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011章 暗箱操作

得到太湖水寇瘋狂涌入長江的信息之後。朝廷的密探立刻將這駭人的一幕如實地反應給太宗皇帝,太宗皇帝對此心知肚明,不過還是下了一道上喻,責問太湖管區的三州首領。

我同鄭、石兩人略加商量了一下後,由我出面三人聯署上了一道奏章,解釋說因爲太湖水賊目前已經被我等團團包圍,得不到給養,因此有一部分棄暗投明,經過我等堅持不懈的感化之後,頓覺往日罪孽深重,已有悔過向善之心,然草莽之氣已經濃烈,忽聽聞西南有事,於是自發地追隨蜀王入川,以御外辱,有鑑此昭昭之心,臣等不敢阻攔,惟恐再生事端,反爲不美,最後又附了一些吹捧文飾之辭。

“屁話——”太宗皇帝將我們的奏章看過之後扔到了一邊兒,臉上的表情卻是哭笑不得。

他自然知道這些水寇們的底細,也知道離開太湖的水寇們的大概數目,一萬多人,算不得什麼!假使淮陽王不帶一兵一卒入蜀,那倒是很麻煩了,現在他總共帶去的兵力不到兩萬人,對朝廷來說並不算是什麼太大的威脅,可是對於穩定西南的局勢,卻是很有益處,這些人可都是淮陽王一手訓練出來的嫡系部隊,忠誠度自然高,戰鬥力也不會弱,用來威懾大理自是足夠了!只是這道奏章也說得太離譜了,還什麼堅持不懈的感化?真是貪天之功,據爲己有!不過對於朝野來說,這倒是一個比較說得過去的藉口,否則的話,從長江上面浩浩蕩蕩經過的龐大船隊,應該怎麼樣來解釋呢?

太宗皇帝思來想去,覺得這個表面文章還是要做一做的,否則就沒有那麼完美了,於是吩咐道,“王繼恩,擬旨!下一道褒獎的詔書,就說楊、鄭、石等三人自下江南,能夠時時以百姓社稷爲念,忠於職守,頗有建樹,朕心甚慰,特下旨褒獎,羣臣應以之爲楷模,報效國家。至於賞賜麼,就先記著!”

“內臣遵旨。”王繼恩連連答應道,就要下去擬旨。

“且慢——”太宗想了想,將準備離開的王繼恩給叫住,補充了一句道,“這樣吧,三個人都給加上四品輕車都尉,再給楊延昭加上一個兩浙路安撫使的名號,叫他速速了結太湖之事!”

“是——”王繼恩有些驚奇,但是卻沒有多問,領命擬旨去了。

太宗皇帝又將那奏章拿了起來,看一遍笑一遍,最後自語道,“雖然這三個人放到一起有些不知所謂,不過總的來說,只要楊延昭在的地方,局勢總會變得好起來的!這樣的人不用,又要用什麼樣的人呢?”

等到褒獎的聖旨傳到蘇州的時候,我的軍火生產已經轟轟烈烈地開始了,目前的生產從整體上來說還是居於一個低水平的比較矇昧的程度,雖然當地的冶煉技術已經達到一個相當完備的地步,但是比起我的要求來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大人,我們的冶煉規模,絕對是整個大宋第一了!”李若虛看著從爐子裡面流出來的赤紅鐵水,被倒入模具壓制成型後,不由得興奮地說道。

“大宋第一有個屁用!”我不屑地說道,“我們現在充其量不過是將零散的鐵匠們集中到了一起而已,離真正的規模化生產還差十萬八千里呢!”

“真正的規模化生產?那應該是個什麼樣子?”李若虛憧憬道。

“真正的規模化生產呀——”我的腦海裡面立刻出現了一片宏大遠大偉大的生產場景。無數的冶煉高爐拔地而起,通紅的鋼水在地溝裡面縱橫流動,高大鍛壓機械將那些尚未完全冷卻的鋼材壓制成形,然後通過流水線傳送到各種機牀上,製造出各式各樣的成品半成品。

“唉——不知道要等到那一天呢!”我搖了搖頭,還是回到了現實當中。

現在的情況是,只要能夠將鋼鐵生產的質量提高,能夠利用一些簡單的機牀來進行粗加工就很理想了。可恨我當時雖然也學習過有關鋼鐵生產的細節問題,只是時至今日,大部分的知識早已經還給了老師,能夠想起來的,也只有一些粗淺的原理性的東西了,比如說降碳量去硫磷調硅錳的方法等等,不過因爲現在這個時代最難完成的就是這一項工作,所以經過我的指導後,基地的冶煉水準立刻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其實大宋的冶煉技術本來就已經比較完備了,象是依靠水力帶動的風箱技術,和灌鋼生產技術,都已經成爲冶煉業的主流,生產的發展,必然要求進一步發展工藝簡單、保證質量而成本較低的鍊鋼方法,我帶來的先進生產知識就起到了一個巨大的推動作用。

我在詳細地瞭解了大宋現代冶煉鋼鐵的工藝之後,覺得已經沒有什麼好說的了,最後很乾脆地將平爐鍊鋼法畫了一張示意圖,並且註明了詳細的步驟和注意事項,就直接扔給了那些具有良好的鑽研精神的工匠們。

平爐鍊鋼生產是利用平爐拱形爐頂反射原理,在高溫作用下,對金屬原料進行冶煉的生產過程。它使用耐火材料砌成形狀像一座平頂房子似的爐子,由爐膛、爐頭、上升道、沉渣室、蓄熱室、換向閥、煙道、煙囪等組成。熔鍊室的前牆有三五個爐門,後牆在爐底處有出鋼口。煉製之時將生鐵、廢鋼鐵、石灰石、鐵礦石及錳礦等從爐門裝入爐內,利用燃料的燃燒火焰直接加熱,提供熔鍊過程所需要的熱量,從而使不需要的和有害的雜質氧化,從鋼液分離到爐渣中,浮在鋼液麪上,進而去除爐渣,得到鋼水。

按照這樣的方法煉製出來的鋼,質量好得連我也沒有預計道,看來製造精品兵器和進入火器時代的障礙基本上已經被清除得一乾二淨了,接下來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因爲太湖水寇們已經不再是一個問題,所以前些日子裡李若虛奉命打造的那些水戰武器頓時失去了繼續存在的必要,我一聲令下,就將這些精鐵統統地送入了新建成的鍊鋼爐。

雖然這樣,在李若虛的強烈反對下,我還是被迫給他留了一些作爲紀念品。

在兵器的生產上面,我參照流水線作業的方式將一件兵器的製作按照所耗時間長短劃分成幾個部分,這樣負責完成每一部分的工匠們可以更加專注地完成自己的那一份兒工作,並且在每個部件上要求印上工匠的編號,以達到監督質量的目的。

提高生產質量的同時,我也把現代化的管理逐漸地引入基地,比如說精品獎勵制度,新產品開發獎勵制度等,極大地提高了工匠們鑽研技術的熱情。

在我的大力宣揚和金錢誘惑之下,有不少的工匠將自己家傳的心得獻了出來,相互印證之下,各項兵器製作都有了飛速的發展。僅以一張弓的製作來看,就需要經過數十道流程,原來耗時要個把月才能徹底完成,現在從製作到調試只需要七天就能夠完成一個批次,極大地提高了勞動效率,每月下來可生產良弓一千張,神臂弓百張,數量相當驚人,要知道,基地裡面專門生產弓箭的工匠不過五十人而已。

接到太宗皇帝對我進行褒獎的聖旨之後,大家都是非常興奮的,屬官們紛紛到州府來祝賀,少不得又破費了不少的銀兩,也收受了不少的賀禮。

“兩浙路安撫使?這究竟是個什麼官職?”雖然我升了官,但是顯然對於這個官位的高低和權限還很不清楚,於是向衆人問道。

“安撫使向來由知州充任,總領一路兵政,現在整個兩浙路的兵馬,都要在大人你的調遣之下了!安撫使向來由太中大夫以上,或是皇帝的侍從出身者兼任,大人能夠升任此職,確是非常難得啊!”參軍廖行之笑著答道,由於我們最近立下的“大功”,我順道保奏他爲蘇州通判,皇帝已經答應了,正在著吏部下文委派,提前知道了消息的他自然也是春風得意。

“原來如此。”我點了點頭。

其實,即便不兼任這個安撫使,我也足可以影響到太湖周圍三大州的兵馬調動,周圍小州縣不值一提,多了這個名頭,僅僅是好聽一些罷了,若是想調用大批的兵馬,還得經過揚州大都督府的批準才行,看來皇帝也只是送了個空頭人情而已,倒不如給些真金白銀實在一些。

怎麼樣來體面地收拾太湖上的局面,現在又成了我面臨的一道難題。

雖然太湖的事情真相,我們清楚,皇帝清楚,他們自己也清楚,但是解決的方式還是值得仔細推敲的。不費一兵一卒就將洞庭山到拿下那是不合適的,首先民衆們就不能理解,難道我能同他們說,其實太湖上的水寇,那些一直以來騷擾的你們不得安寧的匪徒們,居然是大宋淮陽王,現在的蜀王一手訓練出來的親軍嗎?

那當然是不可能的!

大臣們自然也不會答應,皇子豢養私軍陰謀做亂,這樣嚴重的罪行怎麼可以放任不理?皇帝勢必會被進諫的聲音團團包圍起來,說不定一怒之下,就把我這個剛剛加上的安撫使給撤了,在發配到什麼邊塞去充軍。

我思來想去,也只得做一回掩耳盜鈴的勾當了,於是我暗發了一封書信,派遣可靠之人送到了洞庭山島之上。

此時的洞庭山島之上,正是出在一片無聲的躁動之中。

海龍女的心情有些煩悶,近來發生的一連串事情讓自己頗有一些無所適從的感覺。先是被人摸上了島,將在此指導工匠們製作精良兵器的盟友大理國三公主給擄走,接著淮陽王又連夜出揚州,前往蜀地爲王,島上的精銳與淮陽王舊部統統地走了個乾淨,雖然剩下的還有近萬餘人馬,卻有一半兒都是新附之人,還無法形成有效的戰鬥力,最重要的是,六成的大船都走掉了!這個局勢令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迫感。要知道,太湖周圍就有兩萬訓練有素的大宋水師呀!

“不知道那個蘇州知事會在什麼時候動手呢?”她的心裡面有些焦躁。

雖然淮陽王在密信中曾經要自己安心呆在島上,行動上可以遵照蘇州知事的要求來辦理,可是自己畢竟是擔了個水寇的名號,是朝廷要嚴厲打擊的重點對象!他一個小小的知州,有那個膽量把這個事情擔起來麼?海龍女的心中還是覺得沒譜兒。

“稟大統領,有書信到,是蘇州來的。”海龍女的親衛將一封書信送了進來。

“哦——放在這裡,你先下去吧——”海龍女愣了一下,然後將那書信接了過去,揮手令親衛退下。

信封的封口處使用了火漆,上面只寫了“交海統領親啓”幾個字,此外再無別的信息。究竟是誰來的信呢?海龍女的心裡面有些疑惑,用手將那信封撕開後,裡面掉出一張信箋和一張標註了很多密密麻麻的小字的圖形來。

“原來如此——”愁眉不展的海龍女看過書信與地圖之後,神情立刻好了起來。

我在信中明確地提出了將整個太湖地區遺留問題一併解決的方案,簡單地歸納起來就是六個字,“剿滅、遣散、整編”。

對於零散島嶼之上的小股兒水寇,還有象是麻禿子這樣雙手沾滿了太湖周圍百姓血腥的積年老匪,是我重點打擊的對象,對他們除了剿滅沒有其他的選擇,我也需要有一些數字來對皇帝對朝野作一個交代。

而洞庭山島之上的水寇們,則有兩種選擇可以遵行。其一就是接受大宋水師的改編,重新登記註冊,併入海上防禦力量,其二就是發放盤纏,又專人遣送回鄉,交給地方。不過在此之前,爲了表明他們有棄惡揚善的決心,首先要參加對於其他水寇們進行圍剿的行動。

海龍女將書信看了又看之後,覺得並無不妥,反正對於剩下的這些武裝力量,如今的蜀王也並不看重,留下來始終是一個禍端,既然淮陽王同蘇州方面,他們已經達成了某種秘密協定,那麼能夠得到這樣一個結局也是不能再好的了!淮陽王成了蜀王之後,怕是再難回到中原了!而最近幾日中,島上人心不定,若是對未來的發展再沒有一個明確的走向的話,恐怕要日久生變!

“侍衛——”海龍女想到這裡,對著外面喊了一聲。

“大統領——”立刻有侍衛應聲而入。

“那送信的人走了沒有?”海龍女問道。

將書信送來的侍衛答道,“回大統領的話,那人還未離開,說是要得到大統領的回覆。”

“你去告訴他,請回覆信的主人,所說之事,無不遵從。”海龍女吩咐道。

“是!”侍衛領命而去。

待那侍衛離開之後,海龍女吩咐外面候立的侍衛道,“擂鼓聚將,是到了決定我們以後的命運的時刻了!”

過了片刻後,洞庭山島上響起了隆隆鼓聲。

而此時的太湖周圍三州,蘇州、湖州和常州的各路兵馬,都開始厲兵秣馬,準備合圍太湖,清剿水寇。最高興的莫過於當地深受匪患困擾的百姓,聞說官軍準備徹底解決水寇之後,很多人都牽牛提酒前來慰勞水師,鄉紳代表劉老爺子作爲蘇州當地百姓公推的元老親自將萬兩白銀贈於水師作爲餉銀,場面非常熱烈。

六月二十七日,我率領蘇州水師的一干將領們,頂盔貫甲,登上戰船,舉行誓師大會。與此同時,另外兩州的兵馬也開始入湖,一場大水戰眼看就拉開了序幕。

根據後來的統計,這一場水戰,也是自南唐臣服以來場面最爲宏大、動用兵力最多、計劃最周詳、戰果最豐厚、官軍傷亡最小、水寇被消滅最多的一次戰役。

整個戰役的過程中也透露著非常詭異令後人感到無法理解的變化,比如說在大戰之前,水寇至少有三萬以上,而官軍總共纔有兩萬多人,且進攻的方向來自三個地方,兵力並不集中,而在戰鬥中,實力最爲龐大的洞庭山島忽然不戰而降,非常有默契地與官軍一道率先剿滅了麻禿子這一隻太湖中實力排名第二的悍匪,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席捲了整個太湖,其中到底發生過什麼事情,當事人皆守口如瓶,旁人無法猜測。

太湖上的戰鬥從官軍誓師出發到戰鬥基本結束,僅僅持續了五天。大多數的時間都花在去尋找藏匿在各個小島上的小股水寇,而人數在四千左右的麻禿子匪幫,只耗費了我軍一個白天的時間就徹底地土崩瓦解。

此役,公殲滅水寇萬餘,且都是一些民憤極大危害甚廣的悍匪。

戰報傳回來的時候,城中百姓歡聲雷動,整個蘇州連著放了三天的焰火,比之過年也不遑多讓,足見這些匪寇們對地方上的危害有多麼嚴重了。

消息被十萬火急的快馬送到京師的時候,太宗皇帝正在朝會,頓時龍顏大悅,百官紛紛相賀,諛詞如潮,自覺面子有光的太宗皇帝立刻爲在場的文武官員們進爵一級,加賞一月俸祿。

“這三個小子,總算沒有給朕丟臉呀,演戲的天分還真的不錯——”看著被矇在鼓裡面的大臣們,太宗皇帝暗自笑道,一顆懸了許久的心總算放了下來。

第012章 印鈔大計第001章 不速之客第008章 運籌帷幄第002章 血染長街第009章 書生風骨第002章 唐宋風情第010章 邊塞傳烽第001章 重歸故里第011章 桃花嶺上第011章 兵器司中第006章 寒山古剎第010章 儀同三司第010章 白雲先生第009章 爾虞我詐第002章 契丹女主第007章 節外生枝第002章 風靡西北第003章 觀星臺上第007章 貴客登門第010章 峰迴路轉第012章 風雨將至第008章 一鼓作氣第010章 儀同三司第003章 紛至沓來第008章 運籌帷幄第004章 斯人憔悴第011章 因人成事第003章 北上勤王第005章 峰迴路轉第008章 運籌帷幄第006章 瞞天過海第001章 緣來如此第002章 契丹女主第003章 遊說權貴第007章 節外生枝第007章 晉中門戶第009章 陰謀陽謀第008章 意亂情迷第008章 意外重逢第006章 又見仙師第006章 寒山古剎第003章 喜出望外第008章 夜入靈州第003章 鹽字當頭第002章 面授機宜第011章 暗箱操作第009章 婚姻大事第003章 紛至沓來第006章 幷州形勢第006章 暗藏禍心第002章 土豪劣紳第008章 上流人物第006章 寒山古剎第002章 刀下留人第005章 徒費口舌第012章 檀淵之盟第011章 吃飯問題第008章 熱兵時代第010章 峰迴路轉第002章 唐宋風情第005章 秘密潛入第010章 白雲先生第008章 熱兵時代第008章 踏雪尋梅第010章 狗頭軍師第005章 西北重鎮第011章 因人成事第003章 浮生若夢第001章 絕處逢生第002章 江南一統第006章 何以破陣第006章 逃出生天第004章 武裝干涉第004章 宋國來使第001章 指點江山第010章 土崩瓦解第001章 中嶽風雲第007章 收復銀夏第007章 節外生枝第008章 踏雪尋梅第005章 曲意逢迎第008章 一鼓作氣第002章 風靡西北第002章 父子相見第005章 兩大陣營第011章 桃花嶺上第001章 進退有據第003章 與君同愁第012章 意料之外第009章 實至名歸第012章 鬥志如山第011章 慈航普渡第005章 起死回生第002章 邪異宗主第010章 意外之得第008章 生死存亡第001章 西北方略第010章 還不還俗第004章 再起波瀾第012章 各顯其能
第012章 印鈔大計第001章 不速之客第008章 運籌帷幄第002章 血染長街第009章 書生風骨第002章 唐宋風情第010章 邊塞傳烽第001章 重歸故里第011章 桃花嶺上第011章 兵器司中第006章 寒山古剎第010章 儀同三司第010章 白雲先生第009章 爾虞我詐第002章 契丹女主第007章 節外生枝第002章 風靡西北第003章 觀星臺上第007章 貴客登門第010章 峰迴路轉第012章 風雨將至第008章 一鼓作氣第010章 儀同三司第003章 紛至沓來第008章 運籌帷幄第004章 斯人憔悴第011章 因人成事第003章 北上勤王第005章 峰迴路轉第008章 運籌帷幄第006章 瞞天過海第001章 緣來如此第002章 契丹女主第003章 遊說權貴第007章 節外生枝第007章 晉中門戶第009章 陰謀陽謀第008章 意亂情迷第008章 意外重逢第006章 又見仙師第006章 寒山古剎第003章 喜出望外第008章 夜入靈州第003章 鹽字當頭第002章 面授機宜第011章 暗箱操作第009章 婚姻大事第003章 紛至沓來第006章 幷州形勢第006章 暗藏禍心第002章 土豪劣紳第008章 上流人物第006章 寒山古剎第002章 刀下留人第005章 徒費口舌第012章 檀淵之盟第011章 吃飯問題第008章 熱兵時代第010章 峰迴路轉第002章 唐宋風情第005章 秘密潛入第010章 白雲先生第008章 熱兵時代第008章 踏雪尋梅第010章 狗頭軍師第005章 西北重鎮第011章 因人成事第003章 浮生若夢第001章 絕處逢生第002章 江南一統第006章 何以破陣第006章 逃出生天第004章 武裝干涉第004章 宋國來使第001章 指點江山第010章 土崩瓦解第001章 中嶽風雲第007章 收復銀夏第007章 節外生枝第008章 踏雪尋梅第005章 曲意逢迎第008章 一鼓作氣第002章 風靡西北第002章 父子相見第005章 兩大陣營第011章 桃花嶺上第001章 進退有據第003章 與君同愁第012章 意料之外第009章 實至名歸第012章 鬥志如山第011章 慈航普渡第005章 起死回生第002章 邪異宗主第010章 意外之得第008章 生死存亡第001章 西北方略第010章 還不還俗第004章 再起波瀾第012章 各顯其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池县| 乐山市| 龙川县| 兴山县| 塔城市| 顺义区| 东丰县| 白山市| 浏阳市| 平谷区| 渑池县| 怀集县| 普兰店市| 嵊泗县| 涿鹿县| 十堰市| 尉犁县| 金寨县| 汕头市| 澄城县| 弋阳县| 仲巴县| 靖安县| 惠州市| 韶山市| 桐梓县| 山丹县| 丰原市| 临城县| 社旗县| 徐汇区| 分宜县| 海口市| 竹溪县| 上虞市| 炉霍县| 许昌县| 松滋市| 巍山| 焉耆| 策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