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九十八章 莊公訪晉

《禮記·王制》有云:“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諸侯五日而殯,五月而葬!”

大概意思,就是說天子死,七日後入棺,停棺七個月之後安葬,諸侯死,五日後入棺,五個月後安葬!

是以,當鄭忽操辦完小子侯的喪事,將小子侯安葬的時候,已經是來年的仲春之月了。

世子生也早已經繼位爲君。

而鄭忽則是依舊穩坐在他的司徒之位上,嘉父還是翼城的執政卿,只不過已經不再過問政事了,除了一些重要的活動,比如新君繼位,先君安葬,嘉父有露臉外,其他時間,基本上沒人能見到嘉父。

現在整個翼城之中皆聞司徒之令,而不復聞晉侯、執政之命!

可以這樣說,現在的翼城和鄭忽的私人領地已經沒什麼區別了!

鄭忽的水軍,大肆爲他歌功頌德,僅存的翼城世卿戰戰兢兢的聽從鄭忽的命令辦事。

晉侯和先君夫人更像是個吉祥物,除了祭祀這樣的事之外,其他的事情和晉侯沒有任何一點關係。

遇事,所有人都是先去鄭忽府邸彙報,聽從鄭忽的命令,沒有人在意晉侯和先君夫人是何想法!

季被鄭忽派去翼城的宮室,專門領軍保護晉侯。

名爲保護,實則監視,所有在私底下前去拜見晉侯的人,甚至和晉侯與先君夫人將了什麼話,到最後都一字不落的傳到鄭忽耳中。

鄭忽這麼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不能讓晉侯的命令出翼城宮室。

晉侯安心的做他的吉祥物也就是了,再說一個孩子也處理不了什麼軍國大事,還不如讓鄭忽來代勞,鄭忽這也是爲了晉國的社稷不是?

當然了,鄭忽如此專權的舉動自然不可能不引起不滿。

翼城的世卿,反對鄭忽的都已經被誅殺殆盡,但別忘了晉侯手中除了翼城還是有其他的幾處城邑的,比如隨、千畝、鄂、九原、黃父等。

鎮守這些城邑的大夫,有比較識時務,也不怎麼識時務。

像黃父、九原二邑的鎮守大夫就比較識時務,親自前來拜見鄭忽,表示願意聽從鄭忽的一切吩咐。

而隨、千畝、鄂三邑的鎮守大夫就不怎麼識時務,當鄭忽誅殺翼城世卿的消息傳了出去之後,這三邑的大夫無論是在新君繼位還是在安葬先君之時,都沒有到場,其反對鄭忽的意圖已經是不言自明!

鄭忽在操辦小子侯喪事的時候,也無暇顧及這三邑,只好任由他們各行其是。

而現在,鄭忽基本上把所有的事情都操辦完了,這三邑就顯得很礙眼了,只不過正處於春耕時節,不宜出兵也就是了。

其實,這三邑對鄭忽來說,也根本算不上什麼威脅,他只需遣兵一支就足矣!

曲沃這段時間,好像也沒出什麼幺蛾子,彷彿在攻破翼城了之後就沉寂了下去一樣。

不過,鄭忽覺得應該不會那麼簡單,曲沃怎麼可能會眼看著他竊奪翼城大權而無動於衷呢?

這明顯不符合常理!

暫時想不明白,鄭忽也不再去想,因爲他還有件重要的事情要準備。

他的父親鄭莊公已經遣使告知晉侯,要前來訪晉。

宋魯向鄭齊邾請平的事情,鄭忽早已經知道了。

鄭忽不僅知道這件事,鄭國提出的條件是什麼,他都知道。

這對鄭忽來說,這些事情根本算不上機密,鄭莊公都已經在書信中將事情全部都告訴他了!

鄭國提出和平的前提條件是允許他回國,宋魯兩國表示只要天子沒有意見,他們兩國就沒有意見。

這種讓天子自己打臉的事情,天子剛開始是死活都不願意去做的。

開玩笑,天子巴不得鄭忽一輩子都待在晉國,永遠都回不了國呢!

讓鄭忽回國,他不但先前的努力全部白費,而且是養虎自遺患,所以,天子對這件事是相當反感,無論是鄭國請求還是衛國勸導,他一概不聽。

直到前段時間,各國如周朝正,鄭莊公表示願割五邑以贖鄭忽之過,天子這才勉勉強強的答應了。

說實話,鄭忽究竟犯了什麼錯,沒人知道。

在鄭忽遭到驅逐之前,他有得罪過天子嗎?

沒人知道。

但鄭莊公既然這麼說,別管知道的還是不知道的就都默認了鄭忽以前肯定是犯過錯的,而且犯的錯還被天子給記恨上了,所以,天子才把鄭忽驅逐出國。

這其實就是給天子臺階下了。

如果說鄭忽一點過錯都沒有,那不是等於說,有過錯的是天子了嗎?

這怎麼可以?

是以,鄭忽肯定是錯在先!

貴族犯錯不可怕,只要有錢,還怕不能抵過嗎?

貴族拿錢贖罪,這也符合周朝的法治精神!

事實上,這種貴族拿錢贖罪的法治精神,據說最早能夠追溯到傳說中的虞舜時期。

《史記》所謂“金作贖刑!”

由此可見,用錢贖罪由來已久。

而且上至死刑,下至杖、笞都是可以用錢贖的。

所以,鄭莊公獻出五邑給鄭忽贖罪,還是在給天子臺階下!

事情到了這一步,鄭國的臺階都準備的這麼好,天子只能不情不願的順著臺階下。

不然嘞,再和鄭國硬剛,沒看到宋魯兩國都求和了嗎?

其實天子心裡也明白,如果他不順著鄭國給的臺階下,鄭國肯定不會因此認栽,屆時,事情可不是那麼容易就善了的!

天子都同意了,宋魯兩國再無話說。

有了這個前提,鄭、齊、邾和宋、魯兩方的罷兵言和之事纔算是正式開啓。

經過幾個月的扯皮交涉,其他的還好說,主要是土地的問題,魯國想要收回失地,宋國不想割地。

不過,雙方最終還是達成協議,魯國限期三個月出錢糧贖地,如果到期還拿不出規定的錢糧,那麼原先齊邾兩國戰佔據的土地歸齊國所有。

至於原先鄭國提出的魯割郎地,宋割沛、留二地予邾國,宋魯兩國可以不割地,但是魯國要出一定的錢糧當作贖買郎地的贖地錢,而宋國在出贖地錢的同時,還要賠償邾國的戰爭損耗,同時,宋魯兩國必須承諾,以後不再把邾國當作附庸國對待!

協議基本達成之後,衛宣公邀請鄭、齊、邾、宋、魯五國在衛國戲陽盟會,天子使者也有出席,在天使的見證下,五國以盟約的形式將和平的條件定立了下來。

而鄭莊公的這次訪晉,正是在戲陽盟會之後。

......

第一百零一章 如周朝正(6)第二百一十八章 宣姜歸心第二百六十四章 趙公明的試探第四十九章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一百零五章 來自大舅哥的問候第二百三十四章 爭取的焦點第九十章 新鄭事(1)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征程第一百一十章 收穫第二百六十三章 入翼輔鄭第二十二章 長葛(3)第二百六十九章 竊晉之路的開始第二十章 長葛(1)第七十三章 應對之策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鄭城中的變化第二十九章 管仲的請求第一百一十八章 冬狩第二百六十三章 入翼輔鄭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宣而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猜忌的種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風投第四十八章 君至於葛第四十三章 奉命而返第一百六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三百二十六章 爲之發喪第二百三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五十九章 執訊獲醜(4)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忠臣鄭忽(續)第二百五十六章 二使相見第一百三十三章 豺狼之性第一百二十六章 莫急於盜賊(4)第二百五十一章 戰後的影響第一百七十三章 桓王的憂慮!第一百四十章 進擊的工匠第三百零一章 戰前的準備第三百零四章 曲沃的應對第一百九十章 曲沃伐翼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勞而獲第九十六章 如周朝正(1)第五十章 寤生教子第五十八章 執訊獲醜(3)第一百八十八章 拐帶宣姜第一百一十一章 變化第二百七十七章 目的第六十一章 執訊獲醜(6)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鄭城中的變化第二百一十二章 日日撞亡國之鐘第一百二十五章 莫急於盜賊(3)第八十七章 佈置第一百二十六章 莫急於盜賊(4)第六十九章 初次交鋒(2)第一百二十五章 莫急於盜賊(3)第二百五十三章 管仲的首秀第一百零八章 當伯天下第三十六章 宴飲(4)第八章 鄭莊公第二百四十七章 黃雀將出第二十章 長葛(1)第一百八十八章 拐帶宣姜第一百一十四章 管仲是個敗家子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勝而勝第一百一十章 收穫第九十六章 如周朝正(1)第一百零三章 大儺儀第二百九十八章 莊公訪晉第二百八十五章 託孤第五十四章 鄭忽謀蔡第九十一章 新鄭事(2)第十一章 策勳第三百一十七章 由奢入儉難第一百九十三章 王室其將卑乎第八十章 收割之時(5)第二百七十六章 憂心忡忡第一百六十七章 完幣歸鄭第四十章 具折上奏第九十三章 人盡夫也第九十二章 相見第三百三十章 四國言和第二百九十六章 得意而不忘形第七十五章 將謀伐鄭第一百二十二章 娛樂產業第七十八章 收割之時(3)第一百三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六十六章 周鄭和解?第七十一章 鄭軍入蔡第十三章 對策第一百三十八章 吉兇由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融合第二百四十六章 天子震怒第五十四章 鄭忽謀蔡第二百五十一章 戰後的影響第三百二十二章 氣急敗壞第一百四十九章 國民老公第三百一十章 禍之所伏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鄭城中的變化第一百九十一章 無題第二百七十二章 曲沃勝了?第二十二章 長葛(3)第一百四十九章 國民老公第九十章 新鄭事(1)
第一百零一章 如周朝正(6)第二百一十八章 宣姜歸心第二百六十四章 趙公明的試探第四十九章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一百零五章 來自大舅哥的問候第二百三十四章 爭取的焦點第九十章 新鄭事(1)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征程第一百一十章 收穫第二百六十三章 入翼輔鄭第二十二章 長葛(3)第二百六十九章 竊晉之路的開始第二十章 長葛(1)第七十三章 應對之策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鄭城中的變化第二十九章 管仲的請求第一百一十八章 冬狩第二百六十三章 入翼輔鄭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宣而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猜忌的種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風投第四十八章 君至於葛第四十三章 奉命而返第一百六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三百二十六章 爲之發喪第二百三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五十九章 執訊獲醜(4)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忠臣鄭忽(續)第二百五十六章 二使相見第一百三十三章 豺狼之性第一百二十六章 莫急於盜賊(4)第二百五十一章 戰後的影響第一百七十三章 桓王的憂慮!第一百四十章 進擊的工匠第三百零一章 戰前的準備第三百零四章 曲沃的應對第一百九十章 曲沃伐翼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勞而獲第九十六章 如周朝正(1)第五十章 寤生教子第五十八章 執訊獲醜(3)第一百八十八章 拐帶宣姜第一百一十一章 變化第二百七十七章 目的第六十一章 執訊獲醜(6)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鄭城中的變化第二百一十二章 日日撞亡國之鐘第一百二十五章 莫急於盜賊(3)第八十七章 佈置第一百二十六章 莫急於盜賊(4)第六十九章 初次交鋒(2)第一百二十五章 莫急於盜賊(3)第二百五十三章 管仲的首秀第一百零八章 當伯天下第三十六章 宴飲(4)第八章 鄭莊公第二百四十七章 黃雀將出第二十章 長葛(1)第一百八十八章 拐帶宣姜第一百一十四章 管仲是個敗家子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勝而勝第一百一十章 收穫第九十六章 如周朝正(1)第一百零三章 大儺儀第二百九十八章 莊公訪晉第二百八十五章 託孤第五十四章 鄭忽謀蔡第九十一章 新鄭事(2)第十一章 策勳第三百一十七章 由奢入儉難第一百九十三章 王室其將卑乎第八十章 收割之時(5)第二百七十六章 憂心忡忡第一百六十七章 完幣歸鄭第四十章 具折上奏第九十三章 人盡夫也第九十二章 相見第三百三十章 四國言和第二百九十六章 得意而不忘形第七十五章 將謀伐鄭第一百二十二章 娛樂產業第七十八章 收割之時(3)第一百三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六十六章 周鄭和解?第七十一章 鄭軍入蔡第十三章 對策第一百三十八章 吉兇由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融合第二百四十六章 天子震怒第五十四章 鄭忽謀蔡第二百五十一章 戰後的影響第三百二十二章 氣急敗壞第一百四十九章 國民老公第三百一十章 禍之所伏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鄭城中的變化第一百九十一章 無題第二百七十二章 曲沃勝了?第二十二章 長葛(3)第一百四十九章 國民老公第九十章 新鄭事(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苏市| 泸水县| 荔波县| 昂仁县| 临沭县| 张家界市| 澳门| 谢通门县| 遵化市| 罗源县| 新田县| 新乡市| 灵山县| 邵阳市| 宜州市| 定陶县| 丰县| 塔城市| 香格里拉县| 平阳县| 连南| 屯门区| 冷水江市| 东海县| 定兴县| 孝昌县| 厦门市| 册亨县| 南通市| 安阳县| 蒙自县| 平潭县| 敦化市| 南昌县| 海兴县| 神农架林区| 仪征市| 安多县| 宜君县| 博白县| 望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