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二一章 揣度

馮京現在是翰林學士制旨誥,有一項職能是參與並記錄相公們和官家集議時的內容。

官家在陳述監察衙門事宜時,他能看清政事堂每一個相公的表情。

要問馮京相公們表情最明顯的是什麼,馮京毫不猶豫會說:是震撼。

馮京也震撼。

官家成長於內苑,是假婦人之手養大。雖然也進學,也有太師太傅之流,更是有資善堂宗學,甚至到後來開府建衙,有了護衛營。

這所有的一切,都跟國朝的衙門運行無關。

官家接受的除了皇家禮儀,帝王之術,剩下的就該是聖賢道義,頂大了官家因爲領軍打戰,懂得軍伍方面的事務。

可現在官家倡議的監察衙門,是一個相公才能窺其端倪,並具備超人智慧纔能有這般認知和應對。

一個監察職能,道盡了所有衙門的貓膩。

官家說了,這只是框架,但馮京能感覺到,官家是留給朝臣們自己去充實監察職能,而不是官家不清楚。

馮京也想起了岳丈曾說過的話:一個才智超人的君王,對於臣工到底是好是壞?

“陛下,這是微臣整理的集議文稿,可需要明發抵報?”

馮京第一次用這樣謹慎的態度向官家問。

以往也問,或許口氣上一樣,但馮京知道,這一次的謹慎是由衷的。

“原則上我同意明發抵報,你跑一趟政事堂吧,看相公們怎麼說。”

“這不是小事,在朝堂上會引起怎樣的亂子,臣工們會怎樣考慮,都是未知呀!”

官家這不是跟自己說的,是在感慨。馮京也覺得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趙曦並沒有把所謂的監察機構全盤托出。只是在跟相公們陳述時有所提及,那就是收攏所有軍伍中的內監監軍。

這羣人,趙曦準備以皇城司爲基本,組建只屬於自己的諜報和糾察衙門。

這幫人是內監,可以視作內務事宜。

當然,趙曦清楚官宦干政的弊端,就跟官宦參與軍伍一樣,有害無利。

從軍伍中撤出監軍,他相信文臣們能想出無數辦法,利用監察衙門的職能來限制將領的權力。

同樣,對於防止官宦干政,趙曦也有無數的辦法來限制。

國朝在這點上做的很好,就比如皇城司,只有探知權,沒有處置權。就這一點,就已經足夠了。

趙曦腦子裡胡亂的飛,一會想皇城司的走向,一會兒想監察衙門的職能……挺亂。

這是趙曦首次明確的提出自己的革新想法,沒有借王安石變法的皮。

他倒沒有擔心整個朝臣會衝他來。一是以往的彈章都打臉打回去了,還有就是,監察衙門是一個以文制文的做法。

蠅營狗茍的官員肯定有,同樣朝堂上也有那些秉公任直之臣,更是有像老包拯類似的官員,比如司馬光,比如範純仁,就連富弼、王安石那也是在品行上很少有瑕疵的存在。

這類人多數可能對革新沒有好感,但對於糾察官員絕對會贊同。

更不用說那些著急著一鳴驚人的御史言官了。

見天喊著要正風氣,這樣的監察機構正是一展抱負的好去處……想多了,從這些年趙曦積攢的所有彈章來看,純粹的御史真的很少了。

但有監察官那風光無限的糾察權,想必對底層官員的吸引力小不了。

“子華,寶臣,你二人可曾與官家說過衙門俗事?”

韓琦也對官家所謂的監察疑問,他覺得官家不可能無中生有,沒有經歷官的資歷,不可能窺見衙門的貓膩。

在政事堂,或者說放眼朝堂,跟官家關係密切的也就韓家、呂家、王家屬於文官世家。

“稚圭兄,別說我等二人,就是跟官家接觸過密的誨叔、玉汝也不曾與官家談及這些。”

韓琦喊表字,也就是說這不是正式的對話,是放在一個閒聊的氛圍下扯鹹淡的。

韓絳也就順著這意思來了。

在政事堂,韓絳跟呂公弼有點例外。本質上他倆並不屬於潛邸舊臣,但勾連上又能跟潛邸勾連過深。

很多情況下,他倆在政事堂都是隨衆的。當然也不是沒有自己的見解,不過在表達上要含蓄和委婉,不會去事事爭先。

同樣,一旦政事堂與官家有衝突,他倆會毫不猶豫的站隊。

“稚圭,別想多了。官家可能就屬於天授那類人,自官家還是少年時,我就接觸很多,官家有時候隨意說出來的話,就是我,也需要深思而方有所得。”

“諸公,如此這般的君王,又有如此這般的中興跡象,我等又何必糾結於此?只要看到這是百年不遇之大趨勢,我等附於尾翼又如何?”

韓稚圭能力是有,可惜就是有些格局不大。無論是文武之別,還是君臣制衡,韓稚圭看的太重了,並且有點不分時宜。

在富弼看來,不管是文武之別,還是君臣制衡,這都是在特定情況下需要發揮作用的制度,不可一概而論。

文強還是武強,首先看國朝需要什麼,最迫切的是什麼。

君臣制衡也同樣如此,賢君順之,常君輔之,昏君制之,暴君抗之,這並不是常態。

馮京文稿並沒有問題,完全是以君臣奏對的形式撰寫的,並且在格式上充分體現了君臣問答奏對。

說起來政事堂相公不應該承官家的這份功勞……

“官家以爲如何?”

“回相公,官家以爲善。”

馮京脫口而出是這句話,可他感覺官家的心思就是這樣。

多少次了,官家總是在提點朝臣,總希望朝臣能把他心中所想說出來,好避免事事都是官家在主導……這就是馮京的揣度。

“那就明發抵報吧!”

要說馮京真有這份認識,就不至於現在還只是個掛了翰林學士名的制旨誥,而呂惠卿就要獨單一面,做一個衙門的主官了。

論起步,馮京要比呂惠卿高很多。

馮京之所以這樣去揣度官家,都是他岳丈不停教誨的作用。

那怕馮京對政事愚鈍,被岳丈反覆的提點,也不由的要向那個方向想。

岳丈說過,不管是青苗法還是市易法,其實官家應該是早已有了定論,借王安石的口,把新法置於朝堂,並一點一點的引導朝臣向官家需要的方向推進,然後官家再借衆臣之意而決……

馮京仔細想過,真要是按岳丈的推論,所有事就都合情合理了,比實際發生的過程還合理。

第五六五章 強弩之末第三四零章 相公的憂和帝王的喜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八四零章 呂惠卿的才華第五八一章第八七二章 立場第六五三章 還是貿然行事嗎第七二六章 演戲要演足第七七六章 這是搞株連第八七一章 適逢其會第一三八章 絕不容忍第六八五章第四九七章 事事煩心第二二九章 改造第八四一章 王安石的執拗第七七七章 一勞永逸的做法第七七七章 一勞永逸的做法第三一零章 全線寇邊第三六零章 捷報和噩耗第六二五章 這個狠了第八三五章 原因第二一七章 一文換一文第四九二章 又被坑了第六一二章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第九六七章 大定亂了第八一六章 一以貫之的需要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三六五章 這就是囂張第三三五章 趙曦論戰第八九九章 回撤第三九六章第二零四章 先內後外(第三更)第七一八章 官家曾說過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六五九章 天才的想法第七三章 個人的要求第二六一章 樊樓第六八二章 嗜殺之君又怎樣第四一一章 沒省油的燈第六四九章 入夏第一二四章 第一日第五八九章 誰在攪局第四九七章 事事煩心第四七四章 還雙管齊下了第五九九章 由職銜安排想到的第五二二章 暗潮第八七一章 適逢其會第四九五章 殊途不同歸第一八六章 糟糕的現狀(第五更)第一八三章 依契約辦事(第二更)第七七四章第八二零章 別無選擇第一五二章 玩一把第九五一章 意圖第八一章 認命和不認命第六三九章 先禮後兵的兵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三七四章 狠第五一零章 扯什麼淡第一六五章 走著看吧第八九三章 番騎隊第四二七章 大宋講武堂第一六四章第五零八章第六九九章 趙曦漏掉的第二一三章 炸開這道山樑第七八四章 郊迎第七零一章 官家的風傳第一一八章 據理力爭爲出征第十二章 魯班鎖第七零六章 怕了第六九零章 很正確的決斷第五一一章 閒事不閒第七百章第一零七章 大發了第二零九章 筒車可行(第三更)第五八八章 王安石也有昏招第八七九章 含糊第六七章 君子六藝第七九二章 微服私訪(六)第五五三章 遼使又來了第七三二章 最後的一環第八二九章 出行第四八八章 其實是錢的事第三零四章 歡喜和憂第七九七章 微服私訪(十一)第二九五章 約鬥第一一六章 衍生第九五五章 中軍宮帳的危險第三百章 這纔是就緒第一二六章 再上萬尹山第二十章 惹了天火的宿衛第七六六章第八五七章 戰爭要素第二百章 就那麼回事(第四更)第二四三章 等你掛帥收燕雲第五五三章 遼使又來了第四一二章 典籍背後第七八八章 微服私訪(二)
第五六五章 強弩之末第三四零章 相公的憂和帝王的喜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八四零章 呂惠卿的才華第五八一章第八七二章 立場第六五三章 還是貿然行事嗎第七二六章 演戲要演足第七七六章 這是搞株連第八七一章 適逢其會第一三八章 絕不容忍第六八五章第四九七章 事事煩心第二二九章 改造第八四一章 王安石的執拗第七七七章 一勞永逸的做法第七七七章 一勞永逸的做法第三一零章 全線寇邊第三六零章 捷報和噩耗第六二五章 這個狠了第八三五章 原因第二一七章 一文換一文第四九二章 又被坑了第六一二章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第九六七章 大定亂了第八一六章 一以貫之的需要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三六五章 這就是囂張第三三五章 趙曦論戰第八九九章 回撤第三九六章第二零四章 先內後外(第三更)第七一八章 官家曾說過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六五九章 天才的想法第七三章 個人的要求第二六一章 樊樓第六八二章 嗜殺之君又怎樣第四一一章 沒省油的燈第六四九章 入夏第一二四章 第一日第五八九章 誰在攪局第四九七章 事事煩心第四七四章 還雙管齊下了第五九九章 由職銜安排想到的第五二二章 暗潮第八七一章 適逢其會第四九五章 殊途不同歸第一八六章 糟糕的現狀(第五更)第一八三章 依契約辦事(第二更)第七七四章第八二零章 別無選擇第一五二章 玩一把第九五一章 意圖第八一章 認命和不認命第六三九章 先禮後兵的兵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三七四章 狠第五一零章 扯什麼淡第一六五章 走著看吧第八九三章 番騎隊第四二七章 大宋講武堂第一六四章第五零八章第六九九章 趙曦漏掉的第二一三章 炸開這道山樑第七八四章 郊迎第七零一章 官家的風傳第一一八章 據理力爭爲出征第十二章 魯班鎖第七零六章 怕了第六九零章 很正確的決斷第五一一章 閒事不閒第七百章第一零七章 大發了第二零九章 筒車可行(第三更)第五八八章 王安石也有昏招第八七九章 含糊第六七章 君子六藝第七九二章 微服私訪(六)第五五三章 遼使又來了第七三二章 最後的一環第八二九章 出行第四八八章 其實是錢的事第三零四章 歡喜和憂第七九七章 微服私訪(十一)第二九五章 約鬥第一一六章 衍生第九五五章 中軍宮帳的危險第三百章 這纔是就緒第一二六章 再上萬尹山第二十章 惹了天火的宿衛第七六六章第八五七章 戰爭要素第二百章 就那麼回事(第四更)第二四三章 等你掛帥收燕雲第五五三章 遼使又來了第四一二章 典籍背後第七八八章 微服私訪(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舒城县| 武邑县| 沾益县| 普陀区| 明溪县| 东丰县| 平凉市| 晋宁县| 平乐县| 栾城县| 太康县| 巩留县| 铁力市| 康马县| 珠海市| 中西区| 乌拉特后旗| 织金县| 扎赉特旗| 广丰县| 岳西县| 彰化县| 栖霞市| 淮阳县| 邹城市| 成都市| 安义县| 浠水县| 宝鸡市| 吉首市| 元阳县| 六盘水市| 邹平县| 龙江县| 乐业县| 永顺县| 资溪县| 文昌市| 延吉市| 伊金霍洛旗| 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