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六五章 明朗和不明朗

天亮後,趙曦還是原來的趙曦,一個智近乎妖的大宋君王。

如往常一樣,趙曦參加了內閣每日的例會,看著兒子跟諸位內閣奏報討論一些朝政,很欣慰的離開了。

而後,兒子會將需要他處理的政務,帶到勤政殿。

這時候,趙曦會先讓兒子處理,遇到不太合適的處置時,趙曦纔會指教。

今日還和往常一樣。

待常規性的奏摺處理結束後,兒子將這些反饋給內閣,並繼續留在內閣學習內閣處理政務。

而趙曦……

“中正,調查從圍困黨項人以後,所有大理跟國朝的貨物運輸清單。”

“要查清楚來源和去向,查清楚大理和國朝內收發貨的人,地址以及誰負責運送等。同時,要從皇城司的渠道,瞭解非正常入國朝的物品去向!”

是不是屬實,趙曦都要查清楚,也用事實來驗證一下。同時,也能做到有的放矢。

至於說猜測,恐怕朝堂知曉太子遇襲事件的臣工,都有了猜測。

猜測的對與不對,自己都需要查下去。

事件有個結果,比自己這樣憑猜測要好處理很多。

“同時,你跟趙琴溝通一下,從刑恕、蔡京、蔡卞,甚至蔡確的驛遞書信入手,查清楚他們之間是否有書信往來……”

趙曦頓了頓,繼續吩咐。

“他們幾人與任何人的書信往來,都必須查清楚。”

“調查一年乃至兩三年以來,刑恕、蔡京等人蔘與的飲宴,接觸的各類人等。”

“漕運方面視情況而定,不要貪多,重點關注長江航運線上,漕運方面勢力的行爲。”

“還有,所有的這些調查,要暗中進行。而原本派遣在荊湖路一帶的探知,不撤回,並且要把盛勢搞的大一些……”

既然開始的方向性錯誤,讓事件調查進入死衚衕,不如讓這種方式繼續,應該是有助於事件真相揭露的。

可惜,大理……雖然國朝一定程度上節制大理朝政,可從段思廉退位後,大理一直有擺脫國朝影響的意圖。

文臣逐漸被培養起來的大理臣工主導,而武將則乾脆架空了國朝派遣過去了武將。

段思廉因高家謀反而求援大宋,卻同樣因爲大理朝廷過分依賴大宋而心生不滿,退位其子段廉義,自己出家了。

這也造成了段廉義在一定程度上對國朝派遣臣工的戒備。

否則,直接從大理調查火器去向是最直接的辦法。

雖然所謂的聯姻,並不能影響趙曦最終會將大理納入版圖的目標,理由還是需要的。

不管內心是不是要標榜一個聖賢王道的君王,在表面上,還是需要有個樣,需要做個樣讓人看的。

趙曦基本上清楚了事件的過程。

二皇子是段氏所出,出宮歷練重點的區域在荊湖、成都府乃至大理,而太子遇襲的整個事件,也正好反應在這三地。

至於五子和七子,五子本於太子一母同胞,又是一個專注於詩文書法的閒散性子。

而七子,乃蘇氏所出,是一個唯一跟蘇氏性子類同的兒子,大大咧咧。

就是被二皇子借來做幌子的。

而蔡京、刑恕,可能存在懷才不遇的怨念…~

趙曦很不希望事實是這樣,可所有的線索指向,卻讓趙曦能把太子遇襲的事件給定下調查方向了。

其實,當年自己在推行一些變革時,突然出現的變化,趙曦就考慮過是二皇子的行爲…~一直想表現自己在謀略方面的能力!

曾幾何時,趙曦也有過些亂七八糟的念頭。

可對比下來,太子求真務實的做派,還是佔了上風。

只是沒想到,小聰明最終敢做出這一步來…~這是趙曦絕對不允許的,是底線。

後世有句話,叫不折騰。趙曦也有自己的觀點,在趙曦看來,穩定是社會發展的基礎,任何一個社會,只要處於有一個穩定的環境,社會本身就會促進發展。

這也是趙曦這幾十年的變革,一直採取溫水煮青蛙的方式,不曾有過大規模、大範圍鬥爭的原因。

趙曦相信,有自己這些年夯實的基礎,國朝在未來,需要的是一位務實的君王,不是折騰。

所以,他在選擇繼承人的事宜上,就有了一定的傾向。

在趙曦看來,自己任上,完成所謂的九州一統,金甌無缺,理順朝廷內部機制,完全可以確保國朝在幾十年乃至上百年,大宋可以領先於這個時代的。

這並不是說趙曦自傲的認爲自己就比這個時代的所有人聰慧,也不是說他就比朝臣的政治智慧高,而是他比這個時代的人,多了千年的見識,瞭解各種成功和失敗的模式,是後世一千年發展的經驗,這是他的憑仗。

他相信他可以爲大宋奠定基礎,指明方向。所以,就堅定了如何選擇繼承人。更不用說,這還有個長幼有序的舊例存在。

只是他萬萬沒想到,會發生襲擊太子的事件。

······

荊湖一帶的調查聲勢越來越大了,朝堂也開始有了各種各樣的傳聞,而那些心知肚明的內閣大臣,都開始裝聾作啞了,不再跟官家提關於太子遇襲事件的任何內容。

就連蘇頌,也在那次覲見後,銷聲匿跡了。

在知道事件始末的所有臣工眼裡,官家這樣做的目的,就是一種縱容,跟先帝一樣,在這類事件上總是下不了狠心。

荊湖路的調查,誰都知道不可能有結果,偏偏皇城司還在那裡繼續,這就預示著,官家只是要這個調查的過程,而不是結果。最終,真相只會淹沒在整個調查的過程中。

無非是爲了表明官家在意太子遇襲事件而已,就想當初官家遇襲後一樣,不了了之。

明白人始終明白,涉及宮牆內的事,涉及大統繼承人的事,都只能是旁觀,就跟當初汝南王跟官家有所紛爭一樣。

對於朝臣而言,只要是趙家人,誰做君王,都需要臣工來輔助,更何況還是臨近致仕的老臣,更沒必要介入這類事。

不過,由於趙曦態度不明朗,太子又多於內閣接觸,表現出了一定的執政能力和臣工認同的老成持重,倒是讓太子得到了臣工普遍的認可。

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第一二六章 再上萬尹山第三五五章 潰散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二三三章 死無對證了(加一更)第七二七章 不予增援第七七章 也或許是天倫第五二九章 彈劾第四七零章 東平王 可滿意第五七零章 韓琦的做法很臭第五七六章 預料之中第二三四章 何至於此第七五章 壯一次膽第一七六章 君子三省吾身(第五更)第七二四章 河殤第二四一章 生命大於天第五九三章 起風了第一六三章 避重就輕第三五五章 潰散第六一章 幻想國度第一七二章 唯有等(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七四章 混亂元夜第二二章 童英宴(一)第三八三章 文彥博難了第六七零章 說話的方式第五三九章 戰略部署(中)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第三五七章 遍地狼煙第二九章 點心有毒第一四五章 計謀只是心裡較勁第六四二章 佔地增稅第一二三章 誰更無恥第八零四章 因爲朕也想知道第三九零章 這一手玩的好第五六五章 強弩之末第六七四章第七九四章 微服私訪(八)第四六二章 我很仁慈第三零九章 趙曦失態了第三七零章 玩個開心第四七九章 偉大的想法第三九一章 有點想王安石了第六一零章 醉話第五二一章 揣度第五六六章 矛盾轉移第三一二章 戰略謀劃第六二一章 一個團結的集體第八六九章 逃民的大匠第八六四章 這纔是誘惑第五四五章 來了就別想離開第八二三章 爲難的事第二四一章 生命大於天第七二章 馬蹄損傷第五八九章 誰在攪局第四四五章 這猶豫要不得第七七二章 汴梁的漕運之議第三七二章 殺第三六六章 接管汴梁第二百章 就那麼回事(第四更)第七九二章 微服私訪(六)第六百章 還不到時候第六一六章 權利架構第七六七章 朕就是通報第七二章 馬蹄損傷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四三章 元夕夜 上第二二一章 都賺錢了第八四零章 呂惠卿的才華第三八章 那人是誰第五零一章 把疏奏帶回去吧第八七五章 幌子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宋國第八七零章 商業立法第一零二章 謝謝第九一六章 叛的徹底第二二二章 交易第六七一章 就是這麼自信第三零五章 該結束了第三零二章第五十章 給他們找點事第六三一章 役兵之議第二四零章 事與願違第一八四章 一網打盡(第三更)第六五四章 沒法救第五四六章 開始了第八二七章 因勢利導第三五七章 遍地狼煙第一三四章 糜爛的廣南戰局第二四七章 不得不賺錢第八四九章 石油引發的第二三三章 死無對證了(加一更)第五五四章 嚇著了第一四六章 就這麼簡單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第二章 驚掉眼球的痊癒第一一零章 這算是了結了第四三一章 來一次辯經第八九二章 這是陽謀第八九一章 出兵方略
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第一二六章 再上萬尹山第三五五章 潰散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二三三章 死無對證了(加一更)第七二七章 不予增援第七七章 也或許是天倫第五二九章 彈劾第四七零章 東平王 可滿意第五七零章 韓琦的做法很臭第五七六章 預料之中第二三四章 何至於此第七五章 壯一次膽第一七六章 君子三省吾身(第五更)第七二四章 河殤第二四一章 生命大於天第五九三章 起風了第一六三章 避重就輕第三五五章 潰散第六一章 幻想國度第一七二章 唯有等(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七四章 混亂元夜第二二章 童英宴(一)第三八三章 文彥博難了第六七零章 說話的方式第五三九章 戰略部署(中)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第三五七章 遍地狼煙第二九章 點心有毒第一四五章 計謀只是心裡較勁第六四二章 佔地增稅第一二三章 誰更無恥第八零四章 因爲朕也想知道第三九零章 這一手玩的好第五六五章 強弩之末第六七四章第七九四章 微服私訪(八)第四六二章 我很仁慈第三零九章 趙曦失態了第三七零章 玩個開心第四七九章 偉大的想法第三九一章 有點想王安石了第六一零章 醉話第五二一章 揣度第五六六章 矛盾轉移第三一二章 戰略謀劃第六二一章 一個團結的集體第八六九章 逃民的大匠第八六四章 這纔是誘惑第五四五章 來了就別想離開第八二三章 爲難的事第二四一章 生命大於天第七二章 馬蹄損傷第五八九章 誰在攪局第四四五章 這猶豫要不得第七七二章 汴梁的漕運之議第三七二章 殺第三六六章 接管汴梁第二百章 就那麼回事(第四更)第七九二章 微服私訪(六)第六百章 還不到時候第六一六章 權利架構第七六七章 朕就是通報第七二章 馬蹄損傷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四三章 元夕夜 上第二二一章 都賺錢了第八四零章 呂惠卿的才華第三八章 那人是誰第五零一章 把疏奏帶回去吧第八七五章 幌子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宋國第八七零章 商業立法第一零二章 謝謝第九一六章 叛的徹底第二二二章 交易第六七一章 就是這麼自信第三零五章 該結束了第三零二章第五十章 給他們找點事第六三一章 役兵之議第二四零章 事與願違第一八四章 一網打盡(第三更)第六五四章 沒法救第五四六章 開始了第八二七章 因勢利導第三五七章 遍地狼煙第一三四章 糜爛的廣南戰局第二四七章 不得不賺錢第八四九章 石油引發的第二三三章 死無對證了(加一更)第五五四章 嚇著了第一四六章 就這麼簡單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第二章 驚掉眼球的痊癒第一一零章 這算是了結了第四三一章 來一次辯經第八九二章 這是陽謀第八九一章 出兵方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兴市| 儋州市| 鹤岗市| 绥芬河市| 张家川| 伊通| 林口县| 兴山县| 个旧市| 通榆县| 大丰市| 洛隆县| 北宁市| 淮安市| 大洼县| 台前县| 黄大仙区| 宁阳县| 昆山市| 宜兰市| 徐闻县| 依安县| 广汉市| 茶陵县| 永平县| 县级市| 万州区| 昔阳县| 大余县| 张北县| 镇赉县| 阿克| 武威市| 鄂伦春自治旗| 武汉市| 休宁县| 比如县| 霍林郭勒市| 遂宁市| 莫力| 白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