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二八章 治河之議

今年也算是國朝的多事之秋,大換屆、太后和惠妃薨、重臣接連離世等等,到了現在纔多少穩定下來了。

其實,即便是朝堂這段時間有些忙亂,並沒有影響國朝各方面的發展,多年的蓄勢,也在今年有了迸發的跡象。

朝廷這時候也終於把治理黃河提上了議事議程。當初,朝臣還以爲這只是官家出兵西夏的一個藉口。

滑州水患過後,這幾年汛情不嚴重,朝臣們倒是已經完了這茬,這時候官家又再次提起了······

“治理水患,水土保溼是本,中上游的泄洪分流是標。平滅西夏後,工坊城在勘探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該著提上議程了。”

“這是沈存中等人走遍西北製作的沙盤,蘇閣老和存中說一下,諸位聽聽可行與否······”

趙曦雖然能記得後世黃河的幾處水利設施,包括什麼萬家寨、三門峽、小浪底等等,只是他不清楚以現在的技術力量能不能完成那樣的工程。

有時候趙曦妄想過,如今國朝的鋼鐵和水泥······想多了,此時的工藝再怎麼進展,也不可能跟後世的二十世紀初相比,沒有基礎學科發展的支持,科學的發展終歸是不可能快速了。

說白了,現在的所謂鋼鐵水泥,那就是個樣子貨,比三合土或許強一些,或者說都比不上三合土的堅固。只是能縮短做工的時間而已。

至於鋼鐵,之所以能在火器上有多突破,更多的原因是蘇頌的誤打誤撞,有了符合槍管基本要求的合金成品,這是偶然。

這些年工坊城一直在努力,甚至出現了亂七八糟、稀奇古怪的玩意,趙曦瀏覽過,大多是無用之物。

趙曦肚子裡的那點東西,在早期的護衛營,已經基本上全部倒騰完了,講武堂也都記載著,剩下的就只能是等所謂的厚積薄發了。

想著治理黃河,趙曦有些走神,腦子裡衝塞著後世的那些水利設施。

這時候談水利樞紐跟發電,那就是天方夜譚,趙曦也知道不可能。可他又不想因爲這時候隨意的建造水利設施最後影響後世水電設施的建造······大宋沒有像李冰父子那樣的天才水利專家,也做不出都江堰那種可以沿用千年的水利設施。

趙曦心裡的治理黃河,只是想在後世青海、甘肅、內蒙、山西、陝西以及河南等地,找些合適的地方,用人力和火藥炸開一些缺口作爲泄洪道,確保汛期下游的安穩。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大力推廣煤炭,嚴禁砍伐,改善黃河中上游的植被,減少泥沙攜帶量。

輔助的,趙曦還想在所有黃河之流中,都採取這樣的辦法。形成一個之流到主流,所有河流都有泄洪道的設置。

這樣做有個好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黃土高原的水利灌溉,甚至有利於農桑······

“官家······官家······”

“哦,商議到哪了?”

內閣大臣你一言我一語的說了半天,趙曦腦子飛了,一句都沒聽進去。被王安石喊回來了······

他是君王,倒是沒人說他什麼,不過,這也讓內閣諸位不怎麼重視這事了。

人就是這樣,好了傷疤忘了疼,滑州決堤很久了,這些年又用水泥加固的沿河的堤壩,在內閣大臣,乃至整個朝臣心裡,治理黃河似乎不那麼著急。

“官家,遵官家早期的建議,中上游治河,下游受益的觀點,子容和存中以爲應該在上游黃河的之流都分別建造泄洪道,黃河主幹道也要擇地建造泄洪道······”

“不過,黃河幾千裡,如此龐大的工程朝廷度支有限,衆說紛紜,未統一意見。倒是推廣石炭使用,改善植被之事沒有異議。”

王安石贊同治理黃河,甚至說贊同官家所提的上游治理原則,可要說是按照蘇頌和沈括所提的做法,說實話,王安石是反對的。

即便是官家授意他倆這樣提,王安石也是反對的。

照蘇頌和沈括所提的做法,那是堪比長城和大運河的工程。國朝財政稍微有些好轉,也是剛剛纔有了中興的跡象,朝廷一旦這樣做,勢必將國朝再次拖進一個黎民怨聲載道的田地。

黃河水患確實是國朝的大害,但它是天災,並且並不是年年發生,十年八年的有一次水患,以國朝現在的實力,根本不在意幾萬幾十萬的流民安置。

可如果朝廷真的實施這樣的大工程,不僅僅是會掏空朝廷的稅入,更是會在征伐民役,進一步影響農耕,最終會是一個勞民傷財的景象。

這是不可取的!

“官家,老臣以爲,倘若真的在上游全部建造泄洪道,黃河之水皆在上游被截,很可能汴梁乃至大運河航道都會受到影響,從而斷絕了國朝運河航道這條生命線······”

王安石倒沒有直接說這是好大喜功的做法,換了一個說辭表明了意思。

看諸位都頷首,這應該是內閣統一的意見了······

“是不是有什麼誤解?或者說是沒有說清楚?”

趙曦有點愕然,怎麼都會這樣想?趙曦就是再傻,也不至於在同一時間,在正整條黃河的沿河,全部開工建造泄洪道······

不至於吧,難不成臣工真的以爲國朝發展到這程度自己就飄飄然了?

“量力而行,量入而出朕還是知道的!諸位不必擔憂,朕還不至於昏庸。朕讓蘇閣老,存中所說的只是一個方法方面的建議,是一個指導,或者說是一個長遠性的計劃,並不是要求在特定時間內要全部展開的。”

“這需要相關數據的支持,需要地形地貌的支持,需要朝廷財力的允許,需要工匠以及營造工藝的支持,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朕在前期已經責令欽天監、都水監以及工坊城整理歷代黃河在各個時期、各個地段的水位。”

“朝廷建造泄洪設施,只是在合適的地段,合適的時間,營造只作用於泄洪的水利設施。而且,朕的意圖並不是要全面啓動,不是在短時間內完成,甚至說是一個百年大計而已······”

第六六八章 這也是姑且第五一章 事情大發了第五五六章 亂象第七四六章 區別對待(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三更)第十九章 就是轉轉第一一七章 機會來了第三二二章 思想武裝頭腦的軍伍第九一五章 各行其事第六三七章 很難說第二八一章 都想歪了第二八零章 往死裡坑第三九章 徐才人自縊了第三零九章 趙曦失態了第二四四章 因傷致仕第三三三章 如何打第四四四章 有些事做不得第四五五章 情況很嚴重第八二一章 誰也威天命第三二一章 搞不懂第四八八章 其實是錢的事第六七七章 決議通過第七二五章 被包圍了第五六六章 矛盾轉移第四三九章 引導第九三一章 戰馬第九零三章 我的大宋第七二六章 演戲要演足第八八一章 狡詐第七百章第七七九章 人該爲自己的行爲負責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三六六章 接管汴梁第四九五章 殊途不同歸第六七九章 面授機宜第六五七章第一三九章 無處遁形第四七章 交與不交第三九零章 這一手玩的好第八四六章 島鏈戰略第四二五章 爭吵 多吵吵第一六二章 一次小勝第二七八章 憋著氣呢第七八八章 微服私訪(二)第一三六章 太子殿下的詭異第六三零章 新論語第五五八章第四一四章 投其所好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揚(第四更)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七九四章 微服私訪(八)第六四零章 怎麼會是這樣第一七六章 君子三省吾身(第五更)第四七六章 丟人現眼第四三七章第四二五章 爭吵 多吵吵第六八九章 明晚行動第七百章第七五六章第一一六章 衍生第二四八章 是否開放常平倉第六一八章 第一次議事第五八四章 他們有了信念第二五六章 變天了第一四五章 計謀只是心裡較勁第三九五章 司馬光的悲催第六六九章 另一個目的第三六九章 對外強硬之聲第四三零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二四七章 不得不賺錢第一九三章 猜不透(第二更)第五三三章 大設想第四二二章 這樣應該可以第五九二章 暫時的平靜第五三二章 枉作小人了第九六七章 大定亂了第六八七章 唯一的辦法第二五四章 衆生相第三零三章 驚馬第一二三章 誰更無恥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宋國第三九二章 我不接受要挾第一八七章 共與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第五一八章 文壇盛事第三五五章 潰散第八一二章 確實亂了第七三三章 此事休要再提第六九零章 很正確的決斷第三九九章 推演第九五二章 以身爲主第七二一章第五三章 都挺意外第九二七章 耶律乙辛的命運第九二三章 人之將死其言不善第八六九章 逃民的大匠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二一八章 麻煩來了第六四三章 小人物的逆襲第四三七章第二六二章第六六零章 不堪大用的韓琦
第六六八章 這也是姑且第五一章 事情大發了第五五六章 亂象第七四六章 區別對待(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三更)第十九章 就是轉轉第一一七章 機會來了第三二二章 思想武裝頭腦的軍伍第九一五章 各行其事第六三七章 很難說第二八一章 都想歪了第二八零章 往死裡坑第三九章 徐才人自縊了第三零九章 趙曦失態了第二四四章 因傷致仕第三三三章 如何打第四四四章 有些事做不得第四五五章 情況很嚴重第八二一章 誰也威天命第三二一章 搞不懂第四八八章 其實是錢的事第六七七章 決議通過第七二五章 被包圍了第五六六章 矛盾轉移第四三九章 引導第九三一章 戰馬第九零三章 我的大宋第七二六章 演戲要演足第八八一章 狡詐第七百章第七七九章 人該爲自己的行爲負責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三六六章 接管汴梁第四九五章 殊途不同歸第六七九章 面授機宜第六五七章第一三九章 無處遁形第四七章 交與不交第三九零章 這一手玩的好第八四六章 島鏈戰略第四二五章 爭吵 多吵吵第一六二章 一次小勝第二七八章 憋著氣呢第七八八章 微服私訪(二)第一三六章 太子殿下的詭異第六三零章 新論語第五五八章第四一四章 投其所好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揚(第四更)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七九四章 微服私訪(八)第六四零章 怎麼會是這樣第一七六章 君子三省吾身(第五更)第四七六章 丟人現眼第四三七章第四二五章 爭吵 多吵吵第六八九章 明晚行動第七百章第七五六章第一一六章 衍生第二四八章 是否開放常平倉第六一八章 第一次議事第五八四章 他們有了信念第二五六章 變天了第一四五章 計謀只是心裡較勁第三九五章 司馬光的悲催第六六九章 另一個目的第三六九章 對外強硬之聲第四三零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二四七章 不得不賺錢第一九三章 猜不透(第二更)第五三三章 大設想第四二二章 這樣應該可以第五九二章 暫時的平靜第五三二章 枉作小人了第九六七章 大定亂了第六八七章 唯一的辦法第二五四章 衆生相第三零三章 驚馬第一二三章 誰更無恥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宋國第三九二章 我不接受要挾第一八七章 共與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第五一八章 文壇盛事第三五五章 潰散第八一二章 確實亂了第七三三章 此事休要再提第六九零章 很正確的決斷第三九九章 推演第九五二章 以身爲主第七二一章第五三章 都挺意外第九二七章 耶律乙辛的命運第九二三章 人之將死其言不善第八六九章 逃民的大匠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二一八章 麻煩來了第六四三章 小人物的逆襲第四三七章第二六二章第六六零章 不堪大用的韓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桥县| 延津县| 周至县| 五华县| 罗山县| 农安县| 微博| 大邑县| 巴林左旗| 奎屯市| 武平县| 和龙市| 西平县| 吉林省| 黔西| 乌鲁木齐县| 凌云县| 察哈| 巴马| 大埔区| 普定县| 东乡族自治县| 信阳市| 分宜县| 古田县| 宜昌市| 万安县| 阜宁县| 青川县| 武穴市| 区。| 项城市| 蓬溪县| 中西区| 永吉县| 晋宁县| 武乡县| 鄂伦春自治旗| 玉屏| 吉安县| 南木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