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九九章 推演

趙曦確實有意摒棄文臣主導戰事的陳例,可他也清楚,還不到時候。

這時候如果他真的堅持這點,肯定會造成君臣不和……

誰說文武不同途?趙曦要做的,應該是用特定的制度,將文武恰當的勾連起來,逐漸使朝堂忽略文武的區別。

至於這一次,估計還是得遵陳例。

當然,趙曦也不會任由政事堂隨意定主帥,最終毀了他絞盡腦汁的謀劃。

在現階段,是可以由文臣參與戰略,而武將負責戰術的。或許這樣的分工,在現階段是最合適的。

趙曦原本對自家先人的有些做法很不恥,可現在他似乎也有哪方面的傾向……就是在朝堂把作戰計劃制定了。

趙曦明白,戰略和戰術,他必須把這兩點清晰了,並且將這種觀點推而廣之,才能在戰事上讓文武分工明確。

“能不能多推薦幾人?朝廷可以根據這次戰略目標,設定一定的題目,擇其優者而用。”

果然,在確定了出兵之後,政事堂首先就確定了主帥。

這是告訴自己他們的態度嗎?隨便吧,這時候還沒有改變文武差別的想法。

當然,也不可能就這麼隨便認同了。

“擇優?”

“對,朝廷確定戰略目標,包括準備派遣那些兵將,讓有意主導這次征戰的臣工,在沙盤上對戰事進行推演。”

“政事堂根據沙盤推演,從戰損、殲敵等各方面來評估何人做主帥更適合。”

儘管政事堂幾位對趙曦所說的有些疑慮,可不得不承認這方法很好。就跟科考一般,只不過這種考覈更有針對性。

軌道線路的暢通,提供了相當便捷的出行,也讓朝臣回朝述職、地方就任節省了時間。

這一次,關於選拔南征主帥,也因爲軌道便捷的原因,使一些邊臣能參與進來。

“放開心思,拋開腦子就亂七八糟的忌諱。真正把自己當成高氏去推演,也只有這樣,你們才能儘可能的去判斷高氏的所有戰術。”

原來護衛營的四個指揮使,趙曦這次有意讓他們都參與這次戰事,也算是這些年耳濡目染的一次檢閱。

所以,他將這次考覈主帥戰事推演的敵方,讓護衛營的四個指揮使擔任了。

不管是高氏,還是安南,可沒有文臣做主帥的慣例。所以,用武將考覈,也得到了政事堂的認同。

朝堂的觀點,武夫就武夫,玩不了調兵遣將。

不算是有意要去打臉,利用這個機會,讓朝臣有個改變的苗頭也好。

這些,趙曦都不能給曹霖幾人講明白,但可以提醒他們放開手腳。

這次推演對抗,原來護衛營的教導,呂公著也參加了,也是作爲主帥備選臣工的。

“包圍圍困礦城的高氏隊伍,與礦城守衛兵裡應外合,夾擊圍困礦城之隊伍……”

從這個開篇,就能明白,根本不在意軍卒的傷亡,也沒有充分考慮東川境內的地形,只是武斷的下命令。

至於完不成,或者打不贏,那是武將的錯……這就是文臣做主帥的基本思維。

有人頷首,也就是說文臣是贊同這種做法的。

曹霖等幾人,沒多話……這場合也不適合用嘴來戰鬥。

他們拿著象徵隊伍的旗幟,直接插在了東川同樣成都府路的通道上。然後纔開始從鄯善府調兵,並形成一個很大的包圍圈。

這包圍圈是根據地形,在重要位置佈置重兵……

很顯然,倘若真的要裡外夾擊圍困礦城的高氏隊伍,很可能造成南征隊伍又一次陷入泥潭的境況。

後勤運輸渠道被截斷,而集中在礦城周圍的國朝隊伍增加,導致礦城給養負擔增加……那怕是將圍困礦城的高氏隊伍全殲了,也無法改變再一次被圍困的局面。

戰鬥還在推演,可趙曦已經看到了結果。政事堂相公們的臉色也越來越不好看了。

誰都看明白了,這就是添油戰術,與前朝陷入南詔之地有驚人的相似……對於是不是該出兵都有了疑慮。

無須評判,第一個指揮作戰的文臣敗下陣了,他自己都感到了恐懼。

特殊的地形,善於山地作戰的大理軍卒,車輪炮和戰車被限制發揮……最終的結果只會是讓國朝陷入困局,別說是拿下大理了,恐怕國朝爲解救圍困的隊伍,不得不捨棄礦城,甚至讓出更大的利益。

“礦城能支撐如此之久,也就是說還能繼續支撐。拋開礦城,大軍直插?咩城……”

而曹霖等人仍然沒多嘴,再一次把旗幟插在後勤通道上,然後直接從鄯善府調集兵力向?咩城進軍……

相對於高氏,國朝南征的兵力是有限的,這種包圍和反包圍的作戰方式,在大理那種山高林密的地形下,根本無法展開國朝習慣的攻守戰。

思維的固化,讓他們不能從戰略層面去考量這一次戰事。

……接連三四位,幾次嘗試,由於脫不開固化的思維,以及對新軍備的不熟悉,都讓曹霖幾人打的潰不成軍。

“此戰廣南爲先,大理置後。遣兵廣南西路,不理會太平寨,從特磨道進入安南,拿下高邦,震懾朗頌之安南軍。”

“此時,國朝軍伍在太平寨發兵,配合高邦之軍伍,一致向南……打退安南擾邊之軍。”

打安南,高氏不會動。不是他不想動,是顧不得。

戰略目標是大理,打退安南……

“擊潰安南,首先可避免國朝進入大理後,安南趁機作亂。同時,擊潰安南之隊伍,可以自廣南進入大理境,造成高氏首尾不相顧的大勢。”

“成都府路進入大理之隊伍,置礦城不顧,做攻打鄯善的假象,廣南入境隊伍,極速行軍,在鄯善與?咩城之間設伏……”

“同時,礦城突圍,想鄯善府進發,而進攻鄯善的隊伍,半路折返,繞路回到東川,尾隨追擊礦城突圍之高氏軍。”

“此時,可形成對圍困礦城這部分高氏軍的包圍。這種包圍不是高氏設定的位置,雙方在後勤給養上都不會太順暢,而我方軍糧的優勢可發揮出來。”

“此役可將東川至鄯善一帶連成一片,國朝南征軍控制的一片。以此爲據,從北、東、南三面成三路大軍向?咩城進發……”

呂公著一邊解說,一邊在沙盤上插著旗幟……

曹霖等人這時候是真的疲於應付。那怕是有足夠的軍卒,在軍備的優勢下,也再難維持了。

呂公著對於新軍備的瞭解和熟悉,真不是其他文臣可比的。

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三零四章 歡喜和憂第六零八章 人事(中)第三四零章 相公的憂和帝王的喜第二七二章 開城迎土鱉第五一零章 扯什麼淡第四九一章 各懷心事第八五六章 戰略第八五一章 王安石的執著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二九一章 分而待之第一零四章 誰在喊殿下第七四六章 區別對待(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三更)第二八三章 倒打一耙第五三九章 戰略部署(中)第二九六章 揚長避短第六七六章第二六章 童英宴(五)第三一九章 折家的聽調不聽宣第二九五章 約鬥第四五三章 都不純粹第七七三章 趙曦之意第一八一章 有點得意忘形了(第五更)第六七七章 決議通過第八一一章 新舊內閣第四二一章 邁出一步第一一六章 衍生第七零九章 詭異的場面第一四八章 不願做看客的殿下第二五四章 衆生相第四二六章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宋國第七六二章 趙曦的思維誤區第一五零章 多用用腦子第二三章 童英宴(二)第五七一章 添柴火第三五三章第七二六章 演戲要演足第八八零章 說辭第四九六章 有人火中取栗第六六一章 治病於初起之時第四八二章 老王 你得多招人恨呀第三五零章 談笑間灰飛煙滅第七六二章 趙曦的思維誤區第五零二章 幌子第五六零章 談判以外的事第六九九章 趙曦漏掉的第二三五章 被打斷的興頭第五五零章 會有活著的西夏人嗎第四三三章 有辱斯文 踐踏經典第六九二章 眼不見心不煩第三二二章 思想武裝頭腦的軍伍第八六四章 這纔是誘惑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八五九章 一言定人生死的感覺不好第三五五章 潰散第六四六章 揪心呀第九二零章 羣情激昂的限制第四七五章 玩夠了沒第一九二章 一鍋燴(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六零三章 官制(下)第八三二章 安魂處第六五章 我就看著你第八六六章 還以爲什麼事呢第九六七章 大定亂了第九二二章 真正的末路第七零一章 官家的風傳第五七二章 針鋒相對第六七七章 決議通過第六七章 君子六藝第三九七章 我想要大理第四九章 高下立判第八四三章 太子成長了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第九三零章 一級戰備了第五九五章第一九八章 搞了個毛線(第二更)第六五二章 決斷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一八一章 有點得意忘形了(第五更)第九零四章 文章平常事第六二九章 大變革的開始第六七四章第五三二章 枉作小人了第四八八章 其實是錢的事第五八七章 倒黴孩子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一一零章 國·家第一二一章 動員宣講第四八二章 老王 你得多招人恨呀第五一章 事情大發了第一八二章 牛皮大的不毛之地(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七三章 個人的要求第八六五章 北遼來使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第四三三章 有辱斯文 踐踏經典第二八八章 真有這樣的傻缺第八四七章第五零二章 幌子第一一零章 國·家
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三零四章 歡喜和憂第六零八章 人事(中)第三四零章 相公的憂和帝王的喜第二七二章 開城迎土鱉第五一零章 扯什麼淡第四九一章 各懷心事第八五六章 戰略第八五一章 王安石的執著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二九一章 分而待之第一零四章 誰在喊殿下第七四六章 區別對待(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三更)第二八三章 倒打一耙第五三九章 戰略部署(中)第二九六章 揚長避短第六七六章第二六章 童英宴(五)第三一九章 折家的聽調不聽宣第二九五章 約鬥第四五三章 都不純粹第七七三章 趙曦之意第一八一章 有點得意忘形了(第五更)第六七七章 決議通過第八一一章 新舊內閣第四二一章 邁出一步第一一六章 衍生第七零九章 詭異的場面第一四八章 不願做看客的殿下第二五四章 衆生相第四二六章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宋國第七六二章 趙曦的思維誤區第一五零章 多用用腦子第二三章 童英宴(二)第五七一章 添柴火第三五三章第七二六章 演戲要演足第八八零章 說辭第四九六章 有人火中取栗第六六一章 治病於初起之時第四八二章 老王 你得多招人恨呀第三五零章 談笑間灰飛煙滅第七六二章 趙曦的思維誤區第五零二章 幌子第五六零章 談判以外的事第六九九章 趙曦漏掉的第二三五章 被打斷的興頭第五五零章 會有活著的西夏人嗎第四三三章 有辱斯文 踐踏經典第六九二章 眼不見心不煩第三二二章 思想武裝頭腦的軍伍第八六四章 這纔是誘惑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八五九章 一言定人生死的感覺不好第三五五章 潰散第六四六章 揪心呀第九二零章 羣情激昂的限制第四七五章 玩夠了沒第一九二章 一鍋燴(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六零三章 官制(下)第八三二章 安魂處第六五章 我就看著你第八六六章 還以爲什麼事呢第九六七章 大定亂了第九二二章 真正的末路第七零一章 官家的風傳第五七二章 針鋒相對第六七七章 決議通過第六七章 君子六藝第三九七章 我想要大理第四九章 高下立判第八四三章 太子成長了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第九三零章 一級戰備了第五九五章第一九八章 搞了個毛線(第二更)第六五二章 決斷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一八一章 有點得意忘形了(第五更)第九零四章 文章平常事第六二九章 大變革的開始第六七四章第五三二章 枉作小人了第四八八章 其實是錢的事第五八七章 倒黴孩子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一一零章 國·家第一二一章 動員宣講第四八二章 老王 你得多招人恨呀第五一章 事情大發了第一八二章 牛皮大的不毛之地(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七三章 個人的要求第八六五章 北遼來使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第四三三章 有辱斯文 踐踏經典第二八八章 真有這樣的傻缺第八四七章第五零二章 幌子第一一零章 國·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乐县| 犍为县| 桓台县| 明光市| 公主岭市| 贵德县| 南阳市| 东兴市| 碌曲县| 淳安县| 龙游县| 河南省| 二连浩特市| 常熟市| 抚顺县| 会同县| 上杭县| 阜平县| 木里| 连城县| 沙湾县| 根河市| 汕头市| 巴青县| 航空| 津南区| 蒲江县| 温宿县| 嫩江县| 延津县| 太仓市| 偏关县| 嘉荫县| 枣强县| 康马县| 昭觉县| 新津县| 资溪县| 宁河县| 潢川县| 阿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