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宣而戰(zhàn)

是夜,方至戌時,暇叔盈和祝聃領(lǐng)鄭軍步卒精銳三千人,趁著夜色悄悄離開營地。

而鄭忽和祭仲則在送走二人後,回到中軍大營。

大軍的出發(fā)時間定在半個時辰之後。

這也是暇叔盈和祝聃二人臨出發(fā)前與鄭忽和祭仲約定好的。

也就是說,一旦二人在溫邑發(fā)動進攻,那麼,半個時辰之內(nèi),必須奪下一處城門以供大軍入城。

不然的話,要麼是無功而返,要麼是面臨著一場攻城惡戰(zhàn)。

這兩種情況是所有人都不願看到的。

所以,暇叔盈和祝聃肩子上的擔子很重!

……

戌時二刻未至,暇叔盈和祝聃已經(jīng)領(lǐng)著三千士卒狼奔到黃河岸邊,準備渡河。

“河中嚴冰確可大軍驅(qū)馳?”暇叔盈小聲的向引路的疆吏詢問道。

這也不怪他如此多心,實在是領(lǐng)軍出征在外,凡是皆須小心翼翼。

雖然他已經(jīng)從祭仲的口中得知,河中嚴冰可供大軍渡河,但是還是要再次確認一下爲好。

三千士卒的生死可不是鬧著玩的。

“大夫只管放心,若有差池,將軍大可取小人項上人頭!”疆吏拍著胸部保證道。

“汝一人之首可抵不了我三千精銳之士!”祝聃緊接著道。

疆吏訕訕“二位大夫若不放心,小人願打頭陣,引大軍過河!”

“祝大夫以爲呢?”暇叔盈小聲的問道。

大軍還有不到半個時辰就要出發(fā)了,渡河的事實在耽誤不得。

祝聃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一咬牙,“那便依汝之言!”

“唯!”

於是,暇叔盈派兩名熟知水性精壯士卒緊跟著疆吏在最前面引路。

其餘人等則緊隨其後,說是緊隨其後,其實還是留了兩米左右的距離,謹防不測。

疆吏走的很快,彷彿是在向暇叔盈和祝聃證明,他並沒有以謊言相欺。

在這種情況下,暇叔盈和祝聃二人懸著的心也放下大半,命令士卒加速行軍。

士卒默然以應,除了三千人行走在河面上發(fā)出的聲響和喘氣聲,沒有人發(fā)出其他任何雜音。

這其中的原因,鄭軍的紀律嚴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人人口中銜枚。

所謂枚,就是類似筷子一樣的器具,士卒橫銜於口中,可防止講話。

渡河後,稍整隊列,暇叔盈和祝聃二人立刻馬不停蹄帶領(lǐng)士卒朝溫邑疾馳而去。

未及丑時(凌晨一點),三千士卒已在溫邑近郊分兵,一路由祝聃率領(lǐng)直取北門,吸引溫人注意力,一路由暇叔盈率領(lǐng),趁亂攻東門,以方便大軍入城。

分兵之後,祝聃先行率人離去,繞道至北門,而暇叔盈帶人則直趨東門。

北門外,祝聃已經(jīng)率人趕至,伏於護城河外,謹慎的觀察著溫邑城中的動靜。

此刻,溫邑的城牆之上,並無一人駐守。

這很好理解,溫邑劃歸鄭國三、四年來,雖時常與鄭國對抗,但鄭國卻從未出動過大軍進行彈壓。

且溫邑距赤狄較遠,加之天氣寒冷,防備鬆懈也是正常。

況且,此時想要發(fā)動戰(zhàn)爭,都是要先下戰(zhàn)書的,對方接戰(zhàn)後,雙方再進行堂堂正正的對決。

像鄭忽這種搞偷襲是爲君子所不恥的。

但,問題是,鄭國上下並不以偷襲爲恥,魯隱公五年的那次伐衛(wèi)之戰(zhàn),鄭國就是靠著偷襲纔打敗了衛(wèi)、燕聯(lián)軍的,而且,那次戰(zhàn)爭還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偷襲戰(zhàn)。

此時鄭國上下對於戰(zhàn)爭的心理,大致就是勝者爲王,只要老子勝利了,你管老子是用什麼方法取勝的?

這種不以爲恥,反以爲榮的心態(tài),深得楚國所謂我蠻夷也的那種臭不要臉行事作風的真?zhèn)鳌?

你還別說,正是因爲這樣的臭不要臉,鄭國最終成爲春秋時期最先革新戰(zhàn)術(shù)的國家。

祝聃見溫邑防備鬆懈,遂下令命士卒以雲(yún)梯渡護城河。

於是,雲(yún)梯自鄭忽“發(fā)明”以後,第一次被用於過護城河。

溫邑城樓裡,三五值守的士卒聚在火盆旁,火盆上面架著一陶罐,陶罐裡是滾燙的熱湯。

時不時有士卒掂起陶罐中的勺爲自己手中的陶碗滿上。

一邊喝著一邊肆意的閒聊著。

渾然不知危險已經(jīng)臨近。

此刻,祝聃已經(jīng)率人渡過護城河。

士卒分列於城牆之下,將雲(yún)梯搭在城牆之上。

二十餘架雲(yún)梯在城門兩側(cè)分列而陳。

隨著祝聃的揮手示意,士卒開始小心翼翼的攀爬雲(yún)梯。

不消兩刻鐘,千五百士卒已經(jīng)全部登城完畢。

卻沒有遇到絲毫的阻礙。

祝聃率人登城的動靜雖小,卻也不可能不發(fā)出一絲響動。

城樓裡,閒聊的溫人也曾聽到腳步聲。

有人想要出去查探,卻被其他人阻止了下來,一句“未聞有冬日行軍之事,且戰(zhàn),必先書,我城高,人誰一躍可登城乎?左右不過風動而已!”給打消了念頭。

此話說的確實在理。

符合此時戰(zhàn)爭的主流思想。

但是,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們遇見的是“非主流”的鄭國。

正如《商君書》上所謂“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賢者更禮,不肖者拘焉!”

主流也好,非主流也罷,都是人制定出來的。

而循規(guī)蹈矩,安於故習,卻是普通人的常態(tài)。

而這種常態(tài)在平常或許有益,但在整個社會秩序已經(jīng)開始崩壞的此時,卻有可能要了一羣人的命。

隨著祝聃率人沿階走下城樓,腳步聲越來越近也越來越大。

城樓裡值守的溫人,終於有人感覺到隱隱的不安,不顧同儕的寬慰之語,拿著武器走出了城樓之內(nèi),準備到城樓上查看一番。

剛出城樓內(nèi)室,一股冷風迎面吹來,此人忍不住打了個寒戰(zhàn)。

心中閃過退縮之意,卻生怕此時回去會被嘲笑。

咬咬牙,狠狠提緊了手中的矛,邁步向通往城樓的階梯處走去。

方走幾步,擡頭向階梯上看去,只見黑壓壓的一片人頭。

此人大驚,大呼“敵襲!”然後飛快的向內(nèi)室跑去。

既已暴露,祝聃又怎容得此人輕易離去,搶過旁邊士卒手中的矛,直接投擲出去。

一矛刺穿此人胸口。

這一切都發(fā)生在電花火石之間。

此人臨倒地前依舊在大呼“敵襲!”

……

第一百九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續(xù))第七十七章 收割之時(2)第二百零九章 遠行第七十八章 收割之時(3)第一百八十二章 獻俘第二百六十三章 入翼輔鄭第二百二十八章 搶婚?第一百四十一章 遍地開花第二百九十九章 甩鍋第一百九十章 曲沃伐翼第十二章 祭仲第二十九章 管仲的請求第三百一十二章 將執(zhí)晉國之政第一百八十七章 真假小白第十六章 軍令狀第七十九章 收割之時(4)第九十一章 新鄭事(2)第六十七章 初至上蔡第二百章 愛馳則恩絕第一百九十一章 無題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勝而勝第六十一章 執(zhí)訊獲醜(6)第四十九章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一百二十七章 莫急於盜賊(5)第二百八十六章 搶班奪權(quán)的序幕第七十二章 鳩佔鵲巢第九十九章 如周朝正 (4)第三百零一章 戰(zhàn)前的準備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忠臣鄭忽(續(xù))第三百二十四章 各人的想法第一百二十章 祥瑞第三百三十章 四國言和第六十五章 薄言還歸(3)第三十二章 任務第一百五十八章 兵以勝爲功第一百一十四章 管仲是個敗家子第二百七十四章 狼狽逃竄第二百九十二章 遮羞布第一百七十六章 據(jù)其地而有之第二百六十一章 趙公明的推測第八十七章 佈置第二十一章 長葛(2)第二百九十五章 投名狀第一百六十七章 完幣歸鄭第四十三章 奉命而返第五十五章 君不密則失國第三十三章 宴飲(1)第二百零四章 不戰(zhàn)何待第二百七十二章 曲沃勝了?第十九章 母親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三十三章 誠意第一百一十三章 佈置工作第二百五十五章 罰酒三杯第二百五十七章 各人的小算盤第七十六章 收割之時(1)第七十三章 應對之策第一百二十章 祥瑞第二百一十二章 日日撞亡國之鐘第一百七十章 薄伐北狄第二百五十三章 管仲的首秀第一百二十六章 莫急於盜賊(4)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宣而戰(zhàn)第四十七章 將會與鄧第七十七章 收割之時(2)第一百四十一章 遍地開花第二百零四章 不戰(zhàn)何待第二百一十七章 同辛苦第一百六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三百一十七章 由奢入儉難第二百一十九章 魚麗之陣第三十七章 南風將起第十九章 母親第六十三章 薄言還歸(1)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鄭來使第四十一章 君有召令第六章 爭次第一百一十六章 邀請第一百四十二章 原來你是這樣的鄭忽第一百二十八章 莫急於盜賊(6)第五十五章 君不密則失國第七十章 初次交鋒(3)第一百七十七章 據(jù)其地而有之(續(xù))第二百零九章 遠行第二百七十二章 曲沃勝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誠意第六十九章 初次交鋒(2)第十二章 祭仲第五十九章 執(zhí)訊獲醜(4)第六十三章 薄言還歸(1)第十三章 對策第二百三十八章 聞戰(zhàn)則喜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丑必亡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鄭來使第四十七章 將會與鄧第一百二十六章 莫急於盜賊(4)第一百八十章 離陘之前第二十九章 管仲的請求第五十三章 蔡侯封人第二十四章 管夷吾(四千字大章)
第一百九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續(xù))第七十七章 收割之時(2)第二百零九章 遠行第七十八章 收割之時(3)第一百八十二章 獻俘第二百六十三章 入翼輔鄭第二百二十八章 搶婚?第一百四十一章 遍地開花第二百九十九章 甩鍋第一百九十章 曲沃伐翼第十二章 祭仲第二十九章 管仲的請求第三百一十二章 將執(zhí)晉國之政第一百八十七章 真假小白第十六章 軍令狀第七十九章 收割之時(4)第九十一章 新鄭事(2)第六十七章 初至上蔡第二百章 愛馳則恩絕第一百九十一章 無題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勝而勝第六十一章 執(zhí)訊獲醜(6)第四十九章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一百二十七章 莫急於盜賊(5)第二百八十六章 搶班奪權(quán)的序幕第七十二章 鳩佔鵲巢第九十九章 如周朝正 (4)第三百零一章 戰(zhàn)前的準備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忠臣鄭忽(續(xù))第三百二十四章 各人的想法第一百二十章 祥瑞第三百三十章 四國言和第六十五章 薄言還歸(3)第三十二章 任務第一百五十八章 兵以勝爲功第一百一十四章 管仲是個敗家子第二百七十四章 狼狽逃竄第二百九十二章 遮羞布第一百七十六章 據(jù)其地而有之第二百六十一章 趙公明的推測第八十七章 佈置第二十一章 長葛(2)第二百九十五章 投名狀第一百六十七章 完幣歸鄭第四十三章 奉命而返第五十五章 君不密則失國第三十三章 宴飲(1)第二百零四章 不戰(zhàn)何待第二百七十二章 曲沃勝了?第十九章 母親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三十三章 誠意第一百一十三章 佈置工作第二百五十五章 罰酒三杯第二百五十七章 各人的小算盤第七十六章 收割之時(1)第七十三章 應對之策第一百二十章 祥瑞第二百一十二章 日日撞亡國之鐘第一百七十章 薄伐北狄第二百五十三章 管仲的首秀第一百二十六章 莫急於盜賊(4)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宣而戰(zhàn)第四十七章 將會與鄧第七十七章 收割之時(2)第一百四十一章 遍地開花第二百零四章 不戰(zhàn)何待第二百一十七章 同辛苦第一百六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三百一十七章 由奢入儉難第二百一十九章 魚麗之陣第三十七章 南風將起第十九章 母親第六十三章 薄言還歸(1)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鄭來使第四十一章 君有召令第六章 爭次第一百一十六章 邀請第一百四十二章 原來你是這樣的鄭忽第一百二十八章 莫急於盜賊(6)第五十五章 君不密則失國第七十章 初次交鋒(3)第一百七十七章 據(jù)其地而有之(續(xù))第二百零九章 遠行第二百七十二章 曲沃勝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誠意第六十九章 初次交鋒(2)第十二章 祭仲第五十九章 執(zhí)訊獲醜(4)第六十三章 薄言還歸(1)第十三章 對策第二百三十八章 聞戰(zhàn)則喜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丑必亡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鄭來使第四十七章 將會與鄧第一百二十六章 莫急於盜賊(4)第一百八十章 離陘之前第二十九章 管仲的請求第五十三章 蔡侯封人第二十四章 管夷吾(四千字大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度市| 西充县| 淮北市| 庐江县| 桂阳县| 阳西县| 简阳市| 集安市| 高邑县| 凤阳县| 绩溪县| 乳源| 乌拉特后旗| 潮州市| 扶风县| 介休市| 阿坝县| 通河县| 海林市| 故城县| 富宁县| 天长市| 白水县| 宜章县| 迁安市| 连云港市| 新沂市| 兴海县| 平泉县| 简阳市| 银川市| 乌兰浩特市| 夹江县| 阿克陶县| 青岛市| 汝城县| 中方县| 金阳县| 曲沃县| 五常市| 仪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