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六章 宴飲(4)

臨近晌午,宴會終於開始了,官寺的空地上擺了十幾桌漆案,鄭忽宮室中的侍女在廚房和庭院中來回,將庖廚處製作的平日裡只有鄭忽這種地主家的兒子才能享用的饗食端到每個案幾上。

但是,卻沒人動筷,一個個苦著臉乾坐著,實在是剛纔鄭忽的表現出來的強勢讓他們明白,世子遠不是他們見到的那麼簡單。

不但以快刀斬亂麻的姿態確定了各鄉應出的青壯數,更是強行將種植小麥的任務下達到各鄉里,半個月後家家戶戶都必須種植鄭忽所提供的麥種,有逾期不種者以狡道不法罪論處!

造孽?。≡敬髠砘镆誀憗砹藗€賢公子,就封之後不但將賦稅給免除了,而且還存孤問寡,撫卹甚厚,這讓大傢伙覺得以後的日子肯定會越過越好,可誰曾想……

唉!這是一頭披著羊皮的狼啊!

誰不知道,這小麥冬天的時候也能種,但是,一旦種了小麥,不給土地休耕的時間,來年的粟就要絕收了。

小麥只不過是輔糧,粟纔是口糧?。∵@不是丟了西瓜撿了芝麻嗎?

偏偏世子還聽不進人言,有人問他說:“若是今秋種小麥,那地力如何保持得?”

世子竟然回了一句“以糞便澆灌可保地力不失?!?

后土在上啊!哪有用此等污濁之物澆灌土地的?這不是要令后土神蒙羞嗎?

……

看著氣氛沉悶的宴會、憂心忡忡的衆人,鄭忽心中無喜也無悲,這本來就是他籌謀已久的,出現這種情況並不奇怪。

他自就封以來,撒了太多恩惠,也是時候讓人見到他威嚴的一面了。

正如《道德經》中所謂的“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爲和”,丈夫做事有柔更要有剛。

剛柔相濟纔是真正的馭下手段,若是一味的示之以柔,未免會讓人認爲世子柔仁,可欺之以義方,這並不是鄭忽想見到的。

而且前世的時候,鄭忽曾看到一則新聞,有一位老人因拆遷已經得到一套補償性住房,卻得一望二,想要爲她的兒子再向政府要一套房子,跑到政府裡撒潑打滾。

像這種事情難道只有二十一世紀纔會出現嗎?真的是那些酸儒經常所說的人心不古、世風日下嗎?

不見得吧!鄭忽從來就不是個厚古薄今之人,在他看來,古人或許比現代的人要淳樸一些,但也絕對不是無腦。

況且諸夏民族的升斗小民從來兼具忠厚和精明的特性,不然的話,鄭忽又怎麼會在長葛撒了兩波小錢錢。

單純的仁而愛人的施政理念,終究只停留在理論階段,若不能輔之以威,欺上瞞下、鑽空子找漏洞、得寸進尺的事情將會層出不窮。

而剿匪、種小麥這兩件事關係到民衆的身家性命,鄭忽若不能以雷霆之勢迅速確定下來,長葛民衆或許會因爲對鄭忽心懷感恩而答應下來,但是扯皮之事絕對是避無可避。

無它,鄭忽體恤民衆的形象會讓人認爲世子比較好說話,大不了大家舍著老臉一哭二鬧三上吊,世子心軟,肯定會妥協的。

感受著宴會上略顯僵硬的氣氛,鄭忽舉起案上的酒樽帶著春風化雨般的笑容,向衆人示意道:“諸位長者能駕臨此地,小子之幸也,這第一樽酒,祝在坐的諸位長者壽!”

說完,一飲而盡,在坐的老人見狀,也不好再端著架勢,苦著臉舉起酒樽,勉勉強強的回了句“豈敢勞世子記掛!”

鄭忽用眼睛掃了一圈,將衆人的表情盡收眼底,暗道:“果如商君所言?。∶癫豢膳c慮始,而可與樂成。若是剿匪之後民再無劫掠之患,來年小麥豐收賺得暴利,估計這些人又會是另一個模樣吧!”

想想商君變法之初,國都數千人言新法不便,後來法令被強行貫徹下去後,那些說不便的人嚐到新法的甜頭之後,又跑過來說新法便。商君認爲這些都是“亂化之民”,將他們強遷到邊境守邊,後來再也沒人敢議論新法。

商君的這種粗暴的處理方式確實有利於威權的樹立,但是鄭忽肯定不會用,一來長葛只是個食邑,比不得一個國家,二來鄭忽想樹立的是一種跟在我後面一定會有肉吃的形象,讓民衆形成條件發射,這樣不但有利於收攏人心,樹立威權,而且以後不管鄭忽做什麼,都能夠得到民衆的支持。當然,這不可能通過一件事就能實現,它需要連續不斷的刺激。

“一切就從剿匪和種植小麥開始吧!”

鄭忽心中雖做此想,卻不動聲色的再次舉起了酒樽,畢竟,打了個巴掌,肯定要給個甜棗吃嘛!

“小子固知諸位長者爲剿匪和種麥之事憂心,然小子身爲長葛封君,安能見我之子民受盜賊宰割,此猶剜我心頭之肉也!與其千日防賊,不如一朝掃滅?!?

話未說完,便引得陳仲等少數老士卒和一些年輕人的叫好聲,而更多的人則是面帶愁苦之色。

對此,鄭忽也能理解,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遠見,更多的人追求的是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安穩生活,也許平常會發生私鬥,但是這種窩裡橫跟剿匪、打仗完全不是一個性質。

所以,更多的年輕人對戰爭的行爲都是能避則避,實在避不過去才勉強上陣,而一些老人、老士卒,由於年紀大了,心也軟了,實在是見不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人間慘劇。

但是這不能成爲縱容匪盜猖獗的原因。

見偶爾的叫好聲漸歇,鄭忽接著道:“至於種麥之事,諸位亦毋需擔憂,只要按所授之法,必可保地力不失,吾亦會出耕具助各位耕種,來年小麥豐收之時,吾以高於市價兩成向諸位求購,諸位可還有疑慮?”

鄭忽的話雖然說的好聽,但仍然不能打消衆人的疑慮,就連那些支持剿匪的人對此事也頗爲冷淡。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未知的恐懼常常令人止步不前,安於現狀。

鄭忽對此也沒好辦法,只能用威權來壓了,擡起頭把酒樽中的酒灌入腹中,猛得將酒樽扣在案上。

掃了一眼在場的衆人“諸位可有異議否?”

第二百八十五章 託孤第一百零三章 大儺儀第七章 歸國第二百二十六章 戰爭的訊息第一百一十九章 冬狩(續)第二百一十一章 梟雄多智第一百一十八章 冬狩第一百一十四章 管仲是個敗家子第八十章 收割之時(5)第二百零二章 諸侯混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班底第九十九章 如周朝正 (4)第二百零一章 勝負猶在兩可之間第一百四十七章 論送禮的學問第八十一章 收割之時(6)第二百八十五章 託孤第一百五十三章 家有一老第七十六章 收割之時(1)第二百九十二章 遮羞布第八十四章 收割之時(9)第三十三章 宴飲(1)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勞而獲第一百一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六十六章 薄言還歸(4)第一百三十五章 班底第六十三章 薄言還歸(1)第二百七十三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四十章 具折上奏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國君臣的反應第一百七十七章 據其地而有之(續)第二百零四章 不戰何待第二十一章 長葛(2)第十六章 軍令狀第二十六章 殺還是不殺第一百六十五章 合兵第一百九十一章 無題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兵於大宮第八十四章 收割之時(9)第三十六章 宴飲(4)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忠臣鄭忽(續)第二百八十一章 狼狽爲奸第二百零八章 興鄭者必忽也!(本卷完)第一百八十七章 真假小白第二百六十二章 祭仲的損招第一百四十四章 一家不舉,全族連坐第五十一章 鄧侯吾離第一百六十二章 誓將去汝第二百七十章 小子侯的期待第一百二十九章 莫急於盜賊(7)第三百二十四章 各人的想法第一百一十四章 管仲是個敗家子第五十六章 執訊獲醜(1)第一百九十一章 無題第一百九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續)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兵第一百零三章 大儺儀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鄭城中的變化第三十八章 振旅於葛第三百二十七章 順其意第七章 歸國第五十六章 執訊獲醜(1)第八十九章 歸鄭途中第二百三十二章 定個小目標第三十六章 宴飲(4)第二十九章 管仲的請求第一百七十八章 新鄭君臣盡歡顏第一百七十八章 新鄭君臣盡歡顏第十七章 影響第六十三章 薄言還歸(1)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兵於大宮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舉子第五章 文姜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兵第一百六十五章 合兵第九十一章 新鄭事(2)第二百五十三章 管仲的首秀第二百七十七章 目的第十九章 母親第九十一章 新鄭事(2)第八十六章 抉擇第一百六十六章 假道滅狄之計!第二百五十一章 戰後的影響第九十六章 如周朝正(1)第九十八章 如周朝正(3)第一百五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六十七章 初至上蔡第七十八章 收割之時(3)第二百一十八章 宣姜歸心第二百零三章 鹿死誰手第七十三章 應對之策第二百四十八章 滅二國第三十四章 宴飲(2)第一百六十章 節操第一百八十一章 父子之間第三百二十八章 融合第二百二十七章 婚禮第二百八十三章 爲翼城擋槍第九十七章 如周朝正(2)第二百一十六章 吹大氣
第二百八十五章 託孤第一百零三章 大儺儀第七章 歸國第二百二十六章 戰爭的訊息第一百一十九章 冬狩(續)第二百一十一章 梟雄多智第一百一十八章 冬狩第一百一十四章 管仲是個敗家子第八十章 收割之時(5)第二百零二章 諸侯混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班底第九十九章 如周朝正 (4)第二百零一章 勝負猶在兩可之間第一百四十七章 論送禮的學問第八十一章 收割之時(6)第二百八十五章 託孤第一百五十三章 家有一老第七十六章 收割之時(1)第二百九十二章 遮羞布第八十四章 收割之時(9)第三十三章 宴飲(1)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勞而獲第一百一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六十六章 薄言還歸(4)第一百三十五章 班底第六十三章 薄言還歸(1)第二百七十三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四十章 具折上奏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國君臣的反應第一百七十七章 據其地而有之(續)第二百零四章 不戰何待第二十一章 長葛(2)第十六章 軍令狀第二十六章 殺還是不殺第一百六十五章 合兵第一百九十一章 無題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兵於大宮第八十四章 收割之時(9)第三十六章 宴飲(4)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忠臣鄭忽(續)第二百八十一章 狼狽爲奸第二百零八章 興鄭者必忽也?。ū揪硗辏?/a>第一百八十七章 真假小白第二百六十二章 祭仲的損招第一百四十四章 一家不舉,全族連坐第五十一章 鄧侯吾離第一百六十二章 誓將去汝第二百七十章 小子侯的期待第一百二十九章 莫急於盜賊(7)第三百二十四章 各人的想法第一百一十四章 管仲是個敗家子第五十六章 執訊獲醜(1)第一百九十一章 無題第一百九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續)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兵第一百零三章 大儺儀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鄭城中的變化第三十八章 振旅於葛第三百二十七章 順其意第七章 歸國第五十六章 執訊獲醜(1)第八十九章 歸鄭途中第二百三十二章 定個小目標第三十六章 宴飲(4)第二十九章 管仲的請求第一百七十八章 新鄭君臣盡歡顏第一百七十八章 新鄭君臣盡歡顏第十七章 影響第六十三章 薄言還歸(1)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兵於大宮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舉子第五章 文姜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兵第一百六十五章 合兵第九十一章 新鄭事(2)第二百五十三章 管仲的首秀第二百七十七章 目的第十九章 母親第九十一章 新鄭事(2)第八十六章 抉擇第一百六十六章 假道滅狄之計!第二百五十一章 戰後的影響第九十六章 如周朝正(1)第九十八章 如周朝正(3)第一百五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六十七章 初至上蔡第七十八章 收割之時(3)第二百一十八章 宣姜歸心第二百零三章 鹿死誰手第七十三章 應對之策第二百四十八章 滅二國第三十四章 宴飲(2)第一百六十章 節操第一百八十一章 父子之間第三百二十八章 融合第二百二十七章 婚禮第二百八十三章 爲翼城擋槍第九十七章 如周朝正(2)第二百一十六章 吹大氣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肃省| 手机| 毕节市| 台中县| 天祝| 德安县| 民勤县| 普洱| 通许县| 五指山市| 麦盖提县| 唐山市| 固阳县| 观塘区| 和田市| 新平| 泗洪县| 新昌县| 榆社县| 乌鲁木齐县| 博客| 宜阳县| 盐池县| 茌平县| 贵南县| 镶黄旗| 田林县| 城固县| 辽阳县| 济宁市| 齐齐哈尔市| 五华县| 赤水市| 乌鲁木齐县| 大足县| 安康市| 丹寨县| 渝北区| 巩义市| 乐昌市| 泸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