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九五章 殊途不同歸

沒人願意做槍頭,更何況是王安石這樣的人物。

那怕是王安石並不知道趙曦用他做槍頭,仍然還是要佔據(jù)主動。

從官家跟他談話的口氣,他知道官家並不反對他的市易法,而是在意朝堂的穩(wěn)定,在乎朝臣的反應(yīng)。

時過境遷,如今,朝廷因爲免除了工坊城的稅收,簽訂契約起生效,導(dǎo)致朝廷後兩月一度出現(xiàn)財務(wù)緊張。

甚至連過大年的貼錢也比往年少了些許。

王安石覺得這是最好的時機,趁臣工們還沒有忘記大年貼錢的怨言時,他提出市易法,必將會從者衆(zhòng)!

所以,在政和五年的最後一次大朝會時,王安石把這顆炸彈丟在了勤政殿。

因爲藻井的原因,主殿的嘈雜聲,還真有炸彈的威力!

我的老王呀,你誠心不讓大夥過好年嗎?

王安石是純粹的,就跟司馬光一樣純粹,只不過兩人純粹的方向有差異。

司馬光是因爲復(fù)古而純粹,認爲所有背離古訓(xùn)和祖制都是錯的,官家和臣工都應(yīng)該學(xué)古。雖不至於讓官家垂拱而治吧,總則不希望官家折騰,臣工就更不應(yīng)該折騰。

國事蜩螗,在司馬光看來更應(yīng)該休養(yǎng)生息。

官家不管是解決冗兵,還是創(chuàng)新產(chǎn)業(yè)讓朝廷財務(wù)狀況見好,這都是一時之風頭。治理國朝,還是得靠王道,靠休養(yǎng)生息,將養(yǎng)百姓,固臣民之本……也就是德行和操守。

所以,他見不得革新,見不得變化,任何變化出現(xiàn),他都認爲是偏離聖治之舉,都會給予駁斥。

但官家即位五年,訓(xùn)新軍,謀大理,推青苗,壓宗親,再到如今的建宮殿…~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折騰。在司馬光看來,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捨本逐末。

他也看出來了,如今的陛下就是個折騰的性子。

政事堂有王介甫呼應(yīng),他根本無力阻止,所以,乾脆想眼不見心不煩,才幾次向官家請辭。

而王安石純粹的是一心想輔助君王讓大宋中興。

多年轉(zhuǎn)任地方與朝堂,他看明白了太多國朝的弊端,也針對性的有了解決方案……那就是刮骨療毒。

在王安石看來,朝廷已經(jīng)到了不得不下狠手治理的程度上,還是刻不容緩,迫在眉睫。

從軍、政、財各方面,都需要變,還是大變,甚至推倒重來。倘若朝廷不捨得推倒,勢必會被另外的力量推倒。

所以,勵精圖治,是他王安石立於朝堂的期望。

他真正缺的是跟朝堂諸公的同流合污,或者說還對朝臣的無恥瞭解不深,認識不夠。

國朝不抑商,這也導(dǎo)致了國朝的物品交易被大商賈壟斷了,造成了商賈剝削黎民,甚至?xí)绊懙絿嬅裆牡夭健?

市易法便勢在必行。當然,他王安石也不是蠢蛋,也知道選擇時機,就比如現(xiàn)在,在歲末的這次大朝會時提出……

有朝廷虧空的現(xiàn)實存在,有過年貼錢減少的事實,有前期因爲勤政殿營造,導(dǎo)致朝臣、政事堂以及官家三方的齷齪,給他提出市易法提供了絕佳的機會。

王安石不是沒想過私底下跟官家捏搓著把這事搞定了,這不可能,從青苗法的推出,王安石就知道不可能。

官家有意革新,又想朝堂穩(wěn)定,這本來就是相悖的。

在王安石看來,官家仍然還是趙家人,始終脫不開優(yōu)柔寡斷的性子。

也罷,既然官家下不了決心,那自己就把這事挑開了。

趙曦真是很無奈。

市易法合適不合適先不說,這時機選的還真不咋滴。

對於市易法,王安石提出來已經(jīng)半年了,趙曦這半年忙乎,也是在爲市易法佈局。

趙曦是真討厭爭吵,這不是執(zhí)政的正常狀態(tài)。

之所以營建勤政殿,表面上看是爲災(zāi)民找營生,趙曦真正要做的是,把朝會、朝議、集議用建築固定了模式,然後讓朝臣對號入座,形成三級決策制。

比如朝會,由於參與人數(shù)太多,不適合當庭議政,所以,朝會的作用是頒佈政令,並由臣工執(zhí)行。

即便是臣工有異議,也只能採用上奏的方式,避免在朝會上爭吵。

而朝議,在趙曦的設(shè)想中,是由國朝封疆大吏、六部九卿,政事堂、樞密院以及軍方,各方遴選三五十人,組成國朝的決策層。

這是真正的議事機構(gòu),也是形成國朝政策和政令的地方。

這地方可以爭辯,但一旦形成決議,所有人就必須執(zhí)行。

至於說集議,在趙曦的設(shè)想裡是內(nèi)閣,也就是整個國朝真正的領(lǐng)導(dǎo)層。

這是提出各項革新,倡議各種政策,並交於朝議層討論的層面。

在趙曦的設(shè)想裡,進入集議層面的朝臣統(tǒng)稱爲內(nèi)閣,均爲宰輔。他是借鑑後世明朝的內(nèi)閣制,更是借鑑他原本生活的那個時代的體制。

第二層朝議層,他將其定爲廷議,所有人員均爲執(zhí)政。這幾乎是照搬了後世的體制。

至於第三層……好吧,還是朝會。

這是體制上的佈局。趙曦針對市易法還做了另外的準備。

王安石市易法的核心,有點像國進民退,或者說讓朝廷去主導(dǎo)物品交易。

用現(xiàn)在的說法叫與民爭利,用後世的說法叫干預(yù)市場行爲。

對於宏觀調(diào)控,趙曦當然清楚很有必要。但並不是要像王安石市易法那樣,讓朝廷官員直接取代牙行,取代大商賈。

這是一個定價權(quán)、監(jiān)管責任和市場行爲的大命題,絕不能真如王安石市易法那樣,讓應(yīng)該是管理者的官員,直接去攪亂市場。

趙曦之所以營建宮殿,並在勤政殿營造中讓工坊城推出諸多的新物事,他是想推行官辦產(chǎn)業(yè)。

核心目的不是爲了分蛋糕,而是做蛋糕。這樣會減少得利階層的牴觸。

這中間涉及到審批權(quán)、定價權(quán)、宏觀調(diào)控、朝廷干預(yù)、官辦產(chǎn)業(yè)、管辦分離等等諸多方面。

趙曦營建宮殿,並將滿朝堂臣工挖坑埋進去的本意,是想讓朝堂臣工意識到審批權(quán)的重要性。

以他和工坊城未經(jīng)政事堂同意而建造宮殿爲起源,引導(dǎo)朝廷制定審批制度,從而改變王安石市易法所提到壟斷和操控價格的現(xiàn)狀。

趙曦的謀劃,是從勤政殿的格局開始,先調(diào)整國朝的議事模式,然後在合適的條件下,再由王安石提出市易法。

然後,針對市易法提出的背景緣由,朝廷出臺相關(guān)宏觀調(diào)控的法令。

最後再推出官辦產(chǎn)業(yè),解決朝廷財務(wù)狀況並緩國朝冗官的現(xiàn)狀。

結(jié)果,自己的所有計劃,被王安石這一冷錘,全亂了。

第二五六章 變天了第七五一章 官家的文武觀(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八六二章 立場和態(tài)度第五二二章 暗潮第三九七章 我想要大理第一零一章 總有找茬的第三七章 錢財算什麼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七四八章 小事件之外的指向(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一六二章 一次小勝第七零三章 形勢突變第四九七章 事事煩心第七一零章 註定的勝負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七五一章 官家的文武觀(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一零二章 謝謝第九零八章 要不要扶植(感謝雲(yún)哥的fans盟主打賞,加更)第四四零章 又玩人了第四四三章 別憋著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五四章 有意無意的營生第十一章 翻船的小溝第八九二章 這是陽謀第三零七章 等著西夏寇邊第七六二章 趙曦的思維誤區(qū)第八三零章 出行的目的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八八三章 普查第一九一章 最基礎(chǔ)的一環(huán)(第五更)第一五四章 統(tǒng)一戰(zhàn)線第七一章 被坑了第三六四章 這就是實力第五二三章 折服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五二章 被戲耍了第七一八章 官家曾說過第六六二章第一六九章 理應(yīng)納貢(三更)第五七二章 針鋒相對第四二三章 說得過去第五一九章 總則第二二五章 猝不及防第七五二章 戰(zhàn)爭結(jié)束之後(上)第三四五章 不準備放走第三六六章 接管汴梁第五三一章 處置第一一八章 據(jù)理力爭爲出征第五九九章 由職銜安排想到的第八三六章 東出拓海潰敗第五六七章 條款第三一八章 各自論戰(zhàn)第四一八章 這事做的不好第七一零章 註定的勝負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四六八章 細思極恐第一六四章第四九六章 有人火中取栗第九九章 選兵詔令第九百章 另一種推演第四一八章 這事做的不好第一零九章 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第七九章 皇子出行第六四零章 怎麼會是這樣第二七零章 熱鬧了第九二二章 真正的末路第四八三章 這是責任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七四九章 什麼算金甌無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五二零章 監(jiān)察第八八章 換個說法第五五二章 兵員第四五一章 餘波第六四六章 揪心呀第四二八章第一一零章 這算是了結(jié)了第一二四章 第一日第六六九章 另一個目的第七八二章 是後路還是謀局第九零七章 耶律乙辛的無恥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九三零章 一級戰(zhàn)備了第五零三章 拋出一塊骨頭第八九零章 耶律乙辛反了第九六六章 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第七三五章 打一下就知道了第五二一章 揣度第五一三章 看熱鬧的朝堂第五零三章 拋出一塊骨頭第二二章 童英宴(一)第五一九章 總則第五七四章 你行 我也行第七七零章 經(jīng)營權(quán)撲賣第八一章 認命和不認命第八二六章 倉促了些第六零四章 三級制衡第九零三章 我的大宋第六一七章 又一個驚人之舉第五九八章 順勢第三一六章 令行禁止的造就
第二五六章 變天了第七五一章 官家的文武觀(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八六二章 立場和態(tài)度第五二二章 暗潮第三九七章 我想要大理第一零一章 總有找茬的第三七章 錢財算什麼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七四八章 小事件之外的指向(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一六二章 一次小勝第七零三章 形勢突變第四九七章 事事煩心第七一零章 註定的勝負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七五一章 官家的文武觀(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一零二章 謝謝第九零八章 要不要扶植(感謝雲(yún)哥的fans盟主打賞,加更)第四四零章 又玩人了第四四三章 別憋著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五四章 有意無意的營生第十一章 翻船的小溝第八九二章 這是陽謀第三零七章 等著西夏寇邊第七六二章 趙曦的思維誤區(qū)第八三零章 出行的目的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八八三章 普查第一九一章 最基礎(chǔ)的一環(huán)(第五更)第一五四章 統(tǒng)一戰(zhàn)線第七一章 被坑了第三六四章 這就是實力第五二三章 折服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五二章 被戲耍了第七一八章 官家曾說過第六六二章第一六九章 理應(yīng)納貢(三更)第五七二章 針鋒相對第四二三章 說得過去第五一九章 總則第二二五章 猝不及防第七五二章 戰(zhàn)爭結(jié)束之後(上)第三四五章 不準備放走第三六六章 接管汴梁第五三一章 處置第一一八章 據(jù)理力爭爲出征第五九九章 由職銜安排想到的第八三六章 東出拓海潰敗第五六七章 條款第三一八章 各自論戰(zhàn)第四一八章 這事做的不好第七一零章 註定的勝負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四六八章 細思極恐第一六四章第四九六章 有人火中取栗第九九章 選兵詔令第九百章 另一種推演第四一八章 這事做的不好第一零九章 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第七九章 皇子出行第六四零章 怎麼會是這樣第二七零章 熱鬧了第九二二章 真正的末路第四八三章 這是責任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七四九章 什麼算金甌無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五二零章 監(jiān)察第八八章 換個說法第五五二章 兵員第四五一章 餘波第六四六章 揪心呀第四二八章第一一零章 這算是了結(jié)了第一二四章 第一日第六六九章 另一個目的第七八二章 是後路還是謀局第九零七章 耶律乙辛的無恥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九三零章 一級戰(zhàn)備了第五零三章 拋出一塊骨頭第八九零章 耶律乙辛反了第九六六章 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第七三五章 打一下就知道了第五二一章 揣度第五一三章 看熱鬧的朝堂第五零三章 拋出一塊骨頭第二二章 童英宴(一)第五一九章 總則第五七四章 你行 我也行第七七零章 經(jīng)營權(quán)撲賣第八一章 認命和不認命第八二六章 倉促了些第六零四章 三級制衡第九零三章 我的大宋第六一七章 又一個驚人之舉第五九八章 順勢第三一六章 令行禁止的造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连市| 兴业县| 贵定县| 登封市| 河曲县| 开封市| 宝应县| 即墨市| 沅陵县| 古田县| 克什克腾旗| 浦县| 谷城县| 丰宁| 兴城市| 黎平县| 齐河县| 福海县| 平远县| 晋江市| 察雅县| 自贡市| 塘沽区| 休宁县| 仲巴县| 天柱县| 蒙山县| 石河子市| 广水市| 甘洛县| 南投市| 阿克苏市| 凉城县| 乌拉特中旗| 天水市| 嘉荫县| 阳原县| 东城区| 长垣县| 肇东市| 诏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