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011章 弄假成真

得到我的授意後,王石雷裝出一副非常恭敬的樣子,對衆人說道,“各位大人都是從京師裡來的吧?難怪不知道西北的種子行情啊!”

“此話怎講?”呂蒙正皺著眉頭問道。

王石雷嘆息了一聲,搖了搖頭道,“唉,西北苦寒啊!京師地處中原繁盛處,物產自然豐富,價格也公道,而西北地處偏僻,多年來兵禍連接,土地荒廢甚多,物價飛漲,別處的東西賣一兩銀子,西北的至少五兩才能買到,更不用說像種子這樣不容易搞到的緊俏物資了!五兩銀子一擔的價格,絕對不能說是太貴了!諸位大人若是心存疑慮,不妨找些當地人來問問,自然就知道其中的辛苦了!老實說,楊大人帶著那麼一點點軍費來到西北,能夠支撐到現在,全是仰仗著地方上百姓們的大力支持,還有他開辦的各種實業來賺錢,否則的話,五萬兩的軍費,不消一個月便花光了,更談不上什麼屯田了!”

“西北的物價這麼貴啊——”衆人聽了以後頓時有些吃驚,沒有想到西北的情況如此令人擔憂。

“可不是嘛——”王石雷誇張地指著桌子上面的茶水說道,“就如這水,在西北就彌足珍貴,以往在天旱的時候,莊稼們可是存活不了的,自從楊大人來到西北視事以後,不但用兵如神,將黨項李賊擊回河西,更帶領我們西北的官民發展生產,構建了大量的水利工事,如今新開墾出來的田地,大都有了供水保障,再不必擔心天旱了!”

“真的嗎?”有個官員以前來過西北,見識過年景不好時的旱狀,有些懷疑地問道,“西北到了天旱的時候,連地縫都裂開了,可謂是赤地千里,區區幾條溝渠,怕是不濟事吧?縱使有些水分,也被毒辣的日頭給蒸發掉了,怎麼能夠保證水分不流失?楊大人便是再有本事,也架不住老天不作美,在西北修建溝渠,收效甚微了。”

“這位大人確實很瞭解西北的實情啊!”王石雷先是讚歎了一句,然後不緊不慢地回答道,“可惜你卻低估了楊大人的智慧!”

“哦?”那人一怔,有些不可置信地問道,“莫非楊大人真的將這個問題給解決了?”

王石雷在衆人的質疑目光中,非常肯定地點了點頭道,“那是自然!若是諸位大人有興趣,不妨去實地看一看,便知道在下所言不是誇大之辭!”

衆人將目光放到了呂蒙正的身上,雖然沒有說什麼,但是臉上的意思很明顯,都想去見識一下我究竟用什麼辦法解決了這個用水難題。

呂蒙正的心裡也很癢癢,於是便說道,“楊大人有此創舉,於國於民都是好事,我們怎麼可以路過而不見識一番?還請帶路呀——”

我曬然一笑道,“西北的經驗比較特殊,與他處不同,諸位如果真有興致,楊某人自然不能推辭,正好各位大人也可以看一看西北屯田的成就,指點一番。”

衆人紛紛點頭稱是,我們便出了衙門,一同騎馬坐轎,往城西北的郊外行去。

我一邊在前面帶路,一邊給衆人介紹西北的情況,“西北土地貧瘠,地下水源稀少而蒸發量多,從而造成的鹽鹼化土壤,通常難以耕墾種植,古人稱此等爲舄鹵之田,乃不生五穀也。對於這些鹵地,最有效的改良方法,就是開渠灌溉,以水衝除鹽鹼,因此無論西北還是關中,溝渠甚多,皆起因於此。”

呂蒙正不甘示弱地接著說道,“史記中的河渠書有云,臨晉民願穿洛以溉重泉以東萬餘頃故鹵地。誠得水,可令畝十石。於是爲發卒萬餘人穿渠,井渠之生自此始。穿渠得龍骨,故名曰龍首渠。作之十餘歲,渠頗通,猶未得其饒。因此老夫看這個溝渠在西北的作用也有限的緊,未知楊大人能有什麼良策。”

我笑而不答,領著衆人繼續往前走。

在我來到西北以前,並沒有考慮過這些問題,直到自己開始指導衆人屯田的時候纔有所察覺,這就是中國北方古代早期興修專門用以灌溉農田的大型水利工程,其引水澆地的首要目的或主要出發點,究竟是爲土壤增加作物生長所需要的水分?還是用流水來沖刷土壤中的鹽鹼?我認爲,後者至少可以與前者比肩並列,甚至超出於前者之上,三秦諸地,土壤的鹽鹼性都比較嚴重,若是沒有一個改良的方法,想要豐產確實不易,秦人賴以富強並最終吞併六國最爲關鍵的農業基礎,便是建立在這溝溝渠渠之上。

走了不久之後,便見到阡陌縱橫,一片片綠色的田野盡收眼底,衆人仔細看了一遍,卻沒有發現有溝渠和流水出現在視線中,於是都感到非常疑惑。

“楊大人,那些田間的小房子,是用來做什麼的?”呂蒙正看了看,終於發現有一些不同的地方,便向我發問道。

在阡陌之間,每隔一段兒距離,便有一處小房子,不過丈許方圓大小,孤零零地立在那裡,顯得有些突兀。

我下得馬來,領著衆人走近一間小房子,將門打開後,展示給衆人看道,“這就是田間的灌溉水房,我們腳踩的青石板之下便是暗渠,這些暗渠直接通到田間的小溝壑中,一年四季,都有活水灌溉。”

“若是遇到枯水期或者天旱無水呢?這些暗渠豈不是成了擺設?”當下有人質疑道。

微微一笑後,我示意大家看小房子中的東西,只見裡面有一隻壓桿兒似的東西橫亙在那裡,旁邊還有一隻木桶,裡面盛著水,壓桿兒所連著的長圓鐵柱子的一端伸出一隻管子來,正對著一塊兒掀開了的青石板,尚且可以看到下面的流水潺潺。

我用瓢在水桶中舀了一瓢水後,灌進了那圓柱子中,然後按動壓桿兒,幾個起落後,便有水流泉涌一般地從那另一頭的管子裡面噴了出來,水勢很大,衆人都可以清晰地看到濺在暗渠之中飛起的水花兒來。

“此何物也?!”衆人都是大驚,他們自然從來沒有見過利用大氣壓強的原理製造出來的壓水機,一時之間相顧失色,以爲神物。

“諸公勿要驚慌!”我甚是得意地介紹道,“這便是我西北特別製造出來的壓水器,可以將井中之水很方便地抽提出來,而且只要你間歇地按壓幾下,就可以使水流連續不斷,比之用水桶轆轤來提升,自然是省事不少!有了此物,在天旱河中水枯的時候,就不必太過憂愁了!”

“此物甚是神異,可否給老夫弄一些帶回京師,請皇帝過目,然後在各地推廣?”呂蒙正看了以後,覺得此物很是有用,便提出了要求。

我點了點頭道,“有何不可?既然呂相有興趣,少時本官便吩咐人將此物的樣品和圖紙交給呂相帶回京師,也算是一點點小禮物。只是此物雖然看似簡單,製作起來卻很麻煩,如果朝廷想要大規模地利用,不妨由我們西北的鋼鐵作坊來代爲加工,價格自然公道,質量也有保障。”

“楊大人的建議,老夫會認真考慮一下,就看皇帝陛下如何決斷了。”呂蒙正也認爲這是個好東西,便一口答應下來。

衆人走到外面後,不遠處便有一片小池塘,裡面的蓮藕正在生長,碧綠的葉子浮在水面上,經過陽光一照,小風一吹,搖曳起來,頗有一些江南水鄉的風光。

呂蒙正看了以後,難得地誇讚了一句道,“楊大人果然是能臣幹吏,纔到西北一年,就將這地方治理得如同江南豐饒之地一般,確是百官的楷模。”

衆人紛紛附和,畢竟不比不知道,看了這裡,在聯想先前所到各處,高下自然不言而喻,一名官員有些好奇地問道,“楊大人,方纔你在水房之中,壓水之前,曾經往那圓柱子裡面倒了一瓢水,裡面可有什麼名堂?”

“那瓢水,便是一個引子。”我簡單地回答道,難道要我跟他講原理麼,諒他一時之間也領會不了。

“引子?”那官員和衆人都感到有些不明白。

我平揮手臂,虛空撫過對面的小池塘,口中吟詠道,“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半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那一瓢水,便是那源頭活水。”

衆人雖然還是不明白,但是聽我出口成詩以後,爲這種情緒所感染,一時間也不好意思再問了,大家出了田間,一路繼續向北行去,按照呂蒙正等人的要求,沿途視察西北的屯田狀況。

“大人——”王石雷策馬跟了上來,小聲對我提醒道,“咱們的屯田工程就只到了前面,再往前走,可就露餡兒了。”

我的心裡面也有些緊張,早先安排的人手也不知道去了哪裡,難不成自己赤膊上陣啊?

“楊大人,再往前就到了哪裡了?”呂蒙正跟了上來,絲毫不給我放鬆的機會。

“讓我來看看——”我也不知道究竟到了哪裡,只得裝模作樣地仰起頭來向前看了一番,卻意外地發現對面密密麻麻地圍起了一羣人,將大路給堵得嚴嚴實實。

“那是些什麼人?”呂蒙正等人也發現了前面的不對,於是很緊張地問道。

畢竟這裡不是京師,他們也不是武將,黨項人雖然已經退卻了,難保沒有山賊土匪什麼的在地方上作祟,我們出來的時候,不過只帶了幾十個侍衛,大家文官卻有十幾個人,萬一真的跟人衝突起來,確實不沾光。

我將胸一挺,一馬當先擋在了衆人的前面,一面安撫道,“諸公不必驚慌,一切有楊某在前策應!”然後吩咐衆侍衛道,“保護好衆位大人,萬一有什麼異狀,立刻調轉回頭。”

“是!”衆侍衛大聲回答道,將馬匹散開,圍在衆官的周圍戒備,都將腰間的佩刀拔了出來,橫在胸前。

說話之間,對面的人羣就衝過來了。

衆人定睛一看,原來不是山賊也不是土匪,而是先前在街市上見到過的那些士子們,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這些士子們大概有數百人之多,衝上來以後立刻就把京師來的巡查官員給圍住了。我們仔細一看,他們的準備還真充分,不但舉著標語,打著旗號,還有聯名狀血書什麼的,領頭兒的幾個士子更是羣情激憤,揮動著拳頭要求請見呂相。

“大膽狂生!”我黑著臉在前面將衆人攔住,然後訓斥道,“呂相何等人也?!那是皇帝的股肱之臣,大宋的國之礎石,豈是你們說見就能夠見到的?爾等身爲學子,不好好在家讀書作文,卻來到這裡聚衆滋擾生事,是何道理?若是速速退去,本官可以在呂相面前求情,免除你們的罪過,否則的話,一定重重地責罰不貸!”

“大人啊——”當先的幾名學子拉住了我的馬頭,一下子就跪了下來,泣不成聲地哭訴道,“西北完了啊——我大宋西疆從此再無寧日了啊——”

一衆士子們紛紛抱頭痛哭起來,聲音何其悲壯,宛如六月飛霜一般。

我看在眼裡面,也不由得暗自佩服不已,沒想到這些人讀書不知道怎麼樣,演起戲來卻是得心應手遊刃有餘,看來事情辦的還不錯,應該重獎!於是咳嗽了一聲後問道,“各位士子,稍安毋躁!你們莫不是受了什麼冤屈?儘可將詳情道來,就算是本官作不了主,這裡還有呂相和各位京師來的大人們嘛!”

誰知道衆人並沒有按照我的設想謝恩起身,然後痛斥給朝廷獻上譭棄城池的主意的奸賊,而是伏在地上痛哭不止,幾欲氣絕,其中幾個人更是捶胸頓足,伸出自己還在滴著鮮血的食指,長嘶不已。

“你們到底是什麼意思?”看著這些傢伙的表情不似僞作,我心裡面頓時有些發毛兒。

還不等對方緩過勁兒來答話,遠處一騎絕塵而來,上面的騎士翻身下馬,大聲稟報道,“大人,方纔接到朝廷的諭令,要大人將長城之外的各處城池盡數譭棄,將其民衆遷至關內!”

“當真?!”我一把抓住那人的衣領,大聲喝問道。

“有公文在此!已經傳諭各地軍州了!”那騎士從懷中取出一份兒明文,遞了過來,然後回答道。

我抓過公文草草一看,上面鮮紅的大印分外清晰,是吏部和兵部、戶部聯合發出的公文,大抵就是要西北收縮防禦,將長城以北的各城盡數譭棄,並指名要譭棄的各處城池,我準備重點發展的幾處城池都在黑名單上。

“年餘之功,毀於一旦!”我看了以後憤怒地將公文擲在地上,再沒有說其他的話,也不顧後面的各位京官兒了,直接拍馬飛馳而去。

“楊大人——”呂蒙正非常尷尬地站在那裡,張口呼了一聲,卻發現我已經離開了視線。

還沒有等他反應過來,立刻就被哭喊著的衆人給圍住了,雖然侍衛們都在外圍儘量維持著秩序,可是實在架不住人多了,這些人都是些西北的士子,打也不能,罵更不怕,只能用身體將他們儘量隔阻開,不使他們與官員們有身體上的接觸。

呂蒙正心裡面非常彆扭,先前他提出了西北防禦策略,譭棄堅城,是出於當時黨項人氣勢洶洶,大有越過長城直入陝西,進而渡過黃河進入中原的危機形勢下才提出的,在當時的情勢下,未嘗不是壯士斷腕的明智之舉,雖然損失不小,可是卻能夠斷絕李賊的後勤補給之路。

可是現在的情況卻有了變化,很顯然黨項人被我給打得元氣大傷,一時之間聚集不起東侵的兵力,而西北各州在我的統御之下,卻大力發展生產,廣泛經營,一年之間就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照這個樣子發展,最多三年就可以比肩京師繁華之處,到時候大有西進剿滅各部兵禍的實力。

經過這兩日的見識,他自己是有心收回原先的建議的,可是出乎他的意料的是,當初自己爲相之時都沒有通過的建議,居然在此時被朝廷給批準了,這真的是非常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不論是成與不成,譭棄城池這件事情的惡名都會落到自己的頭上,看來是朝廷中有人在給自己使絆子了,呂蒙正想到這裡,不由得有些憂慮,自己被派到各地巡查農田水利,說起來責任重大,實際上不過是受人排擠而已,如今看來,對方是要將自己重回京師中樞的路子給徹底堵死了!

“難道你有你的張良計,我就沒有我的過牆梯了麼?”呂蒙正想通了這一點後,立刻有了決斷,轉而對伏在地上痛哭流涕的士子們鄭重說道,“各位士子暫且不必驚慌!譭棄城池之事,大大地不妥,本官這就回去同楊大人商議,一起奏明朝廷,力爭取消此議!”

說罷,也不管衆人的反應如何,撥轉馬頭就跑,衆人見狀,也爭先恐後地隨之離去。

第001章 絕處逢生第002章 父子相見第012章 重返江南第012章 武備真藏第005章 兩大陣營第010章 疑雲朵朵第007章 行軍總管第002章 斬妖伏魔第002章 江南一統第002章 雪山聖女第009章 屯邊大計第002章 邪異宗主第012章 各顯其能第010章 土崩瓦解第009章 一夜成城第011章 小妞留下第001章 異世重生第001章 檀州大陣第011章 慈航普渡第003章 敲山震虎第002章 面授機宜第010章 帝星升起第011章 剖白心跡第001章 結伴而行第007章 箇中緣由第006章 天波女主第002章 初見血腥第012章 各顯其能第003章 紛至沓來第012章 風摧秀木第010章 大宋水師第005章 敲詐所得第007章 大兵壓境第009章 一夜成城第003章 與君同愁第010章 邊塞傳烽第003章 戰略轉移第002章 烈焰焚頂第007章 箇中緣由第001章 美麗錯誤第011章 漁翁得利第004章 份屬同年第003章 敲山震虎第004章 血色黃昏第006章 聲東擊西第004章 李煜之死第005章 又見烽煙第009章 書生風骨第007章 短兵相接第006章 規模生產第009章 陰謀陽謀第006章 逃出生天第003章 與君同愁第006章 將星隕落第004章 班師回朝第005章 落日英雄第007章 節外生枝第006章 幷州形勢第009章 實至名歸第004章 份屬同年第010章 陸軍操典第005章 明德大君第001章 結伴而行第006章 暗藏禍心第005章 妙手回春第003章 敲山震虎第003章 偷天換日第008章 宮中驚變第007章 奇思妙想第003章 浮生若夢第005章 秘密潛入第001章 檀州大陣第012章 八大宗師第004章 三座大山第002章 雪山聖女第012章 武備真藏第011章 因人成事第010章 推心置腹第002章 血染長街第005章 跳將出來第012章 重返江南第005章 徒費口舌第004章 太祖聖物第012章 檀淵之盟第003章 浮生若夢第012章 印鈔大計第005章 知事蘇州第005章 敲詐所得第007章 奇思妙想第006章 誰與爭鋒第012章 風摧秀木第006章 禍起蕭牆第011章 偃旗息鼓第001章 結伴而行第010章 引禍東流第007章 因勢利導第011章 因人成事第007章 奇思妙想第011章 偃旗息鼓第012章 印鈔大計
第001章 絕處逢生第002章 父子相見第012章 重返江南第012章 武備真藏第005章 兩大陣營第010章 疑雲朵朵第007章 行軍總管第002章 斬妖伏魔第002章 江南一統第002章 雪山聖女第009章 屯邊大計第002章 邪異宗主第012章 各顯其能第010章 土崩瓦解第009章 一夜成城第011章 小妞留下第001章 異世重生第001章 檀州大陣第011章 慈航普渡第003章 敲山震虎第002章 面授機宜第010章 帝星升起第011章 剖白心跡第001章 結伴而行第007章 箇中緣由第006章 天波女主第002章 初見血腥第012章 各顯其能第003章 紛至沓來第012章 風摧秀木第010章 大宋水師第005章 敲詐所得第007章 大兵壓境第009章 一夜成城第003章 與君同愁第010章 邊塞傳烽第003章 戰略轉移第002章 烈焰焚頂第007章 箇中緣由第001章 美麗錯誤第011章 漁翁得利第004章 份屬同年第003章 敲山震虎第004章 血色黃昏第006章 聲東擊西第004章 李煜之死第005章 又見烽煙第009章 書生風骨第007章 短兵相接第006章 規模生產第009章 陰謀陽謀第006章 逃出生天第003章 與君同愁第006章 將星隕落第004章 班師回朝第005章 落日英雄第007章 節外生枝第006章 幷州形勢第009章 實至名歸第004章 份屬同年第010章 陸軍操典第005章 明德大君第001章 結伴而行第006章 暗藏禍心第005章 妙手回春第003章 敲山震虎第003章 偷天換日第008章 宮中驚變第007章 奇思妙想第003章 浮生若夢第005章 秘密潛入第001章 檀州大陣第012章 八大宗師第004章 三座大山第002章 雪山聖女第012章 武備真藏第011章 因人成事第010章 推心置腹第002章 血染長街第005章 跳將出來第012章 重返江南第005章 徒費口舌第004章 太祖聖物第012章 檀淵之盟第003章 浮生若夢第012章 印鈔大計第005章 知事蘇州第005章 敲詐所得第007章 奇思妙想第006章 誰與爭鋒第012章 風摧秀木第006章 禍起蕭牆第011章 偃旗息鼓第001章 結伴而行第010章 引禍東流第007章 因勢利導第011章 因人成事第007章 奇思妙想第011章 偃旗息鼓第012章 印鈔大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防城港市| 遵义县| 尖扎县| 阳泉市| 平罗县| 黄大仙区| 油尖旺区| 衡阳市| 阿拉善盟| 西昌市| 永泰县| 洮南市| 广东省| 东海县| 青海省| 平原县| 花莲市| 桑植县| 甘孜| 宁阳县| 剑河县| 博客| 从江县| 新河县| 郎溪县| 将乐县| 界首市| 郓城县| 临颍县| 攀枝花市| 健康| 尼勒克县| 晋江市| 河南省| 庆元县| 五家渠市| 佛坪县| 田林县| 宁明县| 平舆县| 铜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