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九二章 一鍋燴(繼續五更 第一更)

自從那一次跟蘇頌示範了衝壓成型後,趙曦就在沒關注過後續,顧不上。

這段時間,他除了陪著他爹處理政務和讓自家仨女人懷孕以外,就泡在軍器監了。

越泡的時間長,趙曦越覺得這軍器監的事,他想的太輕鬆了。

怎麼說呢,這軍器監根本就沒個規劃,基本上是怎麼方便怎麼來。

比如做鐵釘的,因爲牀弩用的多,那麼鐵釘的作坊就挨著牀弩作坊。而箭桿的作坊又跟箭頭的作坊挨著。

這無可厚非,最起碼在趙曦接管軍器監之前很合適,也確實有利於提高效率。

問題是,趙曦主導軍器監後,除了這些傳統的兵器外,將會生產火藥。

雖然國朝現在的軍器監也有些火藥作坊,跟護衛營的火藥根本就是兩回事。

要說軍器監的火藥炸響了,也頂多了很著火沒多大區別,而護衛營現在所用的火藥庫炸了,很可能將軍器監的一部分直接夷爲平地。

在趙曦的概念裡,火藥作坊是不得見一絲火星的,甚至連鐵器都不可見。

就是在護衛營,也是在犄角旮旯,遠離整個護衛營其他作坊的。

擴大生產?唉!真叫一個愁人。更何況這軍器監周邊都是居民區……

還好蘇頌這邊有讓他欣慰的事。

趙曦本來是來問計於人的,結果蘇頌所做的著實讓他震驚了,不愧是當世最具備科學家素養的士人。

蘇頌居然將碾子的做法運用到了鑄幣的衝餅上。

“殿下,若是用筒車,水流足夠湍急,筒車銜接合適……”

蘇頌是南方人,對於筒車很熟悉,關鍵是他還是個機械專家。

原本護衛營的盔甲都是人力打造的,就是一錘一錘敲打,然後再由人打磨。

趙曦心裡裝著錢幣的事兒,還沒顧得上考慮國朝禁軍裝備,朝堂對此事更不著急。

也正是因爲錢幣,蘇頌想到了這些,同時也解決了盔甲批量生產的難題。

就是這軍器監……趙曦發現自己也是鑽死衚衕了,居然沒蘇頌的思維開闊。

既然現在的軍器監雜亂,乾脆自己重建一個好了,制幣也恰好需要水力……

汴梁是四水貫都,可是所有的水流進了城,都跟國朝臣工的性子一樣……沒有最慢,只有更慢。

所以,趙曦不得不沿著汴梁城轉悠。

軍器監是肯定不能外設的,特別是涉及到火藥的製作。

這一點,整個朝堂應該是一致的。

《論新址籌建火器監疏》這是趙曦拿到朝堂上的條陳,結果一公佈又是一陣爭吵。

“殿下,如今朝廷支出皆有法度,籌建火器監之錢糧,朝廷暫時無法支撐,可暫時擱置……”

“邊境承平數年,火器之威力殺傷火大,有違天和,不做也罷。國朝存續,以及與邊陲蠻夷之交,應施以王道而非霸道,得道多助……”

“殿下,軍器監不可外設,是乃祖制,萬不可外遣。且,曾相公《武經總要》也可於軍器監製作,爲何耗費錢糧外遣軍器監?”

“令正此言差矣,吾之火藥配方與殿下護衛營之配方不可相提並論。鑑於火藥習性,公亮以爲,殿下條陳所述爲至理。”

曾公亮算是對火藥習性熟悉並瞭解的,陳述很中肯。不過他也只是提到火藥習性的問題,對於錢糧……這確實是個問題。

“殿下,諸臣工所言非虛。如今朝廷寅吃卯糧已是陳例。錢糧不足用,近年制錢又優劣不等,導致朝廷無錢可用。彥國以爲,殿下可先行開採銅礦,並制以錢幣,充盈朝堂左右庫藏後,再論軍備之事。”

誰能想到,繁花似錦的國朝,一個個鐘鳴鼎食的士大夫,卻守著一個寅吃卯糧的朝廷。

趙曦幾乎不過問錢糧的事,也聽滔娘嘀咕過,說老爹和娘娘有時候賞賜什麼,都得從東宮支取。

本以爲是小媳婦愛錢財,如此看來,這朝堂還真的是沒什麼財貨儲備了。

趙曦是真不想一下子都推出來,並不是要藏著掖著,是擔心又要爭論不休了。

可富弼說道這程度,鑑於對富弼的認同,趙曦不得不……乾脆一鍋燴也算。

所以……

“這……”

富弼看著趙曦遞給他的錢幣……他也算金石愛好者,也曾收集過歷朝歷代的制錢,可從來沒有殿下給他的這般感覺。

這已經不是單純的錢幣了,幾乎可以稱之爲鑑賞品了。

“金銀銅?價值如何?兌換如何?”

“銅幣如同國朝制錢,一文;銀幣一貫,即千文;金幣兌換銀幣一貫,銅幣百萬……”

趙曦無意玩什麼當十折五之類的把戲。錢幣就是信用,需要的是認同,而不是它本身的價值和精美程度。

至於別人怎麼看,怎樣用,最終趙曦會讓事實告訴他們,什麼纔是最正確的錢幣價值,怎樣儲備和使用錢幣纔是正確的。

人是很奇怪的動物,並不是你告訴他什麼正確,他就認爲是正確的。特別是自命不凡的這些士大夫,誰也自認爲不比別人差,趙曦不喜歡說教,特別不喜歡跟愛犟嘴的人說教。

看著新幣在朝堂諸公手裡轉圈,再看看一個個貪婪的神色……

都想什麼,趙曦能猜出個大概來。不就是又準備堆自家庫房裡嗎?好,很好,會讓他們懂得的。

“殿下,此幣如今可能量產?國朝各處錢監可否鑄幣?何時朝廷可支用?”

看看,看這一個個著急的。

“陛下,諸公,此乃樣幣,是經蘇教導多次配方,並以護衛營制甲之法所制,可經年不腐不朽,即便於潮溼之地,也可儲存多年。”

不是喜歡藏錢嗎?這錢你可以藏,保證不腐爛不生鏽……

“但若要批量生產新幣,勢必需要相應的作坊。同時,由於新幣制作涉及到護衛營盔甲,以及火槍虎蹲炮的配方和工藝,鑑於國朝軍器監不出汴梁城的陳例,國朝各錢監暫不適合製作新幣。”

“曦呈於朝堂之條陳,是爲軍器監籌建搬遷,實之爲新幣工坊……也就是汴梁錢監而爲。乃集盔甲、火藥、火器、制幣,並傳統兵器融於一體的大型作坊城。”

不是都喜歡爲難嗎?看著新幣好,趙曦也無意讓大夥都爲難一些。

捨得捨得,看看朝臣會如何選擇吧。

第三八七章第一零七章 大發了第二一一章 摺子戲(第五更)第八九六章 非全力出征第六二二章 又捎帶其他目的第一三九章 無處遁形第二四五章 狄青看到的第七三六章 李憲的鬱悶第七七章 也或許是天倫第一七七章 有目的最好(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六一一章 閒話第三一一章 狄青請戰第九二六章 別無選擇第一零七章 大發了第六七八章 人選第八八零章 說辭第九三九章 醫療點還是安置點第六六四章 泄洪口的選擇第七九七章 微服私訪(十一)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六八七章 唯一的辦法第一六六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三五一章 氣勢如虹第五零二章 幌子第六零二章 官制(中)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七七四章第六九一章 諸般罪孽皆歸於朕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一三三章 征途第一二七章 第二晚第五二零章 監察第八零三章 這叫什麼事第五一一章 閒事不閒第八七九章 含糊第五八零章 心知肚明第七九章 皇子出行第八一一章 新舊內閣第五九一章第三九三章 又謀劃什麼第一八三章 依契約辦事(第二更)第三零三章 驚馬第一零七章 大發了第四二六章第八一零章 故意爲之第三五五章 潰散第九一二章 吉甫所言極是第六五二章 決斷第三八二章 違命第三九一章 有點想王安石了第九八章 蘇頌是個有意思的人第一八六章 糟糕的現狀(第五更)第六六八章 這也是姑且第四五四章 官家何意第一零一章 總有找茬的第七六章 一槍撂倒第八二零章 別無選擇第四七章 交與不交第八九九章 回撤第四二二章 這樣應該可以第五九一章第二五一章 此事蹊蹺第六七一章 就是這麼自信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三七一章 翻了個底朝天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七九四章 微服私訪(八)第三四七章 戰前最後一次會議第八六四章 這纔是誘惑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訪(九)第二四四章 因傷致仕第一四二章 吾乃趙曦第一零五章 做好事不留姓名第三三三章 如何打第七八九章 微服私訪(三)第二七零章 熱鬧了第六三三章 定個調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六三八章 先禮後兵的禮第七七章 也或許是天倫第九六零章 故意留下的後門第十七章 劉成朔風烈第一六九章 理應納貢(三更)第五一三章 看熱鬧的朝堂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宋國第六七零章 說話的方式第九零四章 文章平常事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二八零章 往死裡坑第二一六章 並無戲言之心第八八章 換個說法第九六五章 恩威並施第四四九章 打一個叉第一九二章 一鍋燴(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七三八章第五八七章 倒黴孩子第二三五章 被打斷的興頭第九五七章 大勢已成第五八零章 心知肚明第四六章 資善堂族學
第三八七章第一零七章 大發了第二一一章 摺子戲(第五更)第八九六章 非全力出征第六二二章 又捎帶其他目的第一三九章 無處遁形第二四五章 狄青看到的第七三六章 李憲的鬱悶第七七章 也或許是天倫第一七七章 有目的最好(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六一一章 閒話第三一一章 狄青請戰第九二六章 別無選擇第一零七章 大發了第六七八章 人選第八八零章 說辭第九三九章 醫療點還是安置點第六六四章 泄洪口的選擇第七九七章 微服私訪(十一)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六八七章 唯一的辦法第一六六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三五一章 氣勢如虹第五零二章 幌子第六零二章 官制(中)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七七四章第六九一章 諸般罪孽皆歸於朕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一三三章 征途第一二七章 第二晚第五二零章 監察第八零三章 這叫什麼事第五一一章 閒事不閒第八七九章 含糊第五八零章 心知肚明第七九章 皇子出行第八一一章 新舊內閣第五九一章第三九三章 又謀劃什麼第一八三章 依契約辦事(第二更)第三零三章 驚馬第一零七章 大發了第四二六章第八一零章 故意爲之第三五五章 潰散第九一二章 吉甫所言極是第六五二章 決斷第三八二章 違命第三九一章 有點想王安石了第九八章 蘇頌是個有意思的人第一八六章 糟糕的現狀(第五更)第六六八章 這也是姑且第四五四章 官家何意第一零一章 總有找茬的第七六章 一槍撂倒第八二零章 別無選擇第四七章 交與不交第八九九章 回撤第四二二章 這樣應該可以第五九一章第二五一章 此事蹊蹺第六七一章 就是這麼自信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三七一章 翻了個底朝天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七九四章 微服私訪(八)第三四七章 戰前最後一次會議第八六四章 這纔是誘惑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訪(九)第二四四章 因傷致仕第一四二章 吾乃趙曦第一零五章 做好事不留姓名第三三三章 如何打第七八九章 微服私訪(三)第二七零章 熱鬧了第六三三章 定個調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六三八章 先禮後兵的禮第七七章 也或許是天倫第九六零章 故意留下的後門第十七章 劉成朔風烈第一六九章 理應納貢(三更)第五一三章 看熱鬧的朝堂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宋國第六七零章 說話的方式第九零四章 文章平常事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二八零章 往死裡坑第二一六章 並無戲言之心第八八章 換個說法第九六五章 恩威並施第四四九章 打一個叉第一九二章 一鍋燴(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七三八章第五八七章 倒黴孩子第二三五章 被打斷的興頭第九五七章 大勢已成第五八零章 心知肚明第四六章 資善堂族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城市| 辽宁省| 芜湖市| 涪陵区| 阜宁县| 赣榆县| 页游| 白银市| 阿克陶县| 天水市| 阳春市| 临沭县| 五家渠市| 分宜县| 长治市| 辰溪县| 咸阳市| 榆树市| 襄樊市| 罗源县| 碌曲县| 新龙县| 龙胜| 太和县| 河源市| 浦县| 定安县| 文山县| 手游| 若羌县| 阿合奇县| 三江| 吐鲁番市| 仁寿县| 诏安县| 定日县| 腾冲县| 小金县| 曲靖市| 蒙自县| 绥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