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012章 各顯其能

大宋太平興國的第六個年頭,註定會是一個多事之秋。

儘管年頭兒上的一場飛魚風波帶給京師百姓的是實惠,可是這一年當中陸陸續續發生的事情卻又是那樣地令人感到疑竇叢生,百思不得其解。

歷史的真相往往會被各種光怪陸離的迷霧所遮掩,留給我們的只是無數的問號。

這一年當中最重大的事情莫過於秦王廷美一案和被牽連到的參知政事盧多遜流放死亡的離奇經歷。令後世的歷史學家們疑惑不解的是,雖然秦王廷美的被廢黜是太宗皇帝爲了穩固皇權廢棄兄終弟及這個怪誕的時代產物所預謀已久的陰謀,可是盧多遜作爲大宋朝的一代名臣,本人也算頗具才華,且深得太宗皇帝的信任,擔當過一任宰相,怎麼會說貶就貶,從炙手可熱萬人之上的副相之位,直接遠斥海南島的崖州而離奇死亡呢?就算是他與秦王過往密切了一些,這也不足成爲他身死名敗的充分理由呀!趨附當權者是官場生存的潛在規則,太宗皇帝怎麼可能在沒有任何理由沒有昭示出任何實在證據的前提下就牽強地給他加上謀逆的罪名,欲置之死地而甘心呢?這與大宋王朝世代相承的厚待士大夫的祖訓很不相合啊!

所有的一切,都隱藏在那個被煙火燒得青黃的小竹管兒中,被太宗皇帝親自動手給徹底地湮滅掉了。

其實,不論那個竹管兒中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盧多遜的敗亡已經是一個必然。

太平興國六年,皇弟趙廷美謀反篡逆事發,盧多遜被系下獄,削奪官職,抄沒其家,流放海南崖州,結束了他自己曾經輝煌的仕途生涯。

而究其一生,太祖之時盧多遜不過是一個並不顯名的翰林學士。但他抓住了一個難得的機遇,奉太祖之命,出使南唐。在迴歸前夕,他心計一動,詐騙李煜,說宋朝正在編輯一部天下的地理全書,其中,惟獨少了南唐的那一部分。

沉湎於文辭歌舞的李煜自然不知其中的奧秘,如數奉給。從此,南唐的地理形勢,在太祖眼裡,一覽無遺。太祖爲此對盧多遜大加讚賞,始有重用之意。而此時,趙普一人專政,朝廷中多有微詞。於是,盧多遜便多次在太祖面前詆譭趙普。

也許一個人在位的時間長了,不免就有點放肆,趙普也不例外。他伺機擴建自己的官邸,營造店鋪。這讓盧多遜抓住了把柄,進而揭發趙普的門下多有貪污受賄之事。由此,太祖甚怒,出趙普爲河陽節度使。盧多遜卻從此受寵,官階步步高昇,直至宰相高位。從那時起,趙普與盧多遜便接下了不解的仇怨。

倘若盧多遜是一個正人君子,光明磊落,這也就算了。而盧多遜實是一個投機取巧之人。他的父親盧億曾中肯地說道:趙普是一代元勳,我的兒子卻在著力詆譭他,他必然會遭到報應。我情願早一點死去,以免受到牽連。

事實上也是如此。在貶赴海南途中,盧多遜停留在一個無名的驛站,想稍加喘息。可是,歷史就是這樣無情。很不巧,他這個偏僻的無名驛站,遭遇了一個對京城舊事頗爲了解的老嫗。於是,便有了如下令人感慨的對話。

盧多遜問道,“老人家從哪裡來?爲什麼居住在這個荒野之地?”

“我本出身於中原的士大夫家庭,有一個兒子在朝廷做官。那時盧多遜是朝中的宰相。有一天,他讓我兒子去誣陷別人,我兒子沒有答應,盧多遜懷恨在心。不久,盧多遜找到一個藉口,加害於我的兒子。”老嫗答道。

盧多遜疑惑地問道,“後來呢?”

老嫗接著說道,“後來還能怎麼樣?只能舉家逃竄到這個荒郊野嶺。幾年後,我兒子等家人,相繼在悲憤中去逝,只留下我這個孤零零的老太婆。”

盧多遜更是顯露出一臉的驚愕之色。

老嫗繼續說道,“我如今居住在驛站的一旁,並不是沒有別的意圖。我想,那個作惡多端的盧多遜,蠹賢怙能,恣行不法,終有一天他會被流放到南邊。我或許能在此見到他。”

盧多遜聽後,神色倉皇,無言以對,立即駕車離去,不過數日後就離奇死亡,成爲大宋史上的一樁迷案。

秦王廷美與參知政事盧多遜一案的牽連甚廣,京師中的許多官員都受到了大內的詰問,惶惶不可終日,被貶斥充軍者更是多達數十人,成爲太宗朝的第一大案。而秦王本人則是直接被從開封府尹的任上貶斥到西京留守,掛了一個有名無實的虛銜,徹底脫離了大宋皇朝的政治和權力中心,再一年後又被朝廷申斥,終於憂憤而死。

此次風暴中最大的受益者,無疑就是宰相趙普,他再一次站到了羣臣無法企及的耀眼位置上,成爲整個大宋朝廷中自太宗皇帝以下最有權勢的人。

而遠在揚州大都督府中的淮陽王趙謙,則冷笑著翻閱著從京師用飛鴿傳遞回來的快報。

“大王,微臣恭喜您了!眼中釘一除,高興的人可不止是皇上跟宰相呢!”那黑衣人有些諂媚地吹捧道。

“這件事情,你做得非常地好!”淮陽王趙謙摸著那並不存在鬍鬚的光潔下巴,眨動著眼睛說道,“不僅沒有將我們自己捲入進去,還把趙普那個老傢伙擡到了一個衆矢之的的位置上,相信所有的人,都會把這一筆老帳算到他們的頭上吧!”

“多謝主公誇獎,這些事情,都是微臣應盡的本分,算不得什麼。”那黑衣人不無得意地回答道。

淮陽王趙謙卻也並不在意,只是有些志得意滿地說道,“此次朝廷的動盪不小,父皇特意加了我都督京東兩路軍事的名號,說起來,我們的所獲可是要實在多了!”

“主公所言甚是!如此一來,京師可就徹底暴露在我們的眼皮子底下了!”那黑衣人想的更加長遠一些,忍不住發揮道,“我們的眼線就可以隨時進入京師,皇上的一舉一動都在我們的掌握之中,即便將來情勢有變,揮師西進,也不過在旬日之間!”說完之後忽然發現自己又有些越俎代庖了,於是很小心地看著淮陽王臉上的表情。

淮陽王趙謙這一次卻沒有再駁斥什麼,只是微微地嘆了一口氣道,“希望永遠不要有這麼一天的到來吧!”

京師的驚天變化並沒有在外省引起什麼太搶眼的連鎖反應,我依舊在太湖邊兒上操練水師,順便把參軍廖行之拉去替我處理一下來往的公文。

眼看天氣就進了六月天了,江南的潮熱天氣還真的有些不適應,不知不覺間已經在蘇州這裡呆了三個月的時間了,箇中事情基本上都入了正軌,我也爲那批財寶開始聯絡買家,陸續將一些不太扎眼的東西平價出手,而有些字畫則影響太大,唯恐惹出什麼風波來,依然握在手中,等待時機。

饒是如此,所獲的財富也是驚人得很。江南本來就要比江北富庶得多,而且朝廷又不抑商貨,沿海一帶有不少人都有自己的海船,用來向海外販運絲綢茶葉瓷器等等具有中國特色的產品,再將香料和南洋特產如海珠和香木珊瑚等換回銷售,利潤往往要超過百分之三百,這其中有一項最重要的販運物資就是黃金。

雖然說大宋現在主要的通行貨幣還是銅錢和鐵錢,白銀的流通量也很小,只是用來做大宗貨幣交換的時候才偶爾用到,但是我深知在以後的來往貿易中所需要的貨幣流量將更加龐大,銅鐵無論從體積上還是產量上都過於龐大,體積小價值高的金銀必將取代現行的貨幣而成爲主流,因此我在貿易的時候,總是要求使用白銀和黃金來交易,當手上的大部分財寶賣出以後,我的手上能夠動用的貨幣立刻超過了白銀一千五百萬兩,遠遠地超過我以前的預期,很是令我心跳不已。

看來,江南的有錢人還真不是普通的有錢啊!若是在江北出手的話,可是弄不下這麼多的錢的。這樣算下來,即便到時候陳摶死不了,我也不一定非要跟他賴帳了!

如此龐大的資金被我拆分成幾十份兒,大部分都分別存入了揚州、常州、蘇州、杭州、湖州和秀州等地的大錢莊中,剩餘的一下部分則握在手中,準備作爲流動資金來經營些項目。

“到底做什麼好呢?”我有些窮極無聊地喃喃道。

“開賭場好了,每天進進出出的都是真金白銀!看著也舒坦啊!”七郎總算是完成了自己的看守任務,提了幾個月的心終於放到了肚子裡面。此時聽我這麼一問,立刻答道。

“賭場?”我將頭一歪道,“不好,不好!萬惡淫爲首,賭在淫前頭!多少家庭最後變的支離破碎,都是因爲賭博啊?況且賭博有傷風化,我身爲本地父母官,怎麼可以帶這個頭來誘導百姓學壞?不妥,不妥!”

七郎見我居然擺出一副正人君子的臉孔來,心裡面很是有些鄙夷,於是小聲地嘟囔道,“又不是沒有開過賭場,京裡面那家難道不是姓楊?”

“不如做珠寶生意呀!聽說這個是很賺錢的,女孩子們都愛漂亮嘛!”可愛的公主老婆一面提議道,一面親手剝了一顆梅子送入我的口中,頓時感到生津潤喉,全身都輕飄飄地浮了起來。

整件事情自然是瞞不過枕邊人的,況且我也沒有打算隱瞞她,雖然掛了一個公主的虛名,作爲一個上代的亡國公主,她對於宋室並沒有太多的感情,自是把一顆心都投在了我這個夫君的身上,大小收支,我向來都給她過目的。不過她對於金錢的慾望很淡薄,即使我送她一座純金打造的佛像,她也僅僅是禮節性地微微笑一笑而已,倒不如我親手爲她畫上一副水墨畫兒或是題上一首詩更容易打動她。

唉,在這個時代要想幹點事業出來,真的很困難呀!我在心裡面哀嘆道。人家是生不逢時,而我則是逢上了兩個迥然不同的時代,其中的取捨,卻又是難以言表了。

“夫君,這個月府庫的開支可不小啊!”公主提醒道。

“恩,這是必然的。”我點了點頭道,“要做戰備,當然要花錢,最近又要定製不少的裝備,怎麼可能不花錢呢?聽李若虛說官營的兵器作坊遠遠趕不上進度,他已經同民間作坊聯繫訂貨了,這也要花很多的銀子呢!蘇州雖然富庶,沒有上面的撥款,卻也是獨力難支的!”說著說著我忽然間想到了什麼,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直直地瞪著前方發愣。

“夫君,你怎麼了?”公主有些擔心地扶著我問道,忍不住將手背覆在我的額頭試溫。

七郎則湊了上來,對著我的耳朵吹了吹氣,然後對公主說道,“公主嫂子,六哥最怕這個了,保準能起效果!”

“想到了——”我一拍大腿說道,“我總算知道應該幹什麼了!”

兩名聽衆都有些無奈地互相看了一眼,公主輕聲問道,“夫君又想到什麼了?”

“軍火——就是軍火啊——”我激動地說道。

戰爭永遠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最大動力,而軍火商們則是爲戰爭提供動力的一羣人,他們擁有最靈敏的嗅覺,哪裡有血腥出現,哪裡就會出現他們的影子。縱貫上下幾千年,縱橫八萬裡的世界發展史,還有什麼人對人類社會的進步做出的貢獻能比軍火商更大呢?

宋代,是一個戰爭與和平的統一體。

北方,是與契丹人和女真人、蒙古人之間長期的軍事對峙,西方,是黨項人和回鶻人吐蕃人在伺機窺視,南方,則是少數民族的動亂需要鎮壓,可以說幾百年的歷史間沒有消停過片刻。

南方,則是用北方的犧牲爲代價構建出來的一個局部繁榮昌盛的文化環境。沒有戰火波及的地方過著歌舞昇平醉生夢死不知今夕爲何夕的糜爛生活,八成的貴族地主們大量涌向這裡,顯示出他們一擲千金的豪氣。

從無間斷的戰爭需要大量的戰備物資,糧食馬匹和兵器裝備,每一個大宋王朝的僱傭兵都需要最基本的武力配置,這是一個多麼龐大的市場啊!

“你怎麼可以這樣做?這不是發國難財嗎?”聽了我的設想之後,公主首先對我表示了不贊同和藐視,看著我的目光很不愉悅,好像我就是一隻吸血螞蟥,正在貪婪地吸取著自己國家身上的最後一滴血液。

而七郎則也是表露出了同樣的鄙視,“六哥你好歹也是朝廷命官,頗有威名的戰將,可千萬不要鑽到錢眼兒裡面爬不出來呀!小弟我雖然也很愛錢,可是盜亦有道,這昧著良心的錢,我是絕對不會要的!”說完還擺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來。

這可不是我想要的結果啊!我心中暗到,如果不把你們兩個先擺平,誰來幫我打理生意呀!我一個人可是分身乏術無能爲力的!一定要先說服他們才行。

“我可不這樣認爲哦——”我拖長了聲調,很有耐心地爲兩個人解釋道,“古云兵者爲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爲之!古人說的多好,敵人來侵犯我們,難道要我們的士兵們拿著笤帚跟他們去拼命?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爲將者不可不察!有道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見武器裝備是多麼的重要?”

兩個人聽了卻沒有什麼反應,只不過我看得出來,他們臉上的抗拒意識稍微弱了一些。我心道有門兒,畢竟古代人還是比較好騙,於是我接著煽動道,“我也知道做一個雙手不沾血腥的士大夫更容易得到清名呀,最容易被歷史忘卻的,還不是我們這些曾經爲了國家民族衝在戰爭的第一線的軍人?可是,國家的安定是要有人來維護的,若是沒有那前方將士拋灑的鮮血,我們能在這裡吃著梅子喝著小酒麼?在國家需要你爲之奉獻的時刻,你還要爲自己的一點點微薄名聲而猶豫不決裹足不前嗎?”說道激動之處,不禁在桌子上面拍了兩下。雖然看不到自己的面部表情,但是根據我的經驗,我現在一定是一個高大光輝正義凜然的徹底的革命者形象。

看到兩個人都被我的言辭打動,露出了羞慚的表情,我知道時機已經成熟了,於是將兩個人一左一右地摟在懷裡面,動情地說道,“詩詞歌賦是好聽,可是那東西救不了國家!身爲這個時代中最有活力的我們,怎麼能去沿襲那故老相傳一成不變的墮落生活呢?這個世界,是要有頭腦有抱負的人去擔當的!現在,你們理解了我的一片苦心嗎?”

“哦,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啊?”七郎首先呆頭呆腦地問道。

我面露喜悅地說道,“不急,不急!開封府也不是一天建成的,這可是一個很巨大宏大偉大的計劃呢,來,我們先來商量一下吧,你們兩個人,也許就是開創一個新時代的先鋒呢!”

第七卷 浮華幕後

第005章 落日英雄第007章 晉中門戶第001章 進退有據第003章 四海錢莊第008章 恩威並濟第004章 再起波瀾第003章 喜出望外第012章 星星點燈第011章 剖白心跡第004章 海客瀛洲第009章 一夜成城第002章 束手陣前第006章 禍起蕭牆第012章 月下追擊第002章 烈焰焚頂第003章 觀星臺上第007章 因勢利導第004章 降龍木炭第008章 恩威並濟第002章 計行反間第009章 大殿之爭第010章 意外之得第002章 烈焰焚頂第001章 重歸故里第005章 酒樽藏秘第012章 鬥志如山第006章 規模生產第001章 指點江山第005章 敲詐所得第010章 土崩瓦解第002章 血染長街第012章 風摧秀木第008章 新式武器第005章 陽涼南關第007章 箇中緣由第001章 結伴而行第002章 風靡西北第005章 又見烽煙第010章 誰是英雄第005章 跳將出來第002章 盪舟南下第011章 三關戰事第010章 金殿之變第004章 西北方略第007章 貴客登門第002章 風靡西北第011章 陰雲密佈第004章 三座大山第002章 父子相見第005章 酒樽藏秘第006章 聲東擊西第005章 陽涼南關第002章 初見血腥第004章 驚鴻一瞥第004章 細述傳說第007章 晉中門戶第005章 妙手回春第006章 天波女主第007章 大兵壓境第003章 降龍神木第004章 斯人憔悴第002章 土豪劣紳第005章 起死回生第002章 江南一統第006章 魔焰升騰第005章 曲意逢迎第004章 宋朝漢奸第007章 行軍總管第005章 起死回生第009章 酒樓驚魂第001章 打人打臉第004章 揚州都督第001章 塞北鏊兵第003章 等價交換第006章 暗潮洶涌第008章 夜入靈州第001章 中嶽風雲第005章 妙手回春第006章 寒山古剎第011章 兵器司中第010章 土崩瓦解第010章 暗夜狙殺第006章 聲東擊西第007章 有些懵了第004章 宋朝漢奸第003章 偷天換日第005章 經營之道第012章 印鈔大計第003章 遊說權貴第011章 三關戰事第010章 誰是英雄第002章 北上尋兄第007章 左右爲難第002章 業務培訓第010章 誰是英雄第012章 鬥志如山第008章 運籌帷幄第012章 各顯其能第002章 唐宋風情第008章 意外重逢
第005章 落日英雄第007章 晉中門戶第001章 進退有據第003章 四海錢莊第008章 恩威並濟第004章 再起波瀾第003章 喜出望外第012章 星星點燈第011章 剖白心跡第004章 海客瀛洲第009章 一夜成城第002章 束手陣前第006章 禍起蕭牆第012章 月下追擊第002章 烈焰焚頂第003章 觀星臺上第007章 因勢利導第004章 降龍木炭第008章 恩威並濟第002章 計行反間第009章 大殿之爭第010章 意外之得第002章 烈焰焚頂第001章 重歸故里第005章 酒樽藏秘第012章 鬥志如山第006章 規模生產第001章 指點江山第005章 敲詐所得第010章 土崩瓦解第002章 血染長街第012章 風摧秀木第008章 新式武器第005章 陽涼南關第007章 箇中緣由第001章 結伴而行第002章 風靡西北第005章 又見烽煙第010章 誰是英雄第005章 跳將出來第002章 盪舟南下第011章 三關戰事第010章 金殿之變第004章 西北方略第007章 貴客登門第002章 風靡西北第011章 陰雲密佈第004章 三座大山第002章 父子相見第005章 酒樽藏秘第006章 聲東擊西第005章 陽涼南關第002章 初見血腥第004章 驚鴻一瞥第004章 細述傳說第007章 晉中門戶第005章 妙手回春第006章 天波女主第007章 大兵壓境第003章 降龍神木第004章 斯人憔悴第002章 土豪劣紳第005章 起死回生第002章 江南一統第006章 魔焰升騰第005章 曲意逢迎第004章 宋朝漢奸第007章 行軍總管第005章 起死回生第009章 酒樓驚魂第001章 打人打臉第004章 揚州都督第001章 塞北鏊兵第003章 等價交換第006章 暗潮洶涌第008章 夜入靈州第001章 中嶽風雲第005章 妙手回春第006章 寒山古剎第011章 兵器司中第010章 土崩瓦解第010章 暗夜狙殺第006章 聲東擊西第007章 有些懵了第004章 宋朝漢奸第003章 偷天換日第005章 經營之道第012章 印鈔大計第003章 遊說權貴第011章 三關戰事第010章 誰是英雄第002章 北上尋兄第007章 左右爲難第002章 業務培訓第010章 誰是英雄第012章 鬥志如山第008章 運籌帷幄第012章 各顯其能第002章 唐宋風情第008章 意外重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远县| 历史| 西城区| 弥勒县| 梁山县| 五峰| 平原县| 正镶白旗| 瓮安县| 金湖县| 出国| 太湖县| 娱乐| 新泰市| 邵阳市| 昭苏县| 腾冲县| 久治县| 盘山县| 芜湖县| 襄城县| 安图县| 林口县| 文成县| 长沙县| 新乡市| 邻水| 隆昌县| 甘德县| 合山市| 政和县| 隆化县| 大厂| 霸州市| 喜德县| 驻马店市| 成都市| 荔浦县| 仪征市| 乌拉特中旗| 繁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