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八十章 離陘之前

“世子!”

城守府正堂,從赤狄三部回來的井友,一副風塵僕僕的模樣,向鄭忽覆命。

“臣幸不辱命,留籲、鐸辰、潞氏三部已收廧咎如餘部,與臣言語相結,願與我世爲盟好,不相侵犯!”

“善!”鄭忽大喜。

其實,鄭忽心裡並未有表現的那麼喜悅。

什麼世爲盟好,不相侵犯,這樣的場面話,鄭忽是一個標點符號都不信。

信了的纔是傻子。

赤狄三部之所以會輕易妥協,怕是被鄭軍一日而下臺谷的威勢給攝住了。

等他們知道鄭軍有攻城車這種利器,並加強防禦後,不說向鄭國發動大的戰爭,小的摩擦絕對是持續不斷的。

但別管怎麼說,井友已經出色的完成了使命,鄭忽豈能冷臉相對。

“世子,赤狄三部雖已許諾,然彼輩素懷貪詐狡厲之心,不可不防,望世子知之!”

許是看鄭忽喜色甚濃,井友心中略有憂慮,故而,這纔出言勸諫。

“大夫之言,吾知之矣!戎狄之人,文身斷髮,不知禮義,不可教訓,心懷狡道之心,行履豺狼之性,其言也,不足爲憑!”

“世子既已知,反倒是臣多言了,望世子恕罪!”

井友聽完鄭忽的話,知道他並未被赤狄的幾句好話迷惑住,心中的憂慮消去大半,急忙向鄭忽賠罪。

“大夫以謀國之言諫我,何罪之有?”

“不敢!”

“大夫歸陘恰宜,吾正有事相托!”鄭忽沒有岔開了話題。

事實上,大軍在陘邑停留的時候不短了,井友這一去,又將近十日。

算起來,加上征伐戎狄,鄭忽在這裡盤桓了二十多天了。

是時候返回新鄭了!

“大軍遠征日久,兵役糜耗,府藏散減,實非國之利也!”

鄭忽話語中的意思很明顯,他這是準備班師回國了。

井友自然聽的明白。

“今既平狄滅戎,班師之期,實爲緊迫,望大夫知之!”

“唯!”

這事,井友沒什麼不能理解的,而且他也知道,鄭忽這是準備佈置大軍離開後的工作了。

是以,井友也顧不上連日來奔波的疲倦,強打起精神,聽候鄭忽的吩咐。

“吾本欲攜大夫回國,請父君賜冊命,封疆土,厚賞以酬大夫之功,然戎狄之地新定,赤狄三部虎視而望,舍大夫幾無人可鎮之,故……”

鄭忽真是挺不好意思的,井友在這次征伐戎狄中,立的功勞不可謂不大,妥妥的頭功。

爲鄭忽出謀劃策,親犯險境調解與戎狄各部的關係。

如果沒有他的幫助,鄭忽這一路不知道得走多少彎路。

就他這個功勞,加上他原本就承襲陘邑這塊封地(未有冊命,名不正。),他若至新鄭,其他的不說,一卷受封陘邑的冊命是少不了的。

沒等鄭忽說完,井友連忙道:“臣非草木,焉能不知世子厚愛之意,既而已受,臣常恨不能以死報之,且世子平狄滅戎,有大德於臣,臣先祖之靈得以少安,此恩誠大,非厚賞所能及,世子勿復言!”

一席話,說的鄭忽心頭暖洋洋的。

話雖如此,鄭忽卻不能不賞。

“不然,吾聞古之聖王,惠論功勞,賞及牛馬,恩肥土域,武王渡河之日亦曰:‘畢立賞罰,以定其功’,今大夫有大功於社稷,非厚賞,來者不至,大夫雖不欲得,吾卻不敢不酬之以效來者!”

話說到這個地步,井友也實在不好再推託。

“唯,臣謹受命!”

“善,吾歸國之後,必親論大夫之功於君前,爲大夫請冊命,爭酬賞,俱禮備樂,擇吉日遣送於陘,大夫勿要再推辭!”

“不敢!”

其實,鄭忽的這一套搞的有點不合規。

賞賜就不說了。

冊命可是個嚴肅的事情,受冊命之人在受冊封前都是要在國君的帶領下進宗廟告祖的。

人不來,冊命就不能下。

但問題是,在這片新定的土地上,沒有井友坐鎮,鄭忽實在不放心。

井友脫不開身,卻不能不賞,所以,鄭忽只能選擇回去說服他老爹,搞個違規操作。

只要將事情的嚴重性說清,鄭忽相信他老爹肯定能理解。

規矩與人才,這個二選一的選項,還不好選嗎?

關於井友的待遇問題是講完了,接下來就是真正的正題了。

“吾去陘之後,大夫兼領兩邑,臺谷之惡金尤重,轉輸之事,大夫宜多關注!”

“唯!”

“二戎青壯或遷之陘,或遷之臺谷,遷之陘者,多已編入行伍之中,大夫須留心者有二,一謹防其暗結勾連,如有,殺之以鎮其餘,二二戎既入夏,則應以夏民視之,謹御爾下,不使以夏凌戎,挑生事端。化戎爲夏,任重道遠,大夫謹記之,謹記之!”

“唯,臣必夙夜兢兢,卑體下士,奉法宣化,以竟世子化戎之願!”

“善!”鄭忽聽後確實很高興。

“蘇子他邑如有至陘或戎狄之地者,大夫宜妥善安置,無使其有饑饉之患!”

“唯!”

“再有,誠如大夫之言,赤狄素懷貪鄙之心,大軍歸國,赤狄或犯我,大夫宜亟整軍備,以御非常!”

這事,鄭忽不說,井友也知道怎麼去做,作爲一個常年與戎狄打交道的人,怎麼可能連這點警惕都沒有?

不過,井友也知道,鄭忽這是善意的提醒,提醒他不要有時刻的放鬆。

“茍有不逮,大夫宜速遣人至國,國雖弱,有甲兵二萬餘,亦足以距狄,大夫爲國守陘,當以國爲據!”

“唯,臣謹奉命!”

“再者,我之伐戎狄,非此而終,舉國之兵,併力北向,奪戎狄之地,已成定論,大夫爲國經營北疆,職責甚重,望大夫除驕躁之心,謹言而行,垂德教,誅暴虐,夙夜唯敬,以公事爲念,無廢吾命!”

“唯!”井友垂首,恭敬的應道。

鄭忽最後的這番話,不但是對井友的告誡,更是對他的殷切希望。

不厭其煩的話語,井友也能從中感受到鄭忽的良苦用心。

井友感覺自己是幸運的,遇此明主,不但父祖遺願得全,而且自己亦深受愛幸。

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

第二百八十七章 搶班奪權的序幕(續)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征程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魚入網第一百六十七章 完幣歸鄭第二百九十九章 甩鍋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倨後恭第一百二十七章 莫急於盜賊(5)第二百四十三章 請見第二百九十九章 甩鍋第三百二十二章 氣急敗壞第四十章 具折上奏發個單章,說下書中的相關問題第一百八十二章 獻俘第二百八十章 如願以償第四十四章 爲君答疑第一百八十九章 永遠不要得罪女人!第二百三十章 小子侯的決斷第二百五十三章 管仲的首秀第二百九十二章 遮羞布第四十一章 君有召令第一百二十章 祥瑞第一百三十六章 摸底第二百五十一章 戰後的影響第一百八十五章 拉齊國上車第一百七十七章 據其地而有之(續)第七十九章 收割之時(4)第二百七十四章 狼狽逃竄第二百七十九章 一唱一和第二章 退戎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兵於大宮第二百三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四十五章 有獻於君(1)第二十三章 臨時憲法第一百九十五章 不安第八十三章 收割之時(8)第七十二章 鳩佔鵲巢第一百四十二章 原來你是這樣的鄭忽第十七章 影響第一百六十六章 假道滅狄之計!第二百四十六章 天子震怒第一百一十一章 變化第一百五十三章 家有一老第二百四十五章 已非宗周天下第九十四章 不如友生第三百零一章 戰前的準備第二百三十章 小子侯的決斷第二百三十八章 聞戰則喜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丑必亡第一百六十六章 假道滅狄之計!第二百二十三章 曲沃之意第一百二十二章 娛樂產業第一百六十九章 邦之彥兮第一百八十六章 鄭大噴子第三百零五章 君其圖之第六十四章 薄言還歸(2)第二百一十九章 魚麗之陣第二百六十一章 趙公明的推測第二百六十一章 趙公明的推測第二百六十一章 趙公明的推測第一百九十三章 王室其將卑乎第二百六十六章 周鄭和解?第三百二十四章 各人的想法第三百一十二章 將執晉國之政第六十五章 薄言還歸(3)第三百二十四章 各人的想法第二百五十三章 管仲的首秀第二百二十四章 清洗第二百零一章 勝負猶在兩可之間第二百三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二百九十三章 反對者第一百五十五章 制,巖邑也!第一百七十三章 桓王的憂慮!第一百一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九章 國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變化第二百九十六章 得意而不忘形第二十五章 養成?第二百一十章 待價而沽第三百二十章 擔憂與應對第一百四十四章 一家不舉,全族連坐第一百一十四章 管仲是個敗家子第八十六章 抉擇第九十七章 如周朝正(2)第三百一十九章 鄭忽十罪第二百八十章 如願以償第二百七十五章 摘桃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六十七章 圍魏救趙之計第二百五十七章 各人的小算盤第三章 慶功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子命我第二章 退戎第一百一十七章 聽訟第二百六十七章 圍魏救趙之計第三百零八章 陘庭之戰第二百九十章 夜話第八十三章 收割之時(8)第七十九章 收割之時(4)第二百二十七章 婚禮第一百四十二章 原來你是這樣的鄭忽
第二百八十七章 搶班奪權的序幕(續)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征程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魚入網第一百六十七章 完幣歸鄭第二百九十九章 甩鍋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倨後恭第一百二十七章 莫急於盜賊(5)第二百四十三章 請見第二百九十九章 甩鍋第三百二十二章 氣急敗壞第四十章 具折上奏發個單章,說下書中的相關問題第一百八十二章 獻俘第二百八十章 如願以償第四十四章 爲君答疑第一百八十九章 永遠不要得罪女人!第二百三十章 小子侯的決斷第二百五十三章 管仲的首秀第二百九十二章 遮羞布第四十一章 君有召令第一百二十章 祥瑞第一百三十六章 摸底第二百五十一章 戰後的影響第一百八十五章 拉齊國上車第一百七十七章 據其地而有之(續)第七十九章 收割之時(4)第二百七十四章 狼狽逃竄第二百七十九章 一唱一和第二章 退戎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兵於大宮第二百三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四十五章 有獻於君(1)第二十三章 臨時憲法第一百九十五章 不安第八十三章 收割之時(8)第七十二章 鳩佔鵲巢第一百四十二章 原來你是這樣的鄭忽第十七章 影響第一百六十六章 假道滅狄之計!第二百四十六章 天子震怒第一百一十一章 變化第一百五十三章 家有一老第二百四十五章 已非宗周天下第九十四章 不如友生第三百零一章 戰前的準備第二百三十章 小子侯的決斷第二百三十八章 聞戰則喜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丑必亡第一百六十六章 假道滅狄之計!第二百二十三章 曲沃之意第一百二十二章 娛樂產業第一百六十九章 邦之彥兮第一百八十六章 鄭大噴子第三百零五章 君其圖之第六十四章 薄言還歸(2)第二百一十九章 魚麗之陣第二百六十一章 趙公明的推測第二百六十一章 趙公明的推測第二百六十一章 趙公明的推測第一百九十三章 王室其將卑乎第二百六十六章 周鄭和解?第三百二十四章 各人的想法第三百一十二章 將執晉國之政第六十五章 薄言還歸(3)第三百二十四章 各人的想法第二百五十三章 管仲的首秀第二百二十四章 清洗第二百零一章 勝負猶在兩可之間第二百三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二百九十三章 反對者第一百五十五章 制,巖邑也!第一百七十三章 桓王的憂慮!第一百一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九章 國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變化第二百九十六章 得意而不忘形第二十五章 養成?第二百一十章 待價而沽第三百二十章 擔憂與應對第一百四十四章 一家不舉,全族連坐第一百一十四章 管仲是個敗家子第八十六章 抉擇第九十七章 如周朝正(2)第三百一十九章 鄭忽十罪第二百八十章 如願以償第二百七十五章 摘桃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六十七章 圍魏救趙之計第二百五十七章 各人的小算盤第三章 慶功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子命我第二章 退戎第一百一十七章 聽訟第二百六十七章 圍魏救趙之計第三百零八章 陘庭之戰第二百九十章 夜話第八十三章 收割之時(8)第七十九章 收割之時(4)第二百二十七章 婚禮第一百四十二章 原來你是這樣的鄭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车县| 桐梓县| 淮阳县| 营口市| 阿勒泰市| 高安市| 攀枝花市| 黔东| 祁门县| 合川市| 施甸县| 琼中| 乌拉特前旗| 威信县| 且末县| 新竹市| 仙桃市| 龙口市| 宁河县| 永年县| 刚察县| 师宗县| 武平县| 清水河县| 凤山市| 临高县| 嘉祥县| 永丰县| 大埔区| 宜都市| 曲阜市| 嵊州市| 佛学| 青铜峡市| 嘉鱼县| 龙胜| 额尔古纳市| 华蓥市| 安塞县| 宿松县| 晋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