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二):崖下深谷
“混元棍法”和“雨花槍法”是北宋梁山好漢,十萬禁軍教頭林沖的成名技,此後他林家歷代男丁必練。林展翔打八歲就著手修習,一練十四載寒暑,進展的速度與蝸牛有一比。這也成了林鎮偉最頭痛的事,每天早午晚三柱香供祖。兒子練槍,幾乎日不隔斷,勤奮有加,收到的效果卻讓人捶胸頓足嘆息。
林父曾也請許多武師,名教來剖析,得到的基本是一句話:朽木不可雕也。他不得不承認兒子是腦筋不會拐彎,可並不是很笨,思前想後只能講他資質大嚇人,完全沒有習藝的天賦,唯一滿意的是兒子忠考仁義四美,遙勝學了任何神妙的絕術。
林展翔一式式舞出,確讓陸世寒刮目相看,按理說,十四年那麼久,教頭豬練也不止這個成果,但見他棍棍揮打,不是力度不夠,就是偏位很大。更讓陸世寒差點從凳上跌下來的是,他有些招數竟要兩三次才使得完整,一招之中揮到一半又揮不下去,停著比劃了幾下再接著後半招,往往要拼幾回方可演盡一記。
陸世寒不想隔夜飯也嘔出來,忙揚手示停。
林展翔收棒說道:“前輩,怎麼樣?”他問的是家傳的棍法如何,不是問自己演練得好不好,因爲他自知定是演練得入不了高人的法眼。
“還好撐住,沒吐。”陸世寒風趣的道。
林展翔修正道:“我不說這個,是我家這手棍法使得麼?”
端正坐姿,陸世寒擺了大師應有的模樣道:“梁山英雄林沖原是禁軍教頭,是給高俅逼得落草爲寇的對吧。他的棍法槍法陣上拒敵,勇不可擋,橫掃千軍,戰場上確是無敵,但用在武林中與人格鬥就不怎樣了。由於沙場殺敵,面對的是千軍萬馬,所以這兩套技藝的招式繁多,後著更是千變萬化。因此如你這種和木頭沒分別的人,根本不適合練,要學就該從內功心法入手。知道我華山派的最頂尖的絕術是什麼嗎?”
從小林展翔崇拜華山諸俠,當聽過他們的必殺技,說道:“是‘易脈華生劍’,以無形劍氣傷人。”
搖頭擺手,陸世寒道:“華山派最厲害的是‘神照素心訣’。還不拜師?”
林展翔一萬個願意,可``````他說道:“我連簡淺的也學不來,卻怎練得貴派的至上心訣。”
心法越高不一定就越難,大多是因人而異的。陸世寒道:“你思想單一,宜修習內功。給你練是爲了我自己。白眉蝮奇毒無比,又終年在這陰寒的潭水裡,毒性更甚,以我的功力只能將你體內的毒素鎮壓,而不能逼出來。此後你每日少說也會毒發一次,一次比一次難受,直到七七四十九,全身腐爛。你要自己練心法給自己鎮壓毒素,練功有成,體質增強,抵抗力提高,三五年都不會毒發身亡的。我知道你不怕死,但你要爲我想想,你這一去,誰幫我鑿隧道,還我自由。”
急人所難,是我輩俠義道應盡之務,林展翔豪氣驟生,跪地咚咚叩頭:“師父在上,請受弟子一拜!弟子必日夜用功,留住小命,鑿開隧道,讓師父重返人間。”
這個“人間”指的是外面的世界。陸世寒大喜,遞過一本舊籍:“這就是‘神照素心訣’的口決,好好努力。”
林展翔棒在手裡,視如至寶,又叩了幾響頭纔起來。
陸世寒道:“先宰鱷魚,明天始練,不懂的地方問我。”
師父雖說我宜修習內功,但林展翔對自己的信心也不大。
陸世寒腳一挑,鱷魚飛起,重重地砸在不堪負荷的木桌上。林展翔投來敬許的目光,不知得到何年何日能及此境地,其實很多人都行的,是他坐井觀天,把高手的侷限定在其父林鎮偉、刀疤佬、大眼龍的身上。
“給。”陸世寒將青玄劍交在他手裡。
林展翔見這口兵器散著綠光,隱有正義之氣,說道:“好兵器!謝師父賜劍。”
陸世寒定形了:“不是贈你的,爲師看你使刀不利索,給你剖鱷魚用的。”
林展翔尷尬傻笑。
陸世寒說道:“這柄叫青玄劍,是我華山派鎮山之寶,我天天用來挖地道,現在是救命之寶。青玄劍是一把削鐵如泥的寶劍,但在破胡刀面前,也暗然失色。”
將鱷魚皮剝下,林展翔送給陸世寒作衣服。開膛破肚去內臟,肉一時吃不完,就割一塊塊穿掛起來做臘味。忙畢,林展翔洗乾淨刀劍和手,生火煮了一大鍋,他不會下廚,可絕谷與外隔斷,沒有油鹽醬醋之類的調味劑,熟了就吃,倒與廚藝無關。
餐後,陸世寒掘了幾把沾性強的軟泥滲水搓成團,像搓面一樣,搓好就捏起碗來。沒吃豬肉還沒見過豬跑麼?他不是泥匠,隨即捏個鉢總不難吧,掏個小窯放進去燒硬即可。瓷器是先打形,幹後入窯燒,燒好後封窖數日便出爐。火候最關鍵的一道程序,有經驗的泥匠會根據當時的情況調配。火候掌握不到位的話,泥器會有老火、欠火、變形甚至有龜裂的現象。陸世寒不識這些,他也不須要識這些,裝得食物就行了。
當日林展翔砍樹割草,在洞中加了一榻。
學內功心法大至分兩種,一是動練式,一是靜練式。動練式便是按功法的描述,擺掌運氣;靜練式是禪坐著照口決吐納。“神照素心訣”爲靜練式,正合適林展翔這個直腸子,心境澄明的人修練,反之那些聰明的愛繞彎子的人則更難修習,然才智之士練繁多的招就易有所成。這並不是林展翔的悟性高,而是任意一個這樣的人均可,且不用使那些怪招妙式。遇上不懂之處,陸世寒字句解析,誨人不倦。
忽忽月餘,林展翔的內功突飛猛進,初時毒發,尚須陸世寒天天爲他鎮壓,現下他已能自行運功抵制了。陸世寒對他練功的進境震驚非常,評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他花了一十六年才練就的‘神照素心訣’,怎麼讓資質、悟性、智力都比自己差得遠的林展翔在一個月的日子融會貫通了呢?他不知道創出‘神照素心訣’的華山先祖原來就個心思直板,毫無城府之人,恰與林展翔不謀而合。
一日陸世寒叫他把八十一路混元棍和雨花槍法再使一遍。林展翔照例演了一回,這次他打得暢快淋漓,出招無誤,平常許多使不了的招式,一一應手而現。喜驚之餘,他問道:“怪了,師父,我這段時日沒舞過棍子,何以進步如此神速?”
陸世寒捋須笑道:“不知道你是真笨還是假傻。你心裡早記熟那些招術了,往昔練不得法只因你根基大差,如今你內力暴增,反應也快了,自然水到渠成。道理很簡單,抓問題要抓關鍵,打個比方,你要趕一窩野蜜蜂入箱飼養,你捉工蜂是沒用的,你拼命拼命捉他也會飛走的,此時不管你花多少時間多努力去捉,最終都是徒勞,但若捉住蜂王,嘿嘿,工蜂就乖乖地跟你回家。練武首要練氣,固本培元,紮下堅實基石,內功就像蜂王,招數便如小蜜蜂了。”
靜靜聽著,林展翔頓然,以前只練招不練功,就是趕小蜜蜂,趕了十幾年還是兩手空空,修習“神照素心訣”等於捉到蜂王,說道:“師父描述的貼切,弟子對武藝總算有了個初步的認識。”
陸世寒好似在取決什麼,俄刻,又拿出一冊子,說道:“想不想學‘易肪華生劍’?”
知足的林展翔只心練好家傳的“八十一路混元棍”和“雨花槍法”就心滿意足,不敢奢望什麼,說道:“師父肯教弟子一定學,師父不允許的,弟子概而不碰。”
陸世寒將本子推到他眼底道:“以劍化氣,以氣化神,便就是‘易脈華生劍’。拿去,這套劍法雖叫劍法,卻是練氣居多,招數甚是精簡。你我能在此地相遇是緣,你能在短期內大就我華山‘神照素心訣’更是緣。況且出谷後,我還得讓你幫我報仇呢。”
他無故怎會掉在這?必是仇人所害,林展翔道:“是逼師父你老墮涯的死敵?”
陸世寒忿懣道:“不錯,我出去就爲了找他們算帳的,是非得出去不可。”
交往有日,亦師亦友,林展翔於他被人迫跳涯的事憤怒異常:“這人大壞了,弟子會給師父討回公道的。歐,師父的仇也許有人已經替你報了。”
陸世寒道:“是誰?”
林展翔猜測的:“華山現任掌派吳師叔、徐師叔呀,他們知道你讓人陷害,當然會爲你出頭的。”
“呸!”陸世寒惱道:“你不要叫這種人做師叔,我沒那樣的師弟。”
華山七劍客,鏟奸除魔,名滿江湖,感情甚比親兄弟,莫非另有隱故?林展翔說道:“師父,這仁風劍吳師``````吳掌派和徐俠客劍徐前輩,他們對不住你了麼?”
七劍指無常劍無常子、無形劍陸世寒、斷水劍秦桑海、斷影劍白敬秋、仁風劍吳左晴、俠客劍徐綿雲、誅邪劍陳意映,是一門師兄弟,中原盛名。林展翔拜陸世寒爲師,他先稱吳左晴、徐綿雲作師叔無不妥,陸世寒不許他稱師叔,他便改叫吳掌派、徐前輩。
就在木樁上,陸世寒也呼他旁坐,說道:“我要你助我殺對頭,是該把因由說以你知曉的。我爹是華山派掌派,生前,他有意要將掌派的位子傳給大師兄無常子,我很不甘心呀。爹突然暴斃,也來不及正式交位,繼任掌門一職,兄弟幾個就起了爭執,秦師弟和白師弟支持大師兄出司,吳師弟、徐師弟力推爲師我掌職。師妹意映一直很喜歡我,她要我跟他成親,就同意幫我奪權。那會我要強好勝,凡事都衝在前頭,自負武功才識各方面亦勝優於六個師兄弟,掌門之位捨我其誰!我便與師妹拜了堂,唉,卻又辜負另外一名女子。有了師妹相助,我這邊明顯佔勢,一輪角逐,終得償願,坐上這個位子,掌派信物旋木令,連同青玄劍、‘易脈華生劍’、‘神昭素心訣’都到了我手裡。大師兄無心與我爭奪的,只是秦師弟、白師弟履遵先師之遺,勸他力舉。我上任後大師兄就退居山林,秦、白兩師也離開三清行院,自立了門戶。婚後你師母誕下一男一女,兒子叫陸皓,女兒取名陸湘羽,算來有你這麼高大了。不久,妻室讓徐綿雲殺了。”
徐綿雲號稱“俠客劍”,在武林中聲望甚高,作何殘害兄弟之妻?林展翔不禁要問爲什麼?
陸世寒憤恨道:“徐綿雲、吳左睛均是人前君子,人後惡魔。他兩合謀算計我,先除我的左右手,再將我引懸崖邊上,逼我交出華山四寶。我豈能輕易給他們,就打了起來,結果我寡不勝敵,失足墜到這無底谷。”
林展翔感觸良多:“這世界大可怕了,人心隔肚皮,我永遠看不透。我尚二叔和家父做了幾十年兄弟,他卻處意積慮要害我爹,反而害了自已。吳、徐二人這般歹毒,不會有好下場的。”
看著桌上陳舊發黃的書冊,陸世寒說道:“這兩混旦胃口不小呀,他們不但要整個華山派,還想要‘神照素心訣’、‘易脈華生劍’,本門四大神功,以這兩項爲最。”
華山派是武林九大門戶之一,林展翔一下就得到了兩本秘笈,甚覺受寵若驚:“這麼重要的東西,師父竟毫不避諱的給了我,弟子無以爲報。”
陸世寒道:“你很老實,沒半點心機,是個正直之人,可以續承華山派衣鉢。而且你都肯給我挖山道,這就是報答我了。出谷後,憑我個人力量怎鬥得過徐、吳這兩狐貍。讓你習成‘神照素心訣’、‘易脈華生劍’,到時師徒聯手,勝算更大。我本也不希望你能幫上什麼忙的,卻沒想到你的性格恰是練功的材料,使我自信倍增。”
林展翔爽快道:“師父的事就是徒兒的事,但``````”
陸世寒怒道:“但是什麼?婆婆媽媽的怎麼做華山派弟子。”
“能否不殺人?我們打他們一頓得了。”林展翔怕他聽了火氣有加,聲音低低。
陸世寒也不惱怒,說道:“究是同門手足,他不仁,我不可不義。爲師父退一步,咱們廢盡他們的武功就行了。”
林展翔高興道:“師父那樣想就好,假若我們師徒有一天走出絕谷,總算上天垂憐,很該多積善因纔對。”
得此高徒,陸世寒十分驕傲:“世風日下,如你這般宅心仁厚的人恐怕是廖廖無幾了,出谷光復本門之後,我準你到華山禁地千尺憧碧翎洞修練玉華壁上的‘劈神掌’和‘五形小相拳’。此兩項絕藝要以‘神昭素心訣’爲入門竅訣,只有練完‘神昭素心訣’方可學‘劈神掌’和‘五形小相拳’。我還沒來得及學便先叫人算計,所以沒足夠功力替你驅除毒素。你若學了之後,功力提升到化境,即可自行逐清體內的蛇毒了。”
林展翔無野心的,說道:“我出谷就去隨便找位大夫爲我解毒,不一定要費那麼大的勁來研習這些高深的武術。”
陸世寒笑他天真:“白眉蝮不是一般的蛇,分泌出來的也不是一般毒,一般的人豈能治不一般的毒呢。”
天下之大,能人多得是,林展翔道:“那有沒有不一般的人可療此毒?”
思索了會,陸世寒道:“可療此毒者有三,第一個乃還魂手六道輪迴,但不幸他在三十年就提早去十殿閻君那報到了。第二個是極樂谷百毒王叫老五,製藥撥毒很在行,我也沒見過,聽說他性子怪僻,且無人知道極樂谷的具體去向。還有個叫智算先生,是邪派一路的,你敢去找他,哼,他定捉你來試毒。”
“那不等於沒有麼。”林展翔道。
陸世寒站起身道:“好了,劍譜拿著,使劍得用劍,青玄劍先借你。一天練五個時辰,乘下的時間開山鑿道。”
林展翔謝完取過,又道:“師父,這個荒谷那麼多大,興許有別的出路。”
在谷中陸世寒一住十幾年,對每一寸地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說道:“我從涯上摔下來,正好掉入水潭,我武功好,鱷魚傷不了。上岸後摘野果充飢,撈魚填肚,天天在尋找出口,找了兩三度光景,翻遍整山谷,只在潭水對面,找到個天然的小山洞。我沒灰心,用青玄劍爲工具,挖了這洞作棲身之所,然後打隧道通外頭,一干就到了至今。”
谷裡原有走獸飛禽,鳥兒少了,野獸都給陸世寒吃完了。尚好野果年年有,大水潭的魚類取之不缺,倒提供了生存的條件。穿的只有獸皮,日子一長也爛得不像樣。潭裡的鱷魚過於兇猛,陸世寒不到糧絕時是不打它主意的。
得武林至寶“神照素心訣”,林展翔完成從嬰兒到巨人的一次大飛躍。從依依故世,他無牽無掛,只是偶爾午夜夢迴,想起父親和家。他口才欠佳,沉默少言,有輕度自閉、內向,也不感日子無聊乏味。第天除了練劍、打地道就是吃喝拉撒跟睡覺,周而復始。林展翔功力已有了一定的水平,這時再學“易脈華生劍”更容易多了。
這項劍術最高境即是以劍氣傷人,動練、靜練相結合。動練要用劍,但招式簡明扼要,卻十分精妙,一針見血。靜練則是運氣走脈,打通雙手的手大陰肺經、手厥陰包經、手少陰心經到北冥氣海,練到純熟時,即能在氣海隨時輸送至食指手大陰肺經、中指手厥陰包經、小指手少陰心經,發出無形風刃。以劍氣傷人,內功須得鴻深,殺傷力大,耗費真氣也大。
華山派始祖叫元崇真人,乃有道之士,是以華山總壇叫作三清行院。他還有個外號稱爲“劍癡”,精通一百零八種劍術,其中三十六套是高明的,七十二門是較平庸的。元崇真人花甲之後,閉關九年,悟出這路“易脈華生劍”,華山一派得以大放異彩。傳至第三任掌派貝音子的手上時,那貝音子腦筋死板,思惟單調,武學方面卻得到人們的認可。
大概事物都有正反兩面吧。這位大宗師研究“易脈華生劍”發覺此路劍技須要強厚的內功爲底,方能一練即成,如若功力未臻俊境,練來練去也是有形劍,難以使用手三經發無形劍。貝音子想:祖師爺元崇真人藝兼百家,內功登峰造極,當然一學即就,卻忽略了華山派的內功心法在那會還處於低潮的階級,弟子們就算全學了內功心法也難將“易脈華生劍”練到劍化氣的地步。
有了這次的研究,貝音子總結前人的遺下秘訣,去暇留髓,得出了這本“神照素心訣”,使華山派在內功學上邁入一大步。他悟出這門內功心法,主旨在後人修習完,內功可以跨越到能練習“易脈華生劍”的要求。創始者思惟單一,他所譜寫的武籍也最宜他這樣的人來練習。在“神照素心訣”在前提上,又連悟“劈神掌”、“五形小相拳”,兩項神技,終於奠基華山派在武林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