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三章 人盡夫也

也不知過了多久,終於有士卒來報,言道路已經肅清,還請世子和祭大夫移駕!

祭仲這才結束與鄭忽的談話,繼續專心駕車。

其實,祭仲對鄭忽真的還是不錯的,至少與鄭忽的另外幾個兄弟相比,祭仲的心裡還是偏向鄭忽多一點。

至於原因也很簡單,當年鄭莊公娶鄧曼爲正妻,是祭仲一手操持的。

有這層關係在,祭仲自然不可能毫無偏向。

雖說之前他也曾搖擺過,但是心裡還是希望鄭忽能繼承君位,這不單是情感上的偏向,更是出於國家穩定的考量。

就像他曾經勸鄭莊公的那樣。

“君者,尊也,尊者,所以別羣也,君上愛幸三公子,賜之以富貴可也,獨不可使其身尊,不然,君上百年之後,四公子皆君也,國家必亂!”

話說的確實在理,奈何鄭莊公不聽。

而今,鄭莊公盡剪三公子羽翼,祭仲心裡說不高興是假的!

他這個人和石碏(què)很像,唯一的區別就在於,石碏是個純臣,爲了國家能夠大義滅親。

祭仲就做不到這一點。

從歷史上他乾的那點破事就可以看出。

鄭莊公未死前,他一個勁的勸說君多內寵,於國不利,甚至鄭莊公臨死前想立公子突爲君,他還在說自己不敢受命!

可以說是拼了老命的維護原主。

等到鄭莊公一死,宋莊公將他挾持、生命受到威脅之時,立刻答應扶立公子突爲君。

忠臣的形象在這件事盡毀,讓人大跌眼鏡。

這件事也或許可以用身不由己,虛與委蛇來開脫。

但是,當高渠彌射殺原主之後,他非但沒有爲原主報仇,反而與高渠彌商議立公子亹爲君。

這就完全和忠臣掛不上邊了!

所謂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大忠似奸,大奸似忠,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不經過一些事情的考驗,誰又能真正的瞭解一個人呢?

像祭仲這種心思深沉之人,更加如此。

這也是鄭忽一直對祭仲心存芥蒂的原因。

類似祭仲這種聰明人,性格都是極其矛盾的,不可一概而論!

“世子,我有愛女,年雖未笄,卻也頗有才慧,倘世子不嫌,願爲待年之婦!”

就在鄭忽對周圍不斷向他釋放善意的國人揮手示意的時候,祭仲的話讓他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鄭忽原本就知道祭仲是有個女兒的,非但知道,而且對此女的名頭如雷貫耳!

無它,歷史上人盡可夫的主角(想歪的立刻去外面罰站!)。

宋莊公脅迫祭仲立公子突後,又脅迫他將女兒嫁給輔佐公子突的大臣雍糾。

公子突繼位後,祭仲專權,公子突對此極爲不滿,卻又無可奈何,雍糾看出了公子突的心事,於是,二人定下毒殺祭仲的計劃。

雍糾歸家之後,祭仲的女兒發現雍糾有點不對勁,用酒將之灌醉後,套出了二人合謀毒殺祭仲的計劃。

之後,此女便立刻跑到祭仲家,問她的母親也就是祭仲的老妻“夫與父孰親?”

祭仲的老妻道:“父一而已,人盡夫也!”

此女這才哭著將雍糾與公子突合謀毒殺祭仲的計劃說出。

於是,祭仲殺雍糾,逐公子突。

“這個時候他不應該做出將女兒嫁給自己的決定,雖說只是定親,但這會引起猜忌的!難道是自家老爹默許的?”

鄭忽雖不解其意,面色上卻顯得極爲高興。

“承蒙上大夫厚愛,願以女遺之,然婚姻之媒,父母之命也,父君可知此事?”

納個妾哪有這麼多講究,只要鄭忽和祭仲兩方同意,這事就成了。

鄭忽之所以這麼問就是想告訴祭仲,我雖然也很想答應,但是這件事還得經過鄭莊公的同意才行!

當然了,鄭忽更多的是存了些試探的心思,想看看這件事究竟是祭仲自作主張的,還是自家老爹張羅的?

這麼明顯的意思,祭仲怎麼可能聽不出來,他也不拐彎抹角,“此事君上已經知曉,然君上又不願強逼世子,故讓臣來詢問世子之意?”

鄭忽暗道了聲果然,以祭仲的性子是不可能在自己世子之位剛穩固,就將女兒嫁給自己的。

國君剛爲儲君掃清障礙,正卿未經國君同意就著急忙慌的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儲君,這可曾考慮過國君的感受?

是以鄭忽剛纔就有預感,這或許是自家老爹爲自己張羅的,爲的就是讓自己的世子之位更加穩固!

剛纔他之所以會有此一問,完全是出於謹慎。

對於此事,他當然不會有意見。

先不說這是自家老爹安排的,拒絕了就是打自家老爹的臉。

單說能與祭仲結親就意味著他在未來可以得到祭仲的全力支持,雖說祭仲這人在自身遇到危險時並不靠譜。

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還是靠譜的,而且來說,臣子靠不靠譜不僅是其性格決定的,還要看國君的御下手段。

就如秦始皇之於趙高李斯之流,始皇帝活著的時候,他們只不過是匍匐唯諾之輩,只敢揣摩著始皇帝的心思進言,對始皇帝的決定不敢有絲毫的拂逆。

等始皇帝一死,他們卻換了一副面孔,原因在哪?

在於胡亥、扶蘇皆不能制!

不僅趙高李斯之流,霍光在武帝、昭帝、宣帝面前又可曾是用同一副面目示人的?

毫無疑問,祭仲此人也是藏著兩幅面孔,關鍵就在於鄭忽未來能不能制的了他!

像石碏那種純臣,太少了!

看著架著馬車,卻是一副微笑不言模樣的祭仲,鄭忽笑道:“唯,多謝上大夫美意!”

祭仲亦在專心駕車之餘,笑著道了聲善,算是對鄭忽的迴應。

這事雖然成了,但是鄭忽在心裡卻也活動開了。

“若按照歷史上此女在及笄之年嫁給雍糾來算,此女現在應該在六歲左右的樣子,當然這是最低年齡,大一點話應該在十歲左右!”

“怪不得祭仲會說先定親,等年齡大了再嫁給自己的話,原來還是個小黃毛丫頭!”

“不過,自家老爹對自己還真是上心!”

第二十章 長葛(1)第一百一十九章 冬狩(續)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舉子第五十三章 蔡侯封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九十八章 如周朝正(3)第三十六章 宴飲(4)第二百一十三章 風投第七十三章 應對之策第一百六十七章 完幣歸鄭第九十五章 不如友生(續)第一百二十七章 莫急於盜賊(5)第七十四章 再次交鋒第二百七十章 小子侯的期待第一百二十三章 莫急於盜賊(1)第三百零五章 君其圖之第五十二章 瓷器顯威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大騙的誕生第七十六章 收割之時(1)第八十四章 收割之時(9)第七章 歸國第一百六十章 節操第六十章 執訊獲醜(5)第八十六章 抉擇第九十三章 人盡夫也第一百一十九章 冬狩(續)第三百零六章 相見歡(續)第三百二十九章 還是靠自己第三百二十四章 各人的想法第二百五十六章 二使相見第一百一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十九章 母親第二百一十九章 魚麗之陣第一百八十四章 被調戲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莫急於盜賊(1)第一百九十章 曲沃伐翼第五十四章 鄭忽謀蔡第二百一十四章 亡國之策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鄭來使第二章 退戎第五十一章 鄧侯吾離第五十一章 鄧侯吾離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兵於大宮第二百九十二章 遮羞布第九十三章 人盡夫也第一百二十五章 莫急於盜賊(3)第二十六章 殺還是不殺第一百七十一章 薄伐北狄(續)第一百一十四章 管仲是個敗家子第三百一十七章 由奢入儉難第五十章 寤生教子第二百七十三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一百二十章 祥瑞第二百零一章 勝負猶在兩可之間第九十六章 如周朝正(1)第二百九十章 夜話第二百五十一章 戰後的影響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勞而獲第一百八十六章 鄭大噴子第六十一章 執訊獲醜(6)第二百三十八章 聞戰則喜第十章 告廟第一百八十一章 父子之間第二百六十一章 趙公明的推測第二百一十三章 風投第一百七十五章 刺客的祖宗第二百九十二章 遮羞布第二百三十七章 郇爲長第五十七章 執訊獲醜(2)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宣而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趙公明的試探第二百六十五章 一根線上的螞蚱第二百九十章 夜話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征程第八十七章 佈置第二百章 愛馳則恩絕第三百二十二章 氣急敗壞第二十七章 世世無所與第六十五章 薄言還歸(3)第二百三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十八章 誰說地主家的孩子不吃剩飯第二百三十八章 聞戰則喜第一百二十七章 莫急於盜賊(5)第二百六十二章 祭仲的損招第八十五章 收尾第八十九章 歸鄭途中第一百三十章 莫急於盜賊(8)第十九章 母親第八十八章 將歸鄭第二百一十一章 梟雄多智第二百零一章 勝負猶在兩可之間第三百零五章 君其圖之第七十三章 應對之策第一百六十七章 完幣歸鄭第三百章 進第一百二十五章 莫急於盜賊(3)第九章 國人第二十八章 世世無所與(2)第三十一章 證據(二合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狼狽逃竄
第二十章 長葛(1)第一百一十九章 冬狩(續)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舉子第五十三章 蔡侯封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九十八章 如周朝正(3)第三十六章 宴飲(4)第二百一十三章 風投第七十三章 應對之策第一百六十七章 完幣歸鄭第九十五章 不如友生(續)第一百二十七章 莫急於盜賊(5)第七十四章 再次交鋒第二百七十章 小子侯的期待第一百二十三章 莫急於盜賊(1)第三百零五章 君其圖之第五十二章 瓷器顯威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大騙的誕生第七十六章 收割之時(1)第八十四章 收割之時(9)第七章 歸國第一百六十章 節操第六十章 執訊獲醜(5)第八十六章 抉擇第九十三章 人盡夫也第一百一十九章 冬狩(續)第三百零六章 相見歡(續)第三百二十九章 還是靠自己第三百二十四章 各人的想法第二百五十六章 二使相見第一百一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十九章 母親第二百一十九章 魚麗之陣第一百八十四章 被調戲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莫急於盜賊(1)第一百九十章 曲沃伐翼第五十四章 鄭忽謀蔡第二百一十四章 亡國之策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鄭來使第二章 退戎第五十一章 鄧侯吾離第五十一章 鄧侯吾離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兵於大宮第二百九十二章 遮羞布第九十三章 人盡夫也第一百二十五章 莫急於盜賊(3)第二十六章 殺還是不殺第一百七十一章 薄伐北狄(續)第一百一十四章 管仲是個敗家子第三百一十七章 由奢入儉難第五十章 寤生教子第二百七十三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一百二十章 祥瑞第二百零一章 勝負猶在兩可之間第九十六章 如周朝正(1)第二百九十章 夜話第二百五十一章 戰後的影響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勞而獲第一百八十六章 鄭大噴子第六十一章 執訊獲醜(6)第二百三十八章 聞戰則喜第十章 告廟第一百八十一章 父子之間第二百六十一章 趙公明的推測第二百一十三章 風投第一百七十五章 刺客的祖宗第二百九十二章 遮羞布第二百三十七章 郇爲長第五十七章 執訊獲醜(2)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宣而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趙公明的試探第二百六十五章 一根線上的螞蚱第二百九十章 夜話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征程第八十七章 佈置第二百章 愛馳則恩絕第三百二十二章 氣急敗壞第二十七章 世世無所與第六十五章 薄言還歸(3)第二百三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十八章 誰說地主家的孩子不吃剩飯第二百三十八章 聞戰則喜第一百二十七章 莫急於盜賊(5)第二百六十二章 祭仲的損招第八十五章 收尾第八十九章 歸鄭途中第一百三十章 莫急於盜賊(8)第十九章 母親第八十八章 將歸鄭第二百一十一章 梟雄多智第二百零一章 勝負猶在兩可之間第三百零五章 君其圖之第七十三章 應對之策第一百六十七章 完幣歸鄭第三百章 進第一百二十五章 莫急於盜賊(3)第九章 國人第二十八章 世世無所與(2)第三十一章 證據(二合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狼狽逃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滨海县| 西华县| 永修县| 亳州市| 丰顺县| 南岸区| 江口县| 黔东| 图木舒克市| 宁都县| 栖霞市| 韶山市| 九台市| 华亭县| 安乡县| 南京市| 苍山县| 北辰区| 营山县| 霍山县| 万全县| 屏东县| 五华县| 新邵县| 苏尼特右旗| 肥乡县| 四川省| 建始县| 清水河县| 遵义市| 肃宁县| 藁城市| 沙河市| 定襄县| 张家口市| 桐乡市| 柳江县| 易门县| 仪陇县| 永福县| 云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