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章 進

總得來說,鄭忽爲鄭莊公準備的這場高規格的享宴還是在一片歡樂祥和的氣氛中收場。

雖然,中間鄭莊公和鄭忽因爲回不回國的事情爭執了兩句,但在趙公明和隨行的鄭國諸卿打圓場的情況下,這場小的波折很快就過去了。

鄭莊公多少是顧忌晉侯和翼城諸卿的顏面的,至少翼城諸卿是這麼認爲的。

不過,宴會結束,翼城諸卿,無論是鄭忽新提拔上來的,還是原來殘存的世卿,人人都是心事重重。

鄭忽會不會離開晉國,已經成爲這些人心中無法忽視的問題。

只能說,各人有各人的想法!

而鄭忽則是悠哉悠哉的回到了他的府邸,絲毫不把在宴會中發生的事情當一回事。

至於鄭忽爲什麼會直接回到他的府邸,那是因爲鄭忽遣人將把文姜給接了過來。

說實話,如果按照嚴格意義上來說,鄭忽和文姜的婚禮其實不算合法,因爲沒有告廟,沒有得到鄭國祖宗的承認。

周制婚禮相當繁瑣,大致分爲三個大的階段,分別是婚前禮,正婚禮和成婦禮。

而成婦禮的最後一項廟見成婦完成之後,才能代表女方正式成爲男方家庭中的一員。

鄭忽和文姜的婚禮前兩項都沒什麼問題,關鍵問題就出在成婦禮這一塊。

成婦禮的第一項就是所謂的婦見舅姑,此時妻子稱呼丈夫的父親爲舅,稱呼丈夫的母親爲姑。

簡而言之,成婦禮的第一項就是見男方的父母。

鄭忽自己都見不到父母,更別說文姜了。

所以,鄭忽這次接文姜前來,就是爲了讓她拜見一下鄭莊公,雖然現在已經晚了,因爲婦見舅姑之禮應該是在成婚後的第二天早上。

但反正已經成這個樣,意思意思也就得了,誰還沒逾越過周禮,他連天子都胖揍了一頓,還談什麼維護周禮?

況且,他至少比原主強點,原主娶陳女,在迎娶的路上就和陳女同居了,氣的陳國送親的使者跳腳大罵,未婚同居,斷子絕孫。

別管怎麼說,鄭忽至少沒在迎親的路上和文姜做某些見不得人的事情。

這就足夠了!

說實話,鄭忽其實心裡是不太想把文姜接過來的,因爲文姜的肚子已經很大了,估計再過一兩個月,孩子就出生了,仲春之月天氣又冷,加之車馬顛簸,鄭忽心裡說不擔心是假的,問題是他老爹都來了,他可以不把周禮當回事,不能不把他老爹當回事啊!

萬幸文姜沒出什麼事!

不過,文姜來了,鄭忽也挺幸福的,因爲宣姜也跟著來了。

乾柴烈火,癡男怨女,更別談宣姜也想要個孩子,反正近幾天,鄭忽挺抗凍了的!

“良人!”文姜見鄭忽來,柔柔的叫了一聲。

鄭忽看她好像有點緊張,上前握住了她的手,稍作安慰。

而且鄭忽還注意到,案幾上已經擺了幾個用竹子編織的器物,裡面裝著棗、慄、腶修(搗碎加薑桂的乾肉)之類的東西,看樣子是她作爲新婦帶給鄭莊公初次見面的禮物。

等文姜稍稍平靜下來,鄭忽這才帶著文姜離開府邸,前往鄭莊公下榻的館舍。

......

入館舍,一路暢行無阻的來當正堂,此時鄭莊公早已經在這個等候了。

“見過父君!”

“見過舅父!”

文姜緊隨鄭忽之後向鄭莊公行禮。

鄭莊公見到文姜懷孕,其實是很高興的。

畢竟,對一個國家來說,傳承問題從來都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大問題。

不過,高興歸高興,但他向來喜怒不形於色,也沒有多說。

鑑於文姜大著個肚子,禮節之類的也一切從簡。

見到的見禮拜見之後,文姜便被安排下去稍作休息。

鄭莊公和鄭忽還有事情要談。

父子二人這麼長時間沒見面,總需要留出一點私人空間,當面聊一聊。

文姜離去之後,鄭忽直接對鄭莊公行叩首大禮,口稱“兒實不孝,不能侍奉父君於膝下!”

鄭莊公從上首的位置走下來,將鄭忽扶起,道了聲“吾兒辛苦!”

鄭忽當初是怎麼離開的,鄭莊公可是心知肚明。

鄭忽若不是爲了幫他和鄭國羣臣解圍,怎麼可能會主動請求離開鄭國?

往大了說,鄭忽當初的所作所爲是功在社稷!

這一點,即便是鄭國羣臣也無可辯駁!

將鄭忽扶起之後,父子倆俱落座,開始交談起來。

鄭莊公先問鄭忽可曾爲即將出生的孩子取名,鄭忽表示沒有,請鄭莊公賜名。

此情此景,鄭莊公好像突然想到了當初給鄭忽起名的時候一樣。

對鄭忽道:“吾兒名忽,忽者,忘也,吾所以名吾兒爲忽者,欲使吾兒莫恃先輩功業,忘之,乃自立功業,不忝於前人,今吾兒果如吾願,吾死無憾矣!”

鄭莊公的話讓鄭忽微微動容,原來他的名字還有這番含義在裡面,可見當初他老爹對他這個嫡長子是多麼重視!

“父君惠賜之恩,兒必時時謹記於心!”鄭忽再拜頓首道。

鄭莊公沒有理會鄭忽的這些虛禮,接著道:“生丈夫,則名曰進,生女子,則名曰宜!”

“進者,登也,宜者,宜室宜家!”

鄭忽一聽,心道他老爹還真是含蓄,至少比他含蓄。

鄭忽其實在心裡已經爲孩子起好名了,如果生個男孩,就叫晉。

沒想到他老爹竟然和他想法差不多,只不過比他含蓄,也就是了。

進的諧音正好是晉,所謂晉者,進也!

換言之,這父子倆起的名字,想要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只不過鄭莊公起的名字不像鄭忽起的那麼鋒芒畢露就是了。

鄭忽直接給孩子起名晉,有心人一聽,就會聯想到鄭忽或許有取晉國而代之的野心。

而鄭莊公取得這個名字就相對好了不少,因爲正如鄭莊公所說的進者,登也!

即由下而上,更進一步,這樣完全可以解釋成希望這個孩子能夠建立遠超父祖的功業!

鄭忽估計,他老爹之所以會取如此含蓄的名字,大概是考慮到他現在的處境實在不宜太過鋒芒畢露,雖然現在翼城所有的事情都是他說算,但翼城還有原來的世卿在,這多少都是個隱患!

“唯!”鄭忽自然沒什麼意見。

……

第五十五章 君不密則失國第一百九十六章 有奇淫者必有奇禍第一百二十三章 莫急於盜賊(1)第一百章 如周朝正(5)第九十八章 如周朝正(3)第一百三十八章 吉兇由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猥瑣發育第九十二章 相見第二百八十三章 爲翼城擋槍第二百三十二章 定個小目標第二百三十六章 將戰第二百四十章 我無罪第五十八章 執訊獲醜(3)第二百二十一章 畢立賞罰第三百二十五章 先機第二百零三章 鹿死誰手第九十一章 新鄭事(2)第二百七十四章 狼狽逃竄第七十八章 收割之時(3)第二百四十五章 已非宗周天下第四十三章 奉命而返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倨後恭第二百三十二章 定個小目標第四十六章 有獻於君(2)第二百四十三章 請見第一百七十八章 新鄭君臣盡歡顏第三百二十章 擔憂與應對第二十一章 長葛(2)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倨後恭第五十一章 鄧侯吾離第三十一章 證據(二合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目的第八十七章 佈置第二百九十二章 遮羞布第一百一十章 收穫第一百六十四章 陘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日日撞亡國之鐘第二百四十四章 無禮於王室第二百零二章 諸侯混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立君之爭第一百七十五章 刺客的祖宗第二百八十二章 蔡地即鄭土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勞而獲第一百六十九章 邦之彥兮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始奪權第一百六十九章 邦之彥兮第二十八章 世世無所與(2)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子命我第五十八章 執訊獲醜(3)第三百一十九章 鄭忽十罪第五十九章 執訊獲醜(4)第四十八章 君至於葛第三十四章 宴飲(2)第一百二十五章 莫急於盜賊(3)第十一章 策勳第三百二十四章 各人的想法第一百二十七章 莫急於盜賊(5)第一百三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三十一章 證據(二合一)第一百零五章 來自大舅哥的問候第二百六十一章 趙公明的推測第二百三十章 小子侯的決斷第七章 歸國第七十九章 收割之時(4)第二百七十章 小子侯的期待第一百三十八章 吉兇由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中原罷兵?第二百七十九章 一唱一和第二百五十八章 絕曲沃而入翼第四十六章 有獻於君(2)第三百二十四章 各人的想法第一百七十一章 薄伐北狄(續)第三百一十九章 鄭忽十罪第二百七十四章 狼狽逃竄第二百五十五章 罰酒三杯第二十章 長葛(1)第五十二章 瓷器顯威第一百二十四章 莫急於盜賊(2)第一百七十九章 以後宮促融合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面旗幟第二百七十一章 設伏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兵於大宮第一百七十八章 新鄭君臣盡歡顏第一百六十八章 河水瀰瀰第二十七章 世世無所與第二百九十五章 投名狀第二百五十一章 戰後的影響第一百五十五章 制,巖邑也!第二百五十六章 二使相見第九十四章 不如友生第二百七十九章 一唱一和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丑必亡第二百五十九章 終鮮兄弟第三十九章 厚賞不遺匹夫第三百零五章 相見歡第二百四十一章 猜忌的種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薄伐北狄(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圍魏救趙之計第五十章 寤生教子第九十八章 如周朝正(3)
第五十五章 君不密則失國第一百九十六章 有奇淫者必有奇禍第一百二十三章 莫急於盜賊(1)第一百章 如周朝正(5)第九十八章 如周朝正(3)第一百三十八章 吉兇由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猥瑣發育第九十二章 相見第二百八十三章 爲翼城擋槍第二百三十二章 定個小目標第二百三十六章 將戰第二百四十章 我無罪第五十八章 執訊獲醜(3)第二百二十一章 畢立賞罰第三百二十五章 先機第二百零三章 鹿死誰手第九十一章 新鄭事(2)第二百七十四章 狼狽逃竄第七十八章 收割之時(3)第二百四十五章 已非宗周天下第四十三章 奉命而返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倨後恭第二百三十二章 定個小目標第四十六章 有獻於君(2)第二百四十三章 請見第一百七十八章 新鄭君臣盡歡顏第三百二十章 擔憂與應對第二十一章 長葛(2)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倨後恭第五十一章 鄧侯吾離第三十一章 證據(二合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目的第八十七章 佈置第二百九十二章 遮羞布第一百一十章 收穫第一百六十四章 陘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日日撞亡國之鐘第二百四十四章 無禮於王室第二百零二章 諸侯混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立君之爭第一百七十五章 刺客的祖宗第二百八十二章 蔡地即鄭土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勞而獲第一百六十九章 邦之彥兮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始奪權第一百六十九章 邦之彥兮第二十八章 世世無所與(2)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子命我第五十八章 執訊獲醜(3)第三百一十九章 鄭忽十罪第五十九章 執訊獲醜(4)第四十八章 君至於葛第三十四章 宴飲(2)第一百二十五章 莫急於盜賊(3)第十一章 策勳第三百二十四章 各人的想法第一百二十七章 莫急於盜賊(5)第一百三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三十一章 證據(二合一)第一百零五章 來自大舅哥的問候第二百六十一章 趙公明的推測第二百三十章 小子侯的決斷第七章 歸國第七十九章 收割之時(4)第二百七十章 小子侯的期待第一百三十八章 吉兇由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中原罷兵?第二百七十九章 一唱一和第二百五十八章 絕曲沃而入翼第四十六章 有獻於君(2)第三百二十四章 各人的想法第一百七十一章 薄伐北狄(續)第三百一十九章 鄭忽十罪第二百七十四章 狼狽逃竄第二百五十五章 罰酒三杯第二十章 長葛(1)第五十二章 瓷器顯威第一百二十四章 莫急於盜賊(2)第一百七十九章 以後宮促融合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面旗幟第二百七十一章 設伏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兵於大宮第一百七十八章 新鄭君臣盡歡顏第一百六十八章 河水瀰瀰第二十七章 世世無所與第二百九十五章 投名狀第二百五十一章 戰後的影響第一百五十五章 制,巖邑也!第二百五十六章 二使相見第九十四章 不如友生第二百七十九章 一唱一和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丑必亡第二百五十九章 終鮮兄弟第三十九章 厚賞不遺匹夫第三百零五章 相見歡第二百四十一章 猜忌的種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薄伐北狄(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圍魏救趙之計第五十章 寤生教子第九十八章 如周朝正(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寨沟县| 治县。| 临沂市| 孝义市| 凌海市| 江永县| 盐城市| 七台河市| 五原县| 霍州市| 平定县| 廉江市| 十堰市| 曲水县| 安福县| 淳安县| 泰和县| 青田县| 芮城县| 磐安县| 城市| 东丽区| 包头市| 吉首市| 安国市| 阜新| 汾西县| 安西县| 邛崃市| 肃北| 勐海县| 航空| 云林县| 武穴市| 通海县| 安宁市| 芷江| 宁波市| 鸡东县| 禹城市| 伊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