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四零章 又玩人了

飯也吃不安生了,趙曦是真激動,激動到有點著急的地步。

東西帶來了,蘇頌把收藏的類似玻璃物都帶來了。

確實是類似,灰不溜秋的,通透性也不好,除了摸上去的手感,還真沒多少相似之處。

還就是蘇頌這種具備科學家思維的人,否則只會被丟到一遍。

“子容,我懷疑頗黎很可能就是如同水泥一樣燒製而成的……”

懷疑?說出來是懷疑,作爲後世人,趙曦就是再孤陋寡聞,也知道玻璃真的是燒製而成的。

“回官家,臣記錄了那次燒製的整個過程,包括原料的採集地各種物質(zhì)的分類?!?

“好!好!子容,你很好!此番回到工坊城,你可任意調(diào)動工匠,組織人員,專門承辦頗黎燒製之事。”

“不用擔心失敗,沒有任何事是一蹴而就的。若支用受限,你儘可跟趙琴說,我會告訴他……”

說真的,在趙曦心裡,能做出玻璃甚至比開科更重要??瓶济磕甓加?,國朝讀書人多如牛毛,這個在後世號稱科技發(fā)展迅速的大宋,除了自己年少時劃拉的營生,還真沒什麼值得說道的。

若是有一天,再有一次庭辯,不再是窮經(jīng)皓首的玩文字遊戲,而是那種後世科技實驗的庭辯......趙曦又想多了。

科技真不是憑趙曦一人之力就可以造就一個體系的,時代有他的侷限性,工業(yè)本來就是一個體系。他趙曦不是全能,也不是全才,能做的就是引導,在現(xiàn)世的精英中種下種子,能成長成什麼樣,由這個時代決定。

他將後世稱頌的,這個時代最具有科學精神的兩個人湊一起,就是想激發(fā)屬於這個時代的科學。

可惜,後世名聲高於蘇頌的沈括,在這次算是賞賜的飯局中,並沒有什麼表現(xiàn)。有些拘謹,還有些手足無措。缺少這個時代文人的那種桀驁不馴。

在一瞬間,趙曦有將數(shù)術列爲這次開科題目的想法,也只是想法,他自己也知道不可能。倘若真那樣,那就不是各家學派的爭端了,那將是整個國朝民間和士林一起討伐他趙曦的場景。

“存中,做自己想做的,幹自己想幹的。事物是發(fā)展變化的,在工坊城要善於學習,善於觀察,善於總結(jié),並堅定自己的選擇......”

趙曦沒有對沈括死心?!秹粝P談》做不了假,後世對他的認同也做不了假,沈括應該有顆科學的心,他相信沈括會給他帶來驚喜的。

唉......這沈括......還真受不了官家這樣。被趙曦拍過的肩膀,一連好幾天,沈括都覺得特沉。

......

沒隔夜,政事堂還是知道輕重的,過了晌,趙曦剛剛送走了蘇頌和沈括,政事堂的諸位就來了。

“官家,事不宜遲,開科的題目真的該定下了,往年這時候已經(jīng)鎖院了?!?

不是韓琦咋呼,確實是這樣。當考官確定後,立即將他們鎖於貢院中,以斷絕他們與外界的聯(lián)繫,避免泄露試題與學子請託現(xiàn)象的發(fā)生。

而現(xiàn)在,朝廷居然連新科的命題方向還沒確定。關鍵是,今年朝廷開科已廣而告之,各州府的解試已經(jīng)結(jié)束,通過解試的士子已經(jīng)齊聚汴梁,真不能在耽誤了。

“今科題目之爭因王與司馬相公而起,朝廷因此還專門舉辦了庭辯。是不是有勝負的結(jié)果,此事該告一段落了?!?

趙曦說完,還看了看王安石和司馬光。還好,沒什麼不忿??磥磉@哥倆也算是想通了。至於政事堂的其他人勸說...趙曦不信,就這哥倆的性子,要是能聽進去勸,就不會到這地步了,甚至連庭辯也不會有。

某些方面,趙曦還有點慶幸有這哥倆。

“其實從庭辯來看,每一家學派都有其成爲一家之言並具備一定影響力的基礎,士林認同並非沒有道理?!?

“既然如此,爲何要分出個勝負來?又爲何非要確定開科題目的方向?”

“官家,科考題目有限,不可能盡收諸家學術於一朝之科考......”

這是官家登基後的第一次科考,就是官家在做太子時,也未曾關注過科考......不需要。造成官家對科考題目的不瞭解也是正常的。韓絳趕緊做了一下說明。

“這個我清楚。不管是王相公和司馬相公之爭,還是庭辯之論,其實都是經(jīng)典的釋義之別。而科考的題目,不外乎經(jīng)史子集四書五經(jīng)?!?

“如今庭辯已過,而庭辯中各執(zhí)一言並非一點道理沒有,各家學術又在各地有一定的影響。這就造成了學子們十年寒窗苦讀的方向了。”

“如今,朝廷並不需要改什麼題目,該怎樣出題還怎樣出題,只需在批閱時不以一家之言定取中與否即可。”

這......這樣也行?

也確實可行,或者說再也找不到比官家這方法更適合現(xiàn)在的情形了。

官家又一次玩人了……這是文彥博心裡想的。

作爲樞密使,不涉及軍機,僅僅是科考的爭論,文彥博介入的並不深,純粹順著政事堂和朝廷的意思,所以,他有點旁觀者的意思。

整個過程下來,文彥博可以確定,在王介甫和司馬君實在政事堂爭吵時,官家已經(jīng)在爲今天的說辭準備了。

這就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嗎?或許是,不管是不是,這事算是過去了。

韓琦真覺得宰相不易,他的性格好像不適合協(xié)調(diào),他更喜歡乾脆的做事。

有富弼臨走時的幾番叮囑,他一直在盡力控制著政事堂的局面。沒一個好相與……

做個事真不容易……韓絳和呂公弼能看明白這一番操作,畢竟對官家的瞭解,他倆屬於那種聽聞最多的…~官家過於習慣謀劃了。

不過對於官家而言,面對王介甫和司馬君實,還真沒其他辦法。

或許官家能硬起來,也具備硬懟朝臣的實力,最起碼他倆會一如既往的支持官家。即便那樣,最終結(jié)果也未必有這樣好。

至於王安石和司馬光,怎麼說呢,因爲他倆的爭端,才一步步把事情推到了現(xiàn)在這個地步。官家有了解決的辦法,也算是給他倆下坡的臺階,還能怎樣?

就是心裡再不爽,也只能接受現(xiàn)實。

好歹沒有摒棄他們?nèi)魏我蝗说膶W術。

官家在送到政事堂那首詩時,已經(jīng)就想好了今天的說辭……都心裡明白,憋著吧!

官家只說,具體怎樣做,還是政事堂諸位的事。

第九零五章 文章哪有尋常事第六零九章 人事(下)第五五章 做該做的事兒第四四七章 故技重演第四九四章 猝不及防第五二章 被戲耍了第二六六章 早朝議第五二四章 混亂第九一一章 條件第八八章 換個說法第五零九章 官家的市易法第二十章 惹了天火的宿衛(wèi)第七五三章 戰(zhàn)爭結(jié)束之後(下)第八八一章 狡詐第七一三章 借道還是借刀(感謝書友不吃齋的蚊子萬賞,必須得加更。)第二二七章 不留隱患第一二二章 文寬夫無恥第二七四章 最後的問題第四八章 處事方式第六一三章 徹查第五六二章 戲耍第一九六章 算誰的幸運(第五更)第八三二章 安魂處第四八一章 閒不下的王安石第一一四章 成婚前的教授第八九三章 番騎隊第七二二章 撤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八六六章 還以爲什麼事呢第七六零章 換個角度第六四章 至賤無敵的景洵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四八九章 到底在建什麼第八四二章 首相的威信需要維護第九七章 自辯書第一三八章 絕不容忍第五三五章 朝廷該如何處置第五七零章 韓琦的做法很臭第六三二章 誰告訴朕怎麼回事第四六零章 坑隊友的薛良孺第九五九章 大清剿第七二六章 演戲要演足第二四零章 事與願違第七一五章 以己之道還己之身(感謝書友不吃齋蚊子,再加一更)第七三章 個人的要求第九二零章 羣情激昂的限制第九四九章 戰(zhàn)機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六九七章 讓他們見識見識第一四六章 就這麼簡單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九五二章 以身爲主第二二二章 交易第四五六章 家賊第三五三章第一七七章 有目的最好(繼續(xù)五更,第一更)第四九三章 又砸腳了第四一一章 沒省油的燈第七四二章 首功之議第五二三章 折服第七七八章 官家囑咐第六零四章 三級制衡第三三九章 西夏的戰(zhàn)略統(tǒng)一第一零八章 一場蹊蹺的大火第五一一章 閒事不閒第八五七章 戰(zhàn)爭要素第九一章 第一次論政第四七二章 看完了再說第九三章 誠實是美德第一四十九章 都不是傻子第四零八章 試試何妨第六二四章 完美的作秀第十一章 翻船的小溝第三五九章 捷報的本質(zhì)是宣傳第二五四章 衆(zhòng)生相第五二四章 混亂第二九一章 分而待之第七六六章第五二二章 暗潮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四七二章 看完了再說第四六九章 槍頭趙允弼第四七七章 蠱惑第八五零章第四一章 記賬法燒著誰了第七七零章 經(jīng)營權(quán)撲賣第六六九章 另一個目的第二七零章 熱鬧了第五六章 未雨綢繆第二九一章 分而待之第九一章 第一次論政第九三三章 帶個功勞進大宋第八九三章 番騎隊第二七九章 真不是故意第七一零章 註定的勝負第七一四章 沙州張家第二二六章 決不饒恕第七六二章 趙曦的思維誤區(qū)第七八一章 孤都明白第四一五章 推一把
第九零五章 文章哪有尋常事第六零九章 人事(下)第五五章 做該做的事兒第四四七章 故技重演第四九四章 猝不及防第五二章 被戲耍了第二六六章 早朝議第五二四章 混亂第九一一章 條件第八八章 換個說法第五零九章 官家的市易法第二十章 惹了天火的宿衛(wèi)第七五三章 戰(zhàn)爭結(jié)束之後(下)第八八一章 狡詐第七一三章 借道還是借刀(感謝書友不吃齋的蚊子萬賞,必須得加更。)第二二七章 不留隱患第一二二章 文寬夫無恥第二七四章 最後的問題第四八章 處事方式第六一三章 徹查第五六二章 戲耍第一九六章 算誰的幸運(第五更)第八三二章 安魂處第四八一章 閒不下的王安石第一一四章 成婚前的教授第八九三章 番騎隊第七二二章 撤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八六六章 還以爲什麼事呢第七六零章 換個角度第六四章 至賤無敵的景洵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四八九章 到底在建什麼第八四二章 首相的威信需要維護第九七章 自辯書第一三八章 絕不容忍第五三五章 朝廷該如何處置第五七零章 韓琦的做法很臭第六三二章 誰告訴朕怎麼回事第四六零章 坑隊友的薛良孺第九五九章 大清剿第七二六章 演戲要演足第二四零章 事與願違第七一五章 以己之道還己之身(感謝書友不吃齋蚊子,再加一更)第七三章 個人的要求第九二零章 羣情激昂的限制第九四九章 戰(zhàn)機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六九七章 讓他們見識見識第一四六章 就這麼簡單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九五二章 以身爲主第二二二章 交易第四五六章 家賊第三五三章第一七七章 有目的最好(繼續(xù)五更,第一更)第四九三章 又砸腳了第四一一章 沒省油的燈第七四二章 首功之議第五二三章 折服第七七八章 官家囑咐第六零四章 三級制衡第三三九章 西夏的戰(zhàn)略統(tǒng)一第一零八章 一場蹊蹺的大火第五一一章 閒事不閒第八五七章 戰(zhàn)爭要素第九一章 第一次論政第四七二章 看完了再說第九三章 誠實是美德第一四十九章 都不是傻子第四零八章 試試何妨第六二四章 完美的作秀第十一章 翻船的小溝第三五九章 捷報的本質(zhì)是宣傳第二五四章 衆(zhòng)生相第五二四章 混亂第二九一章 分而待之第七六六章第五二二章 暗潮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四七二章 看完了再說第四六九章 槍頭趙允弼第四七七章 蠱惑第八五零章第四一章 記賬法燒著誰了第七七零章 經(jīng)營權(quán)撲賣第六六九章 另一個目的第二七零章 熱鬧了第五六章 未雨綢繆第二九一章 分而待之第九一章 第一次論政第九三三章 帶個功勞進大宋第八九三章 番騎隊第二七九章 真不是故意第七一零章 註定的勝負第七一四章 沙州張家第二二六章 決不饒恕第七六二章 趙曦的思維誤區(qū)第七八一章 孤都明白第四一五章 推一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紫阳县| 车致| 和顺县| 杂多县| 南乐县| 桃江县| 左贡县| 宜宾县| 涿鹿县| 万宁市| 府谷县| 阜新市| 永兴县| 阿鲁科尔沁旗| 珠海市| 永兴县| 响水县| 屏东县| 嵩明县| 广安市| 广宁县| 东台市| 阳东县| 黑龙江省| 洛隆县| 东乌珠穆沁旗| 大悟县| 瓦房店市| 兴国县| 齐齐哈尔市| 应城市| 闻喜县| 石狮市| 岳池县| 台安县| 鲁甸县| 台东市| 高阳县| 城步| 香河县| 略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