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二章 瓷器難得

送走了陳戎,鄭忽在鄧方的陪同下,來到了長葛的官營作坊。

說起來,自從那日之後,鄧方便全身心的投入到戴罪立功的大業之中,不惜以一令之尊,親自下場。

不但每天奔波於各鄉里到逃逸人口的家裡親自闢謠,招來人口,而且對於鄭忽強行佈置下的種麥之事也極爲重視,隔三差五的組織各鄉的鄉宰、三老五更、豪長進行“座談”,爲他們答疑解惑,安撫人心。

在鄧方的努力下,長葛民衆這段時間對於鄭忽的些許不滿,也很快消散。

只不過鄧方卻是因此而瘦了一圈,鄭忽見狀,略有些愧疚,多次勸他要注意身體,不可過於勞累。

鄧方每次嘴上答應著,可轉過天來,依舊我行我素,絲毫不把鄭忽的勸告放在心上。

這讓鄭忽感到無奈的同時,也就任由他去了!

其實對於種麥之事,剛開始鄧方也多有不解,等到他看到小麥被鄭忽命人打造的石磨磨成麥粉的時候,心裡是有些驚訝的,但也只是驚訝而已,因爲他從來不知道作爲輔糧的小麥還有這種操作。

但當他嚐到鄭忽讓庖廚處製作的麥餅,他心中的驚訝徹底變爲了震驚,他開始隱隱明白鄭忽爲什麼會力排衆議的強行要求長葛民衆都要種植小麥。

同時,他也對鄭忽所傳授的保持地力的方法充滿了期待,若真如世子所說,那麼長葛的民衆可就是有福了。

沒錯,鄧方現在也變的務實了許多,對於沒有經過驗證的事,他學會了持保留意見。

鄭忽自然也感受到鄧方的變化,在欣喜意外之餘,也不得不感嘆,挫折纔是最好的老師。

鄧方作爲鄭忽的母家人和長葛的“大內總管”,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而且來說,未來鄭忽若想成就一番大業,沒有人輔佐肯定是不行的。

而鄧方的能力智慧皆不算太差,否則鄧曼也不會推薦他來爲鄭忽打理食邑,此人唯一的小毛病就是有點士大夫階層的驕傲,這也算是此時士人的通病了,沒什麼不能理解的。人無完人嘛!

跟隨著鄧方來到專門爲製作瓷器新開闢的坊室內,鄭忽看著作坊內的衆多年輕匠人在一名老匠人的指導下全神貫注的進行著拉坯的工作。

鄭忽見此情形,滿意的點點頭,伸出手打斷了鄧方想要開口說的話,就這樣靜靜地觀摩著匠人們的工作。

老匠人早就看到了鄭忽和鄧方的到來,只不過一直沒有上前與鄭忽見禮的意思,一絲不茍的指導著衆人拉坯時所用的手法。

末了,不斷地告誡衆人想要製作出好的瓷器,一定要熟悉泥料的軟硬程度,只有根據泥料的軟硬製作出不同形狀和大小的胎才能燒出合格的瓷器。

鄭忽默默的在心中爲此人的敬業精神點了個贊。

瓷器的燒製工作,鄭忽早已經交代下去,直到數日前,鄧方纔帶著此人將一燒好的瓷碗擺在鄭忽面前。

鄭忽見後大喜,當即命此人專門負責瓷器的燒製工作和培育燒製瓷器的人才。

對此,老匠人並沒有什麼意見,畢竟方法是鄭忽傳授的,既然鄭忽讓他再將此法教授給其他人,那他從從命就是了。

所以,這纔有了鄭忽剛纔看到的一幕。

吩咐其他的匠人繼續手頭的工作,老匠人來到鄭忽面前與鄭忽和鄧方分別見了一禮。

不要以爲此時的匠人地位有多低,正相反,從金文及文獻資料來看,官營手工業中的生產者地位還是相對較高的。

像《尚書?酒誥》說:“又惟殷之迪諸臣工,乃湎於酒,勿庸殺之,姑惟教之。”

在這篇出自周公之手的戒酒令中,周公旦告誡大臣對於殷遺民中的有一技之長的人,如果有酗酒的,不要殺害他們,要以說服教育爲主。

這其中雖然不乏有拉攏殷遺民爲周所用的意思,但也可以看出周朝對於手工業者即百工之人的重視程度。

同樣地,在此時百工之人也延續在西周時期的社會地位。

鄭忽面前的老匠人名叫陶孟,由其姓氏就可知其祖輩都是匠人而且還是製陶的匠人。

正因爲此,其製陶的手藝極爲精湛,在未得到鄭忽的瓷器製作之法前,他採用瓷石生產的所謂硬質陶器,其胎質已經達到瓷化程度,敲擊之聲清脆悅耳,也應當屬原始瓷範疇。

看著此人黝黑而又溝壑縱橫的面容,指甲縫中土垢附在其皮膚上彷彿已成爲其身體的一部分。

鄭忽開口道:“陶老,如今這作坊之中,每日能生產瓷器幾何?”

陶孟有些無奈的回道:“瓷石練泥頗廢功夫,而且爲了能讓衆人早日熟悉瓷土的軟硬程度以製出合格的瓷胎,每日拉坯用的泥料也都是瓷土,再加上燒製時火候還不是掌握的很到位,所以每日的成品瓷器不過一指之數啊!”

鄭忽聞言道:“陶老不必如此著急,此事並非一日之功,徐徐圖之也就是了!”

陶孟嘆了一口氣道:“如今看來,也只得如此了!世子可莫怪老朽耽誤了大事!”

鄭忽笑道:“不耽誤,不耽誤!陶老這是折煞小子了!”

在四民還未分業,卻又已顯端倪的此時,像這樣的老匠人基本上都是某一個領域的大牛,鄭忽對於這些人是不敢有絲毫怠慢,姿態擺的極低!

我太宗不是曾經說過嘛,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些匠人也應該算得上是最原始的科技從業者了。

只不過靠的經驗的傳承而非系統的理論而已。

即便是這樣,中國古代匠人所創造的一些產品,在二十一世紀也極難仿製出來,由此可見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

鄭忽身爲一個立志要點亮科技樹的穿越者,厚待匠人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隨後,陶孟帶領著鄭忽和鄧方參觀了瓷器製作的整個流程,鄭忽看著每個參與制瓷的匠人不但要親自練泥、拉坯、印坯、利坯、曬坯、刻花、施釉甚至還要燒窯、彩繪。

不由得發出了一聲嘆息。

“世子緣何而嘆啊,可是有不對的地方?”陶孟有些不明所以得道。

“陶老何不讓練泥者恆練泥,拉坯者恆拉坯,如此以來定可使人各司其職,無有二顧之心!”

陶孟聞言,若有所思。

……

第五十五章 君不密則失國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兵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命難言第一百二十四章 莫急於盜賊(2)第十七章 影響第二百六十六章 周鄭和解?第一百二十一章 婚宴第二百三十一章 各人的心思第八十五章 收尾第三百零五章 君其圖之第九章 國人第二百零二章 諸侯混戰第六十四章 薄言還歸(2)第一百零五章 來自大舅哥的問候第一百七十五章 刺客的祖宗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國君臣的反應第六十二章 執訊獲醜(7)第一百一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二十六章 殺還是不殺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勞而獲第八十八章 將歸鄭第一百九十五章 不安第二百八十七章 搶班奪權的序幕(續)第一百四十二章 原來你是這樣的鄭忽第五十六章 執訊獲醜(1)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結局第二百七十九章 一唱一和第二百四十六章 天子震怒第二百四十五章 已非宗周天下第三十五章 宴飲(3)第十一章 策勳第一百零一章 如周朝正(6)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兵於大宮第二章 退戎第八十章 收割之時(5)第十八章 誰說地主家的孩子不吃剩飯第一百三十章 莫急於盜賊(8)第一百二十一章 婚宴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宣而戰(續)第一百五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七十三章 應對之策第一百七十九章 以後宮促融合第六十四章 薄言還歸(2)第二百四十一章 猜忌的種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私不害公第二百一十七章 同辛苦第二百七十五章 摘桃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原來你是這樣的鄭忽第八十章 收割之時(5)第八十七章 佈置第二百五十九章 終鮮兄弟第一百零一章 如周朝正(6)第二百六十章 有個好爹第二百七十四章 狼狽逃竄第一百零七章 酒後第一百五十四章 鄭忽的擔憂第二百七十七章 目的第一百八十四章 被調戲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王室其將卑乎第三百一十九章 鄭忽十罪第三十九章 厚賞不遺匹夫第二百一十二章 日日撞亡國之鐘第一百六十九章 邦之彥兮第二百四十章 我無罪第六十九章 初次交鋒(2)第二百六十一章 趙公明的推測第二百二十五章 趙夙的想法第二百五十八章 絕曲沃而入翼第三十三章 宴飲(1)第二百一十一章 梟雄多智第三十三章 宴飲(1)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大騙的誕生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魚入網第三百零七章 夜襲曲沃第五十二章 瓷器顯威第二百四十八章 滅二國第一百九十七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六十章 執訊獲醜(5)第二百九十九章 甩鍋第一百六十六章 假道滅狄之計!第二百一十七章 同辛苦第二百三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五十五章 君不密則失國第二百五十二章 天子的尊嚴第三十九章 厚賞不遺匹夫第一百五十三章 家有一老第一百一十七章 聽訟第一百一十章 收穫第一百零二章 暗涌第二百八十四章 韓萬的損招第八章 鄭莊公第一百六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二百七十七章 目的第二百一十六章 吹大氣第六十九章 初次交鋒(2)第一百一十章 收穫第一百六十九章 邦之彥兮第十八章 誰說地主家的孩子不吃剩飯
第五十五章 君不密則失國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兵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命難言第一百二十四章 莫急於盜賊(2)第十七章 影響第二百六十六章 周鄭和解?第一百二十一章 婚宴第二百三十一章 各人的心思第八十五章 收尾第三百零五章 君其圖之第九章 國人第二百零二章 諸侯混戰第六十四章 薄言還歸(2)第一百零五章 來自大舅哥的問候第一百七十五章 刺客的祖宗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國君臣的反應第六十二章 執訊獲醜(7)第一百一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二十六章 殺還是不殺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勞而獲第八十八章 將歸鄭第一百九十五章 不安第二百八十七章 搶班奪權的序幕(續)第一百四十二章 原來你是這樣的鄭忽第五十六章 執訊獲醜(1)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結局第二百七十九章 一唱一和第二百四十六章 天子震怒第二百四十五章 已非宗周天下第三十五章 宴飲(3)第十一章 策勳第一百零一章 如周朝正(6)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兵於大宮第二章 退戎第八十章 收割之時(5)第十八章 誰說地主家的孩子不吃剩飯第一百三十章 莫急於盜賊(8)第一百二十一章 婚宴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宣而戰(續)第一百五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七十三章 應對之策第一百七十九章 以後宮促融合第六十四章 薄言還歸(2)第二百四十一章 猜忌的種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私不害公第二百一十七章 同辛苦第二百七十五章 摘桃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原來你是這樣的鄭忽第八十章 收割之時(5)第八十七章 佈置第二百五十九章 終鮮兄弟第一百零一章 如周朝正(6)第二百六十章 有個好爹第二百七十四章 狼狽逃竄第一百零七章 酒後第一百五十四章 鄭忽的擔憂第二百七十七章 目的第一百八十四章 被調戲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王室其將卑乎第三百一十九章 鄭忽十罪第三十九章 厚賞不遺匹夫第二百一十二章 日日撞亡國之鐘第一百六十九章 邦之彥兮第二百四十章 我無罪第六十九章 初次交鋒(2)第二百六十一章 趙公明的推測第二百二十五章 趙夙的想法第二百五十八章 絕曲沃而入翼第三十三章 宴飲(1)第二百一十一章 梟雄多智第三十三章 宴飲(1)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大騙的誕生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魚入網第三百零七章 夜襲曲沃第五十二章 瓷器顯威第二百四十八章 滅二國第一百九十七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六十章 執訊獲醜(5)第二百九十九章 甩鍋第一百六十六章 假道滅狄之計!第二百一十七章 同辛苦第二百三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五十五章 君不密則失國第二百五十二章 天子的尊嚴第三十九章 厚賞不遺匹夫第一百五十三章 家有一老第一百一十七章 聽訟第一百一十章 收穫第一百零二章 暗涌第二百八十四章 韓萬的損招第八章 鄭莊公第一百六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二百七十七章 目的第二百一十六章 吹大氣第六十九章 初次交鋒(2)第一百一十章 收穫第一百六十九章 邦之彥兮第十八章 誰說地主家的孩子不吃剩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堆龙德庆县| 郁南县| 保山市| 盐边县| 安平县| 平武县| 枣强县| 宝应县| 县级市| 临汾市| 浦城县| 海城市| 兴安盟| 夏邑县| 西盟| 沾化县| 正安县| 尼玛县| 福清市| 宝应县| 文安县| 静宁县| 昌都县| 招远市| 河津市| 四会市| 名山县| 和平县| 怀远县| 阜康市| 普定县| 新巴尔虎右旗| 德清县| 万荣县| 电白县| 行唐县| 怀宁县| 华宁县| 泰州市| 察隅县| 北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