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章 退戎

當晚,北戎大營,戎帥大良、小良高居上首,營中燈火通明,觥籌交錯

衆人在攻破祝阿,打的齊軍只能龜守在歷下城中之後,頗有些自滿之色。

戎帥大良打量著面前的這些不同部族的首領,心中不乏輕蔑。

說起來,北戎一族不但歷史悠久,而且長期盤踞在北方,對中華文明形成了不小的威脅。

北戎又稱山戎,據《史記索隱》載:“唐虞以上曰山戎,亦曰薰粥,夏曰淳維,殷曰鬼方,周曰玁狁,漢曰匈奴。”

《詩經》中也有“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啓居,獫狁之故。”的記載。

可見,北戎祖上也是闊過的。

但是,遊牧民族畢竟是遊牧民族,無法形成強有力的集權政體,始終在鬆散的部落聯盟狀態徘徊,即使到了漢朝,匈奴人被打的遁入大漠之後,開始向漢朝學習,也無法形成集權政治,根本原因在於遊牧民族不具備集權的經濟基礎。

看著這些部族首領在酒精的作用下,相互爭搶戰利品的醜態,大良心說:“待我收拾了齊國,再慢慢收拾你們。屆時,再威逼戎王,未嘗不能實現天下宗周的盛景。”

想到這些,大良舉起酒爵對衆人道:“前次破祝阿,今次攻歷下,全賴諸位之力。明日若能破歷下,各部所獲即所得,能生得齊侯者,吾必請我王爲其擇一善地以畜養牛羊。”

衆人聽到大良這麼說,心中更是高興,紛紛舉爵表示必擒齊侯爲大良表功。彷彿齊侯已經是囊中之物。

話分兩頭,老齊侯在與鄭忽定好計策之後。當晚便招公子元和公孫戴仲授計。

對公子元道:“明日汝可領兵伏於東門,只等戎軍來追便急忙殺出。

又讓公孫戴仲引一軍誘敵:“只要輸不要贏,誘至東門伏兵之處便算有功。”

翌日,天尚未亮,鄭忽便按原計劃與高渠彌和祝聃領著一路人馬悄悄出關饒到北戎身後設伏。

行不過數裡,天已大亮,鄭忽便望見遠處有山,海拔高不過二百米,無主峰,遠望如翠屏。山上怪石嶙峋,有的突兀矗立,有的壁立千仞,有的懸空欲飛,樹木頗多,松柏蒼翠,滿山蔥鬱。正是設伏的好地方。

鄭忽便令高渠彌引一路人馬在此地設伏。道:“待戎軍至此,汝便突然殺出,與齊軍前後夾攻。我引兵再前行數裡,謹防漏網。事成之後,必爲大夫請功。”

高渠彌連聲應諾,叮囑鄭忽小心戎軍。

鄭忽便和祝聃引著引一路人馬再前行數裡設伏。

又行了數里路,鄭忽覺得差不多了,便命人開鍋造飯,在此地等候戎軍到來。

話說天亮之後,戎軍便整頓人馬,戎帥大良讓小良領著戎兵三千作爲前鋒,自己率剩下的人馬緊隨其後。

公孫戴仲按昨晚老齊侯授計開關迎戰,兩下交鋒約二十合,公孫戴仲假裝氣力不足,回車便走,卻不進北關,繞城向東路而去。

小良見齊軍潰退,盡力來追,大良見戎兵得勝,盡起大軍隨後。將近東門忽然炮聲大震,金鼓喧天,茨葦中都是伏兵,如蜂攢蠅集。

小良急叫:“中計!”撥回馬頭便走,三千戎兵隨小良後撤反將大良後隊陣腳衝亂,戎軍立腳不牢,踩死踩傷無數,倖存者紛紛四散潰逃,毫無章法可言。

公孫戴仲與公子元合兵追趕。

大良吩咐小良上前開路,自己斷後,且戰且走,落後者全都被齊兵擒斬。戎兵行至鵲山,回顧追軍漸遠,喘息方定,正欲埋鍋造飯。

山坳裡喊聲大舉,高渠彌率鄭國大軍衝出。

大良、小良慌忙上馬,無心戀戰,奪路奔逃,高渠彌隨後掩殺。

在大良、小良被高渠彌在身後殺的潰逃的時候,有斥候向鄭忽報告,說有戎軍正朝此地前來。

鄭忽令軍隊作好襲殺戎軍的準備。

大良、小良騎馬狂奔了數里路,突然聽到前面喊聲又起,原來是鄭忽正引兵殺來。

而後面公子元也率領著齊兵趕到了,兩路人馬夾擊,原來跟隨大良、小良的人馬被殺的七零八落,四散逃命,僅餘數百人護著大良、小良且戰且退。

祝聃見狀,引弓上劍,瞄著戎帥小良的腦袋而去。

只聽“嗖”的一聲,弓箭發射的破空還在衆人耳中迴盪,而前方小良應聲落地,墜馬而死。大良靠著衆人拼死衝殺才突圍而出。

鄭忽見大良要逃,心中焦急,讓御駕車回馬,大良剛突出重圍,心中一鬆,正想駕馬逃命。卻聽到後面隆隆車響,回身一看有人駕車追來,心中一慌,手足無措。

鄭忽見大良有慌亂之色,令御加速,待戰車追及大良所乘之馬時,鄭忽將手中的戈猛然刺出,一戈將大良刺的個透心涼。

至此,戎軍主帥大良、小良盡皆被殺,只餘小股戎軍還在負隅頑抗。

不消片刻,鄭忽提大良頭趕回,齊、鄭軍與戎軍交戰已經結束,士卒正在打掃戰場。

高渠彌和祝聃見鄭忽回來,趕忙迎了上去。齊道:“世子無恙否?”

鄭忽見二人焦急的模樣,急忙回道:“吾無恙,二位大夫不必如此緊張。”

說話間,公子元和公孫戴仲也匆忙趕來,看到鄭忽沒有受傷,心中也是一鬆。

畢竟如果鄭忽要是有個三長兩短,不但高渠彌和祝聃會受處罰,他們兩人的日子也不會太好過。

鄭忽見狀,便將戎帥大良的首級從戰車上提了下來,對公子元和公孫戴仲說道:“此戎帥大良首級也,齊國可以無憂矣!”

公子元和公孫戴仲看到大良首級,心中一喜,對視一眼,急忙朝鄭忽行禮。言道:“世子高義,吾等代齊國謹謝之。”

幾人又相互寒暄一番,有人來報,說戰場已經清掃完畢。

言此戰共生擒甲首三百,死者無算。

見諸事已定,鄭忽便率領鄭軍和齊軍回城。

待到歷下,只見老齊侯已在城門等候。

鄭忽將大良,小良首級和甲首,都送到老齊侯面前獻功。

老齊侯大喜

“若非世子如此英雄,戎兵安得便退?今日社稷安靖,皆世子之所賜也!”

鄭忽回道:“此戰之勝,全賴將士用命,忽不過偶效微勞,實不敢居功。”

老齊侯聽到鄭忽戰勝之後仍能如此謙虛,不由得對他的觀感又上了一個層次。

於是命人大排筵席,用來專門招待鄭忽。

第一百五十四章 鄭忽的擔憂第十七章 影響第一百九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續)第一百五十九章 憂心殷殷第二百四十九章 力微休負重第四十七章 將會與鄧第二十五章 養成?第五十九章 執訊獲醜(4)第二百九十一章 立君之爭第九十四章 不如友生第九十五章 不如友生(續)第一百一十七章 聽訟第二十七章 世世無所與第一百二十章 祥瑞第八十一章 收割之時(6)第一百二十章 祥瑞第十章 告廟第二百三十三章 誠意第一百九十章 曲沃伐翼第九十九章 如周朝正 (4)第二百七十三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二百二十七章 婚禮第一百零八章 當伯天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狼狽爲奸第二百七十三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二十七章 世世無所與第二百三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五十八章 兵以勝爲功第一百三十七章 各人的際遇第一百八十九章 永遠不要得罪女人!第二百零二章 諸侯混戰第三百零四章 曲沃的應對發個單章,說下書中的相關問題第二百零九章 遠行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子命我第二百三十章 小子侯的決斷第六十二章 執訊獲醜(7)第一百三十章 莫急於盜賊(8)第一百一十八章 冬狩第一百五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三百二十三章 兵圍陘庭第二百九十三章 反對者第一百二十章 祥瑞第一百二十二章 娛樂產業第二百三十章 小子侯的決斷第三百一十六章 鄭莊公的打算第十六章 軍令狀第一百二十五章 莫急於盜賊(3)第二十五章 養成?第二百八十三章 爲翼城擋槍第一百七十一章 薄伐北狄(續)第二百一十二章 日日撞亡國之鐘第一百九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續)第二百八十二章 蔡地即鄭土第一百五十三章 家有一老第二百九十六章 得意而不忘形第一百八十四章 被調戲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以後宮促融合第二百七十一章 設伏第一百八十六章 鄭大噴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鄭大噴子第一百零七章 酒後第二百三十六章 將戰第二十三章 臨時憲法第一百一十九章 冬狩(續)第一百七十七章 據其地而有之(續)第四十二章 瓷器難得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丑必亡第七十五章 將謀伐鄭第九十七章 如周朝正(2)第一百三十七章 各人的際遇第二百六十章 有個好爹第一百二十六章 莫急於盜賊(4)第一百八十二章 獻俘第一百六十六章 假道滅狄之計!第一百八十七章 真假小白第一百八十六章 鄭大噴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真假小白第二百三十三章 誠意第一百八十章 離陘之前第二十九章 管仲的請求第三十八章 振旅於葛第三百三十章 四國言和第三百二十一章 虢公退盟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八十七章 搶班奪權的序幕(續)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忠臣鄭忽第一百九十九章 各個擊破第二百八十五章 託孤第一百五十四章 鄭忽的擔憂第二百三十八章 聞戰則喜第一百九十六章 有奇淫者必有奇禍第一百九十章 曲沃伐翼第三十四章 宴飲(2)第一百八十章 離陘之前第一百五十章 隔空調戲第七十一章 鄭軍入蔡第二百五十五章 罰酒三杯第二百一十七章 同辛苦第三百章 進
第一百五十四章 鄭忽的擔憂第十七章 影響第一百九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續)第一百五十九章 憂心殷殷第二百四十九章 力微休負重第四十七章 將會與鄧第二十五章 養成?第五十九章 執訊獲醜(4)第二百九十一章 立君之爭第九十四章 不如友生第九十五章 不如友生(續)第一百一十七章 聽訟第二十七章 世世無所與第一百二十章 祥瑞第八十一章 收割之時(6)第一百二十章 祥瑞第十章 告廟第二百三十三章 誠意第一百九十章 曲沃伐翼第九十九章 如周朝正 (4)第二百七十三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二百二十七章 婚禮第一百零八章 當伯天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狼狽爲奸第二百七十三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二十七章 世世無所與第二百三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五十八章 兵以勝爲功第一百三十七章 各人的際遇第一百八十九章 永遠不要得罪女人!第二百零二章 諸侯混戰第三百零四章 曲沃的應對發個單章,說下書中的相關問題第二百零九章 遠行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子命我第二百三十章 小子侯的決斷第六十二章 執訊獲醜(7)第一百三十章 莫急於盜賊(8)第一百一十八章 冬狩第一百五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三百二十三章 兵圍陘庭第二百九十三章 反對者第一百二十章 祥瑞第一百二十二章 娛樂產業第二百三十章 小子侯的決斷第三百一十六章 鄭莊公的打算第十六章 軍令狀第一百二十五章 莫急於盜賊(3)第二十五章 養成?第二百八十三章 爲翼城擋槍第一百七十一章 薄伐北狄(續)第二百一十二章 日日撞亡國之鐘第一百九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續)第二百八十二章 蔡地即鄭土第一百五十三章 家有一老第二百九十六章 得意而不忘形第一百八十四章 被調戲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以後宮促融合第二百七十一章 設伏第一百八十六章 鄭大噴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鄭大噴子第一百零七章 酒後第二百三十六章 將戰第二十三章 臨時憲法第一百一十九章 冬狩(續)第一百七十七章 據其地而有之(續)第四十二章 瓷器難得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丑必亡第七十五章 將謀伐鄭第九十七章 如周朝正(2)第一百三十七章 各人的際遇第二百六十章 有個好爹第一百二十六章 莫急於盜賊(4)第一百八十二章 獻俘第一百六十六章 假道滅狄之計!第一百八十七章 真假小白第一百八十六章 鄭大噴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真假小白第二百三十三章 誠意第一百八十章 離陘之前第二十九章 管仲的請求第三十八章 振旅於葛第三百三十章 四國言和第三百二十一章 虢公退盟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八十七章 搶班奪權的序幕(續)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忠臣鄭忽第一百九十九章 各個擊破第二百八十五章 託孤第一百五十四章 鄭忽的擔憂第二百三十八章 聞戰則喜第一百九十六章 有奇淫者必有奇禍第一百九十章 曲沃伐翼第三十四章 宴飲(2)第一百八十章 離陘之前第一百五十章 隔空調戲第七十一章 鄭軍入蔡第二百五十五章 罰酒三杯第二百一十七章 同辛苦第三百章 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州市| 隆子县| 始兴县| 兴宁市| 安庆市| 天峻县| 诸城市| 汝南县| 阳春市| 元江| 尚志市| 贵溪市| 东辽县| 京山县| 定襄县| 阳原县| 遂溪县| 洞头县| 临沧市| 宿州市| 河西区| 仁寿县| 昭觉县| 临武县| 南澳县| 房山区| 罗定市| 麟游县| 讷河市| 高陵县| 盘锦市| 祥云县| 富民县| 康定县| 高唐县| 建始县| 伊宁县| 彭阳县| 甘泉县| 射洪县| 田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