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三百二十四章 各人的想法第一百一十一章 變化第八十五章 收尾第六十六章 薄言還歸(4)第九十三章 人盡夫也第一百六十六章 假道滅狄之計!第二百四十四章 無禮於王室第十章 告廟第三百二十八章 融合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勝而勝第二百五十章 威嚴掃地第二百四十章 我無罪第九十一章 新鄭事(2)第一百六十四章 陘人第九十八章 如周朝正(3)第二百五十八章 絕曲沃而入翼第二十四章 管夷吾(四千字大章)第二百九十六章 得意而不忘形第三百一十二章 將執(zhí)晉國之政第七十章 初次交鋒(3)第二百零一章 勝負猶在兩可之間第八十八章 將歸鄭第二百五十五章 罰酒三杯第三百一十八章 反鄭忽同盟第一百二十六章 莫急於盜賊(4)第一百三十三章 豺狼之性第二百零一章 勝負猶在兩可之間第二百三十六章 將戰(zhàn)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宣而戰(zhàn)第十六章 軍令狀第一百八十四章 被調(diào)戲了第二百零一章 勝負猶在兩可之間第一百九十一章 無題第一百零四章 宴飲一二事第二百一十二章 日日撞亡國之鐘第九十九章 如周朝正 (4)第三百零五章 君其圖之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命難言第二百四十二章 施壓第一百四十章 進擊的工匠第一百四十七章 論送禮的學(xué)問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國君臣的反應(yīng)第八十九章 歸鄭途中第二百八十七章 搶班奪權(quán)的序幕(續(xù))第八十章 收割之時(5)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倨後恭第三百二十一章 虢公退盟第二百八十六章 搶班奪權(quán)的序幕第一百二十二章 娛樂產(chǎn)業(yè)第二百六十九章 竊晉之路的開始第二百七十章 小子侯的期待第二百一十章 待價而沽第一百二十七章 莫急於盜賊(5)第二百零二章 諸侯混戰(zhàn)第八十八章 將歸鄭第一百七十一章 薄伐北狄(續(xù))第六章 爭次第二百七十三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二十六章 殺還是不殺第二百一十二章 日日撞亡國之鐘第七十六章 收割之時(1)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面旗幟第二百六十章 有個好爹第一百一十六章 邀請第一百四十四章 一家不舉,全族連坐第二十二章 長葛(3)第六十七章 初至上蔡第二百六十一章 趙公明的推測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宣而戰(zhàn)(續(xù))第一百四十七章 論送禮的學(xué)問第二百零一章 勝負猶在兩可之間第三百章 進第一百一十七章 聽訟第七章 歸國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始奪權(quán)第二十一章 長葛(2)第二百四十六章 天子震怒第三百一十六章 鄭莊公的打算第八十六章 抉擇第一百一十七章 聽訟第二百四十四章 無禮於王室第一百二十六章 莫急於盜賊(4)第二百九十八章 莊公訪晉第五十六章 執(zhí)訊獲醜(1)第二百四十九章 力微休負重第一百一十二章 民心可用第二十三章 臨時憲法第二百零四章 不戰(zhàn)何待第一百六十五章 合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民心可用第一百七十八章 新鄭君臣盡歡顏第二百八十五章 託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满洲里市| 柞水县| 凤翔县| 应用必备| 曲水县| 江达县| 驻马店市| 永丰县| 孝义市| 绥江县| 华亭县| 隆林| 泸溪县| 朝阳区| 彝良县| 七台河市| 布尔津县| 龙南县| 赫章县| 监利县| 米林县| 开化县| 茌平县| 江津市| 柳林县| 怀仁县| 桂阳县| 亚东县| 定日县| 鞍山市| 许昌市| 隆回县| 赤壁市| 上蔡县| 格尔木市| 旅游| 保德县| 白山市| 阳高县| 廉江市| 梨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