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九四章 戰爭與需求

高宜是個心思玲瓏的人,否則也不會因爲一個姓氏,就放下士大夫的身段,去高家去攀親。

這位族弟,進去這一陣,回來後連對待自己的態度都提高了。高宜知道,這應該是太子殿下的指示……

“賢弟,館伴使職責恕兄長不能放棄!”

好歹是文臣,該有矜持,他還是得維護著,指不定哪天就傳出去了。

他可不知道護衛營的保密條例有多嚴格,甚至連護衛營的家眷都需要遵守保密條例的。

“可!兄長,小弟自是不敢染指館伴使職責,但除此之外,必須由我做主。否則這事沒得談。”

有這樣一個顯擺的機會,高宜自然不捨得丟開。再說了,朝廷定下的方略,似乎與以往大不同……

可惜,當高敬賢帶著五十名著禁軍裝束的軍卒出來時,高宜才知道,所謂的顯擺機會,純粹就是自己一廂情願了。

想想也是,東宮護衛營,整個國朝都知道是太子殿下親軍,又如何是他一個六品的館伴使可以借用的。

只是……這事怕是最後不會那麼簡單!

畢竟是執宰,居汴梁不易這話,放富弼身上不合適。

先不說他老岳丈就曾是相公,就說他這些年,有意無意的摻和了趙曦的營生,就註定了日子不會清苦。

更別說執宰們的居所都是朝廷提供的宅院。

趙曦是先回東宮換乘了馬車纔出來的,他的輦架太扎眼了。

另外,他還在內苑跟老爹把想法也談了。

否則這太子殿下私下拜見相公,還指不定被傳成啥樣。

“我家相公不在!”

王中正剛扣了府門,就被富家的門閽給頂回來了。

什麼玩意兒?連稟報都不去稟報,真當自己是七品官了!

真是殿下不讓露身份……你一個門閽,說出來嚇死你!

可自己連個門都叫不開,還讓太子殿下等著,這讓王中正感覺很沒面子。

“中正,亮牌子吧!一點也不懂的變通。掩藏身份,都到了富相家門口,你掩藏個屁呀?”

趙曦看門廳這情形,就知道被攔下了。

“殿下……”

國朝可沒有哪位相公會到門口迎接太子殿下的,能降階相迎算是不錯了,甚至還是先施禮了……

“富相,這門不好進啊……”

趙曦是調侃,富弼卻沒有真當回事。

“士人應思國事,富弼不設終南捷徑。”

這老富…應該不是做給自己看的。其實趙曦很理解,特別是對於底層的官員,能在相公家混個臉熟,基本上擢升有望。

這很正常。

國朝官員千千萬,官家和相公能記住幾個?

有了合適的差遣,腦子裡能想起來的人,要不就是那種能幹到讓所有人都無法忽略的,比如王介甫,比如歷屆科舉的前三甲,比如在特定方面聲名鵲起的。

還有就是熟悉的,這種熟悉,除了親屬,剩下的途徑,就是拜訪混臉熟的了。

富弼將趙曦迎到書房,書房裡還有一人,正悠閒的飲茶,還是學趙曦那種清泡的飲茶法。

趙曦進來,韓琦也只是欠了欠身……

不是主人,就沒有迎賓的講究。

太祖設計的這種帶翅的帽子,實在沒任何意義。能看得住朝堂上交頭接耳,看不住背地裡拜訪交流。

趙曦沒在意,在意也沒辦法。

不管富弼和韓琦,原本是在談風月,還是論國事,在趙曦到來時,都停了話題,就等著趙曦吭氣。

畢竟,太子殿下很少有私下走訪臣工的先例,非緊急不可能有如此作爲。

怎麼說呢,當趙曦把來意說完,富弼和韓琦倍感受用。

這是瑣事,也是太子殿下份內的,說與不說在太子殿下。

同時,這也是國事,涉及到兩國外交事宜。

瑣事和國事的界限,就在於太子殿下是否將此事擺在檯面上。

就現在既定的對西夏策略,軍卒因何衝突,都不會影響到既定策略的改變。

甚至太子殿下應該有了所有意外的處置方案。之所以微服私訪富家,只有一點,就是表態,表明在對待西夏方略上的坦誠。

這就是讓富弼和韓琦受用的原因。

接下來就是賓主盡歡了。

“戰爭其實是治政的延續,或者說是治政的手段。治政的終極目標是國泰民安安居樂業,要達到這一目標,就必須做到外無患,內無憂。”

話題由對夏方略說起,自然就會說到戰爭。

趙曦很不認同現時對戰爭的理解,或者說趙曦對戰爭的理解已經根深蒂固了。

對於富弼和韓琦所闡述的西夏反叛,以及燕雲十六州對國朝防禦的重要性等等,都不太認同。

在趙曦看來,這些觀點的視界都很狹隘。

“富相,韓相,所謂邊患的定義,對於邊州的民生這點衆所共知,曦也就不多言。曦想跟兩位交流的是另外一種邊患,或者說另外一種治政需求。”

“自古,每當中原分裂時,總有志士爲大一統而努力。或許可以用尚武來定義,可曦認爲,更多的是治政的需求。”

“拋開邊疆安全需求,從治政而言。說易貨之需,漢唐時航運不發達,西蕃與華夏之交易,依賴於陸路,這就需要有一條暢通的易貨通道。”

“倘若一條商道上勢力繁亂,就意味著斷絕了這條商道。是故,纔會有大一統的需求。”

“再說民生之需。黃河氾濫,一直是國朝,乃至歷朝歷代治理的難題。”

“偏偏治水是最需要整體考量的課題。治水是流域治理,而不是分段治理。”

“上游水患,下游受災,上游治理,下游受益。這樣的結果,就造成一條河的流域範圍,有大一統的需求。”

“另外還有一種物產之需。如今國朝有羊毛紡織,這就對羊毛有了需求,大一統和分屬各國的利弊是顯而易見的。”

“更別說由於軌道的普及,鍊鐵鍊鋼以及石炭的需求大幅提高。而從現時發現的礦藏而言,東南匱乏而西北豐富。”

趙曦是早就想跟人扯扯這些想法了,國朝固有的觀念是:除了國朝,其他地方都是荒野之地。

這或許是一種自我安慰的說辭,但更多的是見識和認知上的問題。

趙曦的接觸面決定了他的觀點很難廣爲人知,就現在,也只是在整個護衛營裡灌輸。

而富弼和韓琦不同,他們若是能接受這種觀點,也就意味有在整個國朝普遍認同的可能。

第一七一章 偷雞不成的結果(第五更,謝書友打賞)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三零九章 趙曦失態了第一四四章 很爛的計謀第五七零章 韓琦的做法很臭第二一章 行軍之法第二一六章 並無戲言之心第二零二章 知我者彥國也(第一更)第三四四章 不被理解的軍令第一七四章 震驚是接二連三的(第三更)第五五七章 蕭卓爾一口老血第九五八章 北遼皇帝早逃了第三零五章 該結束了第一四二章 吾乃趙曦第六一八章 第一次議事第十三章 九連環解出來的進學第四一章 記賬法燒著誰了第五五八章第二二一章 都賺錢了第二百章 就那麼回事(第四更)第九五七章 三日第一三九章 無處遁形第七四章 混亂元夜第八零六章 工農優先的問題第五六零章 談判以外的事第一九一章 最基礎的一環(第五更)第三三四章 臨機決斷的作用第五八一章第五八六章 撞槍口的蘇軾第八三八章 有了些想法第六六七章第三章 不算太傻的老爹第八九章 龐太師第五六七章 條款第一八零章 又來這套(第四更)第六三五章第五三六章 凡議和者殺無赦第九四八章 評估第八七二章 立場第七零一章 官家的風傳第七二八章 絞肉機的誘餌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三五五章 潰散第八六八章 蘇頌的想法第四十章 內苑之亂第五五八章第四三九章 引導第三零八章 這纔是侮辱第九零九章 想法第七九一章 微服私訪(五)第四九六章 有人火中取栗第四五四章 官家何意第一七四章 震驚是接二連三的(第三更)第六五六章 誰還爲他求情?第五百章 面授機宜第四一七章 都糊塗著第一三九章 無處遁形第七六四章第四零四章 大理接管原則第三四五章 不準備放走第四四二章 家天下 共天下 公天下第四四二章 家天下 共天下 公天下第四二七章 大宋講武堂第七六五章 明朗和不明朗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七四五章 不死心的黨項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五二六章 傾軋第九零五章 文章哪有尋常事第八零二章 什麼也沒發生第三一一章 狄青請戰第五七七章 大棒和甜棗第二七章 童英宴散第四六零章 坑隊友的薛良孺第五八零章 心知肚明第七三七章 來不及了第一一一章 讓他真死去第七九零章 微服私訪(四)第八九四章 嘗試性作戰的結果第四零八章 試試何妨第一五零章 多用用腦子第八三八章 有了些想法第八二零章 別無選擇第七三零章 這纔是謀略第六五零章 巡壩第九三三章 帶個功勞進大宋第八四零章 呂惠卿的才華第九二章 護衛營地第二一六章 並無戲言之心第五九八章 順勢第五一五章 這算屁的大捷(下)第七零六章 怕了第五六九章 河東第三二章 推進第三六零章 捷報和噩耗第八八二章 貪慾第一四一章 坑人和哄人第二五九章 臉打的很疼第七零六章 怕了第四八六章 釜底抽薪
第一七一章 偷雞不成的結果(第五更,謝書友打賞)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三零九章 趙曦失態了第一四四章 很爛的計謀第五七零章 韓琦的做法很臭第二一章 行軍之法第二一六章 並無戲言之心第二零二章 知我者彥國也(第一更)第三四四章 不被理解的軍令第一七四章 震驚是接二連三的(第三更)第五五七章 蕭卓爾一口老血第九五八章 北遼皇帝早逃了第三零五章 該結束了第一四二章 吾乃趙曦第六一八章 第一次議事第十三章 九連環解出來的進學第四一章 記賬法燒著誰了第五五八章第二二一章 都賺錢了第二百章 就那麼回事(第四更)第九五七章 三日第一三九章 無處遁形第七四章 混亂元夜第八零六章 工農優先的問題第五六零章 談判以外的事第一九一章 最基礎的一環(第五更)第三三四章 臨機決斷的作用第五八一章第五八六章 撞槍口的蘇軾第八三八章 有了些想法第六六七章第三章 不算太傻的老爹第八九章 龐太師第五六七章 條款第一八零章 又來這套(第四更)第六三五章第五三六章 凡議和者殺無赦第九四八章 評估第八七二章 立場第七零一章 官家的風傳第七二八章 絞肉機的誘餌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三五五章 潰散第八六八章 蘇頌的想法第四十章 內苑之亂第五五八章第四三九章 引導第三零八章 這纔是侮辱第九零九章 想法第七九一章 微服私訪(五)第四九六章 有人火中取栗第四五四章 官家何意第一七四章 震驚是接二連三的(第三更)第六五六章 誰還爲他求情?第五百章 面授機宜第四一七章 都糊塗著第一三九章 無處遁形第七六四章第四零四章 大理接管原則第三四五章 不準備放走第四四二章 家天下 共天下 公天下第四四二章 家天下 共天下 公天下第四二七章 大宋講武堂第七六五章 明朗和不明朗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七四五章 不死心的黨項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五二六章 傾軋第九零五章 文章哪有尋常事第八零二章 什麼也沒發生第三一一章 狄青請戰第五七七章 大棒和甜棗第二七章 童英宴散第四六零章 坑隊友的薛良孺第五八零章 心知肚明第七三七章 來不及了第一一一章 讓他真死去第七九零章 微服私訪(四)第八九四章 嘗試性作戰的結果第四零八章 試試何妨第一五零章 多用用腦子第八三八章 有了些想法第八二零章 別無選擇第七三零章 這纔是謀略第六五零章 巡壩第九三三章 帶個功勞進大宋第八四零章 呂惠卿的才華第九二章 護衛營地第二一六章 並無戲言之心第五九八章 順勢第五一五章 這算屁的大捷(下)第七零六章 怕了第五六九章 河東第三二章 推進第三六零章 捷報和噩耗第八八二章 貪慾第一四一章 坑人和哄人第二五九章 臉打的很疼第七零六章 怕了第四八六章 釜底抽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阳县| 江川县| 周至县| 漳平市| 旺苍县| 永仁县| 永嘉县| 遂昌县| 佛坪县| 连山| 东平县| 宁乡县| 米林县| 台北市| 措勤县| 高雄市| 汉寿县| 泸溪县| 诸城市| 乡城县| 山西省| 济南市| 仙居县| 黎川县| 五台县| 宁阳县| 教育| 香格里拉县| 北川| 镇远县| 大方县| 广安市| 阿克| 疏附县| 碌曲县| 昌宁县| 辽阳县| 鄢陵县| 都兰县| 安丘市| 苍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