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九十一章 立君之爭

當鄭忽再次見到公子緡的時候,公子緡給鄭忽的第一印象是落魄,整個人蓬頭垢面,哪還有一點貴公子的氣度?

而嘉父則是一邊安排人將公子緡帶下去侍候他沐浴更衣,一邊命人前去召集諸卿前來議事。

公子緡既然已經找到,他之前到底經歷了什麼暫時不用去管,當務之急是儘快將之扶上位。

君位空懸對哪個國家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隱患,更別談對翼城了!

嘉父的想法是好的,關鍵是鄭忽能如他的意嗎?

此時正是發難的好時機,鄭忽若是再隱而不發,等到公子緡繼位,一切塵埃落定之時,再想發難可就難了!

“執政,吾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嘉父剛吩咐完事情,已經入正堂的鄭忽直接開口對嘉父道。

嘉父突然有種不好的預感,之前的鄭忽表現的太反常了,事事都順著他們的心意,現在見到公子緡之後,突然又這麼講,肯定不是尋常事。

但基於之前鄭忽的配合,現在鄭忽既發此言,嘉父也實在不好駁鄭忽的面子,神色有些不太自然的對鄭忽道:“司徒有言但講無妨!”

“吾以爲,公子緡不宜爲君!”鄭忽語調鏗鏘,語出驚人!

嘉父聞言,臉上瞬間蒙上了一層寒霜,心中有一種果然如此的感覺。

“司徒昨夜不聞君命乎?且吾若所記不差,昨夜司徒言及將奉公子緡爲君,今日卻背君命而出悔言,可謂忠乎?可謂信乎?”

嘉父一甩袖,直接拿道德大義來噴鄭忽。

說實話,嘉父真的是不想和鄭忽起衝突,原因有很多,比如鄭忽的陘庭是翼城的重要盟友,鄭忽是翼城能夠擊敗曲沃的希望,他之前也一直比較欣賞鄭忽等等。

但現在鄭忽竟然想要插手晉國國君定立問題,嘉父覺得他真的忍無可忍,退無可退!

若是小子侯沒有留有遺命,國君的定立,諸卿都有發言權,鄭忽無論如何,也算是晉臣,不同意立公子緡也能說的過去。

現在在小子侯有遺命的情況下,鄭忽還敢這麼做,這就不單單是藐視他們翼城世卿這麼簡單了,他這是不把小子侯、甚至是晉國的宗廟社稷放在眼裡啊!

有鑑於此,嘉父能給鄭忽好臉看那纔是邪了門了!

鄭忽對嘉父的責問絲毫不放在心上,面色嚴肅的開口道:“忽聞君者,尊也,有法度者也!而今公子緡遇小挫即有如此儀態,非可以承社稷之重,若使其奉祀晉國宗廟,忽恐晉國之祖宗蒙羞矣!”

“且先君既信重我等,我等將晉國之社稷宗廟託付於公子緡之手,是置晉國之社稷宗廟於險地也,忽實不敢爲,望執政明鑑!”

說完,鄭忽朝嘉父拱了拱手,和嘉父之前甩袖指責他的行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嘉父聞言,臉色緩和了不少,鄭忽一番道貌岸然的爲晉國社稷宗廟考慮的話,讓他心中有些觸動。

確實,就公子緡現在這幅模樣,若讓人知道這樣的人竟然是下一任晉侯,那真是令晉國蒙羞,令社稷宗廟蒙羞!

傳到列國,晉國,翼城就真是笑話一樣的存在,別人會以爲翼城無人了,距離滅亡也快不遠了!

想到這裡,嘉父對公子緡也有些恨鐵不成鋼,堂堂一國貴公子,根紅苗正的晉國宗室,大不了就是一死而已,竟然弄成現在這幅模樣,真是丟人!

心中雖然對公子緡不滿,但是有小子侯的遺命在,嘉父自然是不敢違背。

“司徒之言雖不無道理,然先君遺命在前,我等豈有違背之理,望司徒勿復再言!”嘉父的語氣柔和了不少,他只當鄭忽確實是在爲晉國宗廟考慮。

他覺得鄭忽之所以現在會提議不立公子緡或許是因爲公子緡的表現實在是太過不堪,這樣才能解釋的通爲什麼昨夜鄭忽還信誓旦旦的表示願意立公子緡,今日見到公子緡之後卻反悔了!

“不然,忽斗膽言與執政,而今翼城危若朝露,頃刻有覆亡之虞,執政以爲公子緡可濟危救困,除翼城之窘迫乎?”

這話問的,好像在這之前的翼君都是明君一樣。

“公子緡不可解翼城之困,孺子可乎?”嘉父反問道。

不過,這話聽起來給人一種無奈的心酸感!

公子緡確實不怎麼樣不假,但是翼城還有的選嗎?

翼城現在的形勢這麼危急,讓一個孺子繼位,孺子能知道個啥,能不添亂就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與其這樣,還不如讓公子緡上位。

至少公子緡能夠處理國政,該團結國人的時候也知道怎麼去做。

孺子能做的了這些嗎?

所以,這兩相比較下來,公子緡纔是最優的選擇,雖然公子緡有各種各種的缺點,但他至少還是有一個優點的,那就是他是個成年人,他能像成年人一樣去思考問題,他能處理問題做決斷,這樣能夠少了很多爭執內訌!

這纔是翼城現在所急需的,歸根結底,翼城現在需要的是穩定,翼城可經不起再折騰了!

但這只是嘉父一廂情願的想法,不折騰,這對鄭忽來說,那怎麼可能!

“忽聞世子生年雖幼,然聰明敦敏,未嘗不可承社稷之重,茍生也才,是執政及諸卿之賜也,不才,其咎亦在執政及諸卿!”

鄭忽對嘉父的問題避而不答,廢話,成年人都解決不了的問題,一個孺子怎麼可能能解決的了!

鄭忽只能說,世子生現在雖然年紀小,但是卻很聰明,若是你們這羣人好好教導他,以後不管怎麼說,至少得比公子緡強,要是你們不願意好好教,那就沒辦法了!

嘉父沉默了,這倒不是他被鄭忽給說服了,而是他看出來了,鄭忽這是鐵了心了要立世子生。

而且,他也不能說鄭忽說的一點道理都沒有。

從短期來看,公子緡確實是最佳人選,但是從長期來看,公子緡還真不如一個孺子有潛力!

“此事待諸卿至而共議之,不知司徒可有異議?”嘉父說服不了鄭忽,只好想通過這種“民主”的方式來讓他屈服。

“無之!”鄭忽自然沒有任何意見,事實上,這正落他的下懷。

“既如此,司徒還是先去休息罷,待諸卿至,吾自會遣人告知司徒!”嘉父下了逐客令,他想要靜一靜!

鄭忽見狀也不再多說,衝嘉父拱了拱手,轉身離去。

......

第五章 文姜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舉子第二百九十八章 莊公訪晉第一百五十八章 兵以勝爲功第三百二十一章 虢公退盟第二百一十九章 魚麗之陣第四十五章 有獻於君(1)第二百四十六章 天子震怒第一百四十五章 授爵第一百二十九章 莫急於盜賊(7)第一百二十二章 娛樂產業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勝而勝第八十七章 佈置第二百三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八十三章 收割之時(8)第一百九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續)第三百零三章 策略第三百一十章 禍之所伏第二百六十三章 入翼輔鄭第一百三十章 莫急於盜賊(8)第二百四十七章 黃雀將出第一百二十八章 莫急於盜賊(6)第二百八十五章 託孤第二百二十一章 畢立賞罰第二百零八章 興鄭者必忽也!(本卷完)第一百八十三章 必齊之姜第二章 退戎第一百六十九章 邦之彥兮第二百七十五章 摘桃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邦之彥兮第八十七章 佈置第二百一十二章 日日撞亡國之鐘第三百二十四章 各人的想法第十一章 策勳第一百七十七章 據其地而有之(續)第六十三章 薄言還歸(1)第三百零八章 陘庭之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豺狼之性第一百八十章 離陘之前第一百五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二十七章 世世無所與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魚入網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豺狼之性第三十九章 厚賞不遺匹夫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始奪權第三百一十章 禍之所伏第九十二章 相見第三百一十六章 鄭莊公的打算第二百二十八章 搶婚?第五十一章 鄧侯吾離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勞而獲第二百章 愛馳則恩絕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兵第二百零一章 勝負猶在兩可之間第四十四章 爲君答疑第五十四章 鄭忽謀蔡第七十五章 將謀伐鄭第一百零三章 大儺儀第二百九十六章 得意而不忘形第五十八章 執訊獲醜(3)第二十七章 世世無所與第一百八十五章 拉齊國上車第一百三十六章 摸底第二百九十章 夜話第一百一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三百零八章 陘庭之戰第一百零三章 大儺儀第二百七十四章 狼狽逃竄第一百八十三章 必齊之姜第一百七十一章 薄伐北狄(續)第五十章 寤生教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不安第十五章 得寸進尺第二百二十五章 趙夙的想法第九十八章 如周朝正(3)第二百七十一章 設伏第一百九十一章 無題第二百四十五章 已非宗周天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兵圍陘庭第二百九十三章 反對者第三百一十一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八十三章 必齊之姜第二百二十三章 曲沃之意第一百九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續)第一百二十章 祥瑞第二章 退戎發個單章,說下書中的相關問題第三百二十六章 爲之發喪第一百六十四章 陘人第六十六章 薄言還歸(4)第六十八章 初次交鋒(1)第二百五十章 威嚴掃地第一百二十九章 莫急於盜賊(7)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宣而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私不害公第三百零六章 相見歡(續)第三百零二章 敲打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征程
第五章 文姜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舉子第二百九十八章 莊公訪晉第一百五十八章 兵以勝爲功第三百二十一章 虢公退盟第二百一十九章 魚麗之陣第四十五章 有獻於君(1)第二百四十六章 天子震怒第一百四十五章 授爵第一百二十九章 莫急於盜賊(7)第一百二十二章 娛樂產業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勝而勝第八十七章 佈置第二百三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八十三章 收割之時(8)第一百九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續)第三百零三章 策略第三百一十章 禍之所伏第二百六十三章 入翼輔鄭第一百三十章 莫急於盜賊(8)第二百四十七章 黃雀將出第一百二十八章 莫急於盜賊(6)第二百八十五章 託孤第二百二十一章 畢立賞罰第二百零八章 興鄭者必忽也!(本卷完)第一百八十三章 必齊之姜第二章 退戎第一百六十九章 邦之彥兮第二百七十五章 摘桃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邦之彥兮第八十七章 佈置第二百一十二章 日日撞亡國之鐘第三百二十四章 各人的想法第十一章 策勳第一百七十七章 據其地而有之(續)第六十三章 薄言還歸(1)第三百零八章 陘庭之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豺狼之性第一百八十章 離陘之前第一百五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二十七章 世世無所與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魚入網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豺狼之性第三十九章 厚賞不遺匹夫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始奪權第三百一十章 禍之所伏第九十二章 相見第三百一十六章 鄭莊公的打算第二百二十八章 搶婚?第五十一章 鄧侯吾離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勞而獲第二百章 愛馳則恩絕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兵第二百零一章 勝負猶在兩可之間第四十四章 爲君答疑第五十四章 鄭忽謀蔡第七十五章 將謀伐鄭第一百零三章 大儺儀第二百九十六章 得意而不忘形第五十八章 執訊獲醜(3)第二十七章 世世無所與第一百八十五章 拉齊國上車第一百三十六章 摸底第二百九十章 夜話第一百一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三百零八章 陘庭之戰第一百零三章 大儺儀第二百七十四章 狼狽逃竄第一百八十三章 必齊之姜第一百七十一章 薄伐北狄(續)第五十章 寤生教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不安第十五章 得寸進尺第二百二十五章 趙夙的想法第九十八章 如周朝正(3)第二百七十一章 設伏第一百九十一章 無題第二百四十五章 已非宗周天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兵圍陘庭第二百九十三章 反對者第三百一十一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八十三章 必齊之姜第二百二十三章 曲沃之意第一百九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續)第一百二十章 祥瑞第二章 退戎發個單章,說下書中的相關問題第三百二十六章 爲之發喪第一百六十四章 陘人第六十六章 薄言還歸(4)第六十八章 初次交鋒(1)第二百五十章 威嚴掃地第一百二十九章 莫急於盜賊(7)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宣而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私不害公第三百零六章 相見歡(續)第三百零二章 敲打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征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个旧市| 吴江市| 来安县| 乳源| 冕宁县| 玉田县| 淮阳县| 巨野县| 兴海县| 石阡县| 休宁县| 五指山市| 吴桥县| 富民县| 永年县| 星子县| 余姚市| 卓尼县| 邻水| 驻马店市| 如皋市| 天门市| 青海省| 武定县| 漳州市| 宁明县| 葵青区| 永丰县| 平罗县| 洞口县| 泾源县| 金塔县| 福泉市| 隆子县| 青州市| 大安市| 大埔区| 油尖旺区| 滁州市| 祁东县| 井冈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