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四十一章 遍地開花

閒敘片刻,鄭忽便將自己的來意表明。

一來是想去看看造紙進程,二來看看這段時間工匠們的成果,最重要的則是找些營建、工程類的工匠。

對於這些要求,陶孟自然是滿口應允。

緊接著,鄭忽二人在陶孟的陪同下來到造紙作坊。

造紙作坊中的工匠都是陶孟臨時從其他作坊中抽調過來的,以年輕人居多。

由於造紙的事情,鄭忽才安排下去沒幾天,所以,造紙作坊還在草創時期,造紙的各種設備還在建造的過程中。

鄭忽圍繞著作坊轉了一圈,滿意的點了點頭。

每個人都能各司其職,整個作坊的運行有條不紊。

“陶老管理有方?。 编嵑霾涣咭苑Q讚之詞。

“當不得主上之贊,老朽只是出點微末的力氣罷了!”

“陶老過謙了,我來此地,一來是看看工坊的進度,二來好叫陶老知曉,造紙之事,亦可取材於青竹,陶老不妨同時並行!”

“唯!”

聽著鄭忽和陶孟的交流始終都圍繞著紙,鄧荒有些疑惑不解,小聲的向鄭忽詢問道:“主上,紙,何物也?”

鄭忽聞言,轉頭看了他一眼,才道:“紙,書寫之物也!”

“書寫之物?”鄧荒就差沒在頭頂上打個大大的問號。

“當今之世,書必用簡,此皆人之所知也,而我所謂之紙,與簡取材於同物,其輕卻倍於簡,而所書之字亦倍於簡!”

這種含糊的表達自然不能讓鄧荒滿意,不過,他也從鄭忽的話語中得出了一些有用信息,即紙是一種遠優於竹簡的書寫之物。

正欲開口仔細詢問,卻見鄭忽對他什麼一笑,“卿毋需多言,待成品出來,卿自知矣!”

“唯!”鄧荒無奈的按下心中的好奇心。

說話間,三人已經走出造紙作坊,鄭忽讓陶孟先行去挑選營造和測量類的工匠。

而他帶著則鄧荒去檢查工匠們近期的成果,這對他來說纔是真正的重中之重,因爲只有工匠們生產出有價值的東西,他的腰包纔可能鼓起來。

要知道,軍功爵制要想真正的運轉起來,而且不翻車的話,所費的錢財的那得以萬萬計,還好他現在只在他的封地一處進行,勉強還能維持得下去,不過,這也已經讓他感到有些費力了,如果不能多找幾條財源,打不幾次仗,他就得翻車,絕無僥倖之理。

這也是他爲什麼這麼迫不及待的選擇造紙,實屬被逼無奈,好不容易搞個瓷器出來,還沒開售,就被禁止了。

鄭忽真是切切實實的體會到了一把,什麼叫世界上最大痛苦就在於此……

他也不敢在私底下搞小動作,不然的話,引得他老爹的不快那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他只能打碎了牙含著淚往肚子裡吞……

也得虧他對造紙術算不得陌生,因爲前世的時候他在中央某套看過一個關於造紙的專題片,對於造紙的工藝和步驟瞭解一些。

不然,他就只能寄希望於工匠們能夠做出新的突破,或是在其他方面尋找財源,這種事,不確定性太大,而且有時候還需要大筆資金的支持。

總之,感謝萬能的央媽……

結束了這個話題,鄭忽和鄧荒一同前往此次工坊之行的第二站,木工作坊。

在中國,木工,是個非常古老的職業,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會。

最初的木工,其主要技能就是修建房子。

而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演化,此時的木工不止要會建房子,還要會做一些其他的木製品。

當然,木工技藝的發揚光大,那是在魯班和墨子之後。

不過此時的木工在手工業中的受重視程度其實也算不得低。

比如,天子有六工,《禮記·曲禮下》所謂“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獸工、草工,典制六材?!?

由此可見,木工在手工業中的地位。

剛到木工作坊,鄭忽二人就被迎了進去,爲首的是一名叫做材的老木工,

不必說,其家族必是木工世家無疑,這也算是時代特色了,工之子必爲工,商之子必爲商,大夫之子恆爲大夫,諸侯之子必爲諸侯,整個社會就是這麼的等級森嚴。

不過,這不是鄭忽需要關心的東西,他想要的是木工們能拿的出手的成果。

他可記得方纔這個叫做材的老人讓他前來指導工作了。

“材工可有教我?”鄭忽直接開門見山的問道。

“不敢,只是小兒輩作了些東西出來,老朽年老昏聵,不明世情,特來請主上一觀!”

正說話間,已經有人將一方漆案擡了出來,漆案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倒是漆案上的畫作和鑲嵌的金屬一下子進入的鄭忽的眼球。

“金銀平脫技術?”這是鄭忽的第一反應。

所謂的金銀平脫就是一種將髹漆與金屬鑲嵌相結合的工藝技術,是我國古代極爲著名的器物裝飾技法。

是由出現於商代的金銀箔貼花技術發展而來,戰國時就已經開始應用在漆器上。

所以,鄭忽在愣神片刻便立刻反應了過來,這種技法出現在此時也算不上太令人驚訝。

只不過這也跟鄭忽提了個醒,漆器行業其實是大有可爲的。

漆器在中國起源很早,在河姆渡文明中發現有木製朱漆碗,夏代的木胎漆器已經開始用於日常生活,當然了,這裡的日常生活是指特指奴隸主貴族和比較富裕的國人的日常生活。

而此時的漆器物其實應當歸屬於奢侈品一類當中,在《鹽鐵論》中就有記載稱:“一文(紋)之杯得銅杯十”即一件紋飾漆杯等於十個銅杯。

在漢朝的時候尚且如此,在此時就更不用說了。

雖說此時漆器算是奢侈品,但是專門的漆工卻是寥寥,原因在於此時的漆器工藝只是木器業的附屬,髹漆算是木工的第二技能,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戰國中期,這纔出現了漆工和木工的分離。

不過,這種情況應該會隨著鄭忽的賞賜而有所改變吧!

畢竟這種工藝的進步就是成果,更不用說用這種工藝裝飾漆器,那叫一個精緻,那叫一個高雅,這就是錢!

“卿以爲此物如何?”鄭忽開口向鄧荒詢問道。

“精美非常,價值不菲!”鄧荒斟酌了一番,開口道。

鄭忽點點頭“既如此,所發明此技藝者賜金二十,材工教導有方,亦賜帛一匹,其餘人等,以其功計,皆有賞!”

衆人聞言,參與過這個工藝的人,個個喜形於色,材更是樂的合不攏嘴,他也沒想到鄭忽給給他按上個教導有方的名頭賜他一匹帛,他現在覺得,以後真的很有必要好好督導督導這些木工坊裡的後輩子侄們。

“希望爾等再接再厲!”末了,鄭忽不忘繼續鼓勵一句。

“唯!”

..................

走出木工坊,鄭忽冷不丁的向鄧荒問道:“方纔木工生產之物,卿拿出售賣,可爲我得利幾何?”

鄧荒沉吟了一會,“此物確實精妙,若是將此技藝用於其他日常器物之中,各國公室、封君必趨之若鶩,至於獲利之事,臣下也不敢妄言,年入千金也未必不可!”

WWW?ttκa n?℃ O

這其實是鄧荒保守的估計。

漆器本來就是奢侈品,什麼是奢侈品,就是能獲得暴利的東西。

就方纔見到的那種髹漆技法和金銀平脫工藝,鄧荒覺得要讓他拿去賣,他不每年從各國的大貴族手裡面坑個一兩千金,都對不起他這一身的能耐。

他可不像鄭忽,只看見了金銀平脫的技法,那髹漆和雕琢圖案的高超技藝,他也是看在眼裡的。

這也很好理解,作爲這個時代的土著,他對於這個時代的很多東西細微處的瞭解要是再不如鄭忽,那他乾脆找塊豆腐撞死算了。

所以,一年搞個千金,他還是有信心的。

各個諸侯國的貴族是什麼尿性,他是太清楚了,除了偶有幾個是在認真考慮國家大事,其餘的,尤其是各國的公室子弟是特麼的腐敗的。比吃比玩比女人,只要有機會,絕對不放過任何一個炫耀自己財富地位的機會。

所謂肉食者鄙,這絕對是一句大實話。

這樣的肥豬,不宰了過年,難道還要等著他下小崽子?

“卿既如此自信,此事便由汝負責!”

“唯!”

................

第三十一章 證據(二合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託孤第二百四十一章 猜忌的種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父子之間第二百二十四章 清洗第三百零五章 君其圖之第四十四章 爲君答疑第七十三章 應對之策第三百零八章 陘庭之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續)第一百五十章 隔空調戲第二十七章 世世無所與第二百二十八章 搶婚?第三十五章 宴飲(3)第七十三章 應對之策第一百四十二章 原來你是這樣的鄭忽第三百二十三章 兵圍陘庭第四十四章 爲君答疑第一百一十二章 民心可用第一百一十九章 冬狩(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二百二十八章 搶婚?第三百零五章 相見歡第三百二十八章 融合第二百四十六章 天子震怒第二百七十九章 一唱一和第二百五十一章 戰後的影響第五十一章 鄧侯吾離第十章 告廟第一百零八章 當伯天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託孤第二百九十七章 中原罷兵?第五十四章 鄭忽謀蔡第一百七十七章 據其地而有之(續)第二百七十八章 私不害公第一百六十八章 河水瀰瀰第二百九十五章 投名狀第三百二十一章 虢公退盟第二百零一章 勝負猶在兩可之間第一百四十七章 論送禮的學問第十五章 得寸進尺第二百四十三章 請見第二百二十八章 搶婚?第二百五十七章 各人的小算盤第二百九十二章 遮羞布第一百九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續)第二百六十三章 入翼輔鄭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鄭城中的變化第二百三十一章 各人的心思第三百三十章 四國言和第二百七十四章 狼狽逃竄第二百二十七章 婚禮第三百二十四章 各人的想法第八十三章 收割之時(8)第三百零七章 夜襲曲沃第二百零八章 興鄭者必忽也?。ū揪硗辏?/a>第二百五十八章 絕曲沃而入翼第三百零八章 陘庭之戰第四十一章 君有召令第一百六十八章 河水瀰瀰第八十章 收割之時(5)第三百二十二章 氣急敗壞第十章 告廟第六十六章 薄言還歸(4)第三百二十六章 爲之發喪第六十四章 薄言還歸(2)第二百九十三章 反對者第二百二十章 再訪趙氏第一百八十九章 永遠不要得罪女人!第五十一章 鄧侯吾離第二百六十三章 入翼輔鄭第三百三十章 四國言和第一百一十九章 冬狩(續)第一百零一章 如周朝正(6)第一百五十四章 鄭忽的擔憂第二百零三章 鹿死誰手第二百一十八章 宣姜歸心第三百零九章 曲沃敗退第九十四章 不如友生第九十四章 不如友生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宣而戰(續)第七十四章 再次交鋒第七十二章 鳩佔鵲巢第七十七章 收割之時(2)第一百六十章 節操第一百九十章 曲沃伐翼第二百零四章 不戰何待第二百四十六章 天子震怒第六章 爭次第五十八章 執訊獲醜(3)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國君臣的反應第三百一十二章 將執晉國之政第三百零七章 父子夜話第一章 穿越第二百九十二章 遮羞布第三十四章 宴飲(2)第十九章 母親第二百四十六章 天子震怒第一百二十三章 莫急於盜賊(1)第一百七十三章 桓王的憂慮!
第三十一章 證據(二合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託孤第二百四十一章 猜忌的種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父子之間第二百二十四章 清洗第三百零五章 君其圖之第四十四章 爲君答疑第七十三章 應對之策第三百零八章 陘庭之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續)第一百五十章 隔空調戲第二十七章 世世無所與第二百二十八章 搶婚?第三十五章 宴飲(3)第七十三章 應對之策第一百四十二章 原來你是這樣的鄭忽第三百二十三章 兵圍陘庭第四十四章 爲君答疑第一百一十二章 民心可用第一百一十九章 冬狩(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二百二十八章 搶婚?第三百零五章 相見歡第三百二十八章 融合第二百四十六章 天子震怒第二百七十九章 一唱一和第二百五十一章 戰後的影響第五十一章 鄧侯吾離第十章 告廟第一百零八章 當伯天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託孤第二百九十七章 中原罷兵?第五十四章 鄭忽謀蔡第一百七十七章 據其地而有之(續)第二百七十八章 私不害公第一百六十八章 河水瀰瀰第二百九十五章 投名狀第三百二十一章 虢公退盟第二百零一章 勝負猶在兩可之間第一百四十七章 論送禮的學問第十五章 得寸進尺第二百四十三章 請見第二百二十八章 搶婚?第二百五十七章 各人的小算盤第二百九十二章 遮羞布第一百九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續)第二百六十三章 入翼輔鄭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鄭城中的變化第二百三十一章 各人的心思第三百三十章 四國言和第二百七十四章 狼狽逃竄第二百二十七章 婚禮第三百二十四章 各人的想法第八十三章 收割之時(8)第三百零七章 夜襲曲沃第二百零八章 興鄭者必忽也?。ū揪硗辏?/a>第二百五十八章 絕曲沃而入翼第三百零八章 陘庭之戰第四十一章 君有召令第一百六十八章 河水瀰瀰第八十章 收割之時(5)第三百二十二章 氣急敗壞第十章 告廟第六十六章 薄言還歸(4)第三百二十六章 爲之發喪第六十四章 薄言還歸(2)第二百九十三章 反對者第二百二十章 再訪趙氏第一百八十九章 永遠不要得罪女人!第五十一章 鄧侯吾離第二百六十三章 入翼輔鄭第三百三十章 四國言和第一百一十九章 冬狩(續)第一百零一章 如周朝正(6)第一百五十四章 鄭忽的擔憂第二百零三章 鹿死誰手第二百一十八章 宣姜歸心第三百零九章 曲沃敗退第九十四章 不如友生第九十四章 不如友生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宣而戰(續)第七十四章 再次交鋒第七十二章 鳩佔鵲巢第七十七章 收割之時(2)第一百六十章 節操第一百九十章 曲沃伐翼第二百零四章 不戰何待第二百四十六章 天子震怒第六章 爭次第五十八章 執訊獲醜(3)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國君臣的反應第三百一十二章 將執晉國之政第三百零七章 父子夜話第一章 穿越第二百九十二章 遮羞布第三十四章 宴飲(2)第十九章 母親第二百四十六章 天子震怒第一百二十三章 莫急於盜賊(1)第一百七十三章 桓王的憂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湾省| 来凤县| 蒲江县| 晴隆县| 衡阳市| 西乌珠穆沁旗| 林州市| 庄河市| 济宁市| 柏乡县| 青浦区| 宜城市| 南川市| 仁怀市| 北流市| 江口县| 扶风县| 清水县| 平山县| 深圳市| 河源市| 河津市| 延吉市| 临泉县| 琼海市| 敦煌市| 华坪县| 阳谷县| 弋阳县| 高阳县| 丹寨县| 全椒县| 赞皇县| 桐乡市| 咸阳市| 浙江省| 山西省| 沁水县| 明光市| 兴宁市| 东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