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012章 意料之外

“大人,這可如何是好?”王石雷看著一臉晦氣的我,有些爲難地問道。

我很惱火地搔了搔頭髮,氣惱地說道,“真想不通是怎麼回事兒,朝廷早不下令,晚不下令,偏偏挑呂蒙正率領巡查團來到西北這個時間才下令譭棄邊城,這其中一定有什麼陰謀!”

本來我是想鼓動士子們利用反對廢棄邊城這件事情來將呂蒙正一行人攆回京師去,可是卻沒有想到朝廷居然橫插一槓子,直接下令譭棄邊城了,現在我所面對的問題,已經不是如何將呂蒙正攆回京師,而是如何說服朝廷,不要譭棄邊城了,這個難度顯然比我以前所預料的要大很多。

“或許,呂蒙正本人也被別人算計了呢——”王石雷若有所思地說道。

“你說的也不是沒有可能!”我認真地考慮了一番後點頭道,“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看來要解決這件事情,光靠我們的力量還是不夠的。”

王石雷提議道,“大人,您不是同京師的高官們關係良好麼?爲何不走走他們的門路?比如說像是呂端呂相爺,或者是您的親家潘仲詢潘大人,或者韓王千歲?他們在朝中的地位和影響都是無可替代的啊!”

我搖了搖頭道,“不妥,不妥!石雷你終究還是對朝中的事情不太瞭解,譭棄邊城的建議,是呂蒙正大人在去相之前提出的,現在朝廷一旦落實,又怎麼會輕易更改?這麼朝令夕改的話,不但令朝廷的顏面無存,也會惹來口舌,說是對前任宰相的決定不尊重啊!所以我才說,這件事情不太好辦呢!”

王石雷嘆息道,“可是現在譭棄邊城明明就不切合實際,強令推行的話,肯定會惹得天怒人怨!西北民衆對朝廷的一點點好感,怕是要喪失殆盡了!即便是對於呂蒙正大人的名聲,也會造成極大的打擊,難道真的會因爲這虛無的設想,便盡毀我們西北數十萬民衆的生存基業不成?”

我沉默不語,心中卻是思潮洶涌,西北邊事未靖,朝中卻起黨爭,看來又要進入多事之秋了,在這個節骨眼兒上,我到底應該如何應對呢?

正在思索之間,忽然有人來報,呂蒙正大人來了。

“來得好!”我同王石雷對望了一眼,或許他就是解決這件事情的突破口呢!

呂蒙正匆匆走進來的時候,我正坐在大堂上面,一件一件地簽發公文。

“楊大人——”呂蒙正來到堂前喊道。

我擡起頭來,有氣無力地迴應道,“呂相來了?石雷,還不快給呂相上茶?”然後歉意地說道,“呂大人,且請稍待片刻,有什麼事情,等我將這些譭棄邊城的公文簽發下去,再說不遲,朝廷的諭令要緊啊。”說罷低下頭來繼續用硃筆在公文上面批示,然後命掌印的書吏拿去用印。

呂蒙正心中焦急,若是任由這些公文簽發下去,那譭棄邊城就無人可以抵擋了,自己這個惡名也就坐實了,今後在想翻身回到中樞就難上加難了,於是便衝了上來,一把按住我桌子上面的公文,大聲說道,“楊大人!如今事情急迫,你身爲地方官之首,怎麼能夠置西北數十萬百姓的生命財產於不顧,違心接受這些亂命呢?!”

“呂大人,話不是這麼說的啊——”我無力地擺了擺手道,“公文是朝廷發下來的,吏部、兵部和戶部三家簽發的公文,我一個地方官怎麼可以違逆?再者說,楊某人雖然是西北防禦使,有便宜行事的權力,可是這種事關重大的決策,卻是必須要執行的!更何況,據說這個譭棄邊城的建議可是您在朝中率先提出拉的啊!”

呂蒙正現在最心煩的就是這個,聽了我的話後,很煩惱地一擺手道,“此一時也,彼一時也!當日提出要譭棄邊城,是爲了大宋的國家利益,如今反對譭棄邊城,同樣也是爲了大宋的國家利益,這並不能算是出爾反爾,而是相機行事!在國家和民族的利益面前,我的個人名望只不過是鏡花水月罷了!楊大人,我是非常誠懇地想請你出來,同我一起上書皇上,取消譭棄西北邊城的命令,不但不能譭棄,還要加大對西北的支持力度,力爭早日恢復大宋在西北的統治力量!”

“下官有何德能,豈敢與呂相聯署?”我有些爲難地說道,“既然呂相一定要促請皇帝更改此議,下官願意追隨驥後,西北的數十萬百姓,也一定支持到底。”

見我不願意置身其中,呂蒙正有些著急,正所謂孤掌難鳴,他一個人上書畢竟有些勢單力薄了,而且前後意見相左,難免會被朝廷中人作爲笑柄,可是若能說動我一起聯名上書,情況就又不相同了,到時候不但能夠將罵名擺脫,還能落下一個不顧自身得失爲民請命的好官聲,於是他懇切地說道,“楊大人,你雖然年紀輕輕,卻是難得地文武全才,不但建功立業,名聲大振,又得皇帝青眼又加,受命鎮撫西北,責任重大啊!當日老夫不瞭解西北的形勢,才提出了譭棄邊城的建議,如今情況有變,李賊西去,各軍州的形勢一片大好,正應該努力經營,強加鞏固纔是,若是再依照以前的定計來操作,就未免有些削足適履了!楊大人你作爲西北的軍政長官,提出反對意見,是當仁不讓啊!老夫雖然愚鈍,卻也甘願爲民請命,何況楊大人你還是西北的父母官?”

我沉吟了片刻後,在屋子裡面徘徊了一陣子,方纔下決心道,“既然老大人都肯不計譭譽,爲西北的數十萬百姓出頭,那楊某人又怎麼能夠獨善其身?一切願意惟老大人馬首是瞻!”

“如此,甚好!”呂蒙正見我點頭,立刻大喜。

當下也不再多說,呂蒙正親自執筆,我跟王石雷從旁補充,立刻草擬了一份兒奏章出來,看了一下沒有問題,便籤上了各自的大名。

呂蒙正辦完以後,對我說道,“此事幹系甚大,須得我親自回京師上奏皇帝陛下,向他說明西北的現狀,隨後的事情,就要靠楊大人你來周旋了!”

我會意道,“呂相儘管放心便是!西北百姓便是大人你的強力後盾,下官立刻組織民間士子和士紳代表組織上京情願,申明西北各界的心願。皇帝陛下愛民如子,體恤西北民衆的疾苦,必然會贊同呂相的看法,收回成命的。”

“希望如此,一切擺脫楊大人了,老夫這就動手返京。”呂蒙正嘆息了一聲後,告辭離去。

主事之人一走,留在西北的巡查團各官的職位都比我低上許多,自然鬧不出什麼事端來,我吩咐手下領著他們參觀了幾個示範的樣板區後,又盛情招待了一番,總算是大家一團兒和氣,其樂融融,皆大歡喜,一拍兩散。

在選派入京請願團的人選上面,我還是費了不少的心思的,上百人的隊伍涵蓋了西北各界的領袖人物,士子,豪紳,商人,甚至還特意找了十幾名年紀過了九十的老頭兒來裝點門面,什麼萬人簽名,血書,萬民傘,西北各界上皇帝書等等,還有送給皇帝的禮物,足足準備了十幾輛大車來拉,爲了策應隊伍的安全,我還選派了兩百名精裝的衛士隨行,一行人乘著數十輛大車,浩浩蕩蕩地殺向京師去了。

“大人,你說呂蒙正能把這件事情搞定麼?”王石雷總覺得有些擔心,“若是這次的事情真的是他的對頭有意爲之,怕是不那麼容易扭轉乾坤的。”

我笑了笑道,“正所謂花花轎子衆人擡,呂蒙正肯親自回京師,一改自己以前的看法,爲西北百姓出頭,這個面子就是很大了,便是皇帝也不能不佩服他的勇氣,更何況還有我們的請願團前往京師助陣?除非有人公然站出來反對,否則的話,我看是沒有什麼阻礙了!當今皇帝陛下愛惜名聲,怎麼可能做有悖於民願的事情?”

王石雷點了點頭道,“希望如此。”

千算萬算,我卻沒有算到京師之中反對呂蒙正的勢力居然已經達到了一個很囂張的地步,而太宗皇帝受此影響,也對呂蒙正的看法有了很大的看法。

大宋京師,通明殿上,呂蒙正在早朝的時候,向皇帝遞交了撤銷早先下達的譭棄西北邊城的命令的奏章。

太宗皇帝皺著眉頭將我與呂蒙正聯署的奏章看了一遍後,有些不悅地說道,“呂卿你在搞什麼?出乎於爾,反乎於爾,如此一來,朝廷還有何威信可言?此事既然已經由三部同時簽發,依朕看就不必再討論了吧?”

“陛下——”呂蒙正行了大禮,擡起頭來非常認真地說道,“並非臣想要譁衆取寵,收取民聲,也不是朝令夕改,致使朝廷的顏面掃地,實在是情況有變,西北的環境在楊大人一年多的治理之下,已然有了很大的轉變,往日的威脅不再,如今已經沒有譭棄邊城的必要了!”

“哦?難道楊延昭真的將西北治理得很好?”太宗皇帝一聽,臉色好了許多,再想到呂蒙正先前的任務,便問道,“呂卿,你這次前往西北巡查,可有什麼感觸不成?”

呂蒙正見太宗皇帝的臉色好轉,連忙回答道,“微臣此去,感慨頗多啊!楊大人不愧是陛下親自挑選出來的能臣,西北各地,已經隱約有江南的風光了!”

“你且細細道來——”太宗皇帝聽了以後,心情大好,忙要呂蒙正說得詳細一些。

於是呂蒙正就將自己在西北的所見所聞,向太宗皇帝娓娓道來,講到得意之處,還親自示範,請內侍將他從西北帶回來的各樣新鮮玩意兒展示給皇帝看。

“這個東西好生奇怪?”太宗皇帝看著那個奇形怪狀的鐵傢伙,有些好奇地問道。

“陛下有所不知,這東西叫作壓水機,可以將深井之中的水壓上來,可以省去用吊桶和轆轤的煩瑣過程,在西北,已經處處皆是了。”呂蒙正解釋道。

太宗皇帝驚異道,“不用水桶就能打上水來?真是聞所未聞了!”言下有些不信。

不要說皇帝不相信,大臣們也是一片竊竊私語,要不是呂蒙正向來是個謹慎的人,做事情一絲不茍,他們是無論如何也不相信的。

呂蒙正看到衆人的表情,知道多言無益,便奏請皇帝親自觀看壓水機的使用。

衆人鬧哄哄地來到了宮中的一口水井旁,看著隨從的侍衛們在呂蒙正的指點下,將那怪東西裝在了井口上,呂蒙正跟人要來一碗水,澆在那壓水機之上,然後親自動手,只壓了一兩下,便見到從另一邊兒的噴頭處涌出大量的水花來,簡直如同噴泉一般,直到呂蒙正停下手來,那水柱還流了片刻才慢慢地停了下來。

“稀奇啊稀奇——”這下子不但是皇帝感到有些不可思議,便是大臣們也都驚呆了,就如同呂蒙正第一次見到這壓水機時的表情一般無二。

“讓朕來試一試——”太宗皇帝興致勃勃地捲起了袖子,親自赤膊上陣,按照呂蒙正方纔的樣子將那壓桿兒握在手中,輕輕地壓了幾下,那水柱果然噴涌而出,如先前一樣。

太宗頓時喜得大笑起來,直道這東西果然神異,大臣們也紛紛上前圍觀,不時地湊上來動手試一試,有些人更發覺到其中的商業價值,紛紛向呂蒙正打聽這東西的來歷和造價,大有將這東西在京師的拓展權給大包大攬下來一般。

“這東西是楊大人在西北時弄出來的,不日便有各商行運到京師了,到時候諸公都可以用得上。”呂蒙正被人圍得有些頭暈,急忙將目標給轉移出去。

太宗玩了一陣子後,覺得這東西非常有意思,也很好用,便將壓水機留在了井上,好在自己閒的時候可以來擺弄兩下,內侍們立刻將這個井臺給圍了起來,準備好好地裝飾一番,以便皇帝能夠再次臨幸。

有諂媚之徒立刻獻策,將此井與壓水機的外面修建一座小亭子,並起了個名字叫作“龍壓水”,太宗皇帝聽了以後非常高興,立刻同意了這個建議,衆人又鬧哄哄地回到了大殿之上。

“陛下,雖然呂大人帶回來的東西非常神異,西北或許也有了很大的改觀,可是老臣以爲,先前訂下的譭棄邊城一事已經成了定局,不宜更改。”現任的宰相李昉出班啓奏道。

太宗皇帝捻著鬍鬚,微微頷首道,“李相說的也有道理,雖然楊卿將西北治理得不錯,可是西北黨項人還是有可能重啓戰端的,到時候他們以堅城爲跳板,入侵西北,則西北現在努力取得的一點兒成就,豈不是泡湯了?再者,朝廷也實在不宜朝令夕改,令行禁止還是要保證的!所以,呂卿,朕看你還是算了吧,大不了,給那些遷入內地的移民多一些補償不就成了?相信以西北現在的經濟條件,這一點還是做得到的,朝廷這邊雖然有些捉襟見肘,卻也不能夠袖手旁觀的,多少還是要補貼一些。”

衆大臣們聽了居然是附和的居多,剩下一些人神態各異,就連自己的一些朝中好友,也不過是默不作聲而已,並沒有人站出來公然支持呂蒙正的建議。

感覺到自己面臨的局面很不利後,呂蒙正知道,現在如果不給皇帝下一劑猛藥的話,這個譭棄邊城的事情肯定就沒有扭轉的可能性了,而自己這個始作俑者的罵名也肯定是要背定了!

於是呂蒙正大聲啓奏道,“陛下!臣還有一事要稟明!”

“有什麼重要的事情,你且速速道來,如果不是什麼太要緊的,就改日再議吧——”早朝被拖了一上午,太宗皇帝也有些累了,於是便有些不耐煩地揮了揮衣袖道。

呂蒙正環顧了一下朝中的文武大臣們,然後大聲對太宗皇帝說道,“臣臨行之前,曾經看到楊大人接到譭棄邊城的公文時的神態,至今猶在眼前!他當時面如死灰,只說了兩句話!”

“哦?什麼話?”太宗皇帝對我的事情總是很感興趣,於是問道。

“積年之功,毀於一旦!西北,完了!”呂蒙正學的聲情並茂。

衆人都不知道這句話在太宗皇帝的心裡面究竟起了什麼作用,總而言之,在幾日後,西北請願團大張旗鼓地到達京師之後,皇帝很熱情地接見了他們,並且收下了他們的各種禮物,尤其是那個高逾丈許象徵西北數千裡江山的大塊兒白玉原石。

總而言之一句話,譭棄邊城的事情算是不了了之了,上自皇帝,下至百官,都沒有再提這件事情,而呂蒙正也因爲這件事情,洗刷了自己險些蒙上的惡名。

唯一很受傷的人,只有我。

因爲,在京師請願團離開之後的第三天晚上,我便接到了緊急軍報,一直在河西活動的李繼遷所部,終於開始東移了!

“靠!你們這些雜碎,難不成是成心玩我?”我扔下軍報大怒道。

如果李繼遷的人馬一不小心攻入長城防線來,或者重新佔領五州之中的某一座,那我之前所付出的努力,豈不是白費了?到時候,主張譭棄邊城的人可就重新得勢了,呂蒙正遠在京師,皇帝問起來,他完全可以說是受人矇蔽來撇開罪責,這天大的黑鍋,最後還得我來背啊!

第十四卷 運籌帷幄

第008章 熱兵時代第008章 地產炒作第006章 誰與爭鋒第010章 誰是英雄第012章 鬥志如山第011章 剖白心跡第001章 快崩盤了第003章 觀星臺上第001章 異世重生第007章 好事成雙第008章 熱兵時代第005章 陽涼南關第003章 蔣氏青龍第002章 面授機宜第001章 銷金之窟第009章 狹路相逢第002章 血染長街第004章 三座大山第005章 曲意逢迎第010章 白雲先生第008章 黨同伐異第010章 大宋水師第002章 邪異門人第001章 不速之客第004章 太祖聖物第005章 曲意逢迎第008章 殿試風波第001章 中嶽風雲第004章 份屬同年第012章 八大宗師第009章 爾虞我詐第002章 父子相見第009章 共商大計第003章 變生掣肘第012章 檀淵之盟第009章 兄弟睨牆第002章 刀下留人第012章 檀淵之盟第009章 屯邊大計第010章 誰是英雄第009章 婚姻大事第008章 恩威並濟第008章 地產炒作第005章 落日英雄第008章 富麗天下第009章 爾虞我詐第009章 酒樓驚魂第010章 還不還俗第003章 蔣氏青龍第012章 檀淵之盟第011章 吃飯問題第007章 好事成雙第001章 緣來如此第011章 桃花嶺上第010章 引禍東流第011章 千年寶器第002章 雪山聖女第006章 逃出生天第006章 魔焰升騰第012章 月下追擊第009章 爾虞我詐第004章 將取先予第003章 帝王私心第010章 還不還俗第009章 何去何從第012章 印鈔大計第007章 銀平公主第010章 引禍東流第007章 短兵相接第008章 地產炒作第012章 急轉直下第011章 統萬之城第008章 恩威並濟第003章 喜出望外第001章 結伴而行第010章 陸軍操典第006章 魔焰升騰第009章 共商大計第012章 印鈔大計第007章 指鹿爲馬第009章 書生風骨第004章 太祖聖物第009章 一夜成城第011章 慈航普渡第012章 各顯其能第007章 好事成雙第008章 宮中驚變第006章 將星隕落第012章 八大宗師第001章 異世重生第009章 實至名歸第005章 敲詐所得第001章 意外收穫第002章 邪異門人第003章 意外進位第003章 偷天換日第011章 千年寶器第005章 徒費口舌
第008章 熱兵時代第008章 地產炒作第006章 誰與爭鋒第010章 誰是英雄第012章 鬥志如山第011章 剖白心跡第001章 快崩盤了第003章 觀星臺上第001章 異世重生第007章 好事成雙第008章 熱兵時代第005章 陽涼南關第003章 蔣氏青龍第002章 面授機宜第001章 銷金之窟第009章 狹路相逢第002章 血染長街第004章 三座大山第005章 曲意逢迎第010章 白雲先生第008章 黨同伐異第010章 大宋水師第002章 邪異門人第001章 不速之客第004章 太祖聖物第005章 曲意逢迎第008章 殿試風波第001章 中嶽風雲第004章 份屬同年第012章 八大宗師第009章 爾虞我詐第002章 父子相見第009章 共商大計第003章 變生掣肘第012章 檀淵之盟第009章 兄弟睨牆第002章 刀下留人第012章 檀淵之盟第009章 屯邊大計第010章 誰是英雄第009章 婚姻大事第008章 恩威並濟第008章 地產炒作第005章 落日英雄第008章 富麗天下第009章 爾虞我詐第009章 酒樓驚魂第010章 還不還俗第003章 蔣氏青龍第012章 檀淵之盟第011章 吃飯問題第007章 好事成雙第001章 緣來如此第011章 桃花嶺上第010章 引禍東流第011章 千年寶器第002章 雪山聖女第006章 逃出生天第006章 魔焰升騰第012章 月下追擊第009章 爾虞我詐第004章 將取先予第003章 帝王私心第010章 還不還俗第009章 何去何從第012章 印鈔大計第007章 銀平公主第010章 引禍東流第007章 短兵相接第008章 地產炒作第012章 急轉直下第011章 統萬之城第008章 恩威並濟第003章 喜出望外第001章 結伴而行第010章 陸軍操典第006章 魔焰升騰第009章 共商大計第012章 印鈔大計第007章 指鹿爲馬第009章 書生風骨第004章 太祖聖物第009章 一夜成城第011章 慈航普渡第012章 各顯其能第007章 好事成雙第008章 宮中驚變第006章 將星隕落第012章 八大宗師第001章 異世重生第009章 實至名歸第005章 敲詐所得第001章 意外收穫第002章 邪異門人第003章 意外進位第003章 偷天換日第011章 千年寶器第005章 徒費口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南市| 安新县| 临颍县| 太白县| 宜春市| 巨鹿县| 惠东县| 广平县| 沙田区| 清远市| 金昌市| 阿拉善左旗| 漳州市| 北海市| 收藏| 木里| 沐川县| 长武县| 通化市| 贡觉县| 汉寿县| 天峨县| 富顺县| 赫章县| 长葛市| 稻城县| 嘉禾县| 加查县| 宁夏| 宜君县| 崇信县| 玛曲县| 巴东县| 隆化县| 平果县| 敖汉旗| 治多县| 临澧县| 阜新| 普宁市| 沈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