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六章 軍令狀

鄭忽看著二人皆是一副頗爲古怪的表情,用一種懷疑的目光打量著自己,鄭忽心中一愣:“難道我又說錯話了?”

鄭忽的老爹看著自己的兒子一副不明所以的表情,心中可以說是五味雜陳。

他原本是想借此一問,來看看鄭忽或者說鄭忽背後的那位在野大賢的水平究竟如何?

現在看來,真的是沒有什麼必要了。

一個敢誇下如此海口的人,想必也就是個誇誇其談之輩。

同時,他對自家兒子也有點恨鐵不成鋼,別人怎麼說,你就怎麼信了?現在鄭國還沒交到你手裡呢,要是等我百年之後,鄭國真交到你手裡的時候,祖宗創立的基業還不得讓你這個不孝子給敗壞光了。

鄭莊公不知道的是,鄭忽背後根本沒有什麼高人,他就是靠抄歷史書纔敢誇下如此海口,要說三十萬金到底是個什麼價值,他還真不知道。

在他看來,此時三十萬金大概跟後世的三千萬,最多三個億差不多。

這對個人來說可能是筆鉅款,但對一個國家來說,毛毛雨啦。

誰讓歷史書講這些的時候,用的一副頗爲輕鬆的語氣。

但是,鄭忽忽略了此時鄭國的國土面積。

鄭國在中原立國之時,有十個邑的土地,歷經兩代人的擴張,現在也不過是有將近三十個邑的土地。

這其中還有一些土地不屬於鄭國公室,因爲在分封制下,國君是不直接給官僚發工資的,官僚的俸祿是通過在國君分封的土地上收取稅收得到的。

這也是後來韓非子爲什麼在其著作中講到:“千乘之君無備,必有百乘之臣在其側,以徒其民而傾其國;萬乘之君無備,必有千乘之家在其側,以徒其威而傾其國。”

實在是在這種制度下,士大夫在其封地內儼然如同一國國君。

像後來的晉國六卿,每一家的家主都如同一千乘之國的國君。要知道,此時的鄭國也不過纔是千乘之國。

所以,在此情況下,鄭國公室所能直接控制的土地也不過有二十個邑左右。

這大致比後世海南島的土地面積還要小一些。

加之,此時的生產力極低,貿易又不發達,鄭國一年的稅收收入也不過在萬金左右。

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歷史上宋莊公脅迫祭仲扶立公子突,要求公子突要上交黃金萬鎰,白壁百雙的保護費,公子突得國之後立馬就後悔了。他對祭仲說,我如果交這麼多保護費的話,國庫可就搬空了。

由此可見,此時鄭國國庫累積下來的錢財大致不過在萬金左右,鄭忽所說的三十萬相當於鄭國三十年財政收入的總和。

所以,當鄭忽的老爹聽到鄭忽要用鄭國三十年的財政收入去收買諸侯,臉色纔會如此古怪。

見過敗家的,沒見過這麼敗家的!

此時的鄭莊公真想發出一句類似於魯哀公的感嘆:“吾兒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既不知喜,也不知哀!”

鄭忽自然不知道自家老爹在想什麼,他本來想開口問,但是,看到公子呂一直給他打眼色,鄭忽只能壓下心中的疑惑,默然的坐在那裡。

“吾兒可知,吾國歲入幾何?”

良久,鄭忽的老爹發出這麼一句疑問,鄭忽意識到要出問題了。

無可奈何之下,只好硬著頭皮回答道:“不知!”

“既不知矣!何以言不過三十萬金?”

鄭忽聽到如此語氣和措辭嚴厲的話,要是再聽不出他老爹的不滿就是傻子了。

其實,像鄭忽老爹這種人,最反感的就是沒摸清實際情況,便誇誇其談之輩。

而鄭忽正好觸到了他的逆鱗。

鄭忽知道,若是此時不做出點補救措施的話,那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形象就要崩塌了。

甚至還會給人留下一個“世子徒逞口舌之利,非可以託社稷之重”的印象。

“兒雖不知國家歲入幾何?但兒亦曾聞鄉人曰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今鄭,天下之中也,四方財貨之所聚,若父君許兒便利,以治兒所居之湯沐邑,兒必歲入萬金爲獻!”

聽到鄭忽如此不識趣的話,鄭忽的老爹心中怒氣更盛,剛欲開口訓斥。

恰巧公子呂在此時出來打圓場“世子之才氣可欽矣!然萬金,鄭之歲入也!世子國之儲君也,怎可立此煌煌之言!”

話到最後,頗有一副嚴厲訓斥的模樣。

鄭忽的老爹見狀,狠狠的瞪了公子呂一眼。

鄭忽也聽出了他這位叔祖的愛護之意。連忙向其投了一個感激的眼神。

畢竟把鄭國一年的財政收入都告訴鄭忽了。鄭忽要是再聽不出來,乾脆找塊豆腐撞死得了。

後面的措辭雖然嚴厲,但正因爲如此,他老爹也不好再借此問題對他發難。

若是鄭忽此時再給他老爹找個臺階下,這件事估計也就這麼過去了。

但是,鄭忽此時偏偏有些“不識好歹”,刻意的避開了公子呂投來的暗示眼神。

道:“兒爲世子,理當爲國之先,願立軍令狀,若不能歲致萬金,提頭來見!”

鄭忽何嘗想立下這個軍令狀,當他知道,萬金是鄭國一年的財政收入的時候,心裡面其實是拒絕的。但是,既然牛皮已經吹下,哭著也得吸回來!

不然,在他老爹心中,他真的就是誇誇其談,不堪大用的代名詞了。

人常說,做一件壞事的惡劣影響足以令十件好事蒙塵。鄭忽此時要是退縮了,他出謀劃策的功勞立馬就會煙消雲散,反而不如在此時放手一搏。

是成是敗不重要,這樣總歸能給他老爹留下一個勇於擔當的印象。

別小看印象這個抽象概念,也許關鍵時刻,它就能起到大用。

不過鄭忽不知道,他老爹此時是被他徹底給氣樂了。

道:“吾兒有此爲國之心,吾心甚慰,無須歲入萬金,五千金即可!”

鄭忽聽到他老爹這麼說,心中暗鬆了一口氣,實在是歲入一萬金的壓力太大了。現在降了一半,依他看來應該是可以實現的吧!

暗暗的舒了一口氣,對他老爹回道:“唯!”

公子呂見二人已將事情敲定,也只能無可奈何的嘆了口氣!

第六十五章 薄言還歸(3)第九十一章 新鄭事(2)第六十五章 薄言還歸(3)第四章 聯姻第一百一十章 收穫第一百一十三章 佈置工作第一百四十七章 論送禮的學問第一百二十九章 莫急於盜賊(7)第十三章 對策第二百一十七章 同辛苦第三章 慶功第二百五十一章 戰後的影響第三百二十七章 順其意第三百三十章 四國言和第五十一章 鄧侯吾離第二十六章 殺還是不殺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第二百二十一章 畢立賞罰第一百七十七章 據其地而有之(續)第一百一十九章 冬狩(續)第一百零六章 祭天祭祖第九十八章 如周朝正(3)第二百七十四章 狼狽逃竄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國君臣的反應第二百一十七章 同辛苦第十一章 策勳第八十六章 抉擇第一百一十八章 冬狩第六十四章 薄言還歸(2)第二十章 長葛(1)第六十章 執訊獲醜(5)第一百九十六章 有奇淫者必有奇禍第十六章 軍令狀第二百八十六章 搶班奪權的序幕第二百一十一章 梟雄多智第三十三章 宴飲(1)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兵於大宮第二十四章 管夷吾(四千字大章)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面旗幟第一百八十九章 永遠不要得罪女人!第四十七章 將會與鄧第二百章 愛馳則恩絕第一百一十四章 管仲是個敗家子第一百五十八章 兵以勝爲功第二百六十七章 圍魏救趙之計第六十九章 初次交鋒(2)第一百三十三章 豺狼之性第三百二十九章 還是靠自己第二百五十一章 戰後的影響第一百四十一章 遍地開花第二百五十章 威嚴掃地第一百五十九章 憂心殷殷第十六章 軍令狀第八十三章 收割之時(8)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鄭城中的變化第二百二十七章 婚禮第一百二十七章 莫急於盜賊(5)第二百九十七章 中原罷兵?第二百一十二章 日日撞亡國之鐘第二百七十八章 私不害公第五十一章 鄧侯吾離第二百五十六章 二使相見第二百六十四章 趙公明的試探第二百九十三章 反對者第三十一章 證據(二合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戰後的影響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命難言第四十四章 爲君答疑第三百零七章 父子夜話第三百三十章 四國言和第九十八章 如周朝正(3)第二百零八章 興鄭者必忽也!(本卷完)第六十九章 初次交鋒(2)第一百五十九章 憂心殷殷第二百二十六章 戰爭的訊息第二百四十三章 請見第一百一十二章 民心可用第二百二十章 再訪趙氏第四十四章 爲君答疑第一百四十二章 原來你是這樣的鄭忽第十六章 軍令狀第一百一十章 收穫第三百一十一章 凱旋而歸第二百八十六章 搶班奪權的序幕第二十二章 長葛(3)第一百三十章 莫急於盜賊(8)第八十八章 將歸鄭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九十三章 人盡夫也第二百四十章 我無罪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勞而獲第二十九章 管仲的請求第二百三十四章 爭取的焦點第二百九十二章 遮羞布第一百二十九章 莫急於盜賊(7)第二百八十七章 搶班奪權的序幕(續)第一百一十章 收穫第十五章 得寸進尺第一百五十一章 如虎添翼
第六十五章 薄言還歸(3)第九十一章 新鄭事(2)第六十五章 薄言還歸(3)第四章 聯姻第一百一十章 收穫第一百一十三章 佈置工作第一百四十七章 論送禮的學問第一百二十九章 莫急於盜賊(7)第十三章 對策第二百一十七章 同辛苦第三章 慶功第二百五十一章 戰後的影響第三百二十七章 順其意第三百三十章 四國言和第五十一章 鄧侯吾離第二十六章 殺還是不殺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第二百二十一章 畢立賞罰第一百七十七章 據其地而有之(續)第一百一十九章 冬狩(續)第一百零六章 祭天祭祖第九十八章 如周朝正(3)第二百七十四章 狼狽逃竄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國君臣的反應第二百一十七章 同辛苦第十一章 策勳第八十六章 抉擇第一百一十八章 冬狩第六十四章 薄言還歸(2)第二十章 長葛(1)第六十章 執訊獲醜(5)第一百九十六章 有奇淫者必有奇禍第十六章 軍令狀第二百八十六章 搶班奪權的序幕第二百一十一章 梟雄多智第三十三章 宴飲(1)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兵於大宮第二十四章 管夷吾(四千字大章)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面旗幟第一百八十九章 永遠不要得罪女人!第四十七章 將會與鄧第二百章 愛馳則恩絕第一百一十四章 管仲是個敗家子第一百五十八章 兵以勝爲功第二百六十七章 圍魏救趙之計第六十九章 初次交鋒(2)第一百三十三章 豺狼之性第三百二十九章 還是靠自己第二百五十一章 戰後的影響第一百四十一章 遍地開花第二百五十章 威嚴掃地第一百五十九章 憂心殷殷第十六章 軍令狀第八十三章 收割之時(8)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鄭城中的變化第二百二十七章 婚禮第一百二十七章 莫急於盜賊(5)第二百九十七章 中原罷兵?第二百一十二章 日日撞亡國之鐘第二百七十八章 私不害公第五十一章 鄧侯吾離第二百五十六章 二使相見第二百六十四章 趙公明的試探第二百九十三章 反對者第三十一章 證據(二合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戰後的影響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命難言第四十四章 爲君答疑第三百零七章 父子夜話第三百三十章 四國言和第九十八章 如周朝正(3)第二百零八章 興鄭者必忽也!(本卷完)第六十九章 初次交鋒(2)第一百五十九章 憂心殷殷第二百二十六章 戰爭的訊息第二百四十三章 請見第一百一十二章 民心可用第二百二十章 再訪趙氏第四十四章 爲君答疑第一百四十二章 原來你是這樣的鄭忽第十六章 軍令狀第一百一十章 收穫第三百一十一章 凱旋而歸第二百八十六章 搶班奪權的序幕第二十二章 長葛(3)第一百三十章 莫急於盜賊(8)第八十八章 將歸鄭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九十三章 人盡夫也第二百四十章 我無罪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勞而獲第二十九章 管仲的請求第二百三十四章 爭取的焦點第二百九十二章 遮羞布第一百二十九章 莫急於盜賊(7)第二百八十七章 搶班奪權的序幕(續)第一百一十章 收穫第十五章 得寸進尺第一百五十一章 如虎添翼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源县| 特克斯县| 临潭县| 偏关县| 吴江市| 桦甸市| 剑川县| 罗江县| 闵行区| 崇明县| 夏河县| 嫩江县| 松潘县| 安图县| 吉隆县| 石景山区| 上栗县| 榆树市| 沂源县| 孟村| 灵宝市| 丰顺县| 博湖县| 辽宁省| 威海市| 留坝县| 五寨县| 绥德县| 武陟县| 白银市| 红桥区| 平昌县| 南康市| 罗定市| 通城县| 桐庐县| 绿春县| 司法| 申扎县| 大化| 丰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