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七二章 針鋒相對

盟約簽訂,一種是勝負分明,一種是勢均力敵。像宋遼現在這種情況的很少。

富弼很清楚,國朝之所以挾大勝還與北遼簽訂這看似還算公平的盟約,是因爲國朝還需要時間。

對於西北兩地的邊防,朝廷曾有過商議……在沒有準備好全面收復興慶和燕雲十六州之前,國朝並沒有想過打大戰,不想過早暴露實力。

結果,這一戰還是來了。大宋新軍勢如破竹的攻勢,也必然會引起北遼的警覺,這會增加收復燕雲十六州的難度。

事實證明,大宋也確實沒準備好。在收復雲應四州後,用兵上確實捉襟見肘了。

不管是相互排兵佈陣也好,還是針鋒相對也罷,雙方都清楚,這次的盟約跟檀淵之盟不同,別看如此這般的大張旗鼓興師動衆,根本不可能如同檀淵之盟那樣,讓宋遼有百年承平…~這次簽訂的,很可能是一個可以單方面隨時撕毀的盟約。

還不得不籤…~

這是一場戲,表演給將士們,表演給臣工,表演給天下百姓,甚至還表演給西夏……

“聽聞你的衛隊是你親自訓練?”

這是第一次雙方君王的見面,可以稱爲初步接觸。

耶律洪基卻不知道該如何稱呼對面這個比自己小一代的宋國皇帝。乾脆就不稱呼了。

“是!”

趙曦也彆扭。瑣事用不著他們帝王介入,這個初步接觸更像一次見面會,特尷尬的見面會,沒話說。

要說恨意…~沒有,說好感,更沒有。雙方的立場決定了永遠的對立關係,彼此心知肚明,還得虛以委蛇。

“初聞仁宗皇弟噩耗,朕也是悲痛欲絕……”

“國與國不是江湖,簽訂盟約也不是結義,談不上兄弟稱呼。朕很感激遼帝對朕父親的緬懷。不過,此時並不是適合說這些。”

趙曦沒有給耶律洪基繼續說下去的機會…~又玩這種伎倆?偏偏還是藉著緬懷自己老爹的名義,駁斥不是,受著也不是。

所以,趙曦乾脆讓他說不下去。

扯這些玩什麼?難不成真的要談感情?

“你的衛隊是你訓練的,我的宮衛也是我親自挑選的。不知誰更強些?”

趙曦有點不適應耶律洪基這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聊天方式,茫無邊際,不切正題,讓他心裡做的一些準備一點用沒有。

後世有很多關於兩國元首談判的案例,那怕是跟新聞報道不同,也不應該是這樣吧?

趙曦有雙方脣槍舌戰、針鋒相對的準備,可沒想到這遼帝壓根不按套路來……誰知道這是不是就是人家的套路。

趙曦愣了愣,認真想了想……遼帝的問話還是需要接茬的。

“若論騎射,我的衛隊不行。若說團隊對戰,你的宮衛會被全殲!”

即便是遼皇要扯淡,趙曦也沒想過客氣。

他很客觀的告訴了遼帝……你不行!

不是說漢人謙虛嘛?這宋國的皇帝倒還真不客氣。耶律洪基看著趙曦……感覺不像是作僞。

雖然雲應四州敗了,耶律洪基並不認爲宋國真的就比他大遼強。

因爲皇太叔耶律重元的謀反,他不再敢讓精銳宮衛分散駐紮了,他寧願耗費錢糧,帶著精銳宮衛軍四季捺鉢來鍛鍊。

之所以同意這次談判,是因爲北邊的女真有些不好的苗頭,而被西夏出賣,大遼也需要有所反應。

至於雲應四州,只要大遼將女真平定了,教訓一下西夏,雲應四州大遼可以隨時收回來。

至於盟約,隨時可以撕毀的。

沒想到這宋國皇帝居然大言不慚的說團隊對戰會全殲北遼勇士!

“那就讓五百人衛隊打一場,也算爲我二人做君前嬉戲!”

這……趙曦愣了一下。看來這北遼衰敗的原因找到了。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作爲漢化程度比較高的北遼,趙曦不相信他耶律洪基不知道這些話。

自己已經明說了會被全殲,他居然還讓對戰,還說這是作爲君前嬉戲。

趙曦不相信耶律洪基沒有關於雁門決戰的奏報,更不會沒有對火器的評估。即便是不太相信全殲,壓倒性勝利對大宋新軍而言,真不是難事。

就這樣讓自己親衛去送死…~耶律洪基也就那樣。

趙曦也清楚,他的三觀跟這時代不同,但他不覺得人不惜命,更不覺得北遼對將士的思想教育強於他的新軍。

“大宋軍卒的使命是保家衛國,開疆擴土。他們不缺勇氣,更不缺戰死沙場的情懷,唯一不能做的就是嬉戲!”

趙曦說的很平淡,沒有慷慨激昂的聲調,彷彿在說很平常的事。

但這幾句話在狄青、種鄂、郭逵這些陪伴的武將心裡,以及身邊的近衛心裡,卻掀起了滔天巨浪。

儘管韓琦這幫文臣不介意讓雙方去打一場,也不得不說官家的話在理。

“哦,那就是怕了!”

“遼皇,這不是怕!倘若北遼要開戰,別說五百,就是五萬五十萬,大宋的軍卒不會有一絲猶豫。”

“可這算怎麼回事?本該戰死沙場的將士,卻因爲讓人看個熱鬧而喪命,就是留於子孫講述都恥於出口。”

“我是他們的君父,他們是我的子民,我有責任讓他們活的有目的,死的有意義。”

趙曦說這話說的大義凜然,可能是真有這樣的想法,畢竟他的三觀來源於後世,可是不是有意無意的擠兌耶律洪基,那就看北遼那些陪同的臣工怎樣想了。

“宋帝,君前演武自古有之,否則也不會有項莊舞劍之說法。我大遼將士也不是爲取悅君王而設,只不過我大遼乃傳承正統王朝,是故繼承了古之王朝禮節!”

耶律洪基也不是吃素的,雖不擅辯,也懂得針鋒相對。

“遼皇,項莊舞劍可是成建制對轟?今日簽訂盟約可是鴻門宴?倘若不是,那麼既然停戰談判,又爲何讓將士徒增死傷?”

“是不是傳承正統王朝,並不是偷樑換柱的說辭來決定的,是從禮儀、文化,甚至包括服飾、飲食、生活習性等等全面繼承來決定的。”

“況且,繼承本就該是選擇性繼承,而不是囫圇吞棗。祖先茹毛飲血、餐風沐雨、穴居野處,難不成爲證明繼承,如今天下四民也需要如此般?”

“去蕪存菁,繼承發展,纔是最正確的繼承!”

第四二零章 你有隊伍第四四章 元夕夜 下第二零三章 不明白(第二更)第三六章 無非是錢的事兒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一五二章 玩一把第三一六章 令行禁止的造就第七四七章 戰爭之外的小事件(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三零三章 驚馬第七九二章 微服私訪(六)第五零四章 都是精英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九零二章 看熱鬧希望事大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來就該這樣第四五七章 這又何必呢第八二二章第七零四章 統一思想第二十章 惹了天火的宿衛第二四五章 狄青看到的第七五七章 挺直的大宋腰桿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六三一章 役兵之議第一零九章 一環扣一環第三章 不算太傻的老爹第九四八章 評估第一八一章 有點得意忘形了(第五更)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八五一章 王安石的執著第四零二章 有些事沒必要第三五七章 遍地狼煙第六九七章 讓他們見識見識第五七八章 狠辣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訪(九)第九六七章 大定亂了第七四四章 這樣就挺好(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二一五章 熱鬧了第六二章 用爛的策劃第七三六章 李憲的鬱悶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三七八章 算不算內鬥內行第五八七章 倒黴孩子第四九九章 大討論第二五六章 變天了第三零八章 這纔是侮辱第三一五章 秦州第一一六章 衍生第二三章 童英宴(二)第一七一章 偷雞不成的結果(第五更,謝書友打賞)第一二一章 動員宣講第七四七章 戰爭之外的小事件(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三七章 錢財算什麼第七六七章 朕就是通報第三一一章 狄青請戰第五五三章 遼使又來了第七九七章 微服私訪(十一)第五八七章 倒黴孩子第六六五章 真正的萬衆一心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第七六零章 換個角度第九七章 自辯書第九四九章 戰機第八二三章 爲難的事第九二六章 別無選擇第六八九章 明晚行動第二五二章 誰來背鍋第六七八章 人選第四六六章 王安石打人臉第一八零章 又來這套(第四更)第七二七章 不予增援第六五二章 決斷第五八九章 誰在攪局第十八章 朱氏溺亡第五三四章 狼煙起第七二零章 各方的反應第六七八章 人選第七五章 壯一次膽第九一章 第一次論政第二七零章 熱鬧了第七六零章 換個角度第十八章 朱氏溺亡第三四一章 西夏人來了第六九九章 趙曦漏掉的第一三零章 適可而止第八零一章 微服私訪(十五)第一九二章 一鍋燴(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二二九章 改造第一二四章 第一日第五九九章 由職銜安排想到的第九六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七五章 司馬光也想瘋掉第八七七章 時機第七八一章 孤都明白第二零九章 筒車可行(第三更)第七六五章 明朗和不明朗第一九九章 錢幣價值(第三更)第五一九章 總則第六三五章第七六九章 漕運之弊第四六二章 我很仁慈
第四二零章 你有隊伍第四四章 元夕夜 下第二零三章 不明白(第二更)第三六章 無非是錢的事兒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一五二章 玩一把第三一六章 令行禁止的造就第七四七章 戰爭之外的小事件(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三零三章 驚馬第七九二章 微服私訪(六)第五零四章 都是精英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九零二章 看熱鬧希望事大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來就該這樣第四五七章 這又何必呢第八二二章第七零四章 統一思想第二十章 惹了天火的宿衛第二四五章 狄青看到的第七五七章 挺直的大宋腰桿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六三一章 役兵之議第一零九章 一環扣一環第三章 不算太傻的老爹第九四八章 評估第一八一章 有點得意忘形了(第五更)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八五一章 王安石的執著第四零二章 有些事沒必要第三五七章 遍地狼煙第六九七章 讓他們見識見識第五七八章 狠辣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訪(九)第九六七章 大定亂了第七四四章 這樣就挺好(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二一五章 熱鬧了第六二章 用爛的策劃第七三六章 李憲的鬱悶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三七八章 算不算內鬥內行第五八七章 倒黴孩子第四九九章 大討論第二五六章 變天了第三零八章 這纔是侮辱第三一五章 秦州第一一六章 衍生第二三章 童英宴(二)第一七一章 偷雞不成的結果(第五更,謝書友打賞)第一二一章 動員宣講第七四七章 戰爭之外的小事件(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三七章 錢財算什麼第七六七章 朕就是通報第三一一章 狄青請戰第五五三章 遼使又來了第七九七章 微服私訪(十一)第五八七章 倒黴孩子第六六五章 真正的萬衆一心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第七六零章 換個角度第九七章 自辯書第九四九章 戰機第八二三章 爲難的事第九二六章 別無選擇第六八九章 明晚行動第二五二章 誰來背鍋第六七八章 人選第四六六章 王安石打人臉第一八零章 又來這套(第四更)第七二七章 不予增援第六五二章 決斷第五八九章 誰在攪局第十八章 朱氏溺亡第五三四章 狼煙起第七二零章 各方的反應第六七八章 人選第七五章 壯一次膽第九一章 第一次論政第二七零章 熱鬧了第七六零章 換個角度第十八章 朱氏溺亡第三四一章 西夏人來了第六九九章 趙曦漏掉的第一三零章 適可而止第八零一章 微服私訪(十五)第一九二章 一鍋燴(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二二九章 改造第一二四章 第一日第五九九章 由職銜安排想到的第九六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七五章 司馬光也想瘋掉第八七七章 時機第七八一章 孤都明白第二零九章 筒車可行(第三更)第七六五章 明朗和不明朗第一九九章 錢幣價值(第三更)第五一九章 總則第六三五章第七六九章 漕運之弊第四六二章 我很仁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苑县| 宣武区| 宣恩县| 麻江县| 武定县| 临桂县| 黔西| 招远市| 将乐县| 寿阳县| 马边| 灵川县| 东丰县| 遂川县| 遂平县| 元阳县| 永新县| 财经| 中江县| 淄博市| 静宁县| 蒲江县| 临沂市| 元阳县| 山丹县| 鸡泽县| 宁安市| 津市市| 始兴县| 桐柏县| 湖口县| 龙游县| 屏边| 德州市| 利津县| 杭州市| 中西区| 景德镇市| 海南省| 青冈县| 绥德县|