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一章 長葛(2)

新鄭距長葛不過二十多公里的路程,騎快馬半日即可來回。而鄭忽率領著百餘人的隊伍,攜帶著細軟財物,不但拖慢了速度而且還要謹防盜賊的侵襲。

不要以爲這個時期民風淳樸,即便有盜賊也不敢劫掠一國公子。與之相反,此時的亡命之徒極多,這些人或爲名或爲利,行事全不顧後果,只要開的價碼合適,別說是一國公子,就是面對一國國君時他們也敢於亮劍。

像後來的晉幽公、楚聲王皆是被盜賊所殺。

而且來說,此時的盜賊以規模大、破壞性強著稱,比如後來的魯國大盜展跖振臂一呼,就能拉起將近上萬人的隊伍,橫行於齊魯之間,無人能制,惹得各國國君都對此頭疼不已。

就連荀子都感嘆道:“盜跖吟口,名聲若日月,與舜禹俱傳而不息”

後世太史公更諷刺說:“盜跖日殺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黨數千人,橫行天下,竟以壽終,是遵何德哉?”

所以,李悝在魏國變法修訂《法經》時便開宗明義的講道:“王者之政,莫急於盜賊!”

由此可見,此時絕不是後世想象中的“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世外桃源。

反而有著極高的犯罪率。加之私鬥成風,很多人在家鄉犯了事,爲了躲避官府的追查,便開始了亡命天涯落草爲寇的生活。

當然也有些人確實是生計所迫,畢竟在這個還未開啓編戶齊民的時代,人口流動自由,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在這種思想的鼓動下又進一步加劇犯罪事件的發生,就像是一個惡性循環。

所以,後來商鞅在秦國變法首先就是編戶齊民,制定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然後輔之以什伍連坐制,使得秦國犯罪率大爲下降,人人是守法耕戰的良民。

而反觀山東六國,遊俠任氣成風,一言不合便持劍殺人,民皆無耕種之心,自然國力日削。

韓非子將“俠以武犯禁”提升到政治層面絕不是危言聳聽,它是有著深厚階級基礎的。

故而,鄭忽一路上也在思考自己食邑的治理方針,畢竟如果不能創造一個好的營商環境,他的賺錢計劃就是鏡中花、水中月。

左右斟酌權衡之後,鄭忽最終還是決定照搬秦國的制度,雖說秦制失之嚴苛僵硬,但是它卻爲秦國夯實了統一天下的基礎,即便是後來的漢朝也繼承了秦國的制度。

可以說,在此時秦制有著無可比擬的優越性。是被兩個朝代證明了的正確道路,鄭忽自然不會傻到將之拋棄。

走走停停,鄭忽一行謹慎的提防著盜賊侵擾,也得虧新鄭到長葛一路之上皆是平原,沒有大股盜賊嘯聚生存的土壤,即使有小股的盜賊,見鄭忽皆是兵強馬壯、訓練有素的正規軍也收起覬覦的心思。所以鄭忽這一路走來,也算是有驚無險。

看著近在咫尺的長葛,鄭忽心中也不由得蕩起陣陣豪情。

來不及作過多的感慨,只見士卒引著長葛令並攜一衆屬官稍低著頭、一路小跑的到鄭忽身前,作揖行禮。

鄭忽兩手扶住長葛令的肩膀,制止了他行禮的動作,並示意其他的屬官不必多禮。

屬官們對鄭忽並不熟悉,也不知道鄭忽的性格脾氣,見狀也不知道這禮是不是該繼續行下去,一個個頗有些手足無措的低頭垂立在道路旁邊,把目光瞟向了長葛令。

鄭忽見此情形,便開口道:“二三子皆吾肱骨之臣,何須見外,折煞小子了!”

衆人聽鄭忽如此謙虛,心中已生一絲好感,面色稍霽,卻仍不敢有絲毫得色,齊聲道:“世子厚愛,吾等無以爲報!願做牛馬供世子驅使。”

鄭忽聞言,不再多說,便讓長葛令爲他一一介紹。

雖說長葛是鄭忽的食邑但因爲原主剛及弱冠,受封不過一年,還沒來得及到食邑巡視就被鄭忽撿了個漏,所以這次算是首次相見。

鄭忽從原主的記憶中知道長葛令是他母家之人,喚作鄧方,算是他母親的族侄,因爲與鄧國公室的血脈聯繫已經極其稀薄,故而跟隨他母親陪嫁到鄭國。

後來,鄭忽的母親見鄧方爲人忠厚可靠,便向原主推薦讓他來打理長葛。

說起來,像這種諸侯子弟在自己的領地上安插自己母家的人在這個時期算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制衡地方派系的有效手段。

畢竟聰明的統治者在一個派系做大的時候,就會想辦法拼命扶植一個派系,這樣才能強化他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核心作用。

而在不具有文官集團生存土壤的時代,扶植外戚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遠的不說,就說秦國昭襄王時期,以魏冉爲代表的楚國派系在秦國朝堂上就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這些楚人非但不心向故國,反而不停的叫囂著要攻打楚國

故此,未嘗不能從鄭忽對待鄧方的態度中窺見一些別樣的意味。

“此人乃是吾之令丞,陳奚”鄧方半躬著身子,小心翼翼的引著鄭忽走到迎接隊伍之中,指著剛剛緊隨鄧方之後的那人道。

話音剛落,那名叫做陳奚之人向前一步,急忙行了一禮纔開口道:“見過世子!”

鄭忽見此人面容雖有些黝黑,神采卻是奕奕,見自己時脣邊兩撇鬍須的顫動彷彿訴說著內心的激動。

“這應該是鄧方的副官。”鄭忽心道。

坦然受了一禮,鄭忽虛扶一把,口道:“不必如此多禮。”

陳奚口稱不敢,垂頭及胸,退回原位。

“此乃長葛尉黑子”鄧方接著介紹到。

鄭忽知道這應該算是長葛的衛戍司令兼警察局長了。

接著鄧方又將後面的人爲鄭忽一一作了介紹,鄭忽也都受了他們一禮,算是將主從名分定下。

天色已不早,鄧方告罪一聲,請鄭忽前往邑中歇息。

鄭忽聞言,自無不可,命隊伍打起精神準備進城。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朝長葛行進,前方引路的官吏略顯侷促,而後方的士卒雖強打著精神卻掩蓋不住面露的疲態,即便是拉車的戰馬也不停的搖頭打著哈氣。

第二百零八章 興鄭者必忽也!(本卷完)第二章 退戎第一百三十五章 班底第一百九十九章 各個擊破第三百一十二章 將執晉國之政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兵於大宮第三十七章 南風將起第七十八章 收割之時(3)第十七章 影響第二百四十一章 猜忌的種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郇爲長第三十九章 厚賞不遺匹夫第七十一章 鄭軍入蔡第五十章 寤生教子第二百四十章 我無罪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始奪權第二百九十三章 反對者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忠臣鄭忽第二百五十五章 罰酒三杯第一百二十章 祥瑞第五十七章 執訊獲醜(2)第七十五章 將謀伐鄭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始奪權第六十九章 初次交鋒(2)第二百一十章 待價而沽第一百八十八章 拐帶宣姜第二百五十二章 天子的尊嚴第二章 退戎第七十二章 鳩佔鵲巢第一百零二章 暗涌第二百九十二章 遮羞布第四十九章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三百零一章 戰前的準備第一百四十四章 一家不舉,全族連坐第三百零七章 父子夜話第一百九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續)第二百零三章 鹿死誰手第二百三十三章 誠意第四十七章 將會與鄧第九十四章 不如友生第三十七章 南風將起第九十三章 人盡夫也第二百三十四章 爭取的焦點第二百六十章 有個好爹第十章 告廟第二章 退戎第四十八章 君至於葛第一百一十一章 變化第一百一十四章 管仲是個敗家子第三百二十二章 氣急敗壞第二百七十五章 摘桃子第五十五章 君不密則失國第四十四章 爲君答疑第三百一十章 禍之所伏第二百七十七章 目的第二百一十章 待價而沽第八十二章 收割之時(7)第三百零六章 我爲魚肉第二百零九章 遠行第二百三十章 小子侯的決斷第一百零四章 宴飲一二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順道滅二戎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兵第一百四十四章 一家不舉,全族連坐第一百二十三章 莫急於盜賊(1)第二百零八章 興鄭者必忽也!(本卷完)第一百五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二百六十二章 祭仲的損招第一百七十五章 刺客的祖宗第二百六十章 有個好爹第一百九十五章 不安第六十五章 薄言還歸(3)第二百章 愛馳則恩絕第二百七十一章 設伏第三百二十七章 順其意第二百九十六章 得意而不忘形第一百八十八章 拐帶宣姜第二百九十三章 反對者第二百零四章 不戰何待第十七章 影響第八十九章 歸鄭途中第一百七十五章 刺客的祖宗第三百一十九章 鄭忽十罪第二百三十章 小子侯的決斷第二百章 愛馳則恩絕第三百零五章 相見歡第一百三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六十四章 薄言還歸(2)第五十七章 執訊獲醜(2)第二百一十章 待價而沽第三百一十一章 凱旋而歸第二百九十七章 中原罷兵?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勞而獲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始奪權第二十七章 世世無所與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忠臣鄭忽第二百一十六章 吹大氣第四章 聯姻第九十九章 如周朝正 (4)第一百二十七章 莫急於盜賊(5)
第二百零八章 興鄭者必忽也!(本卷完)第二章 退戎第一百三十五章 班底第一百九十九章 各個擊破第三百一十二章 將執晉國之政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兵於大宮第三十七章 南風將起第七十八章 收割之時(3)第十七章 影響第二百四十一章 猜忌的種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郇爲長第三十九章 厚賞不遺匹夫第七十一章 鄭軍入蔡第五十章 寤生教子第二百四十章 我無罪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始奪權第二百九十三章 反對者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忠臣鄭忽第二百五十五章 罰酒三杯第一百二十章 祥瑞第五十七章 執訊獲醜(2)第七十五章 將謀伐鄭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始奪權第六十九章 初次交鋒(2)第二百一十章 待價而沽第一百八十八章 拐帶宣姜第二百五十二章 天子的尊嚴第二章 退戎第七十二章 鳩佔鵲巢第一百零二章 暗涌第二百九十二章 遮羞布第四十九章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三百零一章 戰前的準備第一百四十四章 一家不舉,全族連坐第三百零七章 父子夜話第一百九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續)第二百零三章 鹿死誰手第二百三十三章 誠意第四十七章 將會與鄧第九十四章 不如友生第三十七章 南風將起第九十三章 人盡夫也第二百三十四章 爭取的焦點第二百六十章 有個好爹第十章 告廟第二章 退戎第四十八章 君至於葛第一百一十一章 變化第一百一十四章 管仲是個敗家子第三百二十二章 氣急敗壞第二百七十五章 摘桃子第五十五章 君不密則失國第四十四章 爲君答疑第三百一十章 禍之所伏第二百七十七章 目的第二百一十章 待價而沽第八十二章 收割之時(7)第三百零六章 我爲魚肉第二百零九章 遠行第二百三十章 小子侯的決斷第一百零四章 宴飲一二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順道滅二戎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兵第一百四十四章 一家不舉,全族連坐第一百二十三章 莫急於盜賊(1)第二百零八章 興鄭者必忽也!(本卷完)第一百五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二百六十二章 祭仲的損招第一百七十五章 刺客的祖宗第二百六十章 有個好爹第一百九十五章 不安第六十五章 薄言還歸(3)第二百章 愛馳則恩絕第二百七十一章 設伏第三百二十七章 順其意第二百九十六章 得意而不忘形第一百八十八章 拐帶宣姜第二百九十三章 反對者第二百零四章 不戰何待第十七章 影響第八十九章 歸鄭途中第一百七十五章 刺客的祖宗第三百一十九章 鄭忽十罪第二百三十章 小子侯的決斷第二百章 愛馳則恩絕第三百零五章 相見歡第一百三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六十四章 薄言還歸(2)第五十七章 執訊獲醜(2)第二百一十章 待價而沽第三百一十一章 凱旋而歸第二百九十七章 中原罷兵?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勞而獲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始奪權第二十七章 世世無所與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忠臣鄭忽第二百一十六章 吹大氣第四章 聯姻第九十九章 如周朝正 (4)第一百二十七章 莫急於盜賊(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南县| 舒城县| 鄂托克旗| 东宁县| 横山县| 蓝山县| 禄丰县| 丰台区| 桦川县| 临高县| 大埔区| 板桥市| 元氏县| 胶州市| 巴东县| 邓州市| 武义县| 谷城县| 临海市| 东乡族自治县| 太白县| 县级市| 醴陵市| 衡阳市| 全椒县| 太仓市| 西和县| 巩义市| 临猗县| 甘洛县| 上犹县| 潜山县| 岳池县| 济阳县| 平遥县| 抚远县| 台中县| 马龙县| 康乐县| 平罗县| 莱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