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七八章 攔截

吳執中出使的儀仗剛出京東路時,雄州事件已經發生了變化。但是,朝廷並沒有新的指示傳來。他也只好繼續北上。

北遼陳兵了,似乎大戰一觸即發。儀仗隊伍裡多少有些議論,甚至副使話裡話外的要求請示朝廷是否繼續出使······

吳執中不予理睬。

他跟呂惠卿是連襟,可他吳執中升遷跟呂閣老不相關。

這一次出使,據他所知也並非呂閣老提議。

這都無所謂,在吳執中看來,他只需要做好出使的差事即可,其他的都無所謂。

越是在這樣煩亂的局面中,出使越是容易建功的。

雖然吳執中看不慣呂惠卿的做派,可也不得不承認他從呂惠卿口中知道了朝廷的真正用意,也讓他的出使有的放矢。

再說了,就國朝現在實力,真不必害怕什麼北遼······

“正使,出境了。可有安排?”

出使都有武將輔助,這一次出使的武將是老護衛營軍卒出身,聽說現在已經是五品的都指揮使了。

“羅將軍,本官不懂軍務,該當如何,還是羅將軍自行安排吧。”

吳執中是耿直,並不是愚鈍。面對可以直達官家的武將,吳執中還是知道怎樣相處的。

不說人家一路上做的得體到位,就是憑官家明確了文武責任的思想,他吳執中也不會對軍伍指手畫腳。

一個使團,功勞和過失都是一體的,各司其職纔是最出成績的做法。

秋末冬初,這時候北上確實不是什麼好季節。不過這時候北遼的皇帝在中京道,還沒有離開北上,路途倒是不算太遠。

國朝出使,大多數也都是在中京道一帶覲見北遼皇帝。

使團是從河間府出境的,並沒有像國朝傳言的那般到處是騎兵,北遼陳兵邊境的事,估計也就是雄州一帶有騎兵咋呼。

這倒是與朝廷的猜測契合······北遼所謂的陳兵,純粹是想引起國朝河北道混亂,趁機掩蓋工匠北逃的目的。

如此想來,這一次的出使目的應該可以達到······

“正使,北遼魏王、北院樞密使、中京留守耶律乙辛遣人讓使團折道幽都府······”

天雖然很冷,馬車的底隔有暖爐,薰的吳執中有些迷糊,突然車外傳令兵這樣奏報。

“不予理會!本官時出使遼朝,覲見的是遼國皇帝,他耶律乙辛算啥?繼續按線路北上,等待遼國接伴使······”

耶律乙辛是誰,吳執中當然知道,只是對於耶律乙辛這樣的人,實在是沒一點好感。

北遼權臣,搬弄似非,導致北遼誅殺皇后,廢掉太子的罪魁禍首。若是從國朝的角度考慮,似乎應該感謝這耶律乙辛,可基於教化的原因,吳執中乃至整個國朝的朝堂對北遼這個權臣都沒有好感。

想讓自己折道幽都府?他以爲他是誰呀?

“正使,據來人傳話,北遼的接伴使現在就在幽都府等候······”

這都什麼事呀?吳執中也是沒法了。出使他國,入他國境內,使團便應該有接伴使陪伴。往後的行程也應該由接伴使安排······這是早年兩國和談時定下的,還是國朝這邊力主的條款。

“唉···那就折道吧。告訴羅將軍,多操些心······”

那時候己方勢弱,到現在雖然變換了角色,可國朝也做不出出爾反爾的事來。

至於見耶律乙辛,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幽都府,是北遼南京治所,原本是中原王朝的幽州,也是國朝念念不忘的燕雲十六州之一······

北遼很無禮,基本上國朝都會當成不懂禮節的蠻夷。就比如這次,接伴使應該在使團入境後,在固定線路上接引。

可北遼的接伴使居然在幽都府等候,僅僅是在幽都府外接引······有些軍伍上的事,吳執中沒有摻和,他相信羅將軍會做好。

國朝現在對於老護衛營的將領有種莫名的信任。

······

“不想見本王?”

這行程莫名其妙,吳執中倒也能理解,只是沒想到耶律乙辛的權勢已經幾乎在北遼一手遮天了,連北遼朝廷的接伴使都可以隨意驅使。

不過,對於耶律乙辛的問話,吳執中不準備理會。

“不說話?信不信本王可以讓爾等使團見不著我朝陛下?”

這是有可能的。就據吳執中知曉的北遼皇帝,幾乎不理朝政,全數交予權臣耶律乙辛處置。像這般扯皮的使團,還真有可能見不著北遼皇帝。

“阻斷視聽之事,本使相信耶律大王能做到,可宋遼局勢,耶律大王是否也能左右發展?”

“本王請使臣來幽都府,便是爲兩國局勢而來。不知宋國朝廷是爲何意?對我朝逃民的處置又是何意?聽聞宋國朝廷已經出臺了法令以禁止大遼子民北還,可有此事?”

“不知。”

吳執中確實不知,這都是他出京以後的事。再說了,他出使北遼跟這些無關。

“那爾等使團到我朝又有何意?倒不如就此返回······”

“兩國出使並非兒戲,我朝國書驛遞已經奏報北遼皇帝陛下。”

“哼!如今宋國與我朝榷場暫停,關卡關閉······擱往年便是戰爭之時。”

“不懼!既然大王能陳兵邊境,想必也可以隨時發起戰事······”

別以爲戰爭還能恐嚇得了我大宋,既然已經陳兵了,那就挑起戰事試試。有些話能抗,有些話就需要迂迴,吳執中是耿直,不是不懂事務。

“榷場何時開啓?”

“這需要北遼朝廷決定。”

“關卡何時暢通?”

“需你朝朝廷決定。”

有毛病不是,這不是一個問題?哦······明白了,吳執中這時候有些明白了。耶律乙辛攔截使團的目的,是因爲兩國事端都是因他而起。或許,或許北遼朝廷商不可知。

吳執中這時候倒是心裡踏實了。

出使北遼,本來就是扯皮而來,原本以爲挑起事端是北遼的朝廷。而現在,若真的是因耶律乙辛擅自挑起紛爭,吳執中不介意因此而建功。

至於使團安危,諒這耶律乙辛也不敢怎樣。

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八一四章 這不是巧合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六二三章 熟悉又陌生的氛圍第三一一章 狄青請戰第七二七章 不予增援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一六八章 意外的戰機(二更)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宋國第三五二章 沒想到的戰況第六一四章 官家又夾私貨第五二五章 奏對第四一章 記賬法燒著誰了第六六零章 不堪大用的韓琦第六四四章 一片譁然第四八七章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二二零章 這就是馬車第七八五章 章惇奏對第七六八章 都是做給人看的第七一四章 沙州張家第三九五章 司馬光的悲催第四一八章 這事做的不好第二八四章 該露露獠牙了第九零五章 文章哪有尋常事第四零九章 我要見上國皇帝陛下第二五八章 選擇第二八五章 霸道和王道第九零八章 要不要扶植(感謝雲哥的fans盟主打賞,加更)第九三四章 態勢第九零三章 我的大宋第九一六章 叛的徹底第八六二章 立場和態度第八零九章 替富弼分擔些第一六一章 圍點打援第五四零章 戰略部署(下)第五八四章 他們有了信念第七八九章 微服私訪(三)第五四六章 開始了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第八六九章 逃民的大匠第四二一章 邁出一步第三二章 推進第二四章 童英宴(三)第三六五章 這就是囂張第七四一章第九二八章 耶律乙辛的反擊第三八七章第六六六章 稚圭,別執迷了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六三五章第九六五章 恩威並施第七二章 馬蹄損傷第五四八章 野望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六六零章 不堪大用的韓琦第五九章 撥弄撥弄就火了第四零七章 有些意外第八九章 龐太師第九五九章 大清剿第六一七章 又一個驚人之舉第四三四章 自己說了算第八零九章 替富弼分擔些第七一章 被坑了第一九二章 一鍋燴(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五六七章 條款第六二零章 心思第六二一章 一個團結的集體第七九九章 微服私訪(十三)第六三章 初臨朝堂第二八七章 征戰之力第二二章 童英宴(一)第一四五章 計謀只是心裡較勁第三四四章 不被理解的軍令第七四二章 首功之議第七七六章 這是搞株連第九六五章 恩威並施第三一三章 出征和十殺令第二五四章 衆生相第九六七章 大定亂了第一九一章 最基礎的一環(第五更)第六六二章第八一七章 宗親新規第八三章 釋迦衰落 彌勒持世第一三五章 連敗第八八九章 夾生第九四八章 評估第一九九章 錢幣價值(第三更)第一一八章 據理力爭爲出征第四零三章 文武的認知第一九六章 算誰的幸運(第五更)第四七一章 宗親也是個事兒第三三九章 西夏的戰略統一第二四七章 不得不賺錢第六九二章 眼不見心不煩第六五一章第三一二章 戰略謀劃第一一三章 太子隱疾第一七三章 捷報(第二更)
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八一四章 這不是巧合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六二三章 熟悉又陌生的氛圍第三一一章 狄青請戰第七二七章 不予增援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一六八章 意外的戰機(二更)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宋國第三五二章 沒想到的戰況第六一四章 官家又夾私貨第五二五章 奏對第四一章 記賬法燒著誰了第六六零章 不堪大用的韓琦第六四四章 一片譁然第四八七章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二二零章 這就是馬車第七八五章 章惇奏對第七六八章 都是做給人看的第七一四章 沙州張家第三九五章 司馬光的悲催第四一八章 這事做的不好第二八四章 該露露獠牙了第九零五章 文章哪有尋常事第四零九章 我要見上國皇帝陛下第二五八章 選擇第二八五章 霸道和王道第九零八章 要不要扶植(感謝雲哥的fans盟主打賞,加更)第九三四章 態勢第九零三章 我的大宋第九一六章 叛的徹底第八六二章 立場和態度第八零九章 替富弼分擔些第一六一章 圍點打援第五四零章 戰略部署(下)第五八四章 他們有了信念第七八九章 微服私訪(三)第五四六章 開始了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第八六九章 逃民的大匠第四二一章 邁出一步第三二章 推進第二四章 童英宴(三)第三六五章 這就是囂張第七四一章第九二八章 耶律乙辛的反擊第三八七章第六六六章 稚圭,別執迷了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六三五章第九六五章 恩威並施第七二章 馬蹄損傷第五四八章 野望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六六零章 不堪大用的韓琦第五九章 撥弄撥弄就火了第四零七章 有些意外第八九章 龐太師第九五九章 大清剿第六一七章 又一個驚人之舉第四三四章 自己說了算第八零九章 替富弼分擔些第七一章 被坑了第一九二章 一鍋燴(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五六七章 條款第六二零章 心思第六二一章 一個團結的集體第七九九章 微服私訪(十三)第六三章 初臨朝堂第二八七章 征戰之力第二二章 童英宴(一)第一四五章 計謀只是心裡較勁第三四四章 不被理解的軍令第七四二章 首功之議第七七六章 這是搞株連第九六五章 恩威並施第三一三章 出征和十殺令第二五四章 衆生相第九六七章 大定亂了第一九一章 最基礎的一環(第五更)第六六二章第八一七章 宗親新規第八三章 釋迦衰落 彌勒持世第一三五章 連敗第八八九章 夾生第九四八章 評估第一九九章 錢幣價值(第三更)第一一八章 據理力爭爲出征第四零三章 文武的認知第一九六章 算誰的幸運(第五更)第四七一章 宗親也是個事兒第三三九章 西夏的戰略統一第二四七章 不得不賺錢第六九二章 眼不見心不煩第六五一章第三一二章 戰略謀劃第一一三章 太子隱疾第一七三章 捷報(第二更)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城县| 五指山市| 延庆县| 岚皋县| 柳州市| 南投县| 元氏县| 襄汾县| 香河县| 新晃| 嘉黎县| 滨州市| 策勒县| 万安县| 延寿县| 桑日县| 慈利县| 若羌县| 荔波县| 吴桥县| 沂源县| 高安市| 炎陵县| 博客| 黑河市| 石林| 吕梁市| 宁河县| 五台县| 正镶白旗| 晋城| 多伦县| 榆社县| 汽车| 海南省| 金阳县| 康定县| 沙河市| 万安县| 大洼县| 龙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