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七八章 人選

標註爲絕密的詔令,很快就下發了,一定範圍內的下發。

朝堂上多數是不知道的,朝政一如既往的運行著。市易寺的那點事,沒人在意,即便是有人知道市易寺在甄別胡商,也不會在意。西番商賈賺大宋的錢,市易寺早該介入了。

就是市易寺的官吏,也不知道爲什麼上官讓甄別胡商······或許是哪個胡商招惹了上官吧。這事並不難,就是甄別是海運還是陸運就好,並不需要做其他事。

剩下的不是市易寺的事,是需要皇城司接手了。

這些事,趙曦不需要操心了,就是內閣大臣也沒必要操心了。皇城司可以做好。趙曦和內閣大臣,需要考慮河湟的接任者和新路徑的探路者。

“河湟接任者,歐陽公舉薦章惇和蘇轍,諸位臣工以爲如何?”

章惇激進,蘇轍持重。在接任河湟的職銜上,趙曦中意蘇轍,不過對於章惇,趙曦覺得他更適合王韶的職責,適合開拓。

並且,章惇相對來說要果決,甚至可以說心狠手辣。

現在,對於已經知道朝廷謀劃的臣工,都知道這是立功的時機。章惇和蘇轍二人,從青苗法開始,就被趙曦雪藏了,相比同期的王韶和呂惠卿,他倆缺少具體的政績和功勞。想來歐陽修的舉薦,也是看到了他倆人的情況。

或許也該著讓他倆建功立業了。人可以適當壓,卻不能壓的過了,過分的壓制會導致彈性失去,而不是理性反彈。

這時候,將章惇和蘇轍二人,派遣到河湟一線,或許是最合適的做法。

“官家,既然朝廷的謀劃還有時間,不如將此二人一併遣河湟,在王子純暫未西行之前,考驗他二人在處置河湟煩亂局面的能力······”

富弼的建議穩妥,也算是給一個良性競爭的環境。

“也對,同爲嘉佑二年及第,作爲同期,三人可形成合力。”

同年及第嗎?趙曦能明白韓琦此話背後的意思。趙曦還真不在乎。

現在國朝的統治模式,與以往的王朝完全不同。不提王韶,就是章惇和蘇轍,在講武堂這些年,在承擔教授學員的同時,又何嘗不是對自己的灌輸式教化和心裡暗示?不存在翻天的可能,

即便是有個例外,新軍呢?軍備物質呢?在現在的大宋,沒有一點可以自立的條件。

將章惇和蘇轍同時放在河湟,確實是個很不錯的建議。政策需要持續,對內附部落的持續性政策,是樹立國朝信譽最好爾等辦法。

而在王韶未西進的時間段,可以協調政務的處理,不至於讓原本的方向偏離了。不可能沒有調整,人與人的思維方式不同,理解朝廷相關法令也不同,處置問題的措施就有不同。只要是大方向不偏移,有些改變倒是能讓內附部落更加認同國朝的政策。

“還需要議一下第一批探路者的人員,初步不少於五十人的建制編隊,配備一定具有商貿經驗者,再與嚮導合作。”

市易寺的進展很順利,不斷有奏報遞上來,甄別出來的胡商,皇城司也已經採取行動了。

探路行爲,不是簡單的行軍,需要關注的不僅僅是途徑,還需要對整個路徑周邊的環境做調查。非三兩月能成事。趙曦預定的時間是一年。

一年時間探路,再用一年時間,分次分批的派遣軍伍,建立中轉兵站,然後形成作戰編隊······整個過程運作下來,足足需要三年乃至更長的時間。

所以,第一批探路者將在章惇和蘇轍就職差不多的時間出發。人選也需要儘快定下來。

“官家,探路者編隊,老臣以爲唯有老護衛營軍卒可擔任。”

對於老護衛營的那批軍卒,算是最被朝廷認同,也是所謂的軍功顯著。其實現在他們全部都是將領了。只是富弼想不出比他們更強,更適合探路的人選了。

“不妥,官家,富閣老,誰都知道,如今的役兵法的選兵全靠老護衛營在做,甚至不同軍卒的甄別和訓練規劃都是老護衛營的軍卒在執行。”

“國朝謀劃西夏,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征戰上。如今的新招募的軍卒,最終能不能上陣殺敵,全靠老護衛營的訓練和指揮。”

“況且,老護衛營的軍卒,現在說他們是備受關注也無不可。老臣以爲,不管是西夏還是北遼,絕對對他們重點關注著。因此,他們並不適合擔任探路者的任務,甚至將來作戰,他們也不適合編隊偏師。”

文彥博不涉及兵事不參言,但是他確實在役兵法和新軍上投注了大量的精力。不僅僅是對官家所獨創的訓練之法熟悉,甚至連招募新軍卒的事務,也深入的瞭解了。

他陳述的是事實。謀劃戰略包圍,最終是爲了夾擊征伐,決定勝負的還是軍伍的戰力。

戰略包圍的謀劃,是爲了對西夏作戰的必勝,而軍卒的戰力纔是決定勝敗的主要因素。倘若軍力上有絕對的優勢,直接正面進攻,碾壓式推進,滅掉西夏也完全可以。所以,探路、夾擊不是必要條件,軍卒的戰力纔是。

目前,朝廷之所以要用包圍夾擊的戰略,一是因爲軍力尚達不到完全的碾壓,二是還需要考慮北遼的反應。

趙曦在謀劃包圍的初衷,是想在對夏作戰時,兩面夾擊,全力推進,以閃電戰的方式,快速滅掉西夏,在北遼尚未反應之前,直接形成滅掉西夏的事實。最起碼達到西夏不再有讓北遼拉攏聯盟的實力。

“官家,不知近衛可否擔任此職責?”

韓琦所說的近衛,是國朝對一直在講武堂的第二批精選軍卒。

這些軍卒自挑選上來,基本上是跟隨官家的,朝堂都稱呼爲近衛。不管從忠誠度還是戰力,不比老護衛營一批的差。

這批近衛,跟老護衛營編制數量相同,都是兩千人。本以爲他們是承擔太子六率的職能,結果,因爲官家將皇子外放,只是挑選部分護衛力量。這部分精兵就繼續爲官家服務了。

“準了!”

本來趙曦也準備派遣這部分人的。他們也算是趙曦的儲備,正是需要給他們建功立業的時候。探路和偏師,留給他們了。

第七零二章 官家昏聵了第一五六章 戰還是要打的第七二零章 各方的反應第一七一章 偷雞不成的結果(第五更,謝書友打賞)第一三八章 絕不容忍第五九四章 白熱化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五四七章 今夜 汴梁不眠第九六三章 飯菜的出其不意第三八二章 違命第八一四章 這不是巧合第四二六章第九二九章 北遼先宣戰了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五八三章第六十章 話語權第六九六章 董氈跪了第四五二章 吐青苗第八零五章 該是怎樣就怎樣第七二三章 完了 全完了第一二二章 文寬夫無恥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來就該這樣第二五九章 臉打的很疼第七九一章 微服私訪(五)第五零九章 官家的市易法第三六九章 對外強硬之聲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四四九章 打一個叉第二七零章 熱鬧了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二九三章 再加點份量第八一章 認命和不認命第六零六章 三級職能第二四二章 少一點第一零九章 此話當真第六四二章 佔地增稅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五六章 未雨綢繆第五九九章 由職銜安排想到的第五三三章 大設想第七一一章 重點是如何進城第三四八章第三三九章 西夏的戰略統一第八八七章 扼殺第四六三章第七八五章 章惇奏對第五八五章 見仁見智第五三章 都挺意外第一二五章 第一晚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六六章 何事得意第六一六章 權利架構第一零一章 總有找茬的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四三八章 官家的道第五四一章 不該狂喜第二五八章 選擇第八四五章 海軍護航啓航第四七六章 丟人現眼第四零八章 試試何妨第四六九章 槍頭趙允弼第七五一章 官家的文武觀(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八七二章 立場第二五二章 誰來背鍋第五六一章 往好處想 往壞處準備第二四二章 少一點第五零八章第一四八章 不願做看客的殿下第五六章 未雨綢繆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三三三章 如何打第一五一章 意不意外第八九五章 時機第九六三章 飯菜的出其不意第五七章 趙曦你幹嘛第七零三章 形勢突變第三五三章第二八六章 我不想活的沒脊樑第二一一章 摺子戲(第五更)第一一七章 機會來了第三零三章 驚馬第二一三章 炸開這道山樑第三七七章 誰更能沉住氣第四九七章 事事煩心第三六一章 爹是兒子背後的山第二五八章 選擇第七七零章 經營權撲賣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一零二章 謝謝第七二五章 被包圍了第一六七章 全亂了(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七三二章 最後的一環第一四三章 廣南之脊樑第二九四章 戰爭與需求第九零一章 得失談第四零四章 大理接管原則第八六七章 想的挺好第五零三章 拋出一塊骨頭第四五章 未丟掉的一點機會第八百章 微服私訪(十四)
第七零二章 官家昏聵了第一五六章 戰還是要打的第七二零章 各方的反應第一七一章 偷雞不成的結果(第五更,謝書友打賞)第一三八章 絕不容忍第五九四章 白熱化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五四七章 今夜 汴梁不眠第九六三章 飯菜的出其不意第三八二章 違命第八一四章 這不是巧合第四二六章第九二九章 北遼先宣戰了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五八三章第六十章 話語權第六九六章 董氈跪了第四五二章 吐青苗第八零五章 該是怎樣就怎樣第七二三章 完了 全完了第一二二章 文寬夫無恥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來就該這樣第二五九章 臉打的很疼第七九一章 微服私訪(五)第五零九章 官家的市易法第三六九章 對外強硬之聲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四四九章 打一個叉第二七零章 熱鬧了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二九三章 再加點份量第八一章 認命和不認命第六零六章 三級職能第二四二章 少一點第一零九章 此話當真第六四二章 佔地增稅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五六章 未雨綢繆第五九九章 由職銜安排想到的第五三三章 大設想第七一一章 重點是如何進城第三四八章第三三九章 西夏的戰略統一第八八七章 扼殺第四六三章第七八五章 章惇奏對第五八五章 見仁見智第五三章 都挺意外第一二五章 第一晚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六六章 何事得意第六一六章 權利架構第一零一章 總有找茬的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四三八章 官家的道第五四一章 不該狂喜第二五八章 選擇第八四五章 海軍護航啓航第四七六章 丟人現眼第四零八章 試試何妨第四六九章 槍頭趙允弼第七五一章 官家的文武觀(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八七二章 立場第二五二章 誰來背鍋第五六一章 往好處想 往壞處準備第二四二章 少一點第五零八章第一四八章 不願做看客的殿下第五六章 未雨綢繆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三三三章 如何打第一五一章 意不意外第八九五章 時機第九六三章 飯菜的出其不意第五七章 趙曦你幹嘛第七零三章 形勢突變第三五三章第二八六章 我不想活的沒脊樑第二一一章 摺子戲(第五更)第一一七章 機會來了第三零三章 驚馬第二一三章 炸開這道山樑第三七七章 誰更能沉住氣第四九七章 事事煩心第三六一章 爹是兒子背後的山第二五八章 選擇第七七零章 經營權撲賣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一零二章 謝謝第七二五章 被包圍了第一六七章 全亂了(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七三二章 最後的一環第一四三章 廣南之脊樑第二九四章 戰爭與需求第九零一章 得失談第四零四章 大理接管原則第八六七章 想的挺好第五零三章 拋出一塊骨頭第四五章 未丟掉的一點機會第八百章 微服私訪(十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雅县| 肇东市| 抚松县| 福海县| 上栗县| 洪泽县| 东港市| 达日县| 浏阳市| 文水县| 石泉县| 巫山县| 太仆寺旗| 建水县| 西乌珠穆沁旗| 潮州市| 渭源县| 永春县| 鹤山市| 康定县| 秦安县| 望都县| 大英县| 深圳市| 临清市| 区。| 荥经县| 长沙县| 金塔县| 大兴区| 镇坪县| 开鲁县| 花莲县| 夏邑县| 城市| 会昌县| 太保市| 武川县| 大兴区| 都匀市| 渝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