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011章 統萬之城

“怕是保留不了幾天了!”王石雷有些遺憾地回答道。

邸報上面寫得清清楚楚,呂蒙正就西北策略上書給太宗皇帝,建議以長城爲界佈置防禦圈兒,依據山河之險,在關內屯田養民,而將塞外的幾座城池盡數損毀,將其中的民衆全部移至關內會同裁撤下來的廂軍一同屯田,可減輕西北糧餉不足的局面,並使黨項人在塞外沒有立足之地,失去進攻關內的跳板。

太宗皇帝對於呂蒙正的建議尚且在猶豫之中,只是讓大臣們商議。對於即將離去相位的呂蒙正,太宗皇帝並不想直接駁他的面子,而且最近幾次黨項人的進攻,確實都是以佔據了的幾座塞外雄城爲出發點,聚集大軍傾巢而出,呂蒙正的建議,並非沒有道理。

大臣們對此一時之間沒有個統一的看法,而在損毀之列的名單上,卻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城池——統萬城。

統萬城也被當地人叫作白城子,之所以出名就是因爲他是匈奴人留下的唯一的都城。

當初五胡亂華的時候,匈奴鐵弗部劉衛辰爲魏所敗,他的小兒子劉勃勃南逃投後秦,被任命爲安北將軍,使鎮朔方。

勃勃兵權在握後當即與後秦反目,自立爲夏王,不久南下攻取秦屬嶺北諸城,又西吞南涼,從此一躍成爲十六國之一。後來劉勃勃改姓爲赫連,同年命御史大夫叱幹阿利調秦嶺以北十萬人築都城。他說:“朕方統一天下,君臨萬邦,可以統萬爲名”,統萬城即由此定名。

統萬城城垣有四門,東六名招魏,南門名朝宋,西門名服涼,北門名平朔。城牆高十仞,基厚二十步,上寬十步,東西長倍於南北,周長約十八里。城內復有皇城,內營造有亭臺樓閣,雕樑畫棟,富麗堂皇。

築城時叱幹阿利爲取得堅固的效果,他命工匠蒸土築牆,命士兵以鐵錐效檢,凡錐入一寸者,便立刻將工匠殺死,把屍體填於牆內,若是鐵錐入牆不足一寸,則將士兵殺死。因此後人稱城牆的堅強程序可抵刀斧。

統萬城完工以後,其奢華與宏偉,甚至叫後來的破城的北魏太武帝目瞪口呆,他當時便說,“奢侈浮華到這種程度,怎麼能不亡國呢?”

“石雷,你去過統萬城沒有?”我有些好奇地問道。

王石雷點了點頭道,“自然是去過的,不瞞大人你說,就連西域中的古城樓蘭,我都去過,又怎麼可能沒有去過近在咫尺的統萬城?”

“我倒是想去看一看這座傳說中的城池,究竟勝在哪裡?”我興致勃勃地說道。

“大人有這個意思的話,石雷給你引路好了,反正路途並不遠,來回也就是幾天的時間,不會耽誤什麼事情的,李繼遷已經退回夏州了,統萬城應該是由他的部下守衛的,我們只要喬裝改扮一番,定然能夠輕易入城。”王石雷似乎也比較有興趣,在旁邊建議道。

我心下也有些意動,反正各地的事情才交待下去,一時之間也不可能發生什麼大的變故,去探一探統萬城的路也是好的,朝廷雖然有譭棄幾座城池的意思,在我看來終究是下下之策,若是我能夠順利打回去,塞外的幾座城池總是要收復的,此時若是能進入統萬城研究一下它的弱點,對以後自然是大有裨益。

無論損毀不損毀,呂蒙正現在都是在癡人說夢啊,畢竟城池還在黨項人的手中。

說幹就幹,我和王石雷都不是拖拉的人,把手頭的事情交待了一下,領著七郎和幾個隨從便踏上了前往統萬城的旅程。

一過長城,所見景物便如天壤之別。

青青的草原,一眼望不到邊的森林,潺潺的流水,河堤兩岸的紅柳,都消失殆盡,舉目是沒有邊際的黃沙撲面而來,一陣風颳過,捲起的沙塵柱高聳入雲,漫漫黃沙不斷地向東南方向侵蝕,將原本肥沃富饒的土地變成了一片片不毛之地。

“世事無常——”王石雷望了一眼浩瀚的沙漠,對我說道,“當年赫連勃勃來到這裡的時候,滿目盡是青翠,自以爲戎馬半生,從未見過如此福地,因此才決定將國都建在這裡,統萬城初起之時,確實爲天下奇觀,以北魏太武帝見識之廣尚且爲之讚歎不已,可見當時的盛況空前了!可惜不到五百年的時間,綠洲就變成了沙漠,昔日的繁華不再,滄海桑田,何其之速也?”

走了兩日後,便看到了沙漠之中的一片白色,統萬城已經近在眼前。

“傳聞當時赫連勃勃爲了修築此城,前後共動用了上百萬的民夫,周圍的森林砍伐殆盡,黃沙沒有了遮蔽,一路南來,終於將統萬城湮沒,現在的城池已然是被黃沙所包圍了。”王石雷看著眼前的城池,不無感慨地說道。

我四下張望著,聽到了王石雷的話後,贊同地點了點頭道,“石雷所言不差!此地的水土植被在建築城池時便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縱使城池修得再堅不可摧,周圍的環境卻越發惡劣,眼下這城池只能充當在沙漠中進軍的一個歇腳之地,若是再想要恢復到往日的繁盛卻是不可能了!”

這些人怎麼就沒有一點兒環境保護的意識呢?難怪匈奴要整個消失了,這簡直就是因果報應嘛,想到這裡,我有些不以爲然地撇了撇嘴。

從馬背上面跳了下來,踏足黃沙之上,腳底下軟綿綿的不著半分力氣,一隻小蜥蜴被我驚起,飛快地用兩隻後退和尾巴撐起自己的身子,向遠處逃竄過去,望著那醜陋的小動物,以及它腳下的漫漫黃沙,還有因爲兵火丟棄在黃沙裡面的層層白骨,我突然意識到,這裡已不再赫連勃勃眼中的美麗地方。

一陣狂風吹過,捲起漫天的黃沙,幾個人不由得閉上眼睛,感覺沙子無處不在,鑽進了衣服,鞋子,和我們的皮膚來了一次最親密的接觸,這會兒我只想馬上回家好好洗個澡。

“故國關山無限路,風沙滿眼斷徵魂。”看這眼前的景象,我忽然想起一句詩來,不由自主地念了出來。

衆人咀嚼著其中的意味兒,都覺得同現在看到的頗爲吻合。

“這是唐憲宗時詩人李益所作,當時統萬城就已經在滾滾黃沙之中了。”王石雷在一旁沉聲爲大家解釋道。

一隻駝隊從後面慢慢地跟了上來,清脆的駝鈴在曠野上顯得格外悠揚古樸,我們駐足稍微停留了一會兒,等他們過來一同進城。

駝隊是往城裡面運輸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的,此地被大漠包圍,一切用度都需要依賴外界,而駝隊也攜帶了不少的其他奢侈品,可以在城中與西域或者是黨項人的商人交換,換取西北需要的青鹽等物,儘管兩邊在交戰,可是雙方都似乎忽略了這種交易,或者是有意識地不去觸動它。

我一直沒有弄明白這個“蒸土爲城”是怎麼回事,這一次近距離地接觸了統萬城後,纔看出來,這城是用三合土建築起來的,儘管已經過了四百多年的風雨侵蝕,依然堅固異常,高大的土製城牆據說堅硬到可以用來磨礪兵器,這一次的發現令我想起了水泥的製法,看來回去以後應該找些人來試一試,看看能不能把水泥給造出來,如果成功的話,三合土算什麼!

進城的人很多,其中不乏像我這樣初次來到統萬城的人,聞名而來的人們圍著城牆拍打著,感慨這雄城的偉大和堅固,因此我們四下觀望的行爲並不會顯得很突兀。

可能是因爲李繼遷的大軍已經返回夏州去了,統萬城中只有少量的黨項騎兵駐守,也就是收收稅,檢查一下來往的客商有沒有攜帶違禁的武器進入而已,由於我們都喬裝改扮了,很順利地進入了城內。

“啊——”饒是我已經想象過城內的風光,已然被它的景象所震撼。

在這個沙漠包圍的城池之中,但見宮殿池塘,崇臺密室,祠廟路寢,閣道明堂,無不高大嵯峨,宮室的牆高五仞,各種建築都雕鏤有圖畫,披有綺繡,飾以丹朱之色,窮極文彩,富麗堂皇,雖然已經過了幾百年,依然能夠看出那些當年富麗堂皇的文飾。

王石雷見我看得出神,便在一旁介紹道,“據說當年在宮殿之前,還列有銅鑄的大鼓,以及飛廉,翁仲,銅駝,龍虎等,上面一律用黃金裝飾,造型生動,光彩奪目,可惜自從北魏太武帝破城之後,已經將城中值錢的東西一併帶走了,沒有毀城只是爲了在這裡留下一個臨時駐足的領地而已,現在想想,統萬城確實是天下奇觀!”

走在街道上,兩旁的店鋪雲集,人聲鼎沸,我們找了一家大一些的客棧,坐了進去。

“客官,要用些什麼?”小二的聲音是典型的西北風味,聽起來就想要用些美食。

“你們這裡最拿手的是什小吃麼?”我知道在這地方是吃不成什麼淮揚名菜的,這裡最有名的是他們的小吃。

果然小二非常自信地向我們推薦道,“我們家的羊肉泡饃是遠近有名的,方圓數百里之內沒有第二家了!”

“好啊,那就趕快給我們上吧!”我聽到羊肉泡饃四個字,立刻聯想到第一次吃羊肉泡饃的經歷,立刻有些神往,在長安的時候,因爲急於趕路,什麼東西也沒有吃上,到了綏德時,也是在大軍之中用飯,不肯獨自享樂,這一次好不容易逮著機會出來,自然是要吃一回地道的西北風味兒的羊肉泡饃的。

西北的水草豐美,或者說是地理環境適合放羊牧馬,因此產出來的羊肉也與別處大不相同,當香氣撲鼻的羊肉羹端上來的時候,滿屋子都是令人心醉的味道,幾個粗瓷大碗端了上來,盛滿了羊肉羹,小二將幾個剛出爐的發麪大餅扔到了桌子上面,梆梆直響,帶著爐火的氣味和草木的芬芳。

幾個人行了一路,早就吃夠了乾糧和肉脯,乍一見到如此美味兒,都動起手來,將麪餅撕成小塊兒扔到自己的大碗裡,撒上蔥花和調料,悶聲大吃起來,不一會兒衆人頭上都見了汗,紛紛大呼過癮!

“很久沒有如此痛快過了!”我飲盡最後一滴羊羹,感慨地說道。

七郎一連吃了三大碗,實在吃不動了才停了下來,直打飽嗝兒,聞言立刻附和道,“可不是嘛,沒想到如此簡單的一碗泡饃,竟然比吃什麼東西都香,真是不可思議!”

“去蕪存簡,乃是大道至理,小到一家,大到一國,莫不如此!”我回答道。

“楊兄這話說的有味道。”王石雷聽了以後非常有感觸。

一路上走過來,爲了方便,我們大家都省去了可能曝露身份各種稱呼,直接以兄弟相稱,感情自然又融洽了許多。

吃完東西后,我們將行李寄存在一家客棧裡面,牽著馬匹在城中隨意遊走。

“這地面似乎也是加了料的呢!”七郎看著完全用三合土製成的街道地面,特意用腳尖狠狠地挑了一下,居然沒有挑起什麼東西來,不由驚異道。

我注意看了一下,果然地面的顏色與城牆也不相同,色澤上面似乎要深許多。

王石雷笑道,“這個我是知道的,當初赫連勃勃用御史大夫叱幹阿利爲他築城,因爲擔心雨水會損毀地面,特意想了各種法子來解決這個問題,最後纔想出了在築路面的時候,以桐油滲入土中,這樣修築出來的路面,即使遇到滂沱大雨也不會變得泥濘不堪,大部分的雨水都順著地面以下的暗溝流到護城河裡面去了。”

“原來如此,果真是奢華到了極點!”我聽了暗自琢磨,這麼一條路的成本究竟需要多少錢?看來我一旦將水泥給弄出來,光是投在民用上就不是一個小的收益,心中的渴望又多加了幾分。

“的篤——的篤——”的馬蹄聲傳了過來,一羣黑甲騎士簇擁著一位身著白衣的蒙面女子從大路上飛奔了過去,直奔城正中的最大宮殿而去,兩側的路人紛紛自動閃避。

我一眼看了過去,只見那名女子輕輕地騎在一匹純黑色的駿馬上,身體穩如泰山,雖然是在飛馳之中,卻不見身形有什麼大的顛簸,足見她所乘坐的馬匹不是普通的品類。

只是我在看到她的身影的時候,腦子裡面似乎想起了什麼,又有些模糊不清,似乎我是在哪裡見到過她一般,難道她的樣子有些像公主老婆?我心裡面這麼想著,卻又有些不認同自己這個解釋,感覺怪異之至。

“這是大雪山聖女殿下啊——她怎麼到這兵荒馬亂的統萬城來了——”

路邊有些西域的客商居然認得此人,在一旁竊竊私語,恰好落到了我們的耳朵裡。

“大雪山聖女?”我聽了更覺得奇怪,這個稱呼似乎更像是某個江湖門派的封號,而不是真正的什麼殿下,可惜西域的情形我並不熟悉,因此也無法驟下定論了。

“那是雪山派的黑甲騎士!只是不知道他們爲什麼會出現在這裡?雪山派很少參與外界的事情的,想不到會在這裡碰見——”王石雷不愧是遊離過四方的才子,粗粗地一眼就認出了對方的底細。

“石雷你認得他們?”我有些驚奇地問道。

“呵呵,也算不上了——”王石雷笑著解釋道,“當初我也上過大雪山,沒想到會遇到風暴,差點就被凍死在半山腰,幸虧有雪山派的人路過那裡,將我帶走,才撿回一條命來,說起來人家是我的救命恩人呢!他們的聖女殿下更是神一般的存在——”

“聖女?看樣子似乎是個年輕女子嗎?”七郎有些好奇地問道。

“具體的事情,我也不是非常清楚——”王石雷搖了搖頭道,“只知道他們雪山派已經存在很久了,聖女也是一代一代薪火相傳的,聽說這一代的聖女比較神秘一些,除了偶爾爲雪山附近的山民們治治病,很少見到她有現身過,因此她忽然出現在這裡就比較耐人尋味了。”

“江湖門派,一旦出現怕是爲了爭奪什麼寶物吧?”七郎異想天開地推斷道。

“也許還是什麼武功秘籍呢——”王石雷不無戲謔地接口說道。

“人家江湖門派的事情,我們管他那麼多幹啥?現在時間還早,不如先把這統萬城繞上一圈兒如何?”我笑著打斷了衆人的談笑,一揚手中的馬鞭子,指著白色的城池說道。

衆人紛紛應是,一起拍馬由城東向西穿行而去。

與此同時,那支雪山派的隊伍卻奔進了城中的一處深宅中,再往裡看,有許多的黨項武士圍著一位年輕的男子,早在那裡迎候多時了。

如果有人認得這位年輕的黨項男子的話,就會驚奇地發現,他正是應該呆在夏州的黨項人首領李繼遷。

第005章 峰迴路轉第003章 喜出望外第001章 西北方略第005章 陽涼南關第011章 漁翁得利第011章 小妞留下第006章 寒山古剎第006章 天波女主第005章 又見烽煙第004章 份屬同年第002章 雪山聖女第011章 小妞留下第009章 鏖戰正急第010章 誰是英雄第011章 統萬之城第002章 初見血腥第008章 黨同伐異第004章 洞察玄機第003章 意外進位第001章 銷金之窟第011章 因人成事第001章 塞北鏊兵第010章 疑雲朵朵第012章 禮部應試第001章 不速之客第006章 瞞天過海第011章 陰雲密佈第010章 狗頭軍師第008章 殿試風波第011章 剖白心跡第010章 疑雲朵朵第003章 意外進位第006章 暗潮洶涌第003章 觀星臺上第003章 宮廷秘事第002章 契丹女主第008章 富麗天下第003章 造神運動第009章 酒樓驚魂第003章 蔣氏青龍第006章 規模生產第010章 推心置腹第003章 蔣氏青龍第008章 黨同伐異第002章 斬妖伏魔第010章 還不還俗第005章 跳將出來第009章 何去何從第012章 印鈔大計第004章 宋國來使第009章 大殿之爭第009章 實至名歸第001章 進退有據第010章 意外之得第004章 西北方略第002章 契丹女主第001章 銷金之窟第007章 銀平公主第001章 美麗錯誤第002章 計行反間第006章 規模生產第007章 節外生枝第011章 陰雲密佈第010章 大宋水師第008章 孤注一擲第001章 不速之客第001章 塞北鏊兵第006章 魔焰升騰第008章 生死存亡第004章 宋國來使第002章 北上尋兄第007章 銀平公主第005章 有宋之都第004章 降龍木炭第007章 短兵相接第003章 紛至沓來第008章 踏雪尋梅第011章 暗箱操作第008章 大理公主第003章 敲山震虎第002章 面授機宜第012章 本王有錢第006章 寒山古剎第001章 異世重生第006章 豔詞官運第008章 宮中驚變第008章 孤注一擲第004章 揚州都督第008章 地產炒作第005章 西北重鎮第001章 西北方略第007章 因勢利導第012章 急轉直下第011章 陰雲密佈第009章 共商大計第006章 瞞天過海第001章 緣來如此第001章 檀州大陣第001章 中嶽風雲第002章 江南一統
第005章 峰迴路轉第003章 喜出望外第001章 西北方略第005章 陽涼南關第011章 漁翁得利第011章 小妞留下第006章 寒山古剎第006章 天波女主第005章 又見烽煙第004章 份屬同年第002章 雪山聖女第011章 小妞留下第009章 鏖戰正急第010章 誰是英雄第011章 統萬之城第002章 初見血腥第008章 黨同伐異第004章 洞察玄機第003章 意外進位第001章 銷金之窟第011章 因人成事第001章 塞北鏊兵第010章 疑雲朵朵第012章 禮部應試第001章 不速之客第006章 瞞天過海第011章 陰雲密佈第010章 狗頭軍師第008章 殿試風波第011章 剖白心跡第010章 疑雲朵朵第003章 意外進位第006章 暗潮洶涌第003章 觀星臺上第003章 宮廷秘事第002章 契丹女主第008章 富麗天下第003章 造神運動第009章 酒樓驚魂第003章 蔣氏青龍第006章 規模生產第010章 推心置腹第003章 蔣氏青龍第008章 黨同伐異第002章 斬妖伏魔第010章 還不還俗第005章 跳將出來第009章 何去何從第012章 印鈔大計第004章 宋國來使第009章 大殿之爭第009章 實至名歸第001章 進退有據第010章 意外之得第004章 西北方略第002章 契丹女主第001章 銷金之窟第007章 銀平公主第001章 美麗錯誤第002章 計行反間第006章 規模生產第007章 節外生枝第011章 陰雲密佈第010章 大宋水師第008章 孤注一擲第001章 不速之客第001章 塞北鏊兵第006章 魔焰升騰第008章 生死存亡第004章 宋國來使第002章 北上尋兄第007章 銀平公主第005章 有宋之都第004章 降龍木炭第007章 短兵相接第003章 紛至沓來第008章 踏雪尋梅第011章 暗箱操作第008章 大理公主第003章 敲山震虎第002章 面授機宜第012章 本王有錢第006章 寒山古剎第001章 異世重生第006章 豔詞官運第008章 宮中驚變第008章 孤注一擲第004章 揚州都督第008章 地產炒作第005章 西北重鎮第001章 西北方略第007章 因勢利導第012章 急轉直下第011章 陰雲密佈第009章 共商大計第006章 瞞天過海第001章 緣來如此第001章 檀州大陣第001章 中嶽風雲第002章 江南一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田县| 云和县| 龙川县| 从化市| 赤水市| 军事| 辰溪县| 策勒县| 梧州市| 垫江县| 林芝县| 拉萨市| 息烽县| 新津县| 安福县| 海宁市| 成安县| 广平县| 泾源县| 德昌县| 旬阳县| 饶河县| 景德镇市| 贵州省| 金塔县| 天津市| 敖汉旗| 阜康市| 微博| 烟台市| 尉氏县| 且末县| 苏尼特右旗| 贵州省| 汨罗市| 罗山县| 阳原县| 淄博市| 合阳县| 辽宁省| 柳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