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一十二章 民心可用

鄭忽對泄駕的話只是笑笑。

此時的民衆樸實,一般而言,只要統治者能拉的下架子,到田間地頭走兩遭,和民衆說說話,瞭解一下民生疾苦,再出一些利民惠民的政策,基本上都會得到民衆的擁護支持。

像後來伍子胥諫吳王夫差不要縱容越王勾踐的時候就說,勾踐這個人在越國問疾弔喪,肯定是心裡憋著壞呢!

民衆的容易滿足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而且來說,封地內的民衆對封君的歸屬感較強。

像漢朝時,慄太子被廢爲臨江王,最後一次去長安朝見,祭祀過路神之後,上車,軸折車廢,於是一羣江陵父老哭著偷偷的說“吾王不返矣!”

漢時都如此,更不用說現在了。

所以,鄭忽並未因泄駕的話而有絲毫的得色,他現在心態已經變了,不再像以前那樣急於收買人心了。

一羣人跟在鄭忽的隊伍後面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簡直比過年還高興。

俗話說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鄭忽離開長葛前,強行命令民衆種植冬小麥,此舉與民意相悖,民衆雖對鄭忽談不上恨,但多少還是有些埋怨的。

而現在不但埋怨全無,反而見鄭忽如見父母,要說其中沒有原因那是不可能的。

當初鄭忽離開長葛不久,管鮑二人便帶著小麥種子回到長葛,令丞陳奚遵循著鄭忽的命令帶領著民衆澆糞耕田種小麥。

分發耕具的時候確實引發了不小的騷亂,那可都是錢啊,三鄉五里的豪長老財也沒有這麼敗家的。

於是,有些人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錯怪了世子。

等麥苗長出來以後,幾乎所有曾經懷疑過鄭忽的人都感到了羞愧。

這個差距太明顯,下田裡長出的麥苗竟然很少有枯黃之色,基本上都是翠綠翠綠的,而有些中田裡的麥苗長勢更是和上田裡的麥苗長勢無異。

很多人驚的都已經說不出話了,地力不單是保持住了,而且還漲了不少。

也由此,鄭忽的民望再漲了一波。

沒有人是傻子,鄭忽在這件事所做出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

甚至將長葛守備的兵器都熔成了農具,導致現在長葛守城的士卒連個像樣的兵刃都沒有。

也得虧原繁在農閒時一直操練青壯,黑子又遵循鄭忽的命令嚴加戒備,這纔沒有給西南棘澤的水匪寇盜以可乘之機。

不過,也是時候該剿匪了。

原繁幫助鄭忽操練青壯,卻沒有順帶著將匪寇給滅了。

歸根結底,像原繁這種老官僚,分寸拿捏的極準,不會出現越俎代庖的事情。

他若是幫鄭忽將匪寇給滅了,鄭忽就少收一波民心士氣。

以鄭忽的能力又不是完成不了剿匪工作。

他實在沒必要多此一舉,幹好本職工作就可以了。

隨著車馬的緩緩行進,越來越多的人放下手頭的活,跟在隊伍後面,頗有些人聲鼎沸,萬人空巷的意味。

鄭忽倒是沒有什麼變化,一臉的從容。

同行的泄駕、公子辛丑、鄧荒卻是看傻眼了。

這得是對自家采邑內民衆有多大的恩德,民衆纔會這樣扶老攜幼的迎接自家的封君。

鄧荒更是小聲的對公子辛丑問道:“公子可曾見過這種場面?”

辛丑點點頭又搖了搖頭,道:“先前我在召陵,跟隨舅父聽訟時也曾見過類似的場面,卻未有這麼多人!”

鄧荒難得嚴肅一回,“我聽聞主上就封一歲不到!”

辛丑有些震撼,也不知道怎麼將話接下去。

鄧荒心中感慨爲什麼人和人的差距就這麼大呢?

他家族三代經營鄧城,他更是不要臉皮的四處籌糧以備饑年,都沒有享受過這種待遇。

現在鄭忽只就封一年的治理之功竟然趕上了他家族三代的經營之功,這個差距也忒大了點吧!

“他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鄧荒看著前面鄭忽的身影,默默的在心中思索著。

離城越近,人越來越多,甚至也有不少城中的民衆聞訊趕來,到車馬近前便自覺的爲鄭忽一行帶起了路。

人雖多,秩序卻是絲毫不亂。

待鄭忽至城門處,一陣陣歡呼聲此起彼伏。

城門內外兩側都站滿了人,中間爲鄭忽一行留出了一條可供通行的道路。

車馬進城,長葛“三巨頭”匆匆而來,鄭忽雖然沒有先行通知,但是鄭忽入長葛境內不久,消息便傳了回去,三人自然不可能全無直覺。

不然的話,城門口處的秩序爲何會如此的好,真以爲此時民衆的素質會普遍這麼高!

車馬停穩,三人向鄭忽行禮,鄭忽站在車上簡單回禮之後,便高聲對民衆道:“忽蒙諸位父老兄弟厚愛,夾迎於道,歡送至此,忽德薄,實在受之有愧,還望諸位父老兄弟切莫因此而荒廢了事業,不然忽真是罪莫大焉!”

“世子哪裡話,世子待我等有天高地厚之恩,相迎只是些許小事,份屬應當!”

離鄭忽較近的一人立刻朗聲回道。

此言一出,立刻在周圍爆發出一陣叫好之聲。

鄭忽也是一陣無力,是自己的表達有問題,還是這一羣人太熱情了。

在城外迎接自己倒是無所謂,但是城中的道路並不是特別寬,這要是繼續跟著,將自己送到長葛宮室宅邸,萬一出現個事故,後悔都沒地方後悔去。

鄭忽方欲再勸,卻聽到城中有一老者喝道:“小子無知,世子從國中回返,定有些許疲頓,爾等如此不知進退,是讓世子兩難也!”

此話一出,附近的歡聲之聲立止,遠處的人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依舊在歡呼,不過,或許是察覺到了不對,不久,遠處雷動的歡呼之聲也停歇下來。

鄭忽見狀,知道現在是自己說話的時候了,他先向老者頷首示意表示感謝,然後纔開口道:“父兄憐愛之意,忽已知之,今日方回家鄉,實在有諸多事務傍身,待他日事了,忽必向諸位父兄請罪!”

“世子既有事,且去,我等非不通情理之人,稍後自散,世子莫要因此事勞心!”

鄭忽再次聞聽老者之言,對其拱手示意,對方亦回禮。

鄭忽這才命人駕車離去。

……

關於變法的事,在主角未上位前不會過多涉及,最多隻是根據實際情況小修小補,在國內培養變法的氣氛,昨天就是因爲腦子裡想到變法的問題,總感覺不太對勁,今天才想起來現在鄭國少了氛圍二字,貿然寫主角想爲了變法怎麼怎麼樣,容易寫崩,即便是寫出來也會變成和秦國一樣劇烈的變法,很難把握,而且以主角現在的勢力,又帶頭變法,推演之後可能就over了,所以,今天的這兩章其實是過渡章節,接下來,我會把以前在長葛挖的坑填上,同時寫一些當時的社會狀況,然後把不合理的狀況給改掉,還有就是主線任務賺錢。

第一百零八章 當伯天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祭仲的損招第二百四十章 我無罪第十四章 召見第二百三十六章 將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各人的際遇第四十六章 有獻於君(2)第二百一十六章 吹大氣第一百四十四章 一家不舉,全族連坐第二百九十八章 莊公訪晉第二百五十八章 絕曲沃而入翼第三十六章 宴飲(4)第二百七十八章 私不害公第五十九章 執訊獲醜(4)第一百二十三章 莫急於盜賊(1)第六十六章 薄言還歸(4)第三百二十三章 兵圍陘庭第二百四十三章 請見第八十九章 歸鄭途中第二百九十八章 莊公訪晉第二百一十六章 吹大氣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舉子第九十八章 如周朝正(3)第二百三十二章 定個小目標第三百零六章 相見歡(續)第二百八十五章 託孤第十四章 召見第十四章 召見第九十三章 人盡夫也第一百六十五章 合兵第九十三章 人盡夫也第十七章 影響第七十章 初次交鋒(3)第二百四十二章 施壓第十五章 得寸進尺第九十七章 如周朝正(2)第二百四十八章 滅二國第一百二十九章 莫急於盜賊(7)第四十三章 奉命而返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勞而獲第一百一十七章 聽訟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兵第一百三十五章 班底第一百一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一百五十八章 兵以勝爲功第六十三章 薄言還歸(1)第三百零八章 陘庭之戰第三十七章 南風將起第二百七十八章 私不害公第三百二十三章 兵圍陘庭第一百九十五章 不安第一百四十二章 原來你是這樣的鄭忽第一百五十四章 鄭忽的擔憂第一百八十七章 真假小白第一百六十九章 邦之彥兮第二百七十六章 憂心忡忡第五十章 寤生教子第三百一十八章 反鄭忽同盟第二百八十五章 託孤第二百三十一章 各人的心思第三百二十六章 爲之發喪第二百七十八章 私不害公第九十七章 如周朝正(2)第一百八十五章 拉齊國上車第二百七十四章 狼狽逃竄第一百二十二章 娛樂產業第八十七章 佈置第三十四章 宴飲(2)第三百一十七章 由奢入儉難第八十九章 歸鄭途中第二百四十九章 力微休負重第一百一十七章 聽訟第二百三十六章 將戰第五十七章 執訊獲醜(2)第二百四十八章 滅二國第三百一十二章 將執晉國之政第二百三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五十九章 憂心殷殷第十章 告廟第二百三十八章 聞戰則喜第八十四章 收割之時(9)第六十七章 初至上蔡第十九章 母親第四十三章 奉命而返第一百七十七章 據其地而有之(續)第一百三十五章 班底第十二章 祭仲第三百一十一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八十九章 永遠不要得罪女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王室其將卑乎第三百二十章 擔憂與應對第二百五十章 威嚴掃地第二百三十四章 爭取的焦點第三百一十六章 鄭莊公的打算第一百二十章 祥瑞第一百八十四章 被調戲了第八十九章 歸鄭途中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勝而勝第八十一章 收割之時(6)第三十一章 證據(二合一)
第一百零八章 當伯天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祭仲的損招第二百四十章 我無罪第十四章 召見第二百三十六章 將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各人的際遇第四十六章 有獻於君(2)第二百一十六章 吹大氣第一百四十四章 一家不舉,全族連坐第二百九十八章 莊公訪晉第二百五十八章 絕曲沃而入翼第三十六章 宴飲(4)第二百七十八章 私不害公第五十九章 執訊獲醜(4)第一百二十三章 莫急於盜賊(1)第六十六章 薄言還歸(4)第三百二十三章 兵圍陘庭第二百四十三章 請見第八十九章 歸鄭途中第二百九十八章 莊公訪晉第二百一十六章 吹大氣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舉子第九十八章 如周朝正(3)第二百三十二章 定個小目標第三百零六章 相見歡(續)第二百八十五章 託孤第十四章 召見第十四章 召見第九十三章 人盡夫也第一百六十五章 合兵第九十三章 人盡夫也第十七章 影響第七十章 初次交鋒(3)第二百四十二章 施壓第十五章 得寸進尺第九十七章 如周朝正(2)第二百四十八章 滅二國第一百二十九章 莫急於盜賊(7)第四十三章 奉命而返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勞而獲第一百一十七章 聽訟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兵第一百三十五章 班底第一百一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一百五十八章 兵以勝爲功第六十三章 薄言還歸(1)第三百零八章 陘庭之戰第三十七章 南風將起第二百七十八章 私不害公第三百二十三章 兵圍陘庭第一百九十五章 不安第一百四十二章 原來你是這樣的鄭忽第一百五十四章 鄭忽的擔憂第一百八十七章 真假小白第一百六十九章 邦之彥兮第二百七十六章 憂心忡忡第五十章 寤生教子第三百一十八章 反鄭忽同盟第二百八十五章 託孤第二百三十一章 各人的心思第三百二十六章 爲之發喪第二百七十八章 私不害公第九十七章 如周朝正(2)第一百八十五章 拉齊國上車第二百七十四章 狼狽逃竄第一百二十二章 娛樂產業第八十七章 佈置第三十四章 宴飲(2)第三百一十七章 由奢入儉難第八十九章 歸鄭途中第二百四十九章 力微休負重第一百一十七章 聽訟第二百三十六章 將戰第五十七章 執訊獲醜(2)第二百四十八章 滅二國第三百一十二章 將執晉國之政第二百三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五十九章 憂心殷殷第十章 告廟第二百三十八章 聞戰則喜第八十四章 收割之時(9)第六十七章 初至上蔡第十九章 母親第四十三章 奉命而返第一百七十七章 據其地而有之(續)第一百三十五章 班底第十二章 祭仲第三百一十一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八十九章 永遠不要得罪女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王室其將卑乎第三百二十章 擔憂與應對第二百五十章 威嚴掃地第二百三十四章 爭取的焦點第三百一十六章 鄭莊公的打算第一百二十章 祥瑞第一百八十四章 被調戲了第八十九章 歸鄭途中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勝而勝第八十一章 收割之時(6)第三十一章 證據(二合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原县| 嘉义市| 保德县| 龙门县| 读书| 兴城市| 安福县| 韶关市| 图木舒克市| 连州市| 南岸区| 伊宁市| 福清市| 清涧县| 两当县| 托里县| 中方县| 周口市| 龙南县| 商河县| 武宁县| 抚松县| 广平县| 金昌市| 阳谷县| 清徐县| 资兴市| 渝中区| 横峰县| 安康市| 石狮市| 石屏县| 友谊县| 綦江县| 屯门区| 镇平县| 宕昌县| 德清县| 安福县| 织金县| 成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