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006章 來勢洶洶

大宋新任皇帝真宗趙恆,是先太宗皇帝的第三個兒子,先太祖皇帝的親侄子,其母即元德皇后李氏。

真宗出生於太宗皇帝在任秦王時的開封府第,據說出生之時赤光照室,左腳趾上面有天然生成的文字,狀若天字。他幼時英睿,姿表特異,與諸王嬉戲,好作戰陣之狀,自稱元帥。太祖皇帝對這個侄子非常喜愛,將他收在宮中教養。

有一次真宗登上萬歲殿,高倨於御榻之上安坐,太祖皇帝感到很奇怪,於是拍著他的後背問道,“做皇帝的感覺如何?”真宗不慌不忙地回答道,“看老天的意思如何罷了。”太祖皇帝因此感到非常驚奇,認爲此子今後大有作爲。

等到真宗就學受經,便與別人大不相同,幾乎可以說是過目不忘。因此太宗皇帝對這個三兒子非常喜愛,特意將大皇子遣出京師爲王,並於太平興國中,授其檢校太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韓王,改名元休,繼而加檢校太傅、開封尹。後立爲皇太子,改諱趙恆,仍判開封府事。

及太宗駕崩,奉遺制即皇帝位於柩前,當然,這是在與大皇子蜀王達成了協議之後。

真宗即位後,尊皇后爲皇太后,大赦天下。

不過安穩日子還沒有過得幾天,北方的強國契丹,在大遼承天皇太后蕭綽的率領下,以蕭撻覽爲帥,以耶律斜軫爲先鋒,糾集了大軍四十萬,一路煙塵滾滾,馬鞭南指,悍然發動了對大宋的冬季攻勢。

我在接到了朝廷的徵召令的同時,也接到了自京師發回來的情報。

真宗爲了團結內部勢力,共擊契丹,一舉破除即位以來的最大危局,不惜對大臣們大肆封官許願,以呂端爲門下侍郎兼兵部尚書、平章事、加右僕射,加寇準爲樞密院副使並右諫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

皇太弟越王元份進封雍王,吳王元傑進封兗王,併兼中書令。徐國公元偓進封彭城郡王,涇國公元偁進封安定郡王,並同平章事。元儼封曹國公。侄閬州觀察使惟吉爲武信軍節度使。

以侍衛馬步軍都虞候傅潛、殿前都指揮使王超、侍衛馬軍都指揮使李繼隆、侍衛步軍都指揮使高瓊並領諸軍節度。駙馬都尉王承衍、石保吉、魏咸信併爲諸軍節度使。宣徽北院使、知樞密院事趙鎔加南院使,左丞李至、禮部侍郎李沆並參知政事。

除此之外,又爲中外羣臣進秩一等。靜海軍節度使、交阯郡王黎桓加兼侍中,進封南平王。並對各藩國大加撫慰,各藩王皆有封賜,便是我這個才封了的平西王,也得到了不少的金銀玉器等物。

爲了安撫以前被太宗皇帝打擊過的皇族,真宗下詔追贈皇叔廷美西京留守兼中書令、秦王,贈兄魏王德昭太傅、岐王德芳太保。上大行皇帝諡曰神功聖德文武皇帝,廟號太宗,葬於永熙陵。

復封大皇兄元佐也就是蜀王爲楚王。

十月十五日,大軍開拔北上,渡過黃河,旌旗連綿二十餘里不絕。

十月十六日,有兩顆大星墜於西南,軍心不穩,隨軍司馬、參知政事李昌齡上表稱,天象反常,當尊崇聖人之後,以慰天心,於是便以孔子第四十五世孫延世爲曲阜縣令,襲封文宣公,並以太宗墨跡賜天下名山。

十月十八日,大遼軍隊前鋒已經到達宋遼前線的白溝河一帶。雖然大宋邊軍也採取了積極主動的策略迎戰,奈何敵軍勢頭太猛,沿途之上,燒殺搶掠,邊境民衆深受其害,一路行來,四散南逃,烽火已經漸漸向大宋境內蔓延過來。

真宗與大臣們得到最新的戰報後,非常憂慮,便以殿前都虞候範廷召領河西軍節度使,葛霸爲保順軍節度使,王漢忠爲威塞軍節度使,康保裔爲彰國軍節度使,王昭遠爲保靜軍節度使。以範廷召、葛霸爲定州、鎮州駐泊都部署,王漢忠爲高陽關行營都部署,康保裔爲並、代州都部署。並以樞密使曹彬爲鎮海軍節度使,知樞密院事趙鎔爲壽州觀察使,同知樞密院事李惟清爲御史中丞,戶部侍郎向敏中、給事中夏侯嶠併爲樞密副使。

雖然官封了一大堆,可是真宗畢竟沒有經歷過大事情,臨到頭卻有些膽怯了,大軍渡過黃河以後速度就慢了下來,尤其是聽說遼軍前鋒已經越過白溝河猛攻霸州之後,心中更是惶恐不安,傳令三軍緩緩而行,自己則在黃河北岸駐紮下來。

河北東路諸州在樞密使曹彬的指揮下,沉著迎戰,採取堅壁清野的戰略,困守堅城,倚仗多年來準備下來的守城器械與囤積已久的糧草,同攻入河北的遼軍展開拉鋸戰,一時之間膠著起來,難分軒輊。

大遼承天皇太后蕭綽見契丹軍先攻河北諸城不克,便繞道攻瀛州,又不克,便欲迂迴穿插直趨汴京,遼軍主帥蕭撻覽昔日勘道在先,途中攻克祁州等地,聲勢一時大盛。

此時宋真宗已經有些手足無措,便又問計於羣臣。

“陛下,此時已經別無他策,唯有儘快北上,與遼軍主力決戰於河北而已!否則我大宋家國危矣!”樞密院副使寇準操著一口山西話對真宗建議道。

昔日的太子洗馬王欽若,此時已經被封爲禮部侍郎,聞言立刻反駁道,“副使此言差矣!如今契丹人馬已經繞過河北諸州,直插南方,距離我大軍也不過四五日的路程,我軍現在不過二十餘萬部衆,怎麼能抵擋住對方的四十萬鐵騎呢?副使此時仍然堅持要陛下北上,其居心究竟何在?”

寇準雖然年輕,此時卻已經身居要職,入直中書了,不但是樞密院副使,更參知政事,深得先太宗皇帝和當今皇帝的重用,兼且他本人也是山西的望族,財大氣粗,因此說起話來也是很不客氣,“契丹人看似來勢洶洶,卻犯了兵家大忌,此番蕭太后深入我大宋腹地,後方有曹大人等河北軍州牽制,前方有我大軍主力列陣於黃河北岸虎視眈眈,再加上沿途諸州實行了堅壁清野的策略,人馬的糧草補給必然不順暢,眼下看似勇猛無儔,其實卻是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陛下如果親臨前線,振臂一呼,必然會振奮三軍士氣,此消彼長之下,契丹必敗無疑!王大人你不思如何協助陛下處理軍務,爲聖上分憂,卻再三妖言惑衆蠱惑人心,著實令人起疑,莫非,你收了契丹人的好處不成?”

王欽若被寇準說得臉色一陣青一陣紅,大聲咆哮道,“你——你——血口噴人——”卻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只是站在那裡指著寇準發抖。

呂端身爲宰相,自然是留守京師處理公務,環顧真宗的身邊,最能說的上話的也就是寇準與王欽若了,尤其是這兩個人都跟真宗的私交不錯,因此兩個人幹起嘴仗來,真宗也沒有什麼脾氣,只得說道,“兩位卿家少安毋躁,此事卻是急不來的,須得從長計議纔好。”

最終還是衆人支持寇準的意見比較多一些,真宗猶豫了一陣子,終於又發令三軍前行,走到大名府的時候,就接到探馬的回報,說大遼先頭部隊已經出現在天雄軍與德清軍附近,兩相接觸之下,宋軍不敵敗退下來,眼下一路都是潰軍與難民。

“陛下,不能再往前走了!”王欽若看寇準上前方視察軍情不在,就來到真宗的車輦之前,扶著車轅痛哭道,“契丹人的騎兵來去倏忽,隨時都有可能出現在我們面前,陛下身爲天子,重在社稷,怎麼可以親身赴險?有道是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爲了大宋的江山,萬年的基業,微臣懇請陛下回京!抵禦遼軍,自然有大臣們去辦!”

這次沒有了寇準這個主戰派在身邊,拖後腿的大臣們立刻站了出來幫腔,紛紛勸阻真宗速速回京,一時之間衆人七嘴八舌地圍在真宗的身邊大放厥詞,極盡蠱惑之能事。

真宗畢竟年紀太輕了,也怪老子死得早,自己這個帝位還是大佬們勢力角逐後得到的,此時出了京師,寇準又不在身邊,一聽衆人蠱惑後,就有些拿不定主意了,思來想去還是回到京師比較保險,於是就動了回師的念頭,剛要吩咐禁軍回頭的時候,又有探馬傳回了最新的線報。

“什麼?遼軍前鋒已經擊敗天雄軍與德清軍兩路人馬,一路南下去了?!”真宗皇帝的聲音有些顫抖起來。

王欽若等人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更是面如土色鴉雀無聲。

天雄軍與德清軍,正好處在真宗等人所在位置的東西兩側,現在的形勢也就是說遼軍大隊正順著宋軍的兩翼南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這隻宋軍大部隊並兩廂合圍,一旦遼軍主帥蕭撻覽反應過來,知道這裡有大宋的皇帝,肯定會全力圍攻大名府。

可是現在的情況,欲退也是不得。

東西兩路的遼軍已經位於宋軍的南方,如若真宗等人此時返京,必然會落到遼軍的包圍之中,到時候前途未卜一片黯淡,停留在大名府也不是長久之計,天雄軍與德清軍初敗,自然難以形成有效的戰鬥力,蕭撻覽如果回過頭來猛攻大名府這座城池,也是旬日之間就可以破城。

雖然王欽若等人早就盼著要回到京師去,可是在這個關節上面,再傻的人也不會朝南走。況且宋軍的先頭部隊已經朝北走了百十里路了,真宗身邊的禁軍不過五六萬人,遼軍若是發現這條大魚,只需要一兩次攻勢就可以克竟全功,王欽若等人自然是不敢再提出返京的話來,一時之間衆人都埋怨寇準力主北上,結果現在陷衆人於險地。

埋怨歸埋怨,主意還得有人來拿,結果就是當寇準回來的時候,衆人包括王欽若都轉了性一般地堅決要求北上,弄得寇準非常鬱悶,不知道王欽若的腦袋出了什麼毛病,最後看了戰報之後才知道是遼軍的先頭部隊已經斷了自己的後路。

“如今之計,我們也沒有其他的辦法了,唯有北上纔是出路!”寇準看了看臉白脣青的大宋君臣們,暗自嘆了口氣道,“遼軍雖然在我們的南方,但是補給匱乏,我估計也就是騷擾爲主,只要我們北上至檀州一帶,與曹大人的人馬何兵一處,反過來包抄遼軍後路,蕭太后自然只有退兵一途可講。”

“寇大人所言即是,陛下,請下詔迅速北上吧!”王欽若忙不迭地建議道。

此時所有人不管懷著什麼目的,想法都只有一個,趕緊北上,與大部隊匯合到一起,即便是同遼軍決戰,也勝過留在此地擔驚受怕要好過的多了。

真宗立刻下令北上,同時不忘派人通知駐守山西的人馬向東北突擊,以吸引遼軍的注意力,分化遼軍主力,減弱對於東路軍的壓力。

“平西王的人馬怎麼還不到啊——”真宗很是發愁地嘆息了一聲,捨棄了車輦,縱馬朝北方狂奔而去。

幾萬人馬很小心地將旗幡捲了起來,儘量將人馬歸攏在一處,悶聲北上。

而此時的大遼承天皇太后蕭綽,心中也是異常地鬱悶,自己的人馬一路打過來,雖然沒有什麼阻擋,堪堪地殺到了大宋河北境內,卻始終沒有遇到宋軍的主力部隊,此番出戰,本來是想對大宋朝廷施加壓力,從神木尊者之死上撈到些好處的,卻沒有想到兩路前鋒人馬突進太猛,雖然主帥蕭撻覽與先鋒大將耶律斜軫都是大遼的能征善戰之將,可惜英雄無用武之地,並沒有得到與宋軍主力交戰的機會。

“看來今次的南攻行動,又要草草收尾了。”蕭綽暗歎了一聲。

雖然她也知道了大宋太宗皇帝新喪,新帝根基不穩,卻也考慮到了自己的大軍後勤補給的先天缺陷,這一次的行動,應當是威懾大於戰果纔對。

“太后,蕭大帥的人馬已經到達定州了,耶律大人的人馬已經掃平了天雄軍與德清軍兩路人馬,我大軍不消五日就可以達到黃河北岸,威脅南朝京師了。”跟隨在蕭綽身邊的近臣看了看新到的戰報後,喜不自勝地對蕭太后恭喜道。

“恭喜太后!”跟隨在蕭太后身邊的大臣侍中抹只笑著說道,“南朝的老皇帝剛死,小皇帝又少不更事,朝廷內部大臣不和,此次太后南征,以四十萬人馬傾力南下,必然可以越過黃河,攻取南朝京師,一舉將大河以北的土地收歸我大遼,或者能夠一鼓作氣,滅掉南朝也有可能啊!”

“我軍是不是推進得太快了?”有人立刻表示了不同的意見,卻是蕭太后的宗親,樞密院副使蕭銀光。

抹只笑了笑,臉上的肥肉不住地顫動著,“呵呵,蕭大人真是說笑了!哪有嫌自己的人馬速度快的?我們大遼的鐵騎本來就是無敵的,這次又是攻其不備,怎麼可能速度慢?如果速度慢了,那可就要追究將帥們的責任了!”

“侍中大人說的固然沒錯,不過速度太快了也是個問題。”太后蕭綽用手指輕輕的在大遼皇帝,年紀不過十幾歲的兒子頭上撫摸了兩下,然後冷靜地分析道,“我們契丹的騎兵雖然來去迅速,卻也是要吃東西的,隨身攜帶的食物,不過是夠用五天而已,糧草輜重,儘管早已經備足,確實路途遙遠,大部分的給養,還是要就地徵用的。可惜這些南朝的軍民都已經想到了這一點,對我們實行堅壁清野,最近的前方,糧食越來越不好找了,長此下去,總不是個辦法啊!”

衆人都點了點頭,三軍未動,糧草先行,這固然是兵家常識,可是站在現在的角度來看,如果契丹大軍能夠一舉擊潰宋軍在河北的主力,卻也就不存在補給的問題了,秋收畢竟剛過不久,在哪裡找不到這些糧食啊,當然前提就是一點,不能有宋軍的干擾才行。

“我看大名府就是不錯的選擇。”抹只的胖手一指,落在了地圖上面。

蕭綽點了點頭,心中贊同。

大名府算是大宋在河北的最大城市,屯兵也不少,更兼有統御河北諸軍州的重任,如果能將大名府拿下,既可以解決補給上的問題,給大遼軍隊一箇中轉的基地,又可以極大地打擊宋軍的士氣,爲進軍黃河南岸提供一個跳板,算得上是一舉兩得了。

蕭綽與衆人議定之後,立刻派人下旨給前鋒耶律斜軫,命他回師北上,將大名府給團團圍住,務必要拿下大名府,爲遼軍取得一個歇腳的地方。同時,又以大遼皇帝與皇太后的名義給大同軍節度使,楚王韓德讓的兄弟韓德威下了一道旨意,讓他調集人馬向南走,爭取將大宋的西北軍阻攔在山西境內,不論是戰是談,是打是騙,都要將西北軍給拖住一段時間,爲遼軍主力的下一步行動提供掩護。

隨後,蕭綽吩咐催動車輦,中軍繼續南下。

第006章 魔焰升騰第012章 八大宗師第004章 李煜之死第010章 還不還俗第003章 宮廷秘事第011章 陰雲密佈第005章 酒樽藏秘第004章 血色黃昏第012章 星星點燈第001章 異世重生第011章 漁翁得利第007章 行軍總管第007章 左右爲難第006章 將星隕落第003章 敲山震虎第001章 快崩盤了第012章 星星點燈第008章 孤注一擲第006章 魔焰升騰第010章 儀同三司第006章 天波女主第005章 經營之道第011章 三關戰事第007章 節外生枝第012章 香餌金鉤第002章 邪異門人第002章 邪異宗主第008章 恩威並濟第011章 陰雲密佈第011章 千年寶器第012章 意料之外第002章 初見血腥第001章 檀州大陣第012章 鬥志如山第008章 恩威並濟第011章 漁翁得利第006章 規模生產第012章 風摧秀木第006章 魔焰升騰第006章 突發奇想第007章 東進河北第010章 峰迴路轉第001章 重歸故里第005章 又見烽煙第002章 刀下留人第011章 因人成事第012章 鬥志如山第010章 引禍東流第001章 異世重生第005章 峰迴路轉第008章 新式武器第001章 緣來如此第005章 天門重重第008章 一鼓作氣第012章 風雨將至第005章 跳將出來第006章 逃出生天第003章 戰略轉移第007章 有些懵了第007章 有些懵了第005章 兩大陣營第006章 聲東擊西第008章 運籌帷幄第005章 知事蘇州第008章 生死存亡第006章 規模生產第006章 聲東擊西第001章 銷金之窟第007章 有些懵了第007章 箇中緣由第001章 指點江山第010章 狗頭軍師第004章 西北方略第002章 初見血腥第012章 急轉直下第012章 印鈔大計第010章 儀同三司第008章 生死存亡第006章 瞞天過海第010章 儀同三司第002章 束手陣前第002章 邪異門人第011章 暗箱操作第010章 帝星升起第009章 一夜成城第006章 將星隕落第011章 因人成事第011章 慈航普渡第009章 一夜成城第002章 江南一統第009章 血火迷城第002章 北上尋兄第008章 上流人物第001章 逃出生天第001章 不速之客第005章 徒費口舌第004章 三座大山第009章 夜入南關第004章 驚鴻一瞥第002章 業務培訓
第006章 魔焰升騰第012章 八大宗師第004章 李煜之死第010章 還不還俗第003章 宮廷秘事第011章 陰雲密佈第005章 酒樽藏秘第004章 血色黃昏第012章 星星點燈第001章 異世重生第011章 漁翁得利第007章 行軍總管第007章 左右爲難第006章 將星隕落第003章 敲山震虎第001章 快崩盤了第012章 星星點燈第008章 孤注一擲第006章 魔焰升騰第010章 儀同三司第006章 天波女主第005章 經營之道第011章 三關戰事第007章 節外生枝第012章 香餌金鉤第002章 邪異門人第002章 邪異宗主第008章 恩威並濟第011章 陰雲密佈第011章 千年寶器第012章 意料之外第002章 初見血腥第001章 檀州大陣第012章 鬥志如山第008章 恩威並濟第011章 漁翁得利第006章 規模生產第012章 風摧秀木第006章 魔焰升騰第006章 突發奇想第007章 東進河北第010章 峰迴路轉第001章 重歸故里第005章 又見烽煙第002章 刀下留人第011章 因人成事第012章 鬥志如山第010章 引禍東流第001章 異世重生第005章 峰迴路轉第008章 新式武器第001章 緣來如此第005章 天門重重第008章 一鼓作氣第012章 風雨將至第005章 跳將出來第006章 逃出生天第003章 戰略轉移第007章 有些懵了第007章 有些懵了第005章 兩大陣營第006章 聲東擊西第008章 運籌帷幄第005章 知事蘇州第008章 生死存亡第006章 規模生產第006章 聲東擊西第001章 銷金之窟第007章 有些懵了第007章 箇中緣由第001章 指點江山第010章 狗頭軍師第004章 西北方略第002章 初見血腥第012章 急轉直下第012章 印鈔大計第010章 儀同三司第008章 生死存亡第006章 瞞天過海第010章 儀同三司第002章 束手陣前第002章 邪異門人第011章 暗箱操作第010章 帝星升起第009章 一夜成城第006章 將星隕落第011章 因人成事第011章 慈航普渡第009章 一夜成城第002章 江南一統第009章 血火迷城第002章 北上尋兄第008章 上流人物第001章 逃出生天第001章 不速之客第005章 徒費口舌第004章 三座大山第009章 夜入南關第004章 驚鴻一瞥第002章 業務培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拉萨市| 浠水县| 霞浦县| 平利县| 水富县| 吐鲁番市| 甘孜县| 鄯善县| 海淀区| 和林格尔县| 广州市| 太仆寺旗| 娄烦县| 贵阳市| 陆丰市| 丰城市| 泰安市| 宁津县| 阿拉善左旗| 镇原县| 安化县| 天全县| 鸡东县| 武定县| 改则县| 治多县| 海林市| 多伦县| 太原市| 镇宁| 开远市| 郸城县| 长寿区| 濮阳市| 紫云| 翁牛特旗| 沐川县| 昌都县| 黄浦区| 北碚区| 东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