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三零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

趙曦是完全按照富弼建議動議政事堂的,不過他也用了些心思。

三相二參兩樞密,大致沒超過陳例。

韓琦、韓絳,歐陽修同爲中書門下平章事,王安石、司馬光兩個參知政事,文彥博、呂公弼同爲樞密使。

趙曦看著這政事堂和樞密院的任命,自己都想笑。

唉……這可有的亂了。

韓琦出生官宦世家,其父曾官至右諫議大夫。

而韓絳同爲官宦世家,其父曾任參知政事,以太子少保致仕。

論出身,韓琦還稍遜一籌,論資歷韓琦又高那麼一點。

而歐陽修中正卻不平和,同樣是剛硬的性子,有理不屈服。

司馬光和王安石,從現在看來,兩人是私底下的好友,相當親厚。

別人不知道,趙曦卻清楚。這一次王安石回朝,絕不會像前兩次一樣,溜一圈就走了。也就是這一次王安石回朝,他和你司馬光就要分道揚鑣了。

憋了這麼久,該是要放大招的時候了。因爲自己的原因,或許時間上有些偏差,大趨勢應該沒多少改變。

王安石還是要變法的,自己有很多想法,都在等著這個拗相公呢。

至於呂公弼和文彥博,一個老奸,一個巨猾,誰也不是省油的燈。

這一屆政事堂的組成,有誰像富弼那樣,從各方面都能壓住場子,勢必是一場龍爭虎鬥。

都是硬茬!

也果然是硬茬,還沒開始施政,爭端就先開始了。

先皇大行,守孝三載,科考停舉三年。算算已經滿三年了,政事堂提議,應該開科舉了。

在趙曦看來,這守孝跟科考屁關係沒有,可這時代就這樣。一個孝字大於天,趙曦也沒想著冒天下之大不韙。

所以,在守孝三載結束之時,政事堂建議該著開科了。

也就是來年開春,是趙曦登基以來的第一次科考。

這時候的科考,重視程度比後世的高考大多了,這還有多半年的時間,就已經提上議事日程了。

畢竟是新皇即位的第一次,都表現的相當重視,也是因爲這樣的重視,讓挺穩當的政事堂有了激烈的爭論。

趙曦不算文化人,那怕他來到這個時代,也經過了系統全面的經義學習,可他仍然沒把自己當文化人。

主要是這年月,千古留名的大人物太多了。

所以,科考該怎樣弄,他全權委託給政事堂了。

哎吆喂,這政事堂那叫一個混戰呀!

“還吵呢?”

皇城司有報,說這些天政事堂一直就吵吵個沒完,重點在科考上。

題目還沒出,先因爲答案爭吵起來了。

別奇怪,爭吵的就是答案。當然,並不是題目的答案,畢竟題目還沒有確定。

題目脫不開那些四書五經,而答案卻五花八門。說白了,就是不同的人對經典的理解不同,也就出現了不同的釋義。

爭端的由來,就是關於答案的釋義,應該以那一種釋義或者說註解爲準。

“稟官家,還在吵,一直沒定下來。主要以司馬相公和王大參爲主。”

老陳琳有七八十了,耳聰目明,一點都不顯老。說話的聲音中氣十足,就是臉上越來越沒表情了。

本來表情就少,皺紋多起來後,簡單的表情已經看不出來了。

確實是老了,正逐漸把皇城司的事務交給王中正呢。

“歐陽相公呢?”

趙曦記得,好像蘇軾他們那一屆主考官是歐陽修,也是他們那一屆在後世顯達的人物最多。

就想知道歐陽修怎樣看這次的科考。

“歐陽相公在釋義的大方向上傾向於司馬執政,可在內容上又認同王大參……”

也是,司馬光和歐陽修都是所謂復古一派的,而王安石屬於古文新義,偏偏來源於慶曆新政。

這些天趙曦也大概清楚他們吵吵什麼了。

王安石對經義有自己的見解,這麼多年自費出版了不少自己註解經典的書籍。

在他的原籍江西一帶,包括整個南方,自己他任職的地方,都相當有基礎。

而司馬光也一樣,雖久居朝堂,但治學不曾放下,他的復古訓詁的觀點,在整個北方都有很大的市場。

就在爭論的開始,呂公著也有過參與,他看重關中的張載……

張載?趙曦依稀記得這個名字,肯定不是這個時代記得的。

說實話,這都即位三年了,趙曦能認清的也就是政事堂這幾個,工坊城、礦城、講武堂以及西軍的部分。

整個朝堂,就是早朝的臣工,他都認不全…~沒必要認全,他只需要記住六部九卿,各軍州的主官,各上州的府尊。這已經將近二三百人了,哪能記下那麼多?

至於這個張載?哦……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這時候這個張載好像還是個小官員吧?六品還是七品?不知道。

不過,這幾句最牛掰的口號,趙曦還沒有聽說,應該是還沒醞釀成型。

要不搶了?太無恥了,這事不能幹,還是留給人家吧。

想到張載,趙曦也想起了二程……

趙曦的記憶裡,關於儒家學派,好像就知道個二程那個理學,被後世深惡痛絕的。沒想到王安石居然也算是自成一派的儒學大家。

還有司馬光,還以爲就是個寫史書的……治政嘛,也就那樣。沒想到居然也有一家之言。

這年月,還真是人才輩出的時代。

“中正,陳押班既然在交接,接下來這件事你主導吧……”

“著手調查國朝所有的儒家學派,那怕是掛著儒家名頭的也算,只要自成一派,有一定的影響力的都算。”

“不管是在朝的還是在野的,不管是有功名的,還是民間名士,盡數調查清楚,並列出各家學派出身的臣工名錄。”

趙曦沒想著推倒儒學,從董仲舒那時候儒家就登堂入室了,一直到後世,依然影響深遠。只想嘗試著去了解一下這個時代是怎樣釋義經典的。

既然政事堂有爭論,這倒是個契機。

這是個開放程度相當高的時代,雖然獨尊儒術,在儒學的註釋上,似乎顯現了百家爭鳴的態勢。

那就以此開始,玩一場大活唄。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奉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趙曦又一次剽竊了,這一次剽竊的心安理得。

龔自珍的詩,也就在這個時代有市場,也跟這個時代契合。

“將此詩送於政事堂諸公吧……”

自己的意思,他們應該能懂吧!

第四一五章 推一把第六八二章 嗜殺之君又怎樣第二六二章第九五一章 意圖第二六一章 樊樓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六四八章 提留第八四九章 石油引發的第八六零章 宗澤的見解第三九八章 這點不可退讓第三七六章 交換的籌碼第二四一章 生命大於天第七四七章 戰爭之外的小事件(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七零九章 詭異的場面第三八八章 陛下大行了第五九章 撥弄撥弄就火了第七八七章 微服私訪(一)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揚(第四更)第四一一章 沒省油的燈第八五零章第二八零章 往死裡坑第一二二章 文寬夫無恥第八八章 換個說法第八七四章 扯皮第九四六章 話已至此第九五零章 兩重天第八八七章 扼殺第六十章 話語權第二三五章 被打斷的興頭第一九七章 人不能太過分(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八一五章 莫名其妙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一九八章 搞了個毛線(第二更)第二八二章 果然不出所料第六零三章 官制(下)第五八八章 王安石也有昏招第三七九章 憑什麼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五零九章 官家的市易法第四四七章 故技重演第四六二章 我很仁慈第二四五章 狄青看到的第三七八章 算不算內鬥內行第六零三章 官制(下)第二三九章 殺無赦第五七五章 這纔是正事第二九一章 分而待之第五四一章 不該狂喜第八六六章 還以爲什麼事呢第四百章 瞌睡送來了枕頭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一一零章 這算是了結了第七一章 被坑了第一三七章 標準的自縊格式第五五章 做該做的事兒第一六五章 走著看吧第六零七章 人事(上)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六四零章 怎麼會是這樣第七六八章 都是做給人看的第四三三章 有辱斯文 踐踏經典第九六五章 恩威並施第七七五章 誰考驗誰第一四四章 很爛的計謀第七零八章 此計可用第七七一章 趙曦教子第五二三章 折服第七零一章 官家的風傳第九六四章 大喇叭攻勢第四五二章 吐青苗第三五一章 氣勢如虹第八一七章 宗親新規第五零九章 官家的市易法第六二四章 完美的作秀第五四四章 使臣第五七五章 這纔是正事第二二章 童英宴(一)第三四六章 時態和態勢第五三七章 乾淨利落第七三七章 來不及了第七七零章 經營權撲賣第七四章 混亂元夜第九三五章 野心第一三九章 無處遁形第七一五章 以己之道還己之身(感謝書友不吃齋蚊子,再加一更)第四九一章 各懷心事第一九零章 格局決定做法(第四更)第四二九章 王安石回朝第六七九章 面授機宜第八六章 彎彎繞第五二九章 彈劾第五三六章 凡議和者殺無赦第一六七章 全亂了(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七八三章 官家大才第一二五章 第一晚第一零五章 做好事不留姓名第七七四章第五八零章 心知肚明第一零九章 此話當真第七六三章 大理的嫌疑
第四一五章 推一把第六八二章 嗜殺之君又怎樣第二六二章第九五一章 意圖第二六一章 樊樓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六四八章 提留第八四九章 石油引發的第八六零章 宗澤的見解第三九八章 這點不可退讓第三七六章 交換的籌碼第二四一章 生命大於天第七四七章 戰爭之外的小事件(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七零九章 詭異的場面第三八八章 陛下大行了第五九章 撥弄撥弄就火了第七八七章 微服私訪(一)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揚(第四更)第四一一章 沒省油的燈第八五零章第二八零章 往死裡坑第一二二章 文寬夫無恥第八八章 換個說法第八七四章 扯皮第九四六章 話已至此第九五零章 兩重天第八八七章 扼殺第六十章 話語權第二三五章 被打斷的興頭第一九七章 人不能太過分(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八一五章 莫名其妙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一九八章 搞了個毛線(第二更)第二八二章 果然不出所料第六零三章 官制(下)第五八八章 王安石也有昏招第三七九章 憑什麼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五零九章 官家的市易法第四四七章 故技重演第四六二章 我很仁慈第二四五章 狄青看到的第三七八章 算不算內鬥內行第六零三章 官制(下)第二三九章 殺無赦第五七五章 這纔是正事第二九一章 分而待之第五四一章 不該狂喜第八六六章 還以爲什麼事呢第四百章 瞌睡送來了枕頭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一一零章 這算是了結了第七一章 被坑了第一三七章 標準的自縊格式第五五章 做該做的事兒第一六五章 走著看吧第六零七章 人事(上)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六四零章 怎麼會是這樣第七六八章 都是做給人看的第四三三章 有辱斯文 踐踏經典第九六五章 恩威並施第七七五章 誰考驗誰第一四四章 很爛的計謀第七零八章 此計可用第七七一章 趙曦教子第五二三章 折服第七零一章 官家的風傳第九六四章 大喇叭攻勢第四五二章 吐青苗第三五一章 氣勢如虹第八一七章 宗親新規第五零九章 官家的市易法第六二四章 完美的作秀第五四四章 使臣第五七五章 這纔是正事第二二章 童英宴(一)第三四六章 時態和態勢第五三七章 乾淨利落第七三七章 來不及了第七七零章 經營權撲賣第七四章 混亂元夜第九三五章 野心第一三九章 無處遁形第七一五章 以己之道還己之身(感謝書友不吃齋蚊子,再加一更)第四九一章 各懷心事第一九零章 格局決定做法(第四更)第四二九章 王安石回朝第六七九章 面授機宜第八六章 彎彎繞第五二九章 彈劾第五三六章 凡議和者殺無赦第一六七章 全亂了(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七八三章 官家大才第一二五章 第一晚第一零五章 做好事不留姓名第七七四章第五八零章 心知肚明第一零九章 此話當真第七六三章 大理的嫌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桑植县| 明溪县| 龙口市| 铁岭市| 玛多县| 商都县| 南靖县| 江陵县| 长沙市| 石城县| 吉木萨尔县| 甘泉县| 和静县| 丰都县| 南充市| 高安市| 伽师县| 洞头县| 运城市| 临桂县| 清徐县| 桐乡市| 佛冈县| 毕节市| 莫力| 水城县| 韩城市| 潞城市| 若羌县| 忻城县| 盐津县| 嘉义县| 仙游县| 弥渡县| 子长县| 盐城市| 溧水县| 彝良县| 汉川市| 顺昌县|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