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七八章 這青苗法呀

大事?小事?或者說是一場鬧劇。

朝堂等著看熱鬧的不少,不管是一直堵著王安石家門,還是宗親被朝廷懲罰,甚至還有人看到了宗親變革被叫停的可能。這都是熱鬧。

結果…~官家就出宮轉了一圈,事就沒了,跟沒發生一樣。

估計宗親肯定被官家拾掇了,畢竟官家在宗正寺停留的時間不短。

沒見勾欄酒肆都見不著宗親的人影了嗎?

皇家宗學裡的人多起來了,從七八歲到十七八的都有。報名出外做官的也多起來了,兩湖的,廣南的,大理的,西北邊境的,河北榷場的,沒一個好去處。

朝廷開始還擔心,再看看宗親們的做法:都是孤身一人外出,把妻兒老小都留在汴梁了。

都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居然讓宗親一個個像打了雞血一樣。

不奇怪!趙曦知會趙琴做了一些事。

他不相信僅僅幾句話就可以改變整個宗室原本的尿性。

所以,趙琴不僅牽頭出資成立了皇家宗親基金,還建議用基金組建了一家商行。

同時,直接用基金的錢,跟現在內苑的產業進行了互換。

礦城、工坊城、錳礦、羊毛紡織、食品、軍備等等,幾乎趙曦所有的產業,都拿出一點點份子,讓宗親參與了。

趙曦的一番說辭,可能讓宗親激動,也可能讓宗親親近,或許也有一時的衝動和興奮,要精忠報國。

趙曦知道那續舊不了,要想持久,唯有利益是永恆的。

如今的大宋,上點層面的人,都知道,朝廷都沒有官家富足。

官家不帶宗親玩,宗親就是投門扒窗,也找不到摻合那些產業的門路……這是聚寶盆,誰捨得放棄?那怕是一點點都捨不得。

官家這時候真的丟出來了,也就是說,官家是真當宗親是一家人了!

所以,也就還來了這些宗親真正的忠誠。

其實,更重要的一點,這也是趙曦控制宗親最有效的手段。

……

持續半年之久的青苗法調查人員終於回朝了,帶回來的確實各執一詞的報告。

不同立場的調查人員,無法在調查結果上統一,也就無法形成統一的結果。

很好,這正是趙曦想看到的。

支持青苗法的,側重於耕田數的變化,重心放在丈量耕田,並與實行青苗法前對照,以證明青苗法有利於保持國朝耕田數,確保兩稅不再減少。

而反對青苗法推行的,則側重於地方府衙在推行青苗法時的貓膩。

比如強行攤派,比如中飽私囊,比如常平倉虧空,比如陳糧新糧的差別,比如民聲民怨。

而中立的一方,就以公正的態度,全盤對實行青苗法的地方進行調研。

甚至還有敷衍了事,著地方官府撰寫青苗法實施情況的。

同時,皇城司也有一份奏報,著重是報告這半年來,朝廷外派官員都幹什麼了,跟何人接觸,各自又有何種背景。

五花八門,雜七五八……這就是最終的調查結果。

這倒是趙曦希望看到的,卻也是很爲難。

就憑這調查結果,不管是集議還是朝議,趙曦清楚,肯定又是吵吵嚷嚷的情形,絕無例外。

他是真煩那種爭吵。能吵出個結果來也算,吵吵半天,最後屁用沒有。

爭論,結果不就是各人保持各人的觀點嘛?

所以,調查人員回朝幾天了,趙曦沒召集集議,也沒召見任何一個外調人員。

可朝臣可沒準備讓趙曦閒著。

這外調青苗法並不是什麼隱秘的事,甚至各方的調查結果都會徵求意見,採納大佬的建議才能形成最終定稿。

也就是說,朝廷現在得到了什麼樣的報告,對於朝臣來說都清楚。

官家說過,在調查結果出來之前,把青苗法擱置,不得再議。

現在,外調結果有了,自然就是可以議了。

爲了搶的先機,一篇篇華麗的,激烈的,樸實的奏摺文章開始成堆成堆的往政事堂遞。

這事,就是在政事堂也還繼續著爭執,自然就到了趙曦的案頭。

借用並重復調查結果……沒看頭,丟一邊去。

滿篇口號喊的震天響,沒一點乾貨的……沒用,丟一邊去。

一個調查結果就否定王安石本人,冠以禍國殃民帽子,並準備往死裡整王安石的……其心可誅,丟一邊去。

過分擴大青苗法作用,忽略存在問題的…~也一邊去。

認爲在國朝耕田大事前,可以不必在意草民死活的……站著說話不腰疼,賤其子民者……一邊去。

唉……這是奏摺嗎?這是檄文!這是奏摺嗎?這是表演文采的機會。這是針對青苗法的奏摺嗎?這根本就是在羅列王安石罪狀。

一邊翻看,一邊丟,越來趙曦手裡的動作越大,到最後直接看開頭,就擡手扔出去了。

嚇得內監一個個連大氣都不敢出…~啥時候見官家這般暴躁過?

這就是朝臣!真應了一句話:百無一用是書生,不對,有一用,就是扯淡。

並不是說滿朝堂真沒有解決問題的臣工,是立場的需要,讓他們忘記了本職,替君王排憂解難的本職。

反對者不會去考慮解決問題,支持者不能也不合適去改變青苗法原義。

而中間派,看現在這架勢,還擔心所有的炮火都衝著他來呢。

所以,奏摺就單純表態了。

這個……蘇轍?終於看到一個可以讓人看下去的奏摺了。

蘇轍是作爲調查人員下去的,還是去了實行青苗法最久的鄞縣。

他用詳實的數據,從王安石主鄞縣時說起,充分肯定了青苗法的作用。

同時,也是用詳實的數據,列舉了從王安石離開鄞縣,整個青苗法變味兒的過程。

最後,兩者對比,從兩稅稅入增長和減少中得出結論:青苗法過於依賴官員的操守,不適合大範圍推廣,且,青苗法不適合作爲官員考評的內容,容易滋生亂像,從而導致事與願違,害民害政。

好像結論也是反對,可趙曦卻看到蘇轍在這一事件上的公正和客觀。

立場並沒有讓他喪失基本的判定標準,即便在言辭上有傾向,但並沒有全盤否定,也沒有給王安石按什麼罪名。

比他哥哥強,不玩虛活,言之有物。

可這青苗法……

如果說農田水利法是來源之法,青苗法就是節流之舉。

國朝不抑制兼併,但作爲這片土地上的人,沒人真正捨得丟棄自己的耕田。

耕地,對於農耕民族是烙在骨髓上的依賴。

而國朝耕田……納稅耕田的減少,勢官富姓絕少不了辦骯髒事。

第六三九章 先禮後兵的兵第四五三章 都不純粹第三九章 徐才人自縊了第四九二章 又被坑了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三七章 錢財算什麼第八零三章 這叫什麼事第四四四章 有些事做不得第二八五章 霸道和王道第一四零章 太子祈天第十九章 就是轉轉第九三七章 舊事第四七章 交與不交第四五零章 這是辱嗎第九一九章 借力是本意第五四一章 不該狂喜第二七四章 最後的問題第六十章 話語權第八四一章 王安石的執拗第五三章 都挺意外第八八九章 夾生第九五六章 誰做冤大頭第六七三章 趙曦的真的目的第八一六章 一以貫之的需要第二七五章 先利其器第六五六章 誰還爲他求情?第二六八章 各自有各自的盤算第七三七章 來不及了第七五零章 西夏又遣使了(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三更)第二九五章 約鬥第二二八章 拷問良心的機會第七百章第七八二章 是後路還是謀局第八七八章 攔截第三六七章 拒絕禪讓第五四五章 來了就別想離開第十二章 魯班鎖第四二八章第四一五章 推一把第二三零章 護衛營的新任務第七三零章 這纔是謀略第三六九章 對外強硬之聲第八二章 有賊人作亂第九五六章 誰做冤大頭第九六四章 大喇叭攻勢第三零一章 帝王和相公的挫敗感第六三零章 新論語第七七八章 官家囑咐第八八零章 說辭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八九七章 疆域的妄想第七七八章 官家囑咐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四八一章 閒不下的王安石第九五二章 以身爲主第六四六章 揪心呀第二五九章 臉打的很疼第七三零章 這纔是謀略第一三六章 太子殿下的詭異第五四三章 最擔心的第四四章 元夕夜 下第一六五章 走著看吧第一二六章 再上萬尹山第八章 甲子桃第六一八章 第一次議事第八五四章 官家的意圖第五八三章第六零九章 人事(下)第四二五章 爭吵 多吵吵第五八一章第一七七章 有目的最好(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三六一章 爹是兒子背後的山第六四七章 稅制第四七九章 偉大的想法第八六零章 宗澤的見解第九五章 練兵之法第五五章 做該做的事兒第一六四章第二七四章 最後的問題第七六一章 火器線索第一八九章 輕重緩急在人看(第三更)第五七二章 針鋒相對第九三零章 一級戰備了第一四五章 計謀只是心裡較勁第三五四章 相安無事的第一晚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四四五章 這猶豫要不得第六零九章 人事(下)第一六七章 全亂了(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八八零章 說辭第六九六章 董氈跪了第四一零章 段思廉的悲情第八三六章 東出拓海潰敗第一九二章 一鍋燴(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三章 不算太傻的老爹第二九四章 戰爭與需求第六七七章 決議通過第九百章 另一種推演第七七一章 趙曦教子
第六三九章 先禮後兵的兵第四五三章 都不純粹第三九章 徐才人自縊了第四九二章 又被坑了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三七章 錢財算什麼第八零三章 這叫什麼事第四四四章 有些事做不得第二八五章 霸道和王道第一四零章 太子祈天第十九章 就是轉轉第九三七章 舊事第四七章 交與不交第四五零章 這是辱嗎第九一九章 借力是本意第五四一章 不該狂喜第二七四章 最後的問題第六十章 話語權第八四一章 王安石的執拗第五三章 都挺意外第八八九章 夾生第九五六章 誰做冤大頭第六七三章 趙曦的真的目的第八一六章 一以貫之的需要第二七五章 先利其器第六五六章 誰還爲他求情?第二六八章 各自有各自的盤算第七三七章 來不及了第七五零章 西夏又遣使了(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三更)第二九五章 約鬥第二二八章 拷問良心的機會第七百章第七八二章 是後路還是謀局第八七八章 攔截第三六七章 拒絕禪讓第五四五章 來了就別想離開第十二章 魯班鎖第四二八章第四一五章 推一把第二三零章 護衛營的新任務第七三零章 這纔是謀略第三六九章 對外強硬之聲第八二章 有賊人作亂第九五六章 誰做冤大頭第九六四章 大喇叭攻勢第三零一章 帝王和相公的挫敗感第六三零章 新論語第七七八章 官家囑咐第八八零章 說辭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八九七章 疆域的妄想第七七八章 官家囑咐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四八一章 閒不下的王安石第九五二章 以身爲主第六四六章 揪心呀第二五九章 臉打的很疼第七三零章 這纔是謀略第一三六章 太子殿下的詭異第五四三章 最擔心的第四四章 元夕夜 下第一六五章 走著看吧第一二六章 再上萬尹山第八章 甲子桃第六一八章 第一次議事第八五四章 官家的意圖第五八三章第六零九章 人事(下)第四二五章 爭吵 多吵吵第五八一章第一七七章 有目的最好(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三六一章 爹是兒子背後的山第六四七章 稅制第四七九章 偉大的想法第八六零章 宗澤的見解第九五章 練兵之法第五五章 做該做的事兒第一六四章第二七四章 最後的問題第七六一章 火器線索第一八九章 輕重緩急在人看(第三更)第五七二章 針鋒相對第九三零章 一級戰備了第一四五章 計謀只是心裡較勁第三五四章 相安無事的第一晚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四四五章 這猶豫要不得第六零九章 人事(下)第一六七章 全亂了(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八八零章 說辭第六九六章 董氈跪了第四一零章 段思廉的悲情第八三六章 東出拓海潰敗第一九二章 一鍋燴(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三章 不算太傻的老爹第二九四章 戰爭與需求第六七七章 決議通過第九百章 另一種推演第七七一章 趙曦教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本溪| 合阳县| 财经| 朝阳县| 英吉沙县| 巴东县| 五华县| 鄯善县| 新闻| 龙江县| 建瓯市| 邳州市| 济阳县| 田阳县| 周宁县| 镇赉县| 芜湖县| 巢湖市| 鸡泽县| 双桥区| 五华县| 灌云县| 汉阴县| 台前县| 克山县| 石渠县| 邯郸市| 临沭县| 礼泉县| 海门市| 大城县| 南靖县| 肥城市| 高唐县| 高邮市| 固安县| 沅陵县| 龙江县| 穆棱市| 宁南县| 都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