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五三章 都不純粹

王安石就那樣隨在官家的身後,亦步亦趨的往垂拱殿。

這一刻,王安石知道,官家已經看了他的青苗法,並且真的有意革新。

有這樣想法的還有呂惠卿,在官家留對王介甫時,他就知道王安石跟官家遞了青苗法的摺子。

至於官家會不會支持,呂惠卿從來沒擔心過。

王安石激動嗎?應該是有點。他不僅僅是爲他的想法可以實現,更是爲國朝蒼生而激動。

王安石,還是具備憂國憂民覺悟的,否則也看不到如今國朝的弊端,或者說看到了也不說。

“大參,青苗法的摺子我看了。怎麼說呢,在革新國朝一些弊政上,大方向上我支持。”

“同時,也請大參諒解。衆所周知,我成長於內苑,雖然遠征南疆,西出秦州,所到之處也都是城郭。真實的鄉村實情我並不瞭解。”

“說句大不當的話,所謂侍弄莊稼,也是爲讓太后開心,隨意在皇莊走個過場。”

“所以,大參在奏摺所提之狀況,我無法確定,也不敢隨意確定。”

“大參也知道,如此青苗,是乃國策,一旦頒佈,勢必在國朝所有軍州郡縣落實。大參不會以爲此事由你我二人就可定下吧?”

趙曦說的很誠懇,語氣、神態,包括進來垂拱殿後的所有動作,都表達了跟王安石推心置腹的意思。

一代大賢,憂國憂民,儘管趙曦打心眼並不看好王安石的這青苗法……紕漏太多了。

但老王先生絕對受的起他這般尊重。

再說了,老王同志,或者說他那個變法的團隊,可不只有青苗法。

想要一項一項套出來,並充當趙曦改變國朝弊政的先鋒,趙曦就必須表示一些誠意,從而讓王安石有跟他一輛戰車的感覺。

在這份奏摺裡,王安石有提到監管時用重刑重典,趙曦懷疑是不是王老頭臨時加的。

有陳昌之爲例,王介甫也難免借一下處置陳昌之的威力。

這得往下看著。

“臣惶恐…~”

對於官家這樣的態度,王安石需要象徵性表示一下客氣。

“官家,國朝不立田制,不抑兼併…~臣並無非議太祖國制之失。”

“國朝的土地政策,造成了國朝耕地易主頻繁,甚至到了田無定主的程度。”

好像這跟青苗法關係不大呀?繼續……繼續唄。

青苗法的摺子,只是提什麼是青苗法,又該如何實施。至於青苗法出臺的背景,就是現在王安石需要跟趙曦講清楚的。

後世也有土地流轉的提法,趙曦也沒覺得有啥不妥。當然,後世不是現在可比的。

現在還是小農經濟,還是靠從土裡刨食吃的時代。

人們對土地上依賴性很強,這一點趙曦深有感觸。

“官家,如今國朝之稅入,兩稅佔國朝稅入不足三成,近些年因官家創立新產業,兩稅更是到了忽略不計的程度。”

“相比開朝之時,減少達七八成之多,甚至比真宗朝也減少四五成。若國朝所出如官家產業之舉也算,事實就是並非如此,而是耕田兼併導致的結果。”

“若耕田兼併是依據耕田之該有的價格交易也罷,不是!或者說強買強賣,自然有官府幹預。也不是。”

“勢官富姓,每逢青黃不接之機,以善舉之名,借貸於耕農,迫使其償還印子錢糧。如此年復一年,最終不得不以耕田償還,從而耕者成佃農……”

趙曦很想說,國朝並不是二元制戶籍,人們沒了田地,完全可以到城郭謀生活,然後……

真不敢開口呀,生怕自己又是一個何不食肉糜的君王。

就這樣傾聽王安石慷慨激昂的演說……

怎麼可能?

在後世被稱爲經濟極度發達,科技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居世界首位的大宋,在王安石的口裡就成了水深火熱,民不聊生了?

也是,萬惡的封建社會,可不就是水深火熱嘛。

趙曦在後世曾見過,有人說大宋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人均兩千多美元……

有人說大宋的經濟總量是當時整個世界的百分之七十強……

有人說縱觀歷史,大宋是最令人嚮往的時代……

可在王安石的這一番陳述中,人們顛沛流離,甚至感覺幾乎到了餓殍滿地的程度。

這還是自己治理下的大宋嗎?這還是自己印象中的大宋嗎?

“官家,國朝耕田五百萬傾,而不予納稅者佔十之七八。因耕田過度集中,耕者無其田而背井離鄉,有田者不耕,想耕者無田。”

“因此,而導致國朝耕田逐年減少,多廢棄不用……”

這時候趙曦已經顧不得考慮王安石是爲了推銷他的青苗法了,而是真正的被他感染著。

站在一個君王的角度,面對王安石所說的情形,絕對做不到無動於衷。

趙曦開篇跟王安石客氣,說自己成長於宮內,那真的是客氣。

他在後世,就是農家子出生,又如何能不知道農戶農活是怎樣回事?

可聽王安石這番說,他才知道,或許他是真不知道農戶是怎麼回事。

本以爲即便是時隔千年,農村還是農村,而王安石說的,跟他經歷的根本就是兩回事。

王安石不會捏造,這一點趙曦確信。那,只有自己是真不瞭解了。

趙曦一直自以爲了解農村,也自認爲明白這個時代的落後是因爲物質匱乏的原因。

所以,他一直致力於創新產業,從而引導這個時代的人們,爲他們打開一扇窗。

可從王安石嘴裡瞭解的農村,卻是另一番景象。

趙曦已經親自爲王安石泡了第二壺茶了,王安石還沒有講完。

他從個例,有名有姓的個例說起,歸結到國朝的現狀上,然後落實到青苗法的利處上,一點一點的把趙曦引到了青苗法。

有賣兒賣女的,有家破人亡的,也有豪田堪比皇家的,更有一縣耕田淪爲一家一姓的……這個危言聳聽了,最起碼趙曦覺得危言聳聽了。

“大參,諸如大參所言,革新勢在必行。可青苗之法,非你我二人可定……”

“國朝軍州四百餘,從決策到執行,非全朝堂之力不可爲。大參,是朝議還是集議,你認爲如何?”

表現的是兼聽則明的君王水準,其實趙曦的想法到底是什麼,他現在也沒個準。還需要思考和醞釀。

王安石用遞摺子的方法,本來就不是要隨意決斷,目的是想從官家這得到是否支持的準確消息。

第三零九章 趙曦失態了第七五八章第三八五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六三八章 先禮後兵的禮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九零一章 得失談第八十章 小王要大解第三八五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八三六章 東出拓海潰敗第五七七章 大棒和甜棗第五五七章 蕭卓爾一口老血第一零一章 總有找茬的第一九三章 猜不透(第二更)第一七九章 沒準備妥當(第三更)第三二章 推進第三四六章 時態和態勢第七八零章 有意的一追一逃第二五零章 都是糧食鬧的第八一一章 新舊內閣第九五九章 大清剿第九七章 自辯書第八一四章 這不是巧合第五三四章 狼煙起第八三七章 窩囊的海戰第七七章 也或許是天倫第四七二章 看完了再說第七七七章 一勞永逸的做法第二四二章 少一點第四六零章 坑隊友的薛良孺第七七九章 人該爲自己的行爲負責第一二八章 瘋子把人玩瘋了第五五四章 嚇著了第二五六章 變天了第十五章 你們也玩這個第二八五章 霸道和王道第九四六章 話已至此第六二六章第一八九章 輕重緩急在人看(第三更)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九二三章 人之將死其言不善第二一三章 炸開這道山樑第六九六章 董氈跪了第四六零章 坑隊友的薛良孺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訪(九)第三九三章 又謀劃什麼第五七零章 韓琦的做法很臭第三一五章 秦州第五零六章 借力借勢第二三四章 何至於此第二四一章 生命大於天第八二一章 誰也威天命第五三七章 乾淨利落第七八七章 微服私訪(一)第七五九章 陷入死局的調查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十五章 你們也玩這個第五六章 未雨綢繆第四一零章 段思廉的悲情第八六五章 北遼來使第八二八章 治河之議第一七七章 有目的最好(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四四六章 真心不爽第二九五章 約鬥第二十章 惹了天火的宿衛第六五六章 誰還爲他求情?第六四八章 提留第六零二章 官制(中)第二二五章 猝不及防第八九一章 出兵方略第五一零章 扯什麼淡第六零一章 官制(上)第七一九章 高遵裕部危險了第五七章 趙曦你幹嘛第八七八章 攔截第四七九章 偉大的想法第五三六章 凡議和者殺無赦第四五章 未丟掉的一點機會第三九一章 有點想王安石了第八四零章 呂惠卿的才華第五一五章 這算屁的大捷(下)第七零七章 朕是要滅掉西夏第七十章 騎行第九章 和一手好稀泥第九二二章 真正的末路第九章 和一手好稀泥第九一六章 叛的徹底第七九七章 微服私訪(十一)第六四六章 揪心呀第一八三章 依契約辦事(第二更)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五三六章 凡議和者殺無赦第二七七章 姑且的做法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宋國第四一七章 都糊塗著第九六一章 形勢向好第五八四章 他們有了信念第五八三章第一二四章 第一日第九二一章 輿情第二四三章 等你掛帥收燕雲
第三零九章 趙曦失態了第七五八章第三八五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六三八章 先禮後兵的禮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九零一章 得失談第八十章 小王要大解第三八五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八三六章 東出拓海潰敗第五七七章 大棒和甜棗第五五七章 蕭卓爾一口老血第一零一章 總有找茬的第一九三章 猜不透(第二更)第一七九章 沒準備妥當(第三更)第三二章 推進第三四六章 時態和態勢第七八零章 有意的一追一逃第二五零章 都是糧食鬧的第八一一章 新舊內閣第九五九章 大清剿第九七章 自辯書第八一四章 這不是巧合第五三四章 狼煙起第八三七章 窩囊的海戰第七七章 也或許是天倫第四七二章 看完了再說第七七七章 一勞永逸的做法第二四二章 少一點第四六零章 坑隊友的薛良孺第七七九章 人該爲自己的行爲負責第一二八章 瘋子把人玩瘋了第五五四章 嚇著了第二五六章 變天了第十五章 你們也玩這個第二八五章 霸道和王道第九四六章 話已至此第六二六章第一八九章 輕重緩急在人看(第三更)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九二三章 人之將死其言不善第二一三章 炸開這道山樑第六九六章 董氈跪了第四六零章 坑隊友的薛良孺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訪(九)第三九三章 又謀劃什麼第五七零章 韓琦的做法很臭第三一五章 秦州第五零六章 借力借勢第二三四章 何至於此第二四一章 生命大於天第八二一章 誰也威天命第五三七章 乾淨利落第七八七章 微服私訪(一)第七五九章 陷入死局的調查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十五章 你們也玩這個第五六章 未雨綢繆第四一零章 段思廉的悲情第八六五章 北遼來使第八二八章 治河之議第一七七章 有目的最好(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四四六章 真心不爽第二九五章 約鬥第二十章 惹了天火的宿衛第六五六章 誰還爲他求情?第六四八章 提留第六零二章 官制(中)第二二五章 猝不及防第八九一章 出兵方略第五一零章 扯什麼淡第六零一章 官制(上)第七一九章 高遵裕部危險了第五七章 趙曦你幹嘛第八七八章 攔截第四七九章 偉大的想法第五三六章 凡議和者殺無赦第四五章 未丟掉的一點機會第三九一章 有點想王安石了第八四零章 呂惠卿的才華第五一五章 這算屁的大捷(下)第七零七章 朕是要滅掉西夏第七十章 騎行第九章 和一手好稀泥第九二二章 真正的末路第九章 和一手好稀泥第九一六章 叛的徹底第七九七章 微服私訪(十一)第六四六章 揪心呀第一八三章 依契約辦事(第二更)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五三六章 凡議和者殺無赦第二七七章 姑且的做法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宋國第四一七章 都糊塗著第九六一章 形勢向好第五八四章 他們有了信念第五八三章第一二四章 第一日第九二一章 輿情第二四三章 等你掛帥收燕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虞市| 兴仁县| 台北县| 台中县| 兴文县| 铁岭县| 昌图县| 钟山县| 昌图县| 弥勒县| 家居| 长海县| 沂源县| 土默特右旗| 桃江县| 合山市| 宜良县| 梅州市| 广灵县| 巫溪县| 溆浦县| 格尔木市| 广州市| 乳山市| 江陵县| 平泉县| 丰顺县| 黄梅县| 浦东新区| 高州市| 项城市| 舟山市| 平湖市| 玉田县| 中超| 阳江市| 德清县| 雷州市| 资溪县| 怀安县| 贵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