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005章 西北重鎮

長安城一直是我想去的地方。

原因無他,就是出於一個資深的地下文物工作者的私心,這裡的文物實在是太多了!尤其是在北宋這個時期,有多少的寶藏靜靜地趟在地下等待我去發掘它們?。?

一想到這一點,我就熱血沸騰不能自已。

作爲西漢和隋唐的都城,長安曾經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爲宏大的繁榮城市,較之同時期的羅馬,大上不止四倍,昆明池與上林苑更是規模浩大盛況空前的皇家園林。

漢末,洛陽被董卓縱火燒燬後,漢獻帝曾遷回長安居住。此後的西晉末年、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等政權也都將首都設在這裡。隋朝初年,隋文帝認爲漢長安城過於狹小和破舊,於是命宇文愷在東南方興建新的都城。自開皇三年遷都大興城後,有著近八百年曆史的漢長安城便被永久地廢棄了。

當時的長安城內有縱橫大街各十餘條,各街兩側都有寬丈餘的水溝,縱橫交錯,構成遍佈全城的水網,既有輸水作用,又可以改善環境,與規模宏大的皇家園林中的多處水體一起,構成了長安城優美的環境。五代以後,長安城區縮小,水利設施大半廢毀。

我們是在一陣陣小雨中進入長安城的。

眼前的長安城距離我想像當中的長安城相去甚遠,經過了五代兵火的錘鍊,原本傲然挺立於世間的雄城早已經破敗不看,昔日的皇家園林也變成了山野村夫們的耕作之地,真正地應了那句話,世事無常。

我摸著一塊長滿了青苔的厚重青石,心情有些沉重,眼前的長安城雖然在規模上同很多城市比起來都要大得多,但是城防與基礎設施大多損毀,要是想恢復原貌,怕是很難。

畢竟,當初漢建長安前後共計百年之久,至於唐長安的建立也是在隋朝時候大興城的基礎上延續下來的,其間並沒有受什麼兵火的影響。

唯一可取之處,就是長安城的供水設施保存比較完好,龍首渠、永安渠、清明渠,分別自城東滻水、城西南和城南的洨水和潏水引水,全面利用城附近的地表水資源。城東南還有黃渠引義峪水入城。這些渠道在城內屈曲迴轉,流經大部分坊巷和皇城宮苑,用水方便。另在渭水上建興成堰取水入漕渠,是漕糧運輸幹線,城郊和城內建有多處停泊港和碼頭,其中城東九里的廣運潭是長安對外交通的總樞紐。將來若是重新修建新城,藉助這些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長安城是京兆府的駐節之地,我們入城之後,便有京兆府尹前來相迎。

“下官京兆府王風僕尹拜見安撫使大人!”京兆府尹是個年紀六十歲左右的老頭兒,相貌清癯,看起來比較古板的那種。

“不必多禮!”我擺了擺手道,“本使皇命在身,很快就要趕赴西北,處理黨項人之亂,最多隻在此地停留一日,補充一下給養,王大人無須客套。”

“這麼急???”王風僕聽了似乎有些吃驚。

我點了點頭道,“不錯!西北邊境一日不安定,則皇上多憂心一日,事關社稷安危,本使豈敢怠慢?”

“楊大人勤於王事,下官深感佩服!館驛已經安排好了,請大人入城?!蓖躏L僕恭維道。

我看了看身後的大隊人馬,搖了搖頭道,“不必了,本使隨同大軍一道紮營,倒是有事情要問問王大人,還請據實以告!”

“楊大人請問,下官知無不言!”王風僕立刻向我保證道。

“近日以來,長安附近的物價如何?”我突然問了一個看似毫無道理的問題。

王風僕聽了先是一愣,接著有些佩服地看著我說道,“尚且比較穩定,只是過了延安府就很難說了!但不知大人準備駐節何處,下官也好早日徵調糧草,爲大軍安排好民夫器械。”

“本使自然是要到延安府去的,沒有徹底消弭黨項人的叛亂之前,不會回到長安來?!蔽伊⒖套龀隽藳Q定。

既然延安府已經有些不穩定的苗頭,那我自然不能放任自流,一旦李繼遷的人馬在長城以內站穩了腳跟,可就不好對付了!爲今之計,必須迎頭痛擊,將他們聚攏起來的士氣給打散了!這樣才能確保邊境的安全有所保障!

“大人高見!”王風僕立刻贊同道。

“王大人可是本地人?”我聽王風僕的話音似乎是關中一帶人士,於是好奇地問道。

王風僕笑著回答道,“下官是扶風人,在此地爲官已有二十餘載,算得上是老西北了。”

“對於黨項人之亂,王大人有什麼看法?如今我軍方至,對於西北的地形與風物都不是很瞭解,急需要有通曉地理熟悉軍務的人蔘贊,王大人是否能夠推薦幾個當地人參與到本使的大軍中來?”我聽了王風僕的話後,有些意動,於是便試著說道。

“此事不難辦!”王風僕沒有考慮,立刻回答道,“老朽有個遠房侄子,就在延安府居住,此人從小就喜歡遊離四方,長城內外的環境都很熟悉,本人也熟讀經書,頗具才情,大人若是有意,下官可以修書一封,請他爲大人至軍中效力?!?

王風僕沒有回答我前面所提的問題,倒是推薦了一個親戚給我,這讓我對他的爲人有些懷疑,是徒有其表,還是另有所圖?久居西北的人,不可能不熟悉勢力如此龐大的黨項李氏的,他之所以選擇不說,根本原因還是因爲我這個安撫使並不爲他所看好而已。

想一想他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黨項之亂爆發以後,大宋在西北邊疆諸州的幾位高官接連被殺害,長城以北盡數陷入敵手,關內衆人也是人人自危,頗有朝不保夕的味道,王風僕常年待在西北,自然是知道其中內情的,西北邊患,應該是人禍多一些。

“如此就勞煩王大人了,糧草最好儘快徵集,本使大軍明日開拔,沒有糧草會延誤時機的?!蔽野崔嘞孪胍蛱酵躏L僕底細的想法,儘量平和地說道。

王風僕微微一笑道,“糧草早已經安排就緒,單等大人提取?!?

“這麼快?”我爲之一愣,沒有料到王風僕的動作這麼快,就是事先得知了我要來西北的消息,也不過三兩日的時間,要調集近萬人所需的糧草,時間不是那麼充裕。

“下官眼見西北局勢緊張,李賊氣焰囂張,連連攻城略地,傷我百姓,便猜測到朝廷一定會發兵來援,因此糧草之事一早就留心佈置,前幾日就準備妥當了?!蓖躏L僕淡然答道。

“王大人辦事利索,勤於政務,眼光深遠,老成持重,本使向朝廷奏報時定然會向皇上先表大人之功!”我滿意地點了點頭,對王風僕許諾道。

王風僕謙虛道,“大人在前線衝殺,下官只不過支應一下糧草而已,豈敢居功?”

我呵呵笑道,“這話就不對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我們的將士也不能餓著肚子去跟敵人廝殺吧?糧草之事,干係重大,關乎國事兵運,王大人身上的擔子,還很重?。 ?

“安撫使大人儘管放心,大人的兵馬走到哪裡,下官的糧草就運到哪裡。”見我一味強調糧草的重要性,王風僕也很擔心萬一我在前方戰事不利,會將責任推到後方供給緩慢的原因上,只得先用話將這個可能性給堵死了,以免我在他身上動什麼歪腦筋。爲官數十載,宦海浮沉,這種事情王風僕實在是見得太多了!

“王大人多心了,本使只是強調一下糧草的重要,沒有別的意思,你不必有什麼別的想法,只要不影響戰事,就算你的首功一件!”我見目的達到,立刻溫言安慰道。

“要是沒有什麼別的事情,下官就不影響大人休息了?”王風僕揣摩著我的臉色說道。

“王大人請自便!”我點頭應道。

王風僕寒暄了幾句後,告辭離去。

“一個老頭兒,六哥你跟他那麼多廢話?”七郎見王風僕離去後,有些埋怨地說道。

“人家可是西北道兒上的地頭蛇,能在這裡盤踞二十年不倒,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蔽乙馕渡铋L地說道。

七郎撇了撇嘴,不以爲然地說道,“二十多年才混到一個府尹的位子?這也太遜了一些!起碼也要入直中書,弄個參知政事或者樞密院副使纔是,否則豈非連你都不如?”

我笑道,“你以爲做大官就那麼容易?這種事情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若不是我們爹爹把天波府的名號早就打了出去,又受到皇帝的倚重,你以爲像我們這樣年紀輕輕的後輩就能官至二三品,爵位數萬擔?要知道,像我們這個年紀的讀書人,正忙這讀書科考,謀一個進士出身呢!即便是宰相子弟,起初也不過承蔭八品而已,可是在普通人的眼睛裡面,已經是天大的好事了!普通人走仕途這一條路,若非極爲出色,兼且運氣又好,能升到四品的府尹任上已經是羨煞旁人了,你還在這裡嫌棄人家官階太低?”

“呵呵——”七郎搔了搔頭髮乾笑道,“六哥說的也很有些道理,我是以己度人,失之偏頗了!”

“老七最近很用功???居然能夠連用成語了!”我有些驚奇地嘆道。

七郎有些不滿道,“莫非在六哥你的眼裡面,小弟我該是那種粗鄙無文的武夫不成?”

“不是最好,啥時候老七你也給咱們家考個狀元回來,裝點一下文面。到時候我們天波府一門兩狀元,那可是風光無限啊!”我笑呵呵地說道。

“嗨——”七郎立刻蔫了下來,苦著臉說道,“考個進士回來行不行?”

趁著大軍紮營的機會,我同七郎帶著幾名親衛登上了長安城強。

小雨依然沒有停下,站在城頭運眺,天地間白茫茫一片,城外薺麥青青,遍地嫩綠,正是需要雨水的時候,這一場雨來得恰到好處。

長安城高四丈,寬有五丈多,周長二十餘里,城牆的厚度大於高度,穩固如山,牆頂可以跑馬和操練。城牆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牆、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確是雄城一座。

穿過城門,形如彎月的小城叫月城,它是進入城門後必須經過的第一道城。要進入城內,還必須經過第二道城——甕城。在戰爭中,月城和甕城一方面衛護城門,加深城門的縱向防線,另一方面,也易於守城部隊迅速集合,打垮已衝進月城和甕城的敵人。

只是可惜的是,由於大宋開國以來,西北一直沒有太過強大的敵人威脅,城牆缺乏修繕,很多設施都廢棄了,眼前的城牆也不過是一座大半完好的防禦工事而已。

原本規模宏大的漢唐宮室早已經灰飛煙滅不復存在,只留下一些高大的廟宇鐘鼓樓依然傲然挺立著,見證這歷史的滄桑。

我忽然產生了一種難以言語的衝動,丹田之氣涌動而出,從喉嚨裡面破腔而出,一聲低沉卻穿金破石的低嘯從高大的城樓上面傳了出去,遠揚數裡之外。

黑雲壓城,風雲涌動,在這動盪的時代之中,若不做出點什麼事情來,真枉來一遭了。

“大人,王府尹派人送來的最新戰報!”沒等我抒發完胸臆,小校就送來了戰報。

我拿起來翻看了一下,剛剛舒展的眉頭又皺了起來。

這個李繼遷,還真能搞風搞雨!

原來黨項人在李繼遷的率領下,攻佔了銀州之後聲勢大張,不少人勸告他立刻稱王,將黨項人整合起來,建立一個黨項人爲主的國家。

可是李繼遷並沒有採納這些人的建議,而是將攻取到的幾座城池分給黨項人中的其他幾位部族首領佔有,令他們各自爲戰,不斷地出兵襲擾大宋。保德軍與綏德軍的當地駐軍爲了應付此起彼伏的襲擾,已經是疲憊不堪,常常是早上平息了東面的暴亂,晚上西面又有人騷動襲擾,而李繼遷的主力部隊則藉著騎兵行動快速的優勢,突破長城防線,深入到了綏德軍防區,全力圍攻延安府!

“要不要連夜趕路?”身邊的幾名軍官有些緊張地看著我問道。

我想了一下後,搖了搖頭道,“還是算了!按照原定計劃修整,讓大家好好休息一天,明日再出發!綏德軍也是重鎮,他們經常北上與契丹人交手的,不是那麼容易潰敗的,李繼遷想要攻下綏德,還是需要花上些時間,依仗堅城之利,綏德能夠極大地消耗黨項人的實力,我們最好出現在李繼遷最爲疲弊的時間,那樣才能出奇兵之效,一舉殲滅敵軍!”

“大人高見!”衆人紛紛附和道。

看著衆人一片仰慕的眼神,我不禁有些飄然,又有些擔憂,看來北斗的人需要趕緊補充到我的隊伍裡來,實在是軍中缺乏有參謀能力的人才了,事事要我親力親爲的話,長三頭六臂也消受不起的。

次日一早,用過早飯之後,大軍拔營,糧草早已經提前一天上了路。

如今的天氣不冷不熱,正適合行軍,加上禁軍多數都是從各地選調來的精銳,有很多人都沒有見過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地貌,因此大家的興致都很高,一路上驅車策馬或者步行,向這北方急速突進。

距離綏德軍尚有百里之遙,便感受到了戰爭的氣息。

許多的鄉民們和綏德城中的富紳們都從北到南一路逃了過來,官道兩側時??梢砸姷絹G棄的箱子和壞掉的車輪,當然也有不少在逃難途中斃倒在地的人馬,在黃土的襯映下顯得格外的淒涼,不少老幼互相扶持著蹣跚著向南,一直向南。

見到大路上又來了我們這隻大軍,逃難的人們多少有些釋然,在他們的眼裡面,身著軍服的大宋士卒們看起來都沒有什麼區別,和普通人比起來,就是手裡面有武器而已。

我非常清楚地聽到路邊有位老人嘆息著說道,“唉,作孽啊!又是一隻送死的隊伍!”

我聽了之後不禁心中哭笑不得,看來之前的戰況並不理想,也許綏德方面的形勢比我從戰報上了解到的要更殘酷一些,想到這裡,心中不由得沉重起來。

這些黨項人與契丹人又有些不同,契丹人喜歡一哄而上,大隊人馬的衝擊,或者雙方排開陣勢大規模地對決,人馬在哪裡,看得非常清楚,因此要全殲也很容易,只要戰術選擇得當,以弱勝強很有可能,而這些黨項人的作法更類似於馬賊,呼之即來,揮之即去,很難捕捉戰機,確實不好對付!

遠遠的,綏德城已經近在眼前了,滾滾的硝煙從地平線升了起來,直入長空。

第006章 突發奇想第001章 緣來如此第002章 唐宋風情第001章 中嶽風雲第005章 秘密潛入第009章 夜入南關第002章 束手陣前第003章 北上勤王第001章 進退有據第009章 狹路相逢第012章 風雨將至第006章 瞞天過海第004章 揚州都督第002章 刀下留人第005章 明德大君第011章 漁翁得利第005章 跳將出來第011章 千年寶器第004章 份屬同年第008章 意外重逢第005章 秘密潛入第005章 知事蘇州第001章 銷金之窟第008章 意亂情迷第001章 異世重生第003章 與君同愁第009章 婚姻大事第011章 三關戰事第011章 桃花嶺上第008章 上流人物第010章 推心置腹第010章 陸軍操典第004章 驚鴻一瞥第003章 宮廷秘事第006章 天波女主第006章 暗潮洶涌第008章 恩威並濟第009章 再上五臺第002章 刀下留人第006章 天波女主第006章 暗潮洶涌第005章 明德大君第007章 馬失前蹄第004章 兵行險著第006章 逃出生天第010章 意外之得第011章 暗箱操作第005章 有宋之都第004章 揚州都督第006章 將星隕落第007章 節外生枝第012章 風摧秀木第009章 爾虞我詐第008章 踏雪尋梅第012章 權臣潘美第001章 緣來如此第006章 暗潮洶涌第012章 意料之外第007章 晉中門戶第010章 推心置腹第005章 曲意逢迎第004章 洞察玄機第001章 西北方略第006章 誰與爭鋒第003章 降龍神木第004章 份屬同年第003章 喜出望外第012章 急轉直下第011章 同道中人第005章 天門重重第011章 吃飯問題第004章 斯人憔悴第012章 風雨將至第007章 馬失前蹄第009章 一夜成城第010章 疑雲朵朵第008章 富麗天下第011章 統萬之城第007章 行軍總管第009章 一夜成城第005章 跳將出來第009章 書生風骨第001章 快崩盤了第005章 西北重鎮第007章 箇中緣由第008章 意亂情迷第009章 兄弟睨牆第010章 陸軍操典第009章 血火迷城第002章 邪異門人第008章 夜入靈州第008章 孤注一擲第003章 敲山震虎第004章 李煜之死第004章 份屬同年第010章 儀同三司第004章 降龍木炭第012章 風雨將至第006章 幷州形勢第006章 天波女主
第006章 突發奇想第001章 緣來如此第002章 唐宋風情第001章 中嶽風雲第005章 秘密潛入第009章 夜入南關第002章 束手陣前第003章 北上勤王第001章 進退有據第009章 狹路相逢第012章 風雨將至第006章 瞞天過海第004章 揚州都督第002章 刀下留人第005章 明德大君第011章 漁翁得利第005章 跳將出來第011章 千年寶器第004章 份屬同年第008章 意外重逢第005章 秘密潛入第005章 知事蘇州第001章 銷金之窟第008章 意亂情迷第001章 異世重生第003章 與君同愁第009章 婚姻大事第011章 三關戰事第011章 桃花嶺上第008章 上流人物第010章 推心置腹第010章 陸軍操典第004章 驚鴻一瞥第003章 宮廷秘事第006章 天波女主第006章 暗潮洶涌第008章 恩威並濟第009章 再上五臺第002章 刀下留人第006章 天波女主第006章 暗潮洶涌第005章 明德大君第007章 馬失前蹄第004章 兵行險著第006章 逃出生天第010章 意外之得第011章 暗箱操作第005章 有宋之都第004章 揚州都督第006章 將星隕落第007章 節外生枝第012章 風摧秀木第009章 爾虞我詐第008章 踏雪尋梅第012章 權臣潘美第001章 緣來如此第006章 暗潮洶涌第012章 意料之外第007章 晉中門戶第010章 推心置腹第005章 曲意逢迎第004章 洞察玄機第001章 西北方略第006章 誰與爭鋒第003章 降龍神木第004章 份屬同年第003章 喜出望外第012章 急轉直下第011章 同道中人第005章 天門重重第011章 吃飯問題第004章 斯人憔悴第012章 風雨將至第007章 馬失前蹄第009章 一夜成城第010章 疑雲朵朵第008章 富麗天下第011章 統萬之城第007章 行軍總管第009章 一夜成城第005章 跳將出來第009章 書生風骨第001章 快崩盤了第005章 西北重鎮第007章 箇中緣由第008章 意亂情迷第009章 兄弟睨牆第010章 陸軍操典第009章 血火迷城第002章 邪異門人第008章 夜入靈州第008章 孤注一擲第003章 敲山震虎第004章 李煜之死第004章 份屬同年第010章 儀同三司第004章 降龍木炭第012章 風雨將至第006章 幷州形勢第006章 天波女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湖县| 清远市| 堆龙德庆县| 兴安县| 罗源县| 久治县| 南安市| 灌阳县| 扎囊县| 湖北省| 温泉县| 克什克腾旗| 龙江县| 唐山市| 徐汇区| 清徐县| 长宁区| 余姚市| 开封市| 蓬莱市| 屯昌县| 泾源县| 柏乡县| 通道| 六盘水市| 道孚县| 古浪县| 遵义市| 屏山县| 思南县| 哈巴河县| 民勤县| 湘阴县| 丽水市| 玛沁县| 密山市| 永登县| 渝北区| 兰西县| 桃源县| 于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