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008章 富麗天下

“秦伯伐晉,濟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晉人不出,遂自茅津濟,封殽屍而還,遂霸西戎,用孟明也。君子是以知秦穆公之爲君也,舉人之周也,舉人之壹也,孟明之臣也。”

我手捧一卷《春秋左氏傳》,坐在窗前細細地翻閱著。

那日與老夫人談論過後,我忽然萌發了想要參加科舉的念頭。

有道是,考,考,考,皇帝的法寶,分,分,分,秀才的命根兒!大宋朝廷仍然是沿用了自唐以來的科舉制度來選拔人才。宋初的科舉,僅有兩級考試製度。一級是由各州舉行的取解試,一級是禮部舉行的省試。後來太祖皇帝爲了選拔真正擁護正統而又確有才幹的人擔任官職,效力於朝廷,遂於開寶六年實行殿試。自此以後,殿試成爲科舉制度的最高一級的考試,並正式確立了州試、省試和殿試的三級科舉考試製度。殿試以後,不須再經吏部考試,直接授官。太祖還下令,考試及第後,不準對考官稱師門,或自稱門生。這樣,所有及第的人便都成了天子門生。

從科舉的內容上來看,進士科考帖經、墨義和詩賦,進士以聲韻爲務,多昧古今,而明經科只強記博誦,而其義理,學而無用。作爲科考的選材,是以《易官義》、《詩經》、《書經》、《周禮》、《禮記》爲大經,《論語》、《孟子》爲兼經,定爲應考士子的必讀書。進士考試爲四場:一場考大經,二場考兼經,三場考論,最後一場考策。殿試僅考策,限千字以上。

宋初的科考,每年一次,並非像後來通行的三年一大考,一般來說在八月進行州考,來年春天,由禮部組織省試,省試當年進行殿試。算了算時間,離州考還有兩個月,足夠我籌劃一番了。小生好歹也是久經考驗的試場老鳥,素質教育也好,應試教育也罷,只要是準備充分,勤讀、苦背、加小抄,最多在賄賂一下考官,對付這幾本數落死人骨頭的小冊子,還不是小菜一碟?既然被老天發配到這個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宋朝,咱也弄個三元及第噹噹?據說自開科舉以來,幾近千年的時間裡,能夠連中三元的也不過十數人而已,要是真能獲此殊榮,也算得上是青史留名了。

再說了,紅袖添香夜讀書也是我輩讀書人的夢想嘛!楊府裡面別的沒有,紅袖就有不少,雖然個個都很棘手,但容貌卻很是可人,而且手腳麻利,服務周到,拿來伴讀一下還是可以的。而且我也非常意外地發現,自從我宣佈要閉關苦讀以後,除了幾個丫頭隨侍外,其他的閒人們立刻自動消失,就連老夫人也不敢輕易來騷擾我了,小院基本上成了禁足區。沒有了被人拷問的危險,我的小日子還是過得挺滋潤的,右手捧一卷春秋,微微側目瞑視,右手理一理想象中的五綹長髯,在小丫頭們一片羨慕的眼神中,我的虛榮心開始極度膨脹了!

想當年,關老爺的待遇也就不過如此嘛!

“六哥——六哥——”一陣亂叫打斷了我的想入非非,隨之而來的就是一路小跑的聲音。

“所以威不軌而昭文德也,聖人以興,亂人以廢,廢興存亡,昏明之術,皆兵之由也。”我趕緊將手中的春秋高舉,遮在面前搖頭晃腦地誦讀起來。

七郎跑了進來,也不問過我這個主人,徑直一屁股坐在我的椅子上,拿起桌子上面的茶壺,不管涼熱,先咕咚咕咚地牛飲了一通。我心中那個痛啊!雖然說茶葉是皇帝賞賜的,不用花錢,可是那畢竟是極品的黃山雲霧茶,產量有限,喝一口少一口啊!

“六哥——”七郎從我的案頭上信手檢出一部詩經來,胡亂翻了翻,扔在一旁,不無鄙夷地詰問道,“好生生地爲什麼要去考科舉?咱家向來都是頂天立地馳騁疆場的熱血男兒,什麼時候出過酸秀才了?”

“個人愛好而已,跟你這種不學無術的人是講不明白的。”我那起手中的書卷點著七郎的腦袋說道,“誰說熱血男兒一定比酸秀才強?”

“難道不是麼?”七郎很不服氣,歪著腦袋理直氣壯地反駁道,“保家衛國,沙場點兵,什麼時候不是我們在出頭?不是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嘛!”

“迂腐——”我忽然發現自己也可以對別人進行說教了,心中很是感慨,於是語重心長的教誨道,“有道是君子動口,小人動手!打打殺殺的向來都是別人的馬前足,又有哪個帝王將相肯以萬金之軀親臨險地了?莽夫殺人才用刀,君子們只需要動動嘴皮兒,就能讓你身敗名裂!別的人且不用提,就是本朝的趙普趙則平,也不過是憑著半部論語,就敢放眼天下啊!那個,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你怎麼敢小看讀書人吶!”

“嘿嘿嘿——”七郎並非不開竅的木頭,聽我這麼一說倒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不過卻沒有說什麼,只是拉住我的衣袖鼓動道,“六哥你讀書辛苦了!我楊家能不能光大門楣就全指望著你了!今日小弟我作東,請你出去海吃一頓如何?”

“恩,兄友弟恭,聖人明訓!既然小弟你能有如此美意,那愚兄我自然也不能拂了你的一片好心哪!”我笑瞇瞇地點了點頭答道,接著整顏一頓道,“不過,我對京城的地方不熟,你可不要糊弄你六哥,專門找便宜的館子去啊!”

“放心,包在小弟我的身上!”七郎見我答應,心下歡喜,拍著胸脯滿口應承道。

我轉身交代了丫頭香雲一聲,隨著七郎出了院子,早有家丁準備好馬匹,兩人上了馬,任由家丁牽著,一路行了出去。

“哇——好帥耶——”

還沒等我們走出大門,就發現一大羣的女孩子圍在大門口,眼睛已經變成了心形,雙手捧胸作陶醉狀,更有甚者已經不顧家丁們的阻攔,就要作勢衝上來了,嚇得我們趕緊將大門緊閉,逃了回來。

原來楊家的尚未成親的公子甚多,家世又好,皇上賜建的府邸在衆大臣的府第中也算是頂尖的,尤其是哥幾個長得都比較帥一些,自然成了京中許多未婚女子已婚少婦的偶像,自是不堪煩擾,每每出行的時候總會遇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女子衝上來揩油。

“沒想到我們的魅力如此巨大,趕得上潘安了。”我擦了一把冷汗,隨口對七郎說道。

“潘安?”七郎一楞,“是潘仲詢家的兒子嗎?我記得他家的幾個兒子都長得慘不忍睹啊!”

“不是了——”我笑著答道,“那傢伙是以前的一個美男子,據說每次上街的時候都背一個竹簍,愛慕他的女子會將什麼爛蘋果爛桃子之類的東西扔進去,算得上是個吃軟飯的吧!”

“原來如此——”七郎恍然道,接著很苦惱地問道,“可是,我們要怎麼才能出去呢?我可不想揀一堆爛蘋果回來啊!”

“這有何難!”我微微一笑道。

片刻之後,一輛包得嚴嚴實實的馬車從側門開了出去。

“六哥,你說這麼出去是不是有點晦氣?只有女人家才坐這種馬車啊!”七郎有些氣惱地縮在車廂後面的座椅上,有一顆沒一顆地剝著鹽水滷製的花生。

我一面偷偷將窗口上的掛簾揭開少許向外觀望,一面非常不屑地答道,“幹坐在家裡,不得出去,那豈不是更加晦氣?”

汴梁城中的結構依然是沿襲了唐朝的坊市,整個城中依據地勢地形與朝廷的規劃,除了保留出來的地方外,都按照一定的規模劃分成坊,這些坊多數設有東西南北四門,連接這四門的爲兩條大道,交叉成十字形,內中有“曲”相通,所謂曲徑通幽處的說法應該就是由此而來了。坊的四周築有圍牆,坊門每日以街鼓爲號定時關閉。

坊是居民的聚居區,而市則是生活消費場所,有點兒像後來的商業街步行街等所在。

我同七郎出了府邸後不遠,就跳下馬車,吩咐車伕回頭,雙雙向鬧市中步行而去。

汴梁不愧是號稱“富麗天下”的大城市,但見街道兩邊樓閣林立店鋪相接,路面上行人接踵磨肩,熙熙攘攘,叫賣聲不絕於耳,小攤兒上的貨物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給。

見我看得入神,七郎試探地叫道,“六哥!”

“恩?”我回過神來問道,“怎麼了?”

“京城中景象如何?比我們太原城可要富麗百倍吧?”七郎問道。

“那是自然——”我心中暗道,你拿什麼跟什麼來比啊?汴梁此時在籍的居民超過了十萬戶,怕不下五六十萬人口,而北漢的總人口也不過八萬戶,簡直是天壤之別了!

“讓道——讓道——”幾聲粗粗的喊叫聲過後,五六名全身勁裝的差役騎著高頭大馬從市集中穿行過去,所經過之處,百姓們紛紛閃避,饒是如此,還是有幾個水果攤子險些被踢翻,果子落了不少在地上,攤主連忙拾起放在筐中,口中猶自埋怨不已。

“那些人是市泊司的屬下,平時倒不見有什麼囂張跋扈的,今日怕是有急事吧!”七郎皺著眉頭看了看絕塵而去的幾匹馬,口中猶豫道。

“列位看官——”

突然從旁邊的酒樓傳出一聲清朗的聲音,中氣十足,韻味濃厚,引得大家都往前湊去,卻是一位說書人。

擡眼一看,一進門的門楣上草書著“會仙酒樓”四個大字,筆力遒勁,似乎要破匾飛去,心中頓時印象大佳。

只見那說書人是位年近六十的老者,白鬚白髮,手中合著一把鵝毛扇,坐在高臺之上,很有幾分威儀,一手捧著青瓷茶碗,氣定神閒地坐在那裡,抿了口茶,“京城繁華之地,正當輦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習鼓舞,班白之老,不識干戈,時節相次,各有觀賞。燈宵月夕,雪際花時,乞巧登高,教池遊苑。舉目則青樓畫閣,棱戶珠簾,雕車競爭駐於天街,寶馬爭馳於御路,金翠耀目,羅綺飄香。新聲巧笑於柳陌花衢,按管調絃於茶坊酒肆。八荒爭湊,萬國鹹通。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會寰區之異味,悉在皰廚。花光滿路,何限春遊,簫鼓喧空,幾家夜宴。伎巧則驚人耳目,侈奢則長人精神。瞻天表則元夕教池,拜郊孟亭。頻觀公主下降,皇子納妃。修造則創建明堂,冶鑄則立成鼎鼐。觀妓籍則府曹衙罷,內省宴回;看變化則舉子唱名,武人換授。僕數十年爛賞疊遊,莫知厭足啊。”

“說得好啊——”樓下衆人聽得入神,紛紛鼓掌叫好,歡呼不已。

“果然說得好啊——”我仔細一聽,此人將京中繁華說了個點滴不漏,更難得的是口齒靈洌,條理分明,遣詞工整,合轍壓韻,看來絕不是等閒之輩,不由得認真地盯著那人看了兩眼。

那人似乎在人羣之中感受到了我的目光,微笑著將眼睛向這裡瞟過,看到了我同七郎,剎那之間似乎愣了一下,眼中神光暴射,接著很快又恢復了正常,繼續說他的書。

“好凌厲的眼神!”我心中暗自驚異。

七郎卻沒有留意,拉著我徑直上樓,找了個臨街靠窗的位子坐了下來。

“兩位爺!您二位要來點兒什麼?小店的鱔魚包子可是東京城裡出了名的鮮哪!”小兒跑了過來,奉上茶水,然後取下搭在肩頭的長巾,將本來就光可鑑人的硬木長桌又快快地擦拭了一遍,一邊殷勤地問道。

“六哥——”七郎看了看我,示意我來點菜。

“先把菜單拿來看看。”我對小二說道。

“菜單?”小二撓了撓頭,莫名其妙地站在哪裡。

唉!習慣了,我還當自己是在飯店點菜呢!想到這裡不由得輕輕地嘆了口氣,溫和地說道,“就把你們的招牌菜來上三四個,有什麼好酒燙上一壺!那個,什麼鱔魚包子的,也來上一籠!”

“好嘞——”小兒滿口應承,轉身就要下樓。

“且慢——”七郎端起桌子上的茶碗來,放在鼻子前面嗅了嗅,然後吩咐道,“把這些粗茶撤了,給爺來一壺上好的香茶!”

“放心吧,二位爺——”小兒將桌子上的茶水撤下,小樓去了。

轉眼之間,茶水與杏花村的陳年汾酒就端了上來,另外還有一盤滷牛肉和一盤黎凍魚頭。

“六哥,你我兄弟喝上一杯!”七郎提起酒壺,深深地吸了一口,非常滿意,順手倒入杯中,舉到我的面前,殷勤地對我說道。

“你倒是個酒蟲轉世!”我也不推辭,笑著拿過來碰了一下,一飲而盡。

綿延醇厚的酒水落入喉中,渾身上下頓時熱了起來。

沒想到宋代的白酒已經非常厚道,雖然可能在酒精的比例上較之後世弱了一些,但是入口甘醇,齒間留香,怕是跟獨特的釀造工藝有關,再加上現在的水質較好沒有污染,果然是消愁解悶尋歡助興的佳釀。

七郎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人物風流不羈溫文儒雅,可是一喝了酒以後,就有點令人無法恭維了,乾脆將衣襟扯鬆了,抓著酒壺斜依在窗臺的木梗上面,一邊喝著,一邊望著下面的風景,口中尚且不忘與我說話。

點的幾個菜還沒有送上來,幾杯汾酒下肚,頭腦有些醉意醺然,我站了起來,也學著七郎的樣子憑著闌干,看那對面的風物。

一陣微風拂面而過,眼前橫亙著的正是汴河的一條支流,被人們加以開掘後作爲交通,一道拱橋如飛虹般連通了河兩岸,正是飛虹橋。橋下有數只滿載貨物的烏蓬船正在通行,橋面上的人俯下身去,觀看那船家轉舵掌槁,不時地發出驚呼聲。

兩岸上有無數的小店鋪和臨時擺出的攤位,路上車水馬龍,行人絡繹不絕,好一派熱鬧景象,數不清的行人客商騎馬坐轎趕車牽牛,或是買或是賣或是看熱鬧,塞得河兩岸水泄不通,不由令人感慨東京汴梁的繁盛。

更有不少胡人,穿著奇裝異服,扯著古怪離奇的腔調,笨拙地比畫著手勢,將自己不遠千里帶到中原的各種奇珍異寶通過古玩商人出售,變換成銀錢,然後在購進自己需要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物,高高興興地僱船回去。

“大宋——”我忽然百感交集。

看著眼前的景象,任誰又會想象到,只需百餘年之後,太祖太宗開疆擴土的雄心已然不再,富麗天下的景象盍然遠去,而留給後人的只是金人與蒙元的兇悍肆虐與靖康之恥的千載恨事呢?空悵惘,中華自此一獗而不振,無數燦爛的文明就此淹沒於草莽之中,只聽到異族統治者奴化人民的聲音與漢族遺民的悲苦吶喊?

我的額頭上忽然冒出一股冷汗來。

“二位爺!您要的菜來了——”小二的話將我從冥思中驚醒過來。

這才發現,樓上的其他客人都已經吃罷了,只剩下我與七郎兩個人靠在窗口上吹風。

一位老者正笑吟吟地坐在我們的桌子旁邊,伸出筷子嘗試著盤中菜式。

第008章 運籌帷幄第007章 遼夏聯姻第004章 宋國來使第002章 契丹女主第007章 貴客登門第011章 帝王權謀第010章 土崩瓦解第009章 屯邊大計第003章 北上勤王第011章 暗箱操作第005章 妙手回春第007章 奇思妙想第001章 異世重生第002章 盪舟南下第009章 陰謀陽謀第001章 打人打臉第010章 誰是英雄第007章 行軍總管第006章 規模生產第011章 統萬之城第002章 面授機宜第006章 突發奇想第009章 共商大計第003章 北上勤王第001章 打人打臉第002章 束手陣前第009章 賤內所著第004章 武裝干涉第006章 應天探寶第005章 西北重鎮第006章 來勢洶洶第009章 酒樓驚魂第002章 束手陣前第001章 打人打臉第005章 秘密潛入第004章 海客瀛洲第011章 剖白心跡第006章 暗藏禍心第003章 戰略轉移第012章 檀淵之盟第005章 徒費口舌第003章 造神運動第011章 暗箱操作第008章 意亂情迷第007章 左右爲難第005章 又見烽煙第002章 面授機宜第006章 暗潮洶涌第003章 造神運動第003章 四海錢莊第009章 陰謀陽謀第001章 檀州大陣第012章 風摧秀木第008章 夜入靈州第011章 兵器司中第004章 三座大山第012章 急轉直下第005章 起死回生第004章 細述傳說第008章 上流人物第006章 天波女主第004章 洞察玄機第010章 儀同三司第001章 緣來如此第004章 太祖聖物第008章 大理公主第008章 孤注一擲第007章 因勢利導第001章 異世重生第001章 不速之客第006章 魔焰升騰第009章 鏖戰正急第004章 武裝干涉第001章 指點江山第001章 進退有據第002章 父子相見第001章 西北方略第001章 銷金之窟第006章 將星隕落第003章 鹽字當頭第002章 契丹女主第006章 突發奇想第007章 貴客登門第004章 降龍木炭第003章 偷天換日第005章 明德大君第009章 酒樓驚魂第012章 武備真藏第007章 節外生枝第010章 意外之得第004章 李煜之死第009章 酒樓驚魂第003章 降龍神木第004章 宋朝漢奸第005章 敲詐所得第002章 雪山聖女第008章 宮中驚變第005章 又見烽煙第006章 寒山古剎
第008章 運籌帷幄第007章 遼夏聯姻第004章 宋國來使第002章 契丹女主第007章 貴客登門第011章 帝王權謀第010章 土崩瓦解第009章 屯邊大計第003章 北上勤王第011章 暗箱操作第005章 妙手回春第007章 奇思妙想第001章 異世重生第002章 盪舟南下第009章 陰謀陽謀第001章 打人打臉第010章 誰是英雄第007章 行軍總管第006章 規模生產第011章 統萬之城第002章 面授機宜第006章 突發奇想第009章 共商大計第003章 北上勤王第001章 打人打臉第002章 束手陣前第009章 賤內所著第004章 武裝干涉第006章 應天探寶第005章 西北重鎮第006章 來勢洶洶第009章 酒樓驚魂第002章 束手陣前第001章 打人打臉第005章 秘密潛入第004章 海客瀛洲第011章 剖白心跡第006章 暗藏禍心第003章 戰略轉移第012章 檀淵之盟第005章 徒費口舌第003章 造神運動第011章 暗箱操作第008章 意亂情迷第007章 左右爲難第005章 又見烽煙第002章 面授機宜第006章 暗潮洶涌第003章 造神運動第003章 四海錢莊第009章 陰謀陽謀第001章 檀州大陣第012章 風摧秀木第008章 夜入靈州第011章 兵器司中第004章 三座大山第012章 急轉直下第005章 起死回生第004章 細述傳說第008章 上流人物第006章 天波女主第004章 洞察玄機第010章 儀同三司第001章 緣來如此第004章 太祖聖物第008章 大理公主第008章 孤注一擲第007章 因勢利導第001章 異世重生第001章 不速之客第006章 魔焰升騰第009章 鏖戰正急第004章 武裝干涉第001章 指點江山第001章 進退有據第002章 父子相見第001章 西北方略第001章 銷金之窟第006章 將星隕落第003章 鹽字當頭第002章 契丹女主第006章 突發奇想第007章 貴客登門第004章 降龍木炭第003章 偷天換日第005章 明德大君第009章 酒樓驚魂第012章 武備真藏第007章 節外生枝第010章 意外之得第004章 李煜之死第009章 酒樓驚魂第003章 降龍神木第004章 宋朝漢奸第005章 敲詐所得第002章 雪山聖女第008章 宮中驚變第005章 又見烽煙第006章 寒山古剎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金市| 五台县| 济南市| 甘孜县| 德阳市| 石狮市| 灵武市| 石狮市| 富源县| 崇文区| 丰顺县| 门源| 贺州市| 曲沃县| 周口市| 河北区| 邓州市| 库伦旗| 黑河市| 富阳市| 佛冈县| 措美县| 彩票| 建德市| 西华县| 鄂州市| 永兴县| 肥城市| 茂名市| 比如县| 香格里拉县| 乌拉特前旗| 石狮市| 辽源市| 呼伦贝尔市| 石家庄市| 泰顺县| 文安县| 西乌珠穆沁旗| 扎兰屯市| 朝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