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七十章 薄伐北狄

“善!”

“大軍已修整十餘日,明日由吾與井大夫親率大軍出陘,假二戎之道而攻廧咎如,祭大夫守陘,以備非常,如此,當萬無一失!”

鄭忽直接將命令宣佈。

衆人對此,並無異議。

鄭忽這樣安排,一來可以利用井友對戎狄較爲熟悉的優勢,二來則是防備二戎不守信用,趁他們和廧咎如作戰時,趁機偷襲陘邑。

把大後方交給祭仲,鄭忽是極爲放心的。

以祭仲的能力,無論是據城而守,防備二戎,還是爲大軍提供後勤保障,都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這點自信,鄭忽還是有的。

“原山、太行地險而狹,道途崎嶇,非用車之地也!明日出陘,大軍皆廢車以爲行!”

鄭忽下達了第二條命令。

這也是題中應有之意。過二戎進入晉城盆地。

此時的晉城盆地尚未開發,地勢不平,河流縱橫,車戰絕對不是明智之舉。

而且,戎狄的軍隊其實也都是步兵,據《左傳》記載,隱公九年,北戎侵鄭,鄭莊公所謂”彼徒我車,懼其侵軼我也。”

相較於車兵,步兵的優勢可以說是相當明顯,步兵能夠適應更加複雜的地形地勢,具有更大的靈活性,更強的適應性。

但問題是步兵雖好,但是中原各國的戰爭還停留在君子之戰的階段,你讓一羣士大夫下車奔跑,成何體統?

像後來魏舒與戎狄作戰時,毀車爲行,他的副手中行穆子(荀吳)的寵臣就不願下車,最後被魏舒給斬首示衆了。

貴族的身份體面,纔是車兵向步兵轉化的最大障礙。

直到列國相繼以法律的形式廢除奴隸制(春秋中後期雖然各國普遍以法律的形式廢除奴隸制,但是奴隸制是一直都是存在的,歷史課本上稱之爲奴隸制殘餘。),允許奴隸參軍,步兵這才漸漸成爲戰爭的主流。

不過,鄭國卻不存在這個問題,在隱公九年的鄭御北狄那一戰,鄭國就已經有了正式意義上的步兵,雖然鄭國在與中原各國作戰時,仍以車兵爲主,但是讓車兵下車,對鄭國來說,已經不是障礙了。

就像鄭忽派遣祝聃和暇叔盈襲溫,皆用步卒,無人有異議一樣,鄭國上下對於戰爭只關注一點,那就是能不能取勝。

只要能取勝,什麼卿大夫士大夫的體面、什麼守禮非禮,都能夠拋棄不要。

一如鄭忽所言,兵以勝爲功!

-大致需要注意的事情其實也就這麼兩件,至於投石車之類的,進入晉城盆地後,直接就地取材也就是了。

事情既然已經安排結束,那麼接下來一場盛大的接風宴自然是少不了的。

雖然看起來,這樣有點反客爲主的味道,但陘邑已經屬鄭所有,鄭忽這樣做也算能夠說得過去。

..............

第二日一早,鄭忽與井友及祝聃率領鄭軍精銳步卒六千人出陘邑直奔二戎。

陘邑城中只剩下祭仲以及暇叔盈率領的鄭軍千餘以及陘人士卒兩千餘,共計三千餘人。

這些人用以防備二戎已經足夠。

一個時辰左右,鄭忽已經率人來到了二戎的地盤。

二戎對於鄭軍的到來並未有絲毫慌張。

還專門派人前來引著鄭國大軍過少水河谷進入晉城盆地。

晉城盆地是後世的稱謂,此時應該稱冀州之域,戰國時期,吳起稱此地爲夏王之國。

戰國後期,對此地的稱呼想必是人盡皆知。

韓國稱其爲上黨之地。

沒錯,就是上黨,著名的長平之戰就發生在臺谷以北四十多公里的地方。

晉城盆地內部平原與丘陵交錯,地勢呈北高,中、南部低的簸箕狀,以山地丘陵居多。

境內河網密佈,林鬱繁茂,草地成茵,當然了,這是春夏纔有的景象。

此時雖然已經打春,但是還談不上萬物復甦。

故而,此時的晉城盆地內部,仍然是一派蕭條。

鄭忽一行方入盆地,鄭忽便遣人伐木掘石,建造攻城器械。

此次出新鄭,鄭忽隨軍帶了不少新鄭城中的工匠。

論起技藝水平,這些工匠在整個鄭國都是頂尖的存在。

像襲溫時的雲梯,就是這些工匠在制邑提前造好的。

投石車的製作方法,鄭忽自然早已經傳授給這些工匠。

臺谷城依原山山脈的旁支而建,距晉城盆地入口不過二三裡。

鄭忽將一隊士卒和工匠遣出之後,立刻率領大軍急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兵圍臺谷城。

六千餘的大軍迅疾奔動,動靜自然不小。

其實,早在鄭忽大軍入晉城盆地時,臺谷城中的赤狄已經發現了這支大軍的存在。

高亢凌厲的號角之聲,早已響徹多時。

鄭軍入侵的消息,自然很快就傳到了身在臺谷城之中的廧咎如之君耳中。

廧咎如之君名爲隗羊,隗,乃太古之姓,據傳出自炎帝魁隗氏,魁隗氏是即神農氏之後的第二位炎帝。

其後人又有大隗氏建都具茨之山,又稱大隗山,其後人遂以隗爲姓。

赤狄大多以隗爲姓。

尊大隗氏爲祖。

這也是算是此時的特色了——夷夏糾纏不清。

像周王室,雖爲諸夏,但是曾經卻間在夷狄,直到周太王時才從西戎中分出來,遷居岐山。

所以,有些東西追究起來真是追究不出個所以然來。

後來司馬遷寫《史記》,乾脆就不討論這些事,直接爲每一箇中原之外的戎狄蠻夷,找一個諸夏祖宗。

別管正不正確,孔子說:“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就是這麼回事!

隗羊原本正在鋪滿獸皮的宮殿之中,摟著兩個壯碩的廧咎如少女調情。

這就是標準的遊牧民族的審美觀了。

卻未料到下面有人來報,說鄭軍前來攻城。

隗羊聽完,二話沒說,直接一口唾沫吐出,然後憤然罵道:“鄭狗,竟敢如此!”

那個氣憤就別提了,本來這麼冷的天,正是吃飯睡覺抽女人的時候,卻沒想到偏偏鄭國在這個時候跳出來擾人清靜。

這樣的事情著實令人惱怒。

“取吾兵刃來,乃祖非得滅盡鄭狗不可!”隗羊吩咐道。

…………

第二百七十三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七十一章 鄭軍入蔡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第三百三十章 四國言和第一百七十六章 據其地而有之第三百二十一章 虢公退盟第六十六章 薄言還歸(4)第一百六十九章 邦之彥兮第八十章 收割之時(5)第二百六十九章 竊晉之路的開始第三十一章 證據(二合一)第二百六十章 有個好爹第一百五十八章 兵以勝爲功第二百五十九章 終鮮兄弟第二百一十章 待價而沽第一百七十一章 薄伐北狄(續)第八十六章 抉擇第十四章 召見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子命我第五十章 寤生教子第二百六十六章 周鄭和解?第三百三十章 四國言和第一百四十二章 原來你是這樣的鄭忽第五十二章 瓷器顯威第三百零七章 夜襲曲沃第一百零六章 祭天祭祖第二十七章 世世無所與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魚入網第五十七章 執訊獲醜(2)第二百五十五章 罰酒三杯第二百二十一章 畢立賞罰第二百七十二章 曲沃勝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還是靠自己第七十六章 收割之時(1)第二百零九章 遠行第一百六十七章 完幣歸鄭第十五章 得寸進尺第二百三十三章 誠意第三百一十三章 驚弓之鳥第一百三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零七章 父子夜話第五十四章 鄭忽謀蔡第五十六章 執訊獲醜(1)第一百三十七章 各人的際遇第二百零二章 諸侯混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莫急於盜賊(1)第三百一十七章 由奢入儉難第二百二十六章 戰爭的訊息第二百一十七章 同辛苦第三十五章 宴飲(3)第三百二十六章 爲之發喪第三百二十七章 順其意第三百二十七章 順其意第一百六十七章 完幣歸鄭第八十八章 將歸鄭第一百二十六章 莫急於盜賊(4)第三百零五章 君其圖之第九十五章 不如友生(續)第二百五十章 威嚴掃地第三百零六章 相見歡(續)第二百九十章 夜話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鄭來使第二百五十七章 各人的小算盤第七十四章 再次交鋒第一百零五章 來自大舅哥的問候第二十一章 長葛(2)第二百六十章 有個好爹第二百九十八章 莊公訪晉第二百章 愛馳則恩絕第六章 爭次第二百五十章 威嚴掃地第一百二十四章 莫急於盜賊(2)第三百零九章 曲沃敗退第六十五章 薄言還歸(3)第一百五十九章 憂心殷殷第三百零四章 曲沃的應對第一百七十三章 桓王的憂慮!第三百零六章 我爲魚肉第一百四十九章 國民老公第八十四章 收割之時(9)第三百一十章 禍之所伏第三百章 進第三百零七章 父子夜話第一章 穿越第三百零一章 戰前的準備第二百九十二章 遮羞布第九十二章 相見第三十四章 宴飲(2)第二百九十章 夜話第三百零一章 戰前的準備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鄭城中的變化第一百七十三章 桓王的憂慮!第十八章 誰說地主家的孩子不吃剩飯第二百九十九章 甩鍋第一百三十章 莫急於盜賊(8)第六十四章 薄言還歸(2)第一百一十七章 聽訟第三百二十五章 先機第二百五十五章 罰酒三杯第二百二十七章 婚禮
第二百七十三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七十一章 鄭軍入蔡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第三百三十章 四國言和第一百七十六章 據其地而有之第三百二十一章 虢公退盟第六十六章 薄言還歸(4)第一百六十九章 邦之彥兮第八十章 收割之時(5)第二百六十九章 竊晉之路的開始第三十一章 證據(二合一)第二百六十章 有個好爹第一百五十八章 兵以勝爲功第二百五十九章 終鮮兄弟第二百一十章 待價而沽第一百七十一章 薄伐北狄(續)第八十六章 抉擇第十四章 召見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子命我第五十章 寤生教子第二百六十六章 周鄭和解?第三百三十章 四國言和第一百四十二章 原來你是這樣的鄭忽第五十二章 瓷器顯威第三百零七章 夜襲曲沃第一百零六章 祭天祭祖第二十七章 世世無所與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魚入網第五十七章 執訊獲醜(2)第二百五十五章 罰酒三杯第二百二十一章 畢立賞罰第二百七十二章 曲沃勝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還是靠自己第七十六章 收割之時(1)第二百零九章 遠行第一百六十七章 完幣歸鄭第十五章 得寸進尺第二百三十三章 誠意第三百一十三章 驚弓之鳥第一百三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零七章 父子夜話第五十四章 鄭忽謀蔡第五十六章 執訊獲醜(1)第一百三十七章 各人的際遇第二百零二章 諸侯混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莫急於盜賊(1)第三百一十七章 由奢入儉難第二百二十六章 戰爭的訊息第二百一十七章 同辛苦第三十五章 宴飲(3)第三百二十六章 爲之發喪第三百二十七章 順其意第三百二十七章 順其意第一百六十七章 完幣歸鄭第八十八章 將歸鄭第一百二十六章 莫急於盜賊(4)第三百零五章 君其圖之第九十五章 不如友生(續)第二百五十章 威嚴掃地第三百零六章 相見歡(續)第二百九十章 夜話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鄭來使第二百五十七章 各人的小算盤第七十四章 再次交鋒第一百零五章 來自大舅哥的問候第二十一章 長葛(2)第二百六十章 有個好爹第二百九十八章 莊公訪晉第二百章 愛馳則恩絕第六章 爭次第二百五十章 威嚴掃地第一百二十四章 莫急於盜賊(2)第三百零九章 曲沃敗退第六十五章 薄言還歸(3)第一百五十九章 憂心殷殷第三百零四章 曲沃的應對第一百七十三章 桓王的憂慮!第三百零六章 我爲魚肉第一百四十九章 國民老公第八十四章 收割之時(9)第三百一十章 禍之所伏第三百章 進第三百零七章 父子夜話第一章 穿越第三百零一章 戰前的準備第二百九十二章 遮羞布第九十二章 相見第三十四章 宴飲(2)第二百九十章 夜話第三百零一章 戰前的準備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鄭城中的變化第一百七十三章 桓王的憂慮!第十八章 誰說地主家的孩子不吃剩飯第二百九十九章 甩鍋第一百三十章 莫急於盜賊(8)第六十四章 薄言還歸(2)第一百一十七章 聽訟第三百二十五章 先機第二百五十五章 罰酒三杯第二百二十七章 婚禮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莒南县| 定陶县| 乐东| 石渠县| 壶关县| 庐江县| 鱼台县| 安丘市| 芜湖县| 新绛县| 嘉荫县| 虎林市| 故城县| 彰化县| 贺州市| 肥西县| 微博| 威远县| 乐安县| 苗栗县| 五莲县| 峨眉山市| 宁化县| 巫溪县| 长子县| 滁州市| 乐山市| 库尔勒市| 栾川县| 新余市| 华亭县| 尚志市| 揭西县| 鹤壁市| 涡阳县| 吉水县| 阿勒泰市| 元氏县| 进贤县| 桓台县| 广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